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一個包子引發的“供給側改革”思考!

一個包子引發的“供給側改革”思考!

小區一家包子店生意火爆,有眼紅的人見這家包子鋪生意好,覺得這附近生意好做,於是在周圍也開起了包子店。然而,小區周圍居民數量畢竟相對固定,消費需求固定,周邊的包子開始賣不動了。用現在的說法是:“需求側”出現了問題。

按照傳統思路,就要擴大需求。但是,人的胃口有限,周邊居民聚集的小區裡也有賣包子的,超過一定範圍,又會帶來物流等各種成本的上升,賣包子的邊際效應遞減。於是老闆回頭琢磨包子本身的問題,也就是現在說的“供給側”。經過在小區的調查發現,包子需求不足,是 因為大家覺得味道一般,而且常年不變。問題有了,改進的思路也有了:做好吃的包子。

這類似於現在我們提倡的產業升級、結構調整。 新口味的包子做出來後,火爆了一段時間,過後還是陷入了需求不暢、包子過剩的怪圈。於是再調查需求側,發現包子賣不出去,是因為價格太高。新包子是要優質原材料、精工細作出品的,相應的成本必然上升,價格也就比原來的包 子貴不止一倍,導致很多原來吃包子當早點的人,因為價格太高,轉去吃更便宜的饅頭。於是出現了吃包子的人抱怨價格高,賣包子的人抱怨價格低的情況。

那麼,到底是需求出了問題還是供給出了問題?

有專家指出,這是需求和供給的中間地帶出了問題,例如稅賦、物流成本、房租等,只有疏通中間,才能打開兩側(需求和供給)。在傳統方法中,當遇到某種產品產能過剩的時候,往往用擴大需求,積極促進消費來緩解,但一味促進需求的結果,反而導致更大的結構性過剩。投資、消費、出口都是需求側一方,當經濟結構出現問題,再怎麼刺激投資、消費和出口,也無法使供需兩側的天秤保持平衡。

供給側改革的提出,就是要解決這種結構性過剩,從協調中間地帶開始,通過減稅等政策性手段,減少企業制度性成本,提高創新能力。供給側改革的去產能,是以產品供給結構的升級促使消費升級,從而影響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說簡單點,就是要讓吃包子的人習慣那種質量好、味道好、價格略高的包子,從而把整個包子產業的質量提高。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這一過程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畢竟在可支配收入相對減少的情況下,饅頭能解決的問題更實在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