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職場中為什麼要每天開例會?

小菲尼有趣說


如果你參加過大型的工程項目或者參與過企業項目管理,就會理解一個公司為什麼要雷打不動地開例會。剛剛參加工作在一家國際工程公司工作時,例會是我學習和進步的最佳捷徑;幸運的是,還在一家民營企業參加過企業項目管理的培訓和落地、實施工作,受益匪淺。那麼,到底為什麼要開例會呢?

一、 例會的定義。

1) 例會的含義。

例會的英文叫“regular meeting”,其含義就是每隔一定的時間舉行一次的會議。這裡的“一定時間”會由於工作內容、難易程度、控制難度等因素而不同,最常見的“周例會”,有些工作需要密切跟蹤的,還有日例會,比較容易控制的工作或者變數比較小的工作,可以是月例會。例會常常會在固定的日子,比如每週五下午3:00,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上午9:00等。有些公司的例會比較多,可能會存在各種不同的例會,為了應對這種複雜性,或者為了提升例會的效率,還對例會的召開、舉辦制定了制度,即例會制度。

2) 例會制度的內容。

例會制度中,一般需要明確例會的組織者、例會的主持人,並對例會的主題、例會的時間、例會參會人、會議紀律、會議流程、例會時間的變更、例會的會議記錄(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簽署、會議內容的跟蹤、工作改善、會議紀要存檔、保管做出相關的管理規定,這樣可以真正讓例會固化下來,讓例會產生它應有的作用,提升例會的效率。

3) 例會的種類。

如果脫開項目管理來說企業項目管理的例會,例會會有很多種,其中包含了戰略實施例會、年度目標跟進例會、員工大會例會、晨會例會、部門例會、專項工作例會等。

二、 例會的作用。

由於例會的種類繁多,我們就以普示性的例會作為案例,來說明例會的作用。

1) 信息交換與對稱。

對於一些事先已經約定的目標或工作項,例會的作用之一就是要交換信息,工作各方要彙報各項相關工作的進度,達到信息對稱的目的。這樣可以讓工作相關人瞭解工作的進展、進度、程度等,以便能夠根據這些信息作出下一步的決策或工作調整。

2) 問題解決方案討論。

在項目進展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牽涉到不同的部門、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專業,需要各個部門坐下來,把問題提出來,與會人員一起研究問題的各種解決方案,形成一致的決議,會後按照會議的決議逐項落實。

3) 工作提升與改善。

例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在現有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礎上,提出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或方法,以便讓工作能夠提前完成,或讓工作的質量有所提升。也可能會有相關人員提出“工作改善提案”,供與會者研究和討論,讓某項工作更叫有效。

4) 傳達新指令。

在項目工作的過程中,上級部門總會根據一些新情況、新動向確定新的工作指令或者決定,以便適應新的變化,確保項目目標按時完成。例會上上級部門需要對這些指令進行傳達和解釋。

5)聚群效應儀式感。

題主提到了晨會的概念,我也在某些答題中對晨會有過探討。在一個組織中,大家各自忙各自的工作,沒有時間像個真正的團隊一樣聚在一起。為了這種心理需求和儀式感,定期的晨會是一個好方法。這種儀式感也可以增加大家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儘管有些公司把晨會這種例會做得有些太乏味了,但晨會本身還是有很多普通員工無法感知的好處的。

三、 關於總結、工作計劃、日報的問題。

1)如果你是個用心工作的人,一定缺不了工作計劃、總結和日報(或者週報)。

2)如果你對這些工作的形式厭煩,說明你還沒有真正懂得管理自己和管理自己的工作。

3)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這是古話,而且是很有道理的古話。沒有計劃,工作就等於瞎做;沒有總結,就無法讓自己反省和探討。

4)儘管改變自己的狀態,多想想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多想想自己如何做出改變以便適應職場的日常規則。

5)懷疑人生,不如先懷疑自己。

祝你進步!


