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高中想努力怎麼找到方向?

查伯


無論什麼方向都需要高考分數來確定,對吧?所以,還是圍繞怎麼提高高考分數來解決問題。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對所學學科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把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重新過一遍。

毫無疑問,要知道每個知識點掌握得如何,只能通過刷題才能判斷。一道最牛逼的習題,應該能更多地判斷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人工智能已開始介入這一領域,市面上已有幾家機構推出這個功能。

找到一家比較靠譜的使用人工智能判斷知識點掌握程度的教學機構,試一試,獲益終生。至於哪些機構合適我就不多說了,說多了就成了軟文了。




周易不求人鄭華


我是高中一線教師,從教17年,根據我多年的班主任實踐經驗:高中生有努力方向和沒有方向,結果真不一樣!

案例說話吧!

我一個學生前年重點大學畢業,我對他印象深刻不是因為他考得多麼好!因為我正好是他班主任,所以對學生了解多些。

新生開學第一天,晚上開班會,我開了個班會,要求大家做個自我介紹。其他同學僅僅說下自己的名字就下來了!他說了自己的奮鬥目標是人民大學,教室裡噓聲一片!現在的學生就是這樣,有抱負反而是另類!哈哈……

他見同學笑話,於是說出了緣由!大概是因為小時候,他爸爸帶他去北京旅遊,和爸爸走散,一個人民大學的大哥哥幫他找到了爸爸!從此,他心裡種下這顆種子!有點機緣吧!

我以為他說著玩!因為我查了他入校分,居年級600多名!後來,我才知道,他不是開玩笑!升高二,他衝進了年級前100名。當時,全年級準備成立兩個實驗班,每班60人。他入圍了!

高二起我不再教他。但我經常能見到他。因為班主任幾乎每天都在午休或晚休都去宿舍轉轉。只要我走進他宿舍,不管別人在幹啥,他一般坐床上看書或寫字!

印象特別深刻,高考第一天中午,我去他宿舍,他還在看書。我說別看了,下午還要考試。後來,他雖然沒有被人民大學錄取,但也考了所不錯的大學!正常情況,入校600名開外的同學考上名牌大學的幾率超級低的!可以說,他也創造了奇蹟!

其實,一線教師手中這樣的案例特別多。無法一一舉出。他也不是個孤例!冷靜想想,有道理!我記得上大學時練習長跑,我們一般堅持不下來!體育老師說,每次鎖定一個目標,去實現!高中三年何嘗不是一次長跑!

所以,我的建議:先定大目標,然後分解大目標為小目標!!

比如:你們學校如果重點本科生人數是500。你正好是600名,那麼就先衝進500名唄!有了目標,至於短板學科之類的事,你自然會想辦法去解決!那不是重點!

我是高中一線語文教師,我的頭條號中有一些高三專題視頻課和作文輔導文章希望能給你些幫助。


時光情書02


你好,你的問題曾經上高中的時候我也問過自己,那年以差多不的成績考進重點高中進了重點班,當時可能有點飄飄然,連走路都帶風的那種,我也成了爸爸眼中的驕傲。事實證明,做人還是要腳踏實地,從小一直都想學理,也可能是自己太世俗,常人都說學好數理化,走哪都不怕。踏進高中門口的那一刻,就下定決心學理。每天也在學,別人都覺得你很努力,可是,每次成績都不盡人意。這也許就是別人說的“偽學習”吧,努力只是感動自己。每次成績出來,都很難過,沮喪,迷茫,那時候多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個引路人,能給我指一條明路,可以不要這麼幸苦。回到家自己躲在屋裡偷偷抹眼淚,但是,從來沒有告訴爸爸媽媽我的真實情況,給他們說我考的還可以,到了文理分科的時候,我開始迷茫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學理,物理不行,學文卻記憶力不好。但是,當時歷史和政治還不錯。媽媽一直希望我能學理,但是,鑑於當時看到歷史和政治還不錯,就學了文。其實,不論學什麼,最主要是看你對那個感興趣,問問自己的心更偏向那個。那時候選了文,就告訴自己,既然選了那就沒有了退路,不論怎樣,都要往前走,沒有回頭路可走。有那麼一刻我也懷疑過,要是選理我又會怎樣呢?但是,我立刻把自己拉回來,路是我自己選的,既已選擇,就不能有半點後悔,畢竟世上也沒有買後悔藥的。高二那年成績還是那樣,每天神經崩的很緊,別人學習到晚上12點,我也學習到12點,甚至更長,但是,成績就是不見氣色,有的人晚上不熬夜,作業不怎麼寫,考的依然很出色。人與人的差異不是說比就能比的。後來,我慢慢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我發現人家,每次聽課都很認真,他的思維隨著老師的思維跳動,老師問的問題他也隨即思考並回答。而我雖然很認真的再聽,並沒有深入思考。人家抓住了那上課的寶貴時間,下課一有問題就問老師,知識都記在心裡,而我也只是短暫的記憶,老師前天講的,後天,我就忘記了。在下課花了不少功夫去學習,早上5點40起來,就去背書,下午,就吃一個餅子,吃完,繼續學習。中午也只睡半個小時,就做練習。就這樣,沒有目的的做了三年。到了高三那年,我每天都練數學和英語,因為,我知道只要數學和英語提上去呢,其他的也就上去了。事實也證明如此,從小數學的基礎還不錯,但是,在高中的時候,也考過40幾,也有過一直不及格,但是,我每天都會練數學,練得不是難題,是那些基礎的題,自己不會的,就把所需的知識點寫在一邊。慢慢的數學提上去了,老師說過,高考有90%的基礎題,萬變不離其宗。高中,是我過的最難最緊張的時候。雖然這樣,但是,我相信不到最後一刻就不算輸,笑到最後的才是王者。還有哦,我每天都對自己說“我一定可以考上大學的”,這個也是真的有用吧,對自己的鼓勵,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己說這句話,讓自己相信別人可以自己也可以。最後,雖然沒有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但是,自己的努力也並沒有白費。所以,不論怎樣,還是要靠自己的。找出自身的原因,最主要就是多思考,多練習,不要眼高手低。以上是我的個人經歷,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夏雪宜x


