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要不要告訴孩子“賺錢不易,我們家不富裕”

昨天和朋友一起去KFC,鄰桌是一對父子,男孩大概7、8歲的樣子。

他爸爸點單之後,坐下來就開始對小男孩說“你吃這一頓飯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錢”。

孩子雖然沒說話,但感覺孩子是聽懂了的,我明顯的看到了孩子臉上的喜悅一瞬間轉為沉默。

我聽著有些無奈,明明開開心心的一頓飯,怎麼還沒吃心就被堵了。

後來上了餐,那位爸爸還在喋喋不休說個不停,說來說去大概就是:

”爸爸媽媽賺錢很不容易,給了你這麼好的生活條件,你要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爸爸媽媽。”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在爸爸眼中,他可能覺得自己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

簡單的一席話,既表明了家庭的經濟狀況,教育了孩子要勤儉節約;又塑造了一個儘量滿足孩子需求的慈父形象,表達了自己對孩子的愛。

然後呢?孩子會接收到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嗎?

我看到僅僅是一個滿臉不知所錯的孩子,吃食物的動作也變得麻木遲鈍,看著實在讓人心疼!

我們常說孩子給父母添堵,其實父母也很會給孩子添堵。

本來孩子只是想開開心心地吃一頓飯,結果卻演變成了一場說教,最後還要帶著愧疚感,食之無味地吃完這頓飯。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有時候真的完全沒必要這樣,決定權在大人手上,如果覺得負擔不起,太浪費,那就果斷拒絕;既然能夠負擔得起,並且決定要滿足孩子,那就不要在孩子最開心的時候給他添堵。

硬生生把一段幸福的親子時光變成一場思想教育課,不僅沒用還有害。

和孩子談錢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但是直截了當的告訴孩子“賺錢不易,我們家不富裕”是一種最愚蠢辦法。

或許你也是被這樣教育過來的,或許你正準備用老一輩的教育方式去教下一代。

那今天我就要阻止你了,你能想得到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嗎?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錯誤的表達方式是一種潛在的危害


說起這個話題,我突然想起了剛賺錢的我。

賺錢後第一次自己去逛超市,揣著自己賺的錢,看著超市裡琳琅滿目的零食,明明每一樣都想吃,卻總是想到

“買這一包零食的錢夠我買好幾包別的了吧?這個好像沒那麼好吃吧?這個不需要了吧。”

一圈逛下來空著手走出了超市,茫然了一會之後,突然對父母產生了強烈的憤怒。

小時候只要聽這樣類似的話我就覺得覺得父母辛苦,家裡窮,我是個累贅,而且開始極度的自卑,並且開始學著各種“省錢”的方式來降低自己的需求。

節儉是優良傳統,但過度了就會造成孩子內心的愧疚感,會讓她失去衡量物品的價值的能力。

如果孩子經常聽到的是:“沒錢”、“你要那麼好的東西幹嘛?”日積月累,等孩子長大後就會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這麼美好的東西。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這些話也很有可能是我們不經意間對孩子說的話,我們的初衷只是為了讓孩子知道錢來之不易,讓他們懂得生活需要合理的消費。

但實際上這些話除了讓孩子更加自卑愧疚以外,沒有一點實際作用。

也許你讀到這裡,可能會覺得很委屈:“那我不說賺錢辛苦,我說什麼呢?怎樣才能讓孩子知道珍惜金錢,知道生活不易呢?

