03.07 怎麼看待劉慈欣說的“IT技術的增長造成人類進步的假象”?

JesSE


這句話是對的,但是一定要換個角度理解,因為這句話不是說IT技術讓人類停止進步,而是IT技術讓人類表面上的進步比實際取得的進步要大。而且這句話是站在整個人類的角度上來說的,不代表人類中某個人的感受。

首先來說,IT的進步本身就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

IT技術就是信息技術,也就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件。說的直白一點兒,就是用電腦來幹活兒。

因為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無論在信息處理、通訊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原來可能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夠做好的計算工作,現在可能幾秒鐘就行了;原來幾個月才能夠寄到的信件,現在用電子郵件只要一瞬間。這些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了人類生活的效率。

其次,IT的進步讓很多傳統行業有了巨大的突破。

就拿我的老本行,機械行業來說,IT技術的進步可以說是行業發展的一大突破,特別是CFD和FEM,也就是計算流體力學和有限元技術的發展,讓整個行業都有了極大的進步,以前要通過幾年的試驗才能夠計算獲得的數據,現在只要用電腦算一段時間就可以得到了,所以說在效率上大大提高了,由此帶來的技術進步自然也就不言而喻。

所以說,沒有IT技術,就沒有現在各行各業的飛速發展,人類可能要生活在一個遠比現在枯燥、繁雜得多的世界中。

但是,人類的科技自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就沒有本質的提高了。

雖然說IT技術的應用讓各行各業都有了煥然一新的面貌,但是當我們重新去看各行各業的本質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基本理論可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甚至於一兩百年前。

就比如說剛剛說到的CFD技術,其本質還是求解NS方程【也就是下面這個方程】,別看這個方程看起來比較複雜,但是這個方程提出的時間是兩百年前。但是直到兩百年之後,人類對於這個方程的求解還是存在很多的侷限性。

而且劉慈欣提出來的能源技術、航天技術領域,也是同樣的問題【下圖是可控核聚變的試驗裝置】,自從上個世紀以來,人類利用能源的技術確實在進步,航天技術也有諸多突破,但是本質上還是幾十年前的那一套,並沒有從根本上提高人類對能源的利用能力、還有向外太空發展的能力。

如果說,上述技術還是這麼停滯不前,那麼人類很有可能會被困死在地球上,這個事情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都是可怕的。

總的來說,IT技術的飛速發展沒有錯,人類其他科技領域的停滯也不是IT技術的鍋,甚至於沒有IT技術,人類科技還達不到現在的科技水平。但是確實人類在其他領域已經很久都沒有巨大的變革了,而這對於人類的未來不是一件好事。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作為一個科幻愛好者和IT從業者,我覺得IT進步帶來的技術進步,的確在醞釀著一次真正的科學革命。

前幾天一時興起,把一部以前沒看過的經典電影拿出來看了,想必很多人都看過,就是火星救援。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在火星上找到的那臺早年的探測器。那臺探測器笨重,體積大,確只能最非常原始的操作,而你我手上的手機比起她來,何止強大千萬倍。

IT在硬件的極限壓縮封裝上給航天帶來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以前一噸的設備,現在可能只需要100克。這難道不是為遠程探索太空打下了極其堅實的基礎嗎?這從何來?從人們渴望隨身攜帶高級手機這麼一個毫無遠見的商業需求而來,所以我常說,慾望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

除此之外,軟件方面也具有重大意義:人工智能。無論空天技術怎樣發展,人類身體不能被壓縮,而且任何人要去面對一個100天+的太空任務,都會各種麻煩,許多生理問題都只能打爛仗,而本質上我們需要運送上去的不是人的皮囊,而是人類的智能而已(探索階段),所以人工智能發展好了,就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實現無人宇宙飛船,不僅可以實現更多研究計劃,而且鐵皮機器比人體耐操很多,飛行器會簡單輕便得多,速度和任務期都可以質變。

