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近日,由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新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聯合主辦的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舉行,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東北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俄羅斯國立研究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專業學者與會。11月16日上午8時許,研討會在中原樓7樓會議室正式開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教授、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薛領教授、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新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曾道智教授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致辭。開幕式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錢學鋒教授主持。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楊燦明教授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與會嘉賓學者表示誠摯的歡迎。他在致辭中指出,國際經濟問題與區域經濟問題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繫,從俄林的《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一書,到將空間機制融入主流經濟學框架的新經濟地理模型,都揭示了貿易理論與區位理論之間深刻的理論淵源。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實現國內國際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離不開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的進一步融通發展,本次會議恰逢其時,為兩個領域研究者的深入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隨後,楊燦明校長簡要介紹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中南大經濟與貿易類學科的發展現狀,並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薛領副理事長在致辭中指出,新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研討會得到了國內外許多院校的關注與支持,致力於不斷探索相關領域內新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並逐步發揮巨大的引領作用。中國區域科學協會(RSIC)目前已擁有超過23個專業委員會或研究小組,自2008年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已經全面正式融入國際區域科學協會(RSAI),他期望協會努力向著更加主動、更加國際化、更具吸引力的方向前進。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曾道智教授在致辭中總結了六年來新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的發展歷程,前五年分別在上海、成都、天津等城市舉辦了學術會議,本次研討會是第六次。近年來,研討會越來越著眼於國際間學術交流,並且得到了眾多一流學者的支持。曾道智教授表示,希望此次會議能夠深入探討領域內諸多相關問題,同時對國內外諸多期刊的關注和支持表達了感謝。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隨後,研討會進入持續兩天的主題報告和專題論壇環節。11月16日上午,享譽世界的著名經濟學家、空間經濟學的開拓者之一、日本京都大學Masahisa FUJITA(藤田昌久)教授以“Spatial Economics and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為主題,基於空間經濟學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從多維視角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觀點。Fujita教授強調產品和人員的多樣化對集聚的重要性,距離、多樣化的語言和多樣化的平臺雖然阻礙了交流,但能夠提升地方知識和文化的多樣性,提高創造力和生產率,總體來說,多樣性在長期發展中的淨效應是正向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於促進“腦力社會”發展存在長期影響,即在促進多樣性的同時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亞洲也會從世界工廠成為“世界腦力社會中心”——擁有先進的生產水平、高質量的市場和創新能力。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俄羅斯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學院的Sergey KOKOVIN教授以“A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ith Horizontally Heterogeneous”為主題,展示了一個能夠彌補CES效用函數不足的壟斷競爭模型,推導出市場和消費者異質性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加成率分佈曲線與福利變化,在該模型中,產量、價格和加成率都受到消費者“市場定位”(niche)的影響。日本早稻田大學Takumi NAITO(內藤巧)教授以“Can the optimal tariff be zero for a growing large country?”為主題,在異質性企業模型的基礎上,引入最終商品的相對價格、國內支出和收入份額、平衡貿易和平衡增長條件、長期福利的ACR公式和關稅變動的長期增長效應,據此分析最優關稅問題,並討論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大國來說,最優稅率是否可以為零。

11月16日下午和17日上午,24場中英文平行論壇在文澴樓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外高校的70餘名專家學者和研究生圍繞貿易與集聚、區域經濟、城市經濟、全球價值鏈、貿易政策、區域政策、基礎設施、對外投資、環境治理、福利和不平等、“一帶一路”等專題,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並與學界同行深入交流。Fujita、Tabuchi、Kokovin等國際知名學者也參與了論文點評。參會學者普遍表示,各組平行論壇均給予了充分的報告、討論和學術交流時間,同行們的中肯建議對於論文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11月16日晚,研討會的特別環節——編輯讀者見面會在文澴樓709會議室舉行。見面會由劉凱博士主持,《China & World Economy》編輯部馮曉明、《世界經濟》編輯部王徽、《中國工業經濟》編輯部覃毅、《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楊海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主編陳敦賢,EPS數據庫總經理秘書劉欣以及許多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各位編輯和數據庫負責人分別介紹了自己期刊的風格特色、審稿流程和數據庫的基本情況,並就選題和投稿經驗等問題同與會學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11月17日下午,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Kaz MIYAGIWA(宮際計行)教授以“Immigration and Secular Unemployment”為主題,闡釋了移民對東道國的影響機制。移民進入東道國需要將自身的財富或貨幣兌換成當地貨幣,從而增加當地中央銀行的貨幣持有量,這些貨幣最終將增加當地人的消費預算,從而影響東道國的消費和就業等經濟狀況。MIYAGIWA教授根據移民在數量和財富方面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討論,討論了不同特徵移民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日本東京大學Takatoshi TABUCHI(田淵隆俊)教授以“Historical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為主題,構建多區域的新經濟地理模型分析人口分佈的空間決定因素。Tabuchi教授的研究表明,人口和工資分佈由可貿易產品和服務市場、不可貿易的住房市場以及區域間勞動力市場的價格機制決定,日本人口的歷史分佈主要由可居住區域的外生地理因素——可居住地和區域間距離決定,而人口的集聚趨勢則與交通設施、土地開發、高層住宅等方面的技術進步有關。日本東北大學曾道智教授以“Taxation on the Second Nature and Welfare with Footloose Capital”為主題,從NEG和NTT兩組模型出發,闡述了對經濟活動空間分佈的“第二天性”因素的處理方法。曾道智教授構建模型分析自由資本影響稅收競爭效應和收入效應的機制,並討論了福利水平的變化及其經濟含義。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最後,曾道智教授和錢學鋒教授分別在本次研討會的閉幕式中致辭,對本次會議的主辦方、參會嘉賓和來自各高校、研究院和期刊雜誌的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並高度評價了會議志願者的服務工作。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研討會順利閉幕。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此次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是在國際經濟體系面臨深刻調整、全球化進程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的背景下召開的一次學術盛會。參會學者在會議期間進行了充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通過理性的思考和思想的碰撞,產生了許多富於洞見的觀點和理論成果,為進一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貢獻學者智慧。與會的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此次研討會是一個實現知識溢出的舞臺,也是一個結交合作者的平臺。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也必將推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2019年國際貿易與區域科學前沿研討會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

來源 文瀾新聞網

通訊員 趙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