耕然夫


題主現在的問題,算得上一個職場人必然要經歷的心理路程吧。

在我剛剛步入職場的幾年,公司的管理制度中有一項是每日、每週、每月、每年填寫工作日誌。月度總結和年度總結,我們大部分人都不陌生,而要做到有效完成每週、每日的工作日誌並不容易。尤其是當一個人把工作日誌當成任務來完成的時候,很容易流於形式主義。

最初,我對工作日誌這一管理形式可謂非常不喜歡。原因在於,我認為在工作中最大的價值在於我對工作過程的思考以及幫助我完成思考的知識儲備,而工作日誌中的幾個完成事項,讓我的工作顯得如此單薄。但即便如此,礙於制度的權威,還是盡力去填寫了。(這大概就是題主現在的心理寫照吧)

後來我開始思考工作日誌真正的價值,是看到了一位實習生填寫的內容:

今日工作計劃:給客戶打電話;
完成情況:未完成,客戶沒接電話;
改進措施:明天繼續打;
明日工作計劃:聯繫客戶;

雖然我自己並不喜歡寫工作日誌這件事,但看到這樣的內容還是感到驚訝無比,我在評語裡寫了這樣一句話:你如何度過一天,就如何度過一生。

在那之後,我開始認真思考自我管理這件事。即便當我的工作不再需要日復一日填寫工作日誌了,反而養成了“日清日結”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日清日結是管理大師德魯克思想的精華,也曾挽救了危機中的海爾,儘管這個觀點發表於六十年代,但迄今依然適用於時代。

後來我一直在時間管理、提高效率這件事上樂此不疲,嘗試過無數種方法,迄今為止不能說找到了十全十美的解決方案,但在自我管理這條路上,已經開始變得遊刃有餘,在工作時間不斷增加的條件下,反而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跑步、讀書、自我學習。

職場中為什麼要每天開例會?題主之所以現在厭倦這件事(甚至懷疑人生,嘻嘻),是因為對於職場現階段對你來說更多的是重複的內容,當你帶領一個團隊,當你的工作多到需要不斷去創新、去協調、去溝通才能保證高效運轉時,你就會愛上每天的例會,因為這是一個團隊協作的一部分。


懿銘


站在公司角度的目的:

1.便於公司上下的溝通和合作;

2.實現有效的管理能及時溝通問題,瞭解企業狀態;

3.提高公司各部門執行的工作目標和效率;

4.追蹤公司各部門工作進度情況;

5.有利於公司團隊,也有利於公司解決實際性問題,佈置工作,及時解決問題;

6.傳達公司文化和精神;

站在員工角度

1.能更好的梳理工作狀態,及時解決問題、完成工作任務;

2.有利於團隊部門之間的合作和協調能力

3.促進個人能力提升

很多人不願意開例會或寫日報週報月報,其實只要認真寫,日積月累,一定會成長的更快!

喜歡你所選擇的,選擇你所喜歡的!

你想得到的收穫取決於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做事




volcano25


精神統一+行為管控

只有進入職場才知道,學校的日子才是真的自由,工作以後多數時間是身不由己,回想起上學時候迫不及待的想要畢業的場景,真真是有些天真,可是隻有經歷過才知道這些真相,因為人們對於別人說的話總是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

很多公司、店面都有開早會的傳統,想想你去過的很聯鎖餐飲、理髮店、美容店等等,如果去的早就會發現他們會被聚在一起,有領班去發言,或者高喊口號,這是為什麼呢?