簡單設想一下探索期的未來:由氣球將極輕的人工智能單元帶到高空發射或者乾脆由輕型火箭大批量的把人工智能單元帶到空間站,再從空間站發射,不僅耗燃料極少,而且運送距離更遠,這樣的人工智能單元可以遍及太陽系每一個地方,每一顆星球,可以獲取大量數據,續航時間不用擔心,最少都是50年起步。

對了,電池還沒有解決哦,但是正在解決,同樣的,這個問題目前最大的需求場景,是你手上的智能手機。

人類的確在科學理論上相對停滯了很久,但是與愛因斯坦的時代不同,那個時代是從常識到反直覺的變革,現在的基礎物理理論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本來就是反直覺的了,一不可能在家用數學和想象力推導出下一代基礎理論,二不可能自己在家做做實驗寫寫報告,量子物理的試驗設備太昂貴了。

答案相當大一部分在太空裡,唯一的辦法,則是利用現在的科技理論+極限的應用技術發展,完成探索的這一步,至於太空移民,如果要保持人類自身的吃喝拉撒體驗不變的話,則必定是下一個科學革命後才可以實現的事了,如果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得到的話,我一定會和現在的老年人我搞不懂手機一樣,完全聽不懂搞不懂是怎麼實現的。

總體來說,我認為步子邁大了要扯蛋,人類要離開地球只能分兩步走:探索-移民。

探索必定需要大量嘗試,危險性非常大,而且很有必要探索危險的地方,比如最近的帕克去看太陽。這些地方根本不能由人去完成,甚至,人類本身的智能是不夠的。就從最簡單的人臉識別來說,目前ai已經比人本身的識別力還要強勁了,人類在太空探索階段肯定要退居幕後,甚至僅僅只需要作出道德上的選擇,99%的任務都只能依靠人工智能來完成。

只有當探索完成後,引發了新的科學革命,帶來了新的人類轉移方案,才可能移民。所謂轉移,就是如何把一個活人,從地球上,運送到光年之外,而且在可接受的時間內。

目前最近的類地行星是“特拉普-1”,40光年,到那個時候人類壽命可能幾百歲,40年真不算太長。

可能的人類轉移方案如下:

1. 凍了運過去,可能要凍幾千上萬年,比較扯蛋

2. 把你的大腦上傳,利用光速通信,等40年,等不到也沒關係,那邊收到了再給你做一身肉體,再把大腦下載裝上去,地球上的你如果活著就依法安樂死,你就移民到40光年外了,只不過,這個“如果”要80年,意思是,40光年外你的肉體成功復活後,這一消息傳回地球還要40年,你才可以被安樂死,那麼你最少都必須要在地球生活80年,我想象不出移民對於個體的意義是什麼,跟唸佛修仙沒區別了,一輩子努力,修個仙

3. 生下來憑城市戶口參與政府的量子化福利,同時在兩個星球生活,這個比較靠譜

4. 逆天改命突破光速,地球到特拉普-1的航天器,3小時還包頓飯

哈哈哈哈 雖然寫了不少與IT無關的東西,但是度過了愉快的科幻想象1小時


nor叔


真的如此嗎?

移動支付,量子通信,似乎已經把我們帶到了未來的世界。如今大火的人工智能,似乎正引領我們走向未來。

SpaceX剛剛使用顯卡解決了被稱為“上帝難題”的湍流問題。這個問題是經典物理遺留了上百年的理論難題,但如今卻被IT領域的顯卡解決了,這是人類的進步嗎?

我們認為,自然的規律從未屈服於那些傲慢的、自以為能掌控它而不是順應它的人們。

科技大爆炸

人們利用GPU,到底是解決了湍流問題,還是毀掉了它?這種拔苗助長的發展方法,永遠無法在自然面前立足。

但我們也不能極端,瞭解劉大的都知道,他是一名狂熱的太空移民主義者。科技到底是否出現了大停滯?