同學你好! 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你的問題,好像有很多人問過的,我也回答過一部分。我想,我能給你一些幫助。 不知道你是學文科的還是學理科的,我是學文科的,現在上高三,這個寒假過得不是很輕鬆,我有很深的感慨,如果高二的時候能多努力一些,那麼我的基礎就會很好,這樣,我現在就會輕鬆很多,所以,我覺得,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基礎打好,如果真的有高一很差的科目,比如說高一的時候你的數學沒有學好,那麼,高二的課程還不是很緊,你就可以找個家教來幫忙。

還有就是,我想和你說說我的學習方法,我的學習,是根據的不同科目的情況來制定計劃的:我的語文和英語的基礎還不錯,而且根據這兩科的學習特點,我就用分散的小塊的時間來學習;我的數學不是很好,所以,我找了一個比較有耐心的家教;至於文科綜合,那就只有重複了,當然了,捷徑還是有的,比如可以把常考常出現的問題總結一下,多看看,多總結一些規律,還是會有很大的進步的。

如果你是學習理科的,那麼我只能和你說說我初中學習理科的學習方法了,我那個時候買了一套很好的參考書,你也可以去書店看看,找講解多一些的,不要太難的,只要打好基礎就可以了,因為,我覺得高考對基礎知識的考察還是重點的。

買來參考書,課前一定要預習,做到基本上可以有個很清晰的思路,這節課要講什麼,重點是什麼,難點又是什麼,上課認真聽就可以了。然後就是認真聽課了,這是很有必要的,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 不論你是學文科的還是學理科的,只要你肯努力,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我一直認為成績和付出是成正比的。

你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成績,就要付出同等程度的努力。 還有,多找老師和同學聊聊,聊聊你的學習,你的心理狀態,這也是很重要的,還有,真心想上進的話,就要有很強的自制力和毅力了。 最後,希望你能早日取得你滿意的成績,加油! 。




王一軒0923


這會躺在沙發上,看著窗外的春雨,仔細思量了下自己的經歷,總結了些許經驗。坦白講,第一點,比較現實,叫該走的彎路一條都不會少走。高中畢業時,考了一個不高不低的分數,勉強上個省內二本。報志願時,七大姑八大姨都來出意見,父親是醫生苦口婆心的叫我去學針灸,沒答應,實在不喜歡,其實心裡當時想去學中文,當老師,不敢說出口,最後是家裡讀過中專的叔叔拍板的,學法律!心裡一合計也還成,但其實是對法律一點概念沒有。叔叔說最不濟好考公務員。後來上了大學才明白我對法條“過敏”,最後在大學混了個文憑,就踏入了社會,參加了工作。跌跌撞撞的過了8個年頭,前後一共換了3份工作,都和法律扯不上八竿子關係。第二點經驗,學有所成。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好好讀法律,以致學有所成,對照我現在從事法律相關行業的同學來看,混得不至於太差,要知道,我換工作時打開招聘網站,那麼多的招聘信息,自己不知道做什麼的那種茫然,會讓自己想回到過去抽自己幾巴掌。第三,學以致用,這個前提是建立在你學有所成的基礎上。工作久了,一些人生閱歷和一些道理你慢慢會自己明白起來,很多工作是需要沉澱的,就簡單來說,一直從事一個行業並努力在行業內提升的,會讓你心裡有底。而反觀之前所有經歷,其實最初的選擇某種意義上就決定我最後的苦果。所以說,你怎麼努力找到方向?歸結下,1.follow your heart 2,要聽老人言(雖然最後可能該走的彎路還是要走)3,學有所成 4,學以致用。


