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觀點|讓掌銀從“讓我用”到“我要用”,這個問題很關鍵!

點擊標題下「中國城鄉金融報」可快速關注

每每談到金融科技,無論何時何地,無不充斥著區塊鏈、AI(人工智能)、阿里雲等“高大上”的詞彙。什麼是區塊鏈?阿里雲是幹什麼的?我們能有個大概的印象,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也就是個皮毛——至少它們是科技,用來儲存信息、交換信息的,而非別的什麼吃的。

但如果說到支付寶、微信,哪怕是農村婦孺,也立刻能說出我們能用它幹什麼:聊天、支付、繳納水電費、淘電影票、發紅包……好多爛熟於心的功能。它們,就是金融科技的具象和載體。能深入,而後淺出,這才是成功的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的服務高深莫測,但呈現到客戶面前的,只有一個APP。歸結起來就一點:簡單。金融科技不落實到具體的人和產品是不行的。”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金融創新論壇上,台州銀行市場總監王偉文說。他還以本行的科技產品舉例:我們給農戶一款功能簡單的APP(就像僅能接打電話的200元諾基亞手機),農民僅能用它去貸款、還款,沒了,非常受歡迎。但我們與大銀行合作的先進APP,很多農民反映:“太複雜了,找不到功能,不知道怎麼用。”因此,一款APP,有多少功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戶在用多少個功能。簡單、具象化的APP,才是高深莫測的金融科技在客戶端所呈現出來的自畫像,也是終極追求。

而關於“簡單”,小劉有親身體會。近日,小劉想辦理一張某行信用卡。客戶經理讓其用手機填單申請,密密麻麻20多項申請信息,包括學歷、收入、住宅地址、單位地址等。填完,又讓其到電子櫃檯確認,並且還要多次刷臉!由於該行系統太慢,刷了四次均未成功,隨後小劉決定不辦了……小劉認為,其借記卡、網銀都是在該行辦的,為什麼每次申請一項新業務,都要把這二三十項個人信息重填一遍呢?

傳統銀行業務流程之繁瑣,一方面與內部機制有關,另一方面與嚴格的監管有關。作為新生事物,支付寶、微信的許多業務與傳統銀行有異,因此,在安全性等方面所受約束較少。而傳統銀行繁多的流程,多是出於安全考慮。正如某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在論壇上所說:我們售賣基金、理財產品都需要風險測試、“雙錄”,但現在各類APP上的理財產品,客戶經理與客戶都不見面,怎麼實現“雙錄”?而出於安全性考慮,銀行網銀更是需要驅動、證書,證書到期更換等等。因此,如何既符合監管規定,又給予客戶“最多跑一次”的便利,是傳統銀行迫切需要攻克的難題。

當然,傳統銀行也有諸多值得自身思考和改進的問題。如前面提到的多次重複採集信息、填單項目依舊繁多、人臉識別流於形式等,似乎金融科技並沒有讓業務流程真正得到簡化。從小劉的經歷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傳統銀行的缺失:填單雖已電子化,但客戶需填的項目依然繁多。

此外,與某寶相比,傳統銀行APP在申請時需要DIY(手動)的地方太多,且現在的APP多如牛毛,客戶下載太多會影響手機運行,因此客戶不願下載太多。那麼,銀行掌銀有什麼吸引用戶下載的功能呢?

所以,傳統銀行還應思考的是,如何在研發端改善,讓客戶“因為這款掌銀APP有用,所以自願下載。”而非“我們開發出來了,人工去教每位客戶怎麼使用。”即變“讓我用”為“我要用”。

原載於《中國城鄉金融報》6月15日A2版

編輯:農銀報業新媒體中心 胡蓉 李彥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