牛頓1727年去世,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從經典物理到相對論體系,是一場耗時218年的迅猛爆發。而相對論,提出至今才剛過一百年。

所以,這算是大停滯嗎?科技大爆炸不是放鞭炮,它是一個全社會參與的、耗時數百年的、集小突破為大突破的、甚至充滿了危險的、極為困難的積累過程。

人類不曾止步,人類正有條不紊地走向未來,儘管磕磕絆絆。


螞蟻科學


確實是這麼回事。原因如下:

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我們看到最多的現象是以下這些:

一、手機CPU每年都在升級換代。

二、手機內存、電腦內存都在逐年增多,回憶之前的手機內存只有幾十兆,而現在的4G、6G……

三、寬帶網速逐年提高,各種視頻應用如視頻聊天,在家看4k高清網絡電影全都實現。

四、各種互聯網服務,如叫車出行,點餐外賣等等層出不窮。

………………

以上這些變化必然會讓普通大眾認為,現在的科技真是越來越先進了,繼而認為科學很發達。


但實際上,科學是否進步夠大,主要還是看有沒有革命性的東西出現。例如:

光纖的出現和應用

這就是稍微革命性的東西,它讓全球的寬帶提高了百倍、千倍。各種運用因為光纖也才得以出現。

但是光纖的出現,以及光纖的可能應用上世紀就有了。

圖為華裔科學家高錕,他1966年發表的《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論文,並指出:用石英基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信息傳遞,將帶來一場通訊事業的革命。而他也在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所以說,在科學界,要想定義科學是否進步很快,主要是看一些能否帶來革命性的東西。咱們來舉幾個未來可能的例子。

能源存儲,電池

如果電池技術在現有基礎上大幅度提高,且成本很低很低。則,這將帶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

試想一下,如果一塊跟油箱大小差不多的電池,充滿電後可以跑2000公里,且充電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那麼,電動車的迅速普及就是一個必然,普及速度將快到令人眼花繚亂。

當電動車大量普及後,那麼中東產油國的話語權會進一步下降。燃油車逐年減少,我們的空氣也會相對好起來。

高昂的燃油成本沒有了,只剩下“電的成本”,而電的成本是很低的,可以想見,未來購車的人群將在現有基礎上大幅度提升。

常溫超導

若常溫超導能實現,則人類的能源使用效率會大幅提升。

圖片來自Mai-Linh Doan

火箭推進技術

圖片來自美國空軍。

現有的火箭推進依靠化學能,這讓人類登月、到火星的成本很驚人。

完全可以說,我們能向太空邁出多少步,全都取決於火箭推進技術。

但目前來看,未來幾十年,現有的動力推進系統難有革命性的進步,這實在是讓很多人感到絕望。

在這些人眼裡,現在的太空探索方式,升空技術都跟上世紀沒有本質區別。

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美蘇爭霸時,太空探索如火如荼,因為那時的人們堅信,21世紀將是太空的世紀,他們堅信21世紀初(也就是2018年),月球上、火星上將住著很多人。

然而現實情況是:

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上,連一坨新鮮的人類大bian都沒有,各國都減弱了登月的興趣。

從一個很大的歷史尺度來說,或者換句話說:

300年後再回頭看看我們這個年代,也就是2018年左右,那時的人們會怎樣看待我們?定義我們?

他們會將我們的這個時代定義為:

在太空探索上裹足不前的時代。

而原因,未來的人們也清楚,這就是目前的我們還不具備大舉進軍太空的核心技術。


寒木釣萌


計算機科學只是顯得不那麼“基礎”,實際上呢,現代“基礎”科學已經不能再由幾個人和紙筆得出結論了。所以“基礎”科學停滯了,沒法再進行下去。

現在看看,一開始就定位在人類的助手,使人類擺脫重複的腦力勞動的計算機科學最近幾十年都在突飛猛進,這是好事,不應該將計算機科學的進步當成假象(這是長腦子的好事,總不能講長腦子不長個子就是發育假象吧),更不能將“基礎”科學的停滯不前當做人類要完蛋的論據(什麼人工智能危機就更扯淡了),這個還不如全球近20000枚核武器對人類的威脅大。

