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一个包子引发的“供给侧改革”思考!

一个包子引发的“供给侧改革”思考!

小区一家包子店生意火爆,有眼红的人见这家包子铺生意好,觉得这附近生意好做,于是在周围也开起了包子店。然而,小区周围居民数量毕竟相对固定,消费需求固定,周边的包子开始卖不动了。用现在的说法是:“需求侧”出现了问题。

按照传统思路,就要扩大需求。但是,人的胃口有限,周边居民聚集的小区里也有卖包子的,超过一定范围,又会带来物流等各种成本的上升,卖包子的边际效应递减。于是老板回头琢磨包子本身的问题,也就是现在说的“供给侧”。经过在小区的调查发现,包子需求不足,是 因为大家觉得味道一般,而且常年不变。问题有了,改进的思路也有了:做好吃的包子。

这类似于现在我们提倡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新口味的包子做出来后,火爆了一段时间,过后还是陷入了需求不畅、包子过剩的怪圈。于是再调查需求侧,发现包子卖不出去,是因为价格太高。新包子是要优质原材料、精工细作出品的,相应的成本必然上升,价格也就比原来的包 子贵不止一倍,导致很多原来吃包子当早点的人,因为价格太高,转去吃更便宜的馒头。于是出现了吃包子的人抱怨价格高,卖包子的人抱怨价格低的情况。

那么,到底是需求出了问题还是供给出了问题?

有专家指出,这是需求和供给的中间地带出了问题,例如税赋、物流成本、房租等,只有疏通中间,才能打开两侧(需求和供给)。在传统方法中,当遇到某种产品产能过剩的时候,往往用扩大需求,积极促进消费来缓解,但一味促进需求的结果,反而导致更大的结构性过剩。投资、消费、出口都是需求侧一方,当经济结构出现问题,再怎么刺激投资、消费和出口,也无法使供需两侧的天秤保持平衡。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就是要解决这种结构性过剩,从协调中间地带开始,通过减税等政策性手段,减少企业制度性成本,提高创新能力。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是以产品供给结构的升级促使消费升级,从而影响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说简单点,就是要让吃包子的人习惯那种质量好、味道好、价格略高的包子,从而把整个包子产业的质量提高。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过程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毕竟在可支配收入相对减少的情况下,馒头能解决的问题更实在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