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私企的五險一金是怎麼算的?五險一金能幫助職工在私企穩定發展嗎?

妝妝變美


“五險一金”,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計劃生育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總稱,“五險一金”我國城鎮職工社保體系的重要支撐,是我國推行最早,開展時間最長的社保種類。

一,“五險一金”是怎麼構成的

第一,養老保險。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將來的養老問題。過去一般都是按照上年社會平均來確定繳費基數。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8左右,單位繳費佔20,個人繳費佔8%。

第二,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主要用來防止職工生病住院,解決因病返貧或是就醫難等問題。醫療保險繳費比例為8%,一般單位繳費6%,個人繳費2&左右。

第三,計劃生育險。主要用於單位員工生孩子時,解決生孩子的手術費用、住院費用、生活補助等費用,一般繳費比例為0.5-1%,由單位繳費,各地繳費比例不一樣。

第四,失業保險。主要用於職工因非本人意願而中斷就業後的失業金。繳費比例原為2%,由單位和個人按50&比例繳費,從2016年開始降為1%,單位和個人各繳費0.5%。

第五,工傷保險。主要用於職工因工受傷而產生醫療費用和補助等。分為三個等級,一般由單位按照等級繳費,個人不承擔繳費。

第六,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不屬於《社保法》規定的繳費範圍,主要解決買房、租房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繳費比例為5-12%,由單位和個人各繳納50%。

由於從2019年開始,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將以本人實際工資來確定繳費基數,雖然現在配套政策還沒有出來,但這還是一個趨勢,到時候大家扣除“五險一金”後,拿到手的現金可能有所減少。

二,五險一金對穩定企業員工,促進公司穩定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是否有“五險一金”是員工進公司的第一選擇。一般沒有“五險一金”的公司,很難招到高素質的人才,這是大趨勢。

第二,“五險一金”對留住優秀員工也是重要舉措。員工要離開,首先要想想,離開了五險一金怎麼辦?其他公司如果沒有五險一金怎麼辦。

第三,“五險一金”是檢驗一個企業是否依法辦事的標誌。能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企業,應該是遵紀守法的企業,對員工厚愛的企業,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同樣能得到員工的關愛和支持。

總之,有“五險一金”的企業,無論是在法律層面、還是經營層面更能得到政府部門、社會、員工的尊重和支持,他們的發展空間更加寬廣,發展前景更加廣泛。


幫兄愛唱歌


五險一金,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公積金。公積金的繳費比例是單位個人各6%。

如果你2019年的繳費基數是4000元,工傷保險繳費比例為1.32%。

個人每月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為4000*(養老8%+醫療2%+失業0.3%)=4000*10.3%=412元

單位每月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為4000*(養老18%+醫療7%+失業0.7%+生育1%+工傷1.32%)=4000*28.02%=1120.8元

個人每年繳納社保費總額為412*12=4944元

單位每年繳納社保費總額為1120.8*12=13449.6元

你所在的單位除了需要按時給你支付工資之外,還需要每年為你負擔這麼多的社保費。

除此之外還有公積金,公積金的繳費比例為個人6%,單位是6%。單位和個人每年需要各負擔的公積金為4000*6%*12=2880元。

所以五險一金這麼算一下,一年也得不少錢。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能夠按時交納五險一金對你來說幫助很大。

請關注我,用通俗的語言為您解答社保政策。


社保小鈴鐺



不管私企或者集體企業,都必須亮證經營,牆上需要掛著個體工商管理執照,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只有取得這些證件,才能到當地社保局辦理用人許可證,勞動保障部門才會認定簽訂的勞動合同有效。

私企的五險一金同集體的企業一樣,按上年度本單位職工基本工資平均數繳納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繳費分為個人和企業:(見圖)

這裡說明一點:一金即: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繳費不是法律規定的,根據你的描述,私營企業根本不可能為你繳納住房公積金的。現在集體企業除單位經濟效益好的外,可能會考慮替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


但是五險繳費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只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就必須為員工繳納五險。如果遇到單位刁難不繳納五險,可以根據下列情形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係之日起30日內都應當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員工可要求用人單位補繳。

2、可能有些企業或者私營企業領導告知員工轉正之後才開始交社保,其實這就是領導的套路,少交或不交,能拖則拖,如果轉正之後用人單位不予補繳,或者是遲遲不繳納,勞動者可持本人身份證原件以及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係證明材料到當地勞動保障監察大隊進行實名認證投訴登記。

3、首先可以申訴到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補繳五險。如果沒有勞動合同的話,就需要收集相關的證據:簽到簿、經手的票據、同事會餐合影、胸牌、工資條、證人證詞等等等。

4、總之,不籤勞動合同就向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舉報,不交社保就向社保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3。


笑看人生53441283946


至於六險一金是怎麼算的,自從2019年1月稅務接棒收取社保之後,基本上都是按照您自己的工資基數繳納社保的,比如筆者這裡工資10000,失業保險按0.5%那麼就是工資*0.5%,當然各地的繳費比例都各不相同,按照這個套路計算就好。當然有些險種只是單位按比例繳納的個人無需繳納,如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有些險種是個人按比例繳納,單位無需繳納的,如大病醫療。算法也很簡單。


悅讀職場


五險一金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和公積金。

單位與個人具體的扣繳比例如下:

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

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企業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員工展現良好的企業形象,使員工感覺到企業的穩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穩定人心。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不羈的鐵觀音


企業職工繳費基數申報,是按照職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據實申報。

“本人月平均工資”的統計,是本人上年度也就是2018年度,月應發工資的平均數。應發工資,不是工資組成中的某一部分工資,是按照工資總額(國家統計局1號令)計算的。包含:

◆計時工資

◆計件工資

◆獎金

◆津貼和補貼

◆加班加點工資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以下申報方法都是錯誤的,違法!