有些裝逼犯找拉黑,說點語文好的不知道的,知道也不總結不去想的。

1,牛頓關於光的散射實驗等等和《光學》,大家都知道,三稜鏡嘛,黑屋子嘛,窗簾漏個縫。

2,光電效應是先有實驗結論後有愛因斯坦的理論,而且當時歐洲對猶太人非常不友好(現在只講德國),屬於政治災難(補發的,而且不是狹義相對論這麼偉大的理論)。而一般認為發現光電效應的赫茲的實驗裝置(具體就不描述了,百度一下)是赫茲及其助手就能搭建的。

3,2013年希格斯因為希格斯子和希格斯機制獲諾獎(1964年的理論,非常神奇的寄給cern辦的刊物,而且被打回了),是因為2012年cern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看看cern簡介,40國參建,80國650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在內工作。

4,給予厚望的弦理論(叫弦假說比較合適),整個假說已經有50年曆史,還在完善,而且估計在人類史上都無法給出完整的驗證(嚴謹的說,不一定)。

以上內容只有理論和實踐的粗淺描述,而且用諾獎作為某種理論的評價依據(這點很不好,和拿大劉言論做論據如出一轍,都是訴諸權威的謬誤),真正困難的部分,什麼理論來歷,具體分析,計算,邏輯推理,設備的設計製造通通沒有。

所謂“假象”就這麼來了,現代科學,第一脫離了單打獨鬥,個人智力已經嚴重不足,而對智力成果的驗證越來越複雜費錢龐大耗時。第二脫離了人類生存的常識,給普通人的瞭解帶來非常大的障礙(大劉也就是個講科幻的普通人,比普通人稍強,和真的科學家科學研究還有距離)。

然後再看,計算機科學的大發展,很顯然是人類自身有意或者無意的補充科學發展的短板。至於“掩蓋”之言就更可笑了,計算機科學不是科學嗎?一些學科的理論的艱難進步是事實,用的著用另外的科學去“掩蓋”嗎?

另外,計算機科學的理論基礎非常成熟以後才有的實物是一種偏見,你看過機械計算機以後就不會這麼想了。甚至你把算盤安提凱希拉裝置等等都算進這個計算輔助工具的範疇就更會覺得計算機科學由來已久,不是近幾十年的東西。和人類是共同成長的,比有些科學還早。


ccs38


一個文明的未來,它的結局是開放的,多樣性的,是有種種可能的,可遺憾的是,沒有人在意這些,人們只認同那些他們認為有發言權的人。誰規定人類的未來必須是星辰大海?必須是星際旅行?宇宙太大了,大到我們這個文明哪怕傾盡一生,也無法完全探索它,甚至到人類文明滅亡的那一刻,人類興許還沒走出太陽系。若真是如此,那種星辰大海的雄心壯志是蒼白的,無力的,沒有任何意義的。要知道,人類想走出去,太難了但是——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建一臺巨大無比的主神計算機,在這個計算機裡模擬一個、多個乃至無窮個宇宙的話,那麼所有的宇宙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無需花費時間探索它,我們瞭解關於它們一切的一切,我們主宰著它們,掌控著它們,並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觀察著這些宇宙中誕生的生命和文明,就像那些高等文明曾經觀察我們一樣……

我們真的沒必要一定要走出搖籃探索宇宙,因為那沒有多少意義,誰能保證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不是高等文明用計算機模擬出來的呢。



安靜的宇哥


如何看待?在我眼裡,劉慈欣與馬斯克一樣,都是狂熱的外太空殖民主義者,他們都這樣認為:如果人類陶醉於地球的這點沃土之上,那麼等來的只有是滅亡,人類的目標只有是星辰大海。

