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無論孩子是否與清華有緣,爸爸的人設都該是孩子的精神領袖


無論孩子是否與清華有緣,爸爸的人設都該是孩子的精神領袖

1

我的上一篇推文是《既然孩子註定與清華無緣,爸爸你就果斷調個頻道吧》,如果有爸爸因為這個標題而產生一個誤解,以為既然孩子智力不夠,就可以鬆一下螺絲,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了。

德國心理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一句話:“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長,其次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這句話被教育家們奉為經典,也是我提示爸爸們“調個頻道”的理論依據。

對中學生而言,如果實現升學目標,平穩地度過6年的中學光陰是一個基本目標的話,那麼,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就是花費6年時間需要達到的一個根本目的。

歷史的經驗一再提示我們,在這段3+3的人生航程中,父親一定是一艘至關重要的護衛艦,他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業進步,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千萬不要以為把孩子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了,父親就可以只管埋頭事業、掙錢養家或花天酒地、盡情瀟灑。否則,十有八九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過去的6年,我注意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次學校召開家長會時,與會的家長一定是媽媽比爸爸多,會前會後主動與老師交流的,一定是媽媽比爸爸多。

也許爸爸們有各種各樣的正當的缺席理由,但這是否從一個側面表明父親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缺位呢?

我還注意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關於家庭教育的書籍可謂汗牛充棟,可大量的是談母子關係,談母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但關於父子關係,關於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該如何發揮作用的書籍卻寥寥無幾。

我無意貶低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可我要問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爸爸去哪了?

我的切身體會是:在中學階段,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父親這個角色很重要、更合適、特有效,最起碼,父親母親要配合默契,來一場曠日持久的“混合雙打”吧。

2

中學階段仍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除了知識體系的初步建立,還包括精神世界的基本養成,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父親與生俱來的陽剛之氣,社會交往中積累的人生閱歷、人脈資源,都會給孩子更多的信任感、安全感、依賴感、導向感,更有利於孩子精神世界的發良。

有心理學家做過一項家庭親子關係的有趣實驗:

同一件與孩子相關的事情,如果由母親或父親首先提出來,12歲之前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母親的提議,但從13歲開始,情況開始發生明顯變化,孩子更願意接受來自父親的提議,而且在15—17歲之間,對來自父親的提議的接受度達到高峰,是母親提議接受度的3倍。

這是否很好地證明了父親在孩子中學階段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艾裡克森提出一個很著名的觀點:作為個體的人一輩子必須成功地經歷8個心理社會性發展階段,在每個階段都會出現一個主要的衝突和危機。其中,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這兩個階段,衝突和危機就是表現為自我角色混亂,人際關係親密與疏離的矛盾。而面臨的必須得到充分解決的問題則可概括為自我認同,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接受並欣賞自己,有能力與他人建立起親密、守信的關係。

顯然,在孩子處於跨越於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兩個階段的中學時期,作為父母,尤其是父親,不能把眼光只盯著學業,既不要因為孩子有可能考上清華等名牌大學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孩子只能考上一所不起眼的大學甚至名落孫山而鬱鬱寡歡。

父親對中學生的作用,更多地應聚焦、體現於精神層面。

因為,從普遍性而言,父親對各學科特別是數理化方面的知識儲備已滿足不了孩子的學業需求,除非這位父親是某一方面的內行或專家。

因此,作業該怎麼做,習題該怎麼解,複習該怎麼辦,考試該怎麼考,這些事交給老師比較靠譜,父親督促一下就行了。

在母親每天關心孩子是吃飯還是吃麵,是吃肉還是吃魚的時候,父親則要在孩子的精神發育、身心健康方面傾注心血,重點是引導孩子明辨是非,向善愛人,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包括愛情觀。

3

這事說起來似乎有點玄妙,但真正做起來其實並不難,

“望聞問切”即可搞定。

“望”,察言觀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多藏不住事,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因此,孩子每天放學回到家裡,要不動聲色地觀察孩子的神色,從中發現端倪。

“聞”,耐心傾聽。

設法打開孩子的話匣子,引導孩子講一講在學校發生的事,這實際上是給孩子鋪設了一條傾訴渠道,有利於孩子的心理釋放。如果孩子能對你開口,尤其是講他遇到的“倒楣事”,那麼,恭喜你,爸爸你贏了!

“問”,主動詢問。

如果孩子不開口,沒有關係,爸爸可以主動發問。“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啊?”“得表揚了沒?”“遲到了吧?”“我今天看見你們班張同學的爸爸了”……總之,沒話找話,撩起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但儘量不要主動觸及孩子的痛點。

“切”,分析判斷。

對孩子表露出來的言行,要作一番分析判斷,準確掌握孩子的思想走向,並心平氣和地給出一些建議,當然,在一些大的原則問題上,不能無原則地讓步,也要提出明確要求。

“望問聞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兩天打魚三天曬網”,同時,也是個慢功細活,不可“暴風驟雨”,最好的節奏是“潤物細無聲”。對一些大大咧咧,習慣於粗線條的爸爸們來說,這也許有點難,但必須學著做,學會做。當然,也活該你做,因為,誰讓你生兒育女的呢?何況古人有言在先:“子不教,父之過。”

不過,你想想看,假以時日,潛移默化之中,孩子的精神世界獲得了健康發育,父親的“精神領袖”形象也樹立起來。

此等好事,何以甚之?

無論孩子是否與清華有緣,爸爸的人設都該是孩子的精神領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