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孩子到底多大時,我們才可以認真地和他談錢這件事?

我們向孩子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錢是從哪裡來的?”

有的孩子會這樣回答:“錢是長在樹上的,因為奶奶說過有搖錢樹。”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不妨回家問問孩子,錢從哪裡來?

看看你家的小可愛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錢是幫媽媽洗菜、掃地、疊被子勞動掙來的。”、“錢是爸爸到公司拿的。”

孩子們的這些回答,會惹得大人鬨然大笑,但笑過之後,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下,

在教育孩子上,我們究竟應該在孩子幾歲時用什麼方法,告訴他們“錢”這個東西呢?

孩子到底多大時,我們才可以認真地和他談錢這件事?

從孩子3歲時就可以給他們講“錢”了,先他們從認識“錢”開始。

晚上睡覺時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和“錢”有關的小故事。

我們還可以拿出小額紙幣給孩子,換成等額硬幣,認識錢的不同形態。

買東西時可以讓孩子自己付,在付錢和拿回東西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對錢的概念:用錢可以買東西,沒付錢不能把商店裡的東西拿走等。

讓孩子數錢,用大面值的錢兌換等額的小面值的錢,明白幣值和找零的意義。

當孩子到了7歲時,我們就應該讓孩子瞭解“錢”是怎麼來的?

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做家務獲得零用錢,讓孩子認識到錢是要通過勞動賺來的。

我們還可以陪孩子一起做家庭賬單,討論“這件東西是必須的嗎?”“為了得到這件東西,你要付出什麼?放棄什麼?”等問題,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消費觀。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購物計劃,教育孩子什麼是儲蓄,如何儲蓄,攢錢可以買他最想要的一件東西。

孩子到底多大時,我們才可以認真地和他談錢這件事?

當孩子10歲時,理財的概念我們就可以教給他們了。

我們可以帶孩子去銀行,在ATM機上完成存取轉賬匯款等操作。

告訴孩子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的利息是怎麼算的,及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係。

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開啟一個教育基金賬戶,比如爸爸媽媽每月拿出3000元,孩子人自己的零花錢中拿出100元,通過定投的方式,讓孩子參與到理財的過程中。

在現代社會讓孩子從小就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很重要,財商教育也要從娃娃抓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