馬斯克曾在節目採訪中說道:人類不該是隻擁有一個地球的種族,這樣人類的未來並不樂觀,人類在未來肯定要擁有多個宜居星球,在不同星球上面延續人類希望。

如果你關注劉慈欣的講座,你也會發現,劉慈欣表達的意思與馬斯克有同工之妙,劉慈欣認為現代人類對航天的投入佔比遠遠小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阿波羅時代。加快航天發展,才能儘快讓人類尋找到另一個星球。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當絕大部分的人正在為著生活而奔波勞累時,總要有一小撮人會滿懷擔憂的看待著未來,這並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必須有人去做的,審視著看待未來,從劉慈欣的小說中就可以看出來。

IT技術的飛速發展帶給人類生活巨大的改善,這是無可否認的,我始終認為,只有在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之下,國家才會投入大量資金去征戰太空,當初阿波羅時代為何進展飛速,那因為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但後來,還是部分經濟方面的原因,終止掉了。


所以劉慈欣的這句話正是包含了他對未來的擔憂,他擔憂的不是現在,而是不可預見的未來!


科學船塢


劉慈欣說的“IT技術的增長造成人類進步的假象”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首先就說科學研究方面,實際上近年來成果並不多,不要說和100年前愛因斯坦、普朗克、玻爾等牛人輩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發展將人類推到了現代物理學的高峰。就是和50年前楊振寧等發現規範場論相比也簡直是弱爆了!但是藉助於IT技術,很多科學家也成了流量明星。比如剛剛去世的霍金,很多人覺得他應該和愛因斯坦齊名。但是實際上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時間簡史》等科普書籍千萬級別的銷售而帶來的知名度。而一個科普書籍之所以有如此巨量的銷售,固然和霍金深入淺出的寫作功力相關,但是其實更多是互聯網時代,信息的病毒式的傳播。這從很多人買回《時間簡史》就束之高閣就可以看出來!其他很多領域的科研雖然說近年來產生海量的所謂SCI論文,但是實際成就卻大不如前。這些其實都是IT技術進步以後,作圖難度大幅度下降,獲取、模仿甚至改頭換面抄襲其他人的作品變的極其容易造成的!

其次,人類在IT技術的推動下,也變的更加浮躁。人人都希望看到爆炸新聞,都希望看到劃時代的成果!但是科學的發展那個不需要十年磨一劍、甚至百年磨一劍!而為了獲得關注,進而獲得鉅額資金資助。因此,這些年世界各地科學研究造假的事件層出不窮,就拿現在美國人卡我們脖子的芯片事件來看,2001年至2003年這樣一個芯片發展的關鍵時刻,陳進的漢芯造假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現在看是非常大的!

總之,人類是到了必須理性使用IT技術的階段了,如果繼續過度使用IT技術,只會使科研事業停滯不前,甚至退步!


地震博士


我認同大劉的觀點,IT技術的強勢發展確是蒙在人眼上的綵帶,表面看到的是色彩斑斕,實際上遮擋了基礎科學多年毫無突破的表象。

IT技術的出現是科學技術的突破,但是最近幾十年IT技術的發展雖然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是也只是應用技術的飛速發展,而改變不了科技本身停滯不前的事情。很多人認為現在處於新科技革命的關口,認為人工智能會是新科技革命的關鍵,但是我很明白的告訴你,人工智能永遠無法引領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其實早已出現,那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出現了幾十年但是人類在這關鍵技術上卻原地踏步。人類從遠古時期開始就學會了利用化學能源,不管怎麼去提高化學能源的利用率也改變不了它只是一種低級能源的本質,不管人工智能如何發達也只是更加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能源,改變不了本質,可能會讓人類的生活水平大飛躍,但是永遠無法讓人類的科學大飛躍。核聚變好比開源各種先進應用科學好比節流,開源永遠比節流重要。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可控核聚變真的大規模運用了板磚都能飛出地球,到時候人類就成為太空種族,相關的技術必將突飛猛進,而反管人工智能,它只是一種為人類輔助的技術,可能大大提升現有技術的運用,但是確無法解決根本的能源問題。能源是一切技術的根本,第一次蒸汽革命大大提升了化學能的利用率,第二次電能的出現讓人類得到了一種更加便捷的能源(雖然電能只是一種中介能源),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使化學能源的利用達到了極致,而未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也必定是能源領域的革命,急需一種比化學能源更加高級的能源,而它就是核聚變,沒有核聚變人類永遠無法大規模走出地球,走不出母星的文明永遠只是原始文明。