×按所謂的“基本”工資或者部分工資申報(實際職工工資總額還有其他項)

×按最低工資標準申報(實際職工工資高於最低工資的情況下)

×按上年度社保最低繳費基數申報(實際職工工資高於上年度社保最低繳費基數)

不按規定進行繳費基數申報,企業風險大大的,職工損失多多的。為啥來?

社保繳費基數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參保人員的社保待遇狀況。瞞報、漏報、少報社保繳費基數,將降低參保人員享受待遇水平,損害參保人員社保權益。因此,參保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如實申報社保繳費基數,認真落實參保職工簽字確認及公示制度,保證社保繳費基數申報工作公開、透明、真實。參保單位未按規定申報繳費基數的,依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予以處理。

所以呢,企業職工社保繳費基數申報,請一定要,合法、合規、不碰紅線

根據規定,五險社保這方面是有繳納基數規定的,從2019年開始是強制性繳納,以往很多私企都是給員工按最低標準繳納,現在是按照實際數額繳納,也就是說個人可能多一點,但是公司繳納的數額就更多了。公積金這方面的話,因為不是強制性的,所以有的私企不繳納,有的私企即使繳納,也是按照社平工資最低標準給員工繳納,因為公積金繳納有個範圍,上封頂5%-12%,但是沒有下封頂,這就可以企業自主決定了。福利好的單位肯定是按照最高標準繳納,福利不好的單位就按照5%的標準,也是符合規定的。

在職員工或者企事業單位職工都要繳納五險一金,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住房公積金與社保繳納在自己總工資中所佔比例的問題了,首先大家應該明確的一點是:一般情況社保和公積金的繳費比例國家並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企業為了降低用工成本,所以他們都是按著最低繳費標準,去給員工交納的這個社保和公積金。

繳納社保

所以說不論你的工資拿多少錢,實際上與你的工資是沒有直接關係的,不論你的基本工資也好,綜合工資也好,他們都不會按著這個去給你交社保的,相反,她們去按著國家規定的每年的最低交費標準去給員工購買社保。

公積金繳納

不過從2019年,我們國家的社保就有地稅部門代為徵收,這樣的話,就會杜絕這樣的現象的發生,因為稅務部門。是知道每一個人的工資結構的,因為稅務部門是要扣取個人所得稅的,所以說很多公司就會嚴格按著個人工資標準去交納相應的社保,一般情況都會按照實際的工資收入,也就是所謂的綜合工資去繳納社保的。

住房公積金

如果按照常規的繳納辦法,即按年綜合收入來計算的話,大致情況住下:養老保險是按月平均工資的8%扣,醫保按1.5%扣,至於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則根據企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而定,沒個單位的經營效益不一樣,職工的福利待遇也不一樣。一般,公積金是按個人8%,單位8%來扣,但有些單位職工個人與單位的交費比例是1:2或1:3來交。 其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每年一月份調整,公積金繳費基數是每年七月份調整。因為六月份會公佈職工上年全部收入,總收入除以12則是每月繳費基數。這樣一來,七月份的工資就會出現調整公積金和補釦1至7月份養老金補交(補退)的差額。往往導致每年七月份到手的工資都比平時少好多。

社保、公積金繳納比例

還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5000元,繳費基數可以是3000元--15000元。即,月均收入低於3000的按3000為基數交納、高於15000的按15000元交納。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


dangjer


樓主您好,五險一金的繳納實際上是不分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因為任何企業單位都要按著相關的規定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的費用,所以說五險一金是不分國企和私企的。

五險一金他的繳費比例基本上是一個固定的繳費比例,根據你們當地的一個繳費基數來確定一個繳費金額。大概職工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的繳費比例,個人承擔8%的繳費比例。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的繳費比例,單位承擔6%的繳費比例,失業保險單位承擔0.5%的繳費比例,個人承擔0.5%的繳費比例,工傷保險個人不承擔單位承擔0.5%的繳費比例,生育保險個人不承擔單位承擔0.4%的繳費比例。住房公積金個人和單位共同承擔5~%12%的一個繳費比例。這個住房公積金的繳費比例可以在5~%12%之間自由的一個選擇,這是沒有問題的,都是符合相關規定的。

所以說。任何企業單位在承擔社保的繳費比例上都是幾乎一致的。當然它有不同的繳費基數來確定,因為這個繳費基數它是浮動變化的比如說一些地區要求所在的工作單位,要根據員工的一個工資標準來繳納這個社保,那麼就要按照工資標準為基數來再繳納這個社保費用了。


社保小達人


您好,五險一金的繳納標準,與企業性質本沒有關係,企業職工的社保,都是統一的繳納標準。在這裡以北京為例,和您分享一下五險一金的繳納標準。

如果您對上圖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諮詢。


人力服務智詢師


大多數私企的五險都是按最底基數交的,職工的工資也不是太高,這樣的私企也是留不住人才的,有少數私企的效益較好,都是按國家法規定的標準交五險一金的,企業發展要靠人才,老闆站的高,想的遠,對財富的分配製度是與時俱進,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企業越幹越好,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得員工誠信的,得企業大發展。那些企業只顧個人利益的,註定不能走遠!


價值與價格的關係


關於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的問題,根據2018年底國家公佈的調查結果:25%左右是按照真實工資水平繳納的。從這裡應該能得出:私企的五險一金的按照真實工資水平繳納的比例應該在20%左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公司承擔的那部分的費用。

社保與公積金的繳納分企業承擔部分與個人承擔部分,員工因短時間內看不到社保繳納基數高帶來的好處和因老闆不願意多交錢為了有份工作,只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