其實很簡單,關鍵的在於表達方式是否合適。

即便花了錢疼愛孩子,如果表達不當,可能起到的是反效果:明明做了一件包含著愛意的行為,但言語中讓孩子感受的卻是壓力和愧疚。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用正確的方式給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01

告訴孩子錢從哪裡來

現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錢是從哪來的,“錢是從手機裡刷出來的。”“錢是從銀行卡里取出來的。”

所以金錢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孩子知道錢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這是件非常簡單的事,讓孩子知道你的工作內容。

比如你是個醫生,大大方方的告訴孩子:媽媽每天要照顧生病的爺爺奶奶們,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幫助他們康復。同時也正是因為我付出了我的勞動,才能獲得報酬。

需要讓孩子知道:金錢是通過辛苦勞動換來的,是付出辛苦勞動後的報酬。

02

讓孩子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之前有一個泰國媽媽火了,因為她5歲的兒子不想去上學了。她並沒有立馬發火,而是平靜的告訴他你還小,沒學識,只能去撿瓶子和易拉罐,於是便跟男孩走上了街頭。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男孩第一次“上班”,一共走了2.2公里,撿了2公斤左右的瓶子,總收入是2泰銖(約0.4元人民幣)。

幹了一天,收工了,男孩想坐公交車回家,媽媽告訴他::“你有足夠的錢買車票嗎?一張車票要10泰銖。”只賺了2泰銖的男孩坐不起車,媽媽說:“看來我們必須去撿更多垃圾,才能賺到足夠的錢。”

男孩做了一個艱難的選擇,他說:“沒關係,我可以走路回家。”

....最後,男孩選擇繼續上學。

我認為這樣的實踐教育,比口頭上的說教來的更加深刻。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勞動賺錢究竟有多麼辛苦,買一樣東西究竟需要多少錢,他是完全沒有概念的。

所以在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時,我們一定要規劃一些類似活動,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如此,他們才能懂得珍惜金錢,並尊重父母及其他人的勞動成果

03

教孩子合理分配自己的零用錢


給了孩子穩定的零花錢之後,就要教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比如,每週可以給孩子30塊錢。然後讓他把30塊錢做以下分配。

第一個10塊,讓他自己決定怎麼用:“你買什麼小玩具、小零食啊,都可以自己買單了。如果想買什麼貴點的東西,你就先不用,多攢幾個月。”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這10塊錢的分配,一是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享受生活;三是鍛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

第二個10塊錢,讓他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比如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買盆自己喜歡的小盆栽。

這10塊錢的分配,就是要讓他明白,有些東西是非常珍貴的存在,錢可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第三個10塊錢,讓他用於共享。什麼叫用於共享呢?就是用來做一些美好的事,“給親人送點小禮物,給同學朋友送點小禮物,捐獻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這10塊錢的分配,就是要讓他學會分享,體驗與享受“給予”的快樂。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04

告訴孩子錢買不到所有

現代社會,很多家庭對孩子“有求必應”,使孩子產生“有錢可以買到一切”的錯誤觀念。但事實絕非如此,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它是金錢買不來的。

比如快樂。有錢就一定會讓人感到快樂嗎?其實不然,快樂並不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

也許是陪家人吃頓飯,也許是躺在草地上看星星,也許是大晚上在田野裡捉螢火蟲。

這些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都可以帶來內心的喜悅與滿足,而金錢帶來的快樂卻只是暫時的、基於物質基礎的。

快樂是一種心態,快不快樂,與錢無關,關鍵在人心。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比如感情。虛偽、表裡不一的人得到了錢,也得不到真摯的感情。

錢雖然很重要,但太依賴就會被它控制。許多人都是因為錢,而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

強調金錢不是萬能的,就是希望孩子明白兩個道理: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即使不富有,依然可以享受很多快樂。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正確對待金錢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這個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金錢教育不是讓孩子變成“守財奴”,而是給他健康的價值觀指導,讓他對金錢有一定的認識和規劃。

孩子早晚會長大,他們終究會面對“錢”和錢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如何面對?這一切需要你的引導。

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或貧瘠,並不完全是由於物質是否缺乏而導致,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

即使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過分地跟孩子強調金錢的來之不易或者大人處處對金錢執著,甚至將金錢的維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麼孩子的內心也是不能富足起來的。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吝嗇和孩子“談錢”!


所以作為父母,在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時候,一定不要選擇了錯誤的方式,那樣只會適得其反,要選擇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去告訴他們“金錢”的存在。

我們要給予孩子最正確的教育,保證孩子內心的安定。這樣,他們才會成長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