千秋入畫


劉慈欣的說法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混淆了科學和技術兩個不同的概念:事實上過去幾十年技術突飛猛進,IT技術更是其中的亮點,只是基礎理論(科學領域)並沒有像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發生顛覆性的突破罷了。

先來說說技術,提問中說「現在的航天技術還處於60年代的水平」,這話看似有理,但卻沒有把時代背景交代清楚:當年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都發生在冷戰期間,本質上是蘇聯和美國在互相受到威脅以後進行軍備競賽的結果。核武器出現以後誰也不知道航天技術會對世界的格局產生怎樣的變化,所以雙方都不惜代價地一路狂奔,阿波羅登月的錢在70年代夠把美國所有的航母都重造一遍了。

然而阿波羅登月之後雙方發現航天技術的發展並沒有帶來太大的軍事回報,1972年尼克松訪問蘇聯之後雙方一致同意“停止”軍備競賽,於是航天技術的發展就此緩慢下來了。

提問中還說到「對我們生活極其重要的材料技術和能源技術都沒有突破性的進展,發電廠的火力發電技術和IT技術相比進展緩慢沒有突破,核聚變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沒有太大的進展」。這話也不太妥當,稍微百度一下就能知道鈦合金、納米材料等材料技術過去幾十年一直在進步;而火力發電技術雖然比較老舊,但是各種層出不窮的新能源技術(核能、太陽能、風能等等)已經逐漸開始形成替代;至於核聚變技術,雖然看上去很美,但目前並沒有急需突破的必要。

劉慈欣所說的結論中第二個問題是把IT技術和其它技術割裂開來,似乎IT技術一枝獨秀,而其它的技術一直停滯不前。

但實際上IT技術單獨存在是沒有意義的,它的真正作用是成為社會發展的“基石技術”,正是因為IT技術的爆發,我們有了電腦、手機、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一系列技術武器可以用來提高各個領域的生產力。

以人工智能為例,人工智能用於新藥物的研發相比傳統的方法可以提高几百倍的效率,我們完全可以說“藥物研製技術”隨著IT技術的進步而進步。同樣,IT技術驅動下的高精度數控機床、高鐵、第三方支付等等也讓製造業、運輸業、金融業等諸多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難道不是技術和人類的進步麼?

最後說一下科學研究方面,近年來突破性的成果的確不多,但這是太正常不過的現象了。如果把人類的科學、技術和應用比作是一個倒金字塔的話,那麼科學領域中的基礎理論實際上是金字塔的塔尖,而在基礎理論上顛覆性的突破每一次可能都會間隔百年以上的時間。

例如牛頓經典力學在愛因斯坦相對論沒有出現之前是科學界的絕對真理,直到今天我們在許多時候還是會用到牛頓的理論,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在200多年之後才被提出的,如果按照之前問題的邏輯,我們也可以說在相對論沒被提出的那200多年裡人類也沒有太大的進步。但實際上在牛頓和愛因斯坦之間的這200多年中爆發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機、電力、內燃機推動了人類的巨大進步。

科學領域的理論突破的確是相當難的,有時候甚至需要天才的出現。上世紀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將人類推到了現代物理學的高峰,下一個高峰什麼時候到來?我想應該沒人知道,可能是本世紀,也可能再過一百年。

但無論如何我們至少要把科學和技術分開來討論,無論理論科學是否有重大突破,技術是一直在迭代發展的,人類也一直在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