1、統一思想

說的直白點就是洗腦,讓你更加信賴團隊,讓你瞭解公司的文化,讓你知道公司到底要幹什麼,知道領導想要幹什麼。一個好的團隊的建立必然是有統一的目標,這樣大家努力的方向才會一致。

2、總結與計劃

這是管理的一部分,領導需要知道大家的工作量、工作內容與工作效率,一個一個問會讓員工管理太嚴苛,是不是領導對他有意見,如果開早會,大家都彙報,那麼員工就會把這些當做工作內容,在心理上不會抗拒。

對於員工總結的內容,和計劃的工作,領導也能及時掌握動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職場管理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3、習慣養成

作為職場人來說,很多人缺乏的就是每天的總結反思與未來規劃,如果有心就會在總結每日、每週、每月、每年工作的時候發現一些問題,從而進行改正,讓自己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4、學會適應

進入職場首要做的是適應環境,要知道職場不會因為你不適應就發生改變,無論是心態上還是身體上都需要儘快適應,適應只是一個開端,適應以後如何提升自我,挖掘自己的潛力,發揮做大的能動性才是自己最需要關注的,畢竟來到職場都是有所圖的。

每一份工作都有一些固定的事情要做,如果想要每天都接受新的挑戰,恐怕沒幾天自己就先崩潰了,職場從來不仁慈,不會給你太多的時間去適應去學習,不能把握好機會,以後也許就沒有機會了。


九尾非辰


小妹妹看你長的這麼好看,幫你回答一下吧。

首先,你很迷茫,其次對工作環境產生質疑。

也許你看電視劇,小說。對女主角非常的羨慕,這些幻化的東西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的思維。

你所羨慕的女主角,不是漂亮就是有才,要不就是有外人的幫助,還有一點,這些女主角都能打破時間的限制,做著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不知道你年齡多大,最大超不過23應該,你現在的問題不是質疑開會的問題,而是你的心理問題。

你開始質疑自己,開始質疑別人以及公司,當然質疑人生誰都有。

但是,我覺得質疑的對,有空你可以採訪身邊的朋友,瞭解一下他人的想法,採取別人的意見。

我個人認為,30歲以前是積累人生經驗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能走上人生巔峰,當你人生到達一定揮發的時候,你的人生才能感到驕傲。如果十年或者二十年後反過來再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許你會回答,但是更多的是笑笑不說話。

也許你的問題在於自己的心情有著壓力,不妨有空去感受海,山,水,或許你應該站在一片草地上,放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悲傷的不要)試著想這風,這草,閉上眼睛開始冥想,為了什麼,為了自己,為別人,開心,痛苦,擁有愛情?

工作很無聊,那就想想你的愛好,琴,唱,跳,寫作,來充實自己。

我能做的就怎麼多,能聽進去十分之一我也算盡力而為。


轉角遇到牛拉車


針對您的問題,我有幾點看法,希望能有所幫助。

1、人生就像刷副本,走過每一關,前面未知的世界更是愈加困難。有的人選擇妥協,有的人選擇迎難而上。

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或多或少會遇到些煩心事兒,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中。在校的時候愁著畢業後的工作,工作後迷茫著後續的發展,還要面臨買房、結婚、生孩子、養老等等問題。選擇的每一條路,都存在著未知,反覆的問著自己,就這樣下去能行嗎,不斷的否定,卻又被生活拖著前行。

不過,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事情,輪到我也不例外。這時候,需要的是一份對生活的激情和未來的憧憬。遇到些曉得挫折,更或是一些壓力,如果被打倒,那就只能成為社會篩選出去的次品。我們從小就聽父母或老師講,“哪裡摔倒,哪裡爬起來”,自己要有那份克服艱難的心,才能站得更穩,走的更遠。

2、職場中,最禁忌的就是缺少激情的員工,時間長了,領導自然會發現,久而久之你也就失去了自身價值。

像開例會,寫工作總結這些事情,都是本職工作。就拿我現在的工作情況來說,每週一上午開會(沒有你們那麼頻繁),每週末交工作總結,每個月完成一次月度報告,時不時的還會有臨時任務。這些工作經歷都是對個人成長非常有幫助的,全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並不是自私其職”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守著本分工作”。我倒是覺得,這樣的公司是對員工的一種負責任的一種性質,很感到很充實。

以上說的是一種情況,當然不排除很多種可能性。比如你壓根兒就對這份工作沒興趣,是一份沒有前景的工作,沒有盼頭,看不到未來,那另當別論。

自身的價值,都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當你在職場覺得什麼時候都遊