學渣愛寫詩


根據我的經驗,高中是找不到方向的,或者是找到正確方向很困難。唯有好好學習,不負韶華。這個問題,再過兩年,等上了大學,眼界高了闊了,方向也就水到渠成了。有一點是肯定的,上清華和上野雞大學,對你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用戶5815688215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到了我的高中生活。只能用“後悔”二字來形容。後悔當初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只能用一生來救贖。說到底就是沒找到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這是高中語文老師常常講的一句話。當時不以為然,現在深有感觸。立志很重要,說白了就是你想幹啥。志想立好了就要付諸行動,這就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好近長期規劃。比如,我是一名高中生,我不想一輩子待在小縣城,我立志要去哪座城市,我給自己定好目標,然後統籌歷年招生情況,找到差距然後逐步逐科找方法縮小差距,“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希望對你的高中生活有邦助。


絕地蒼鷹


我覺得個人喜好非常重要,只有你喜歡的東西,你才願意去投入時間和精力,高中階段經濟獨立的人很少,大多依靠父母,所以怎麼把學習和自己的喜好結合起來非常重要,這樣你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我兒子高一的時候還懵懵懂懂,後來看到那張非常有名的黑洞照片,突然就對天文發生了興趣,他本身數學物理都很好,然後他老師一直建議他去學金融,我兒子選擇了天體物理,老師說很少有人選這個專業,我對他說你遵從你的內心吧,我不需要你去考慮就業掙錢什麼的,可是他現在讀大一,自己如魚得水!


伏牛山兒女


作為一個30年前上高中的過來者,孩子也將下半年上高中,很願意探討這個問題。

第一個關鍵詞,珍惜。高中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將收穫人生最珍貴的友情,甚至愛情。所以一定要珍惜高中好時光。

第二個關鍵詞,拼搏。人生能有幾回搏。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很多孩子即使到高考選志願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幹什麼。其實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興趣可以來源於天賦,但更多來源於勝利,來源於習慣。所以,只要努力學習,你可能會在優勢學科中尋找到勝利的感覺,培養出興趣。我上高中的時候,歷史特別好,一直是全縣前兩名的水平,培養了自己學習的信心,雖然大學沒有選擇歷史專業,但成了終生的興趣愛好。

第三個關鍵詞,多讀。只有多讀書,才能發現更多的未知世界,才能發現更好的自己。考試只是成功的手段,讀書可以成為終生的習慣。學習力決定生存力,多讀書就是培養學習力的最好辦法。

第四個關鍵詞,友誼。高中的朋友因為經歷的原因,可能會成為你終生的朋友。所以死學習、不交流是無益。同學之間互相鼓勵、互相學習,也是督促你進步的好辦法。

“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你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換句中國民間俗語,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城市農夫1123


一個剛剛步入大學的學生的一些建議:高中是一個容易多想容易迷茫的時期,可能會對未來有很多憧憬,也可能因為一時的打擊想要放棄所有,想著乾脆不要努力了,反正我怎麼努力也考不到好成績,上不了好的大學,但是不管怎樣,都要拼一把。

1:不管你是高几,都還有希望,只要肯努力,很多人都是這麼逆襲的,如果天資不是很優越,就比別人多付出一些努力,但也不能過度,要學會適當的休息放鬆自己,現在回憶起來,每天上午第一節課下後趴在桌子上立馬就能睡著也是很寶貴的回憶。

2:厭煩期誰都會有,身心俱疲也是常有的事,可以私下先了解一些大學,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有條件也可以去大學轉一轉,每當自己想放棄的時候,就想想當時在大學裡見到的學長學姐,告訴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像他們一樣開心的漫步在校園裡。

3:不要太在乎考試成績,知道成績拿到試卷後,考好可以暗自高興一下,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沒考好也不要讓自己太沉浸在這種負面情緒中,好好總結錯誤,爭取下一次不犯,但千萬要記住不能像我一樣看似在努力聽課,但是早就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了,也不能拖沓,想著下節自習再寫,我先幹會別的,這絕對是不可以的,一定要剋制自己,讓自己投入在學習中。但也不要被考試成績打擊到,這些小考試並不能代表什麼,關鍵在於最終的高考。

4:等到了高考那一天,你會看到所有人都在為你們努力創造更好的條件,努力用他們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幫助你們,這時候你們就是重點保護對象,只要好好發揮就可以了,現在沒有方向,你可以想一想未來坐在考場時的你,幻想一下全部考完扔試卷的幸福感。

5:可以看一些有關高考的影片激勵自己,《墊底辣妹》、《青春派》都不錯,都是當時讓我很感動的影片,你可以看看,像他們一樣,為了自己的未來奮鬥。

大學比起高中來確實輕鬆了不少,但一定要努力,上到好一些的大學,否則等你上了一些不好的學校,你會發現你的大學生活比高中好不了多少,自由不了多少,甚至比高中都管的嚴,這時候你得用很多年的努力去彌補當年的不努力,與其在大學拼命奮鬥,不如現在好好奮鬥上一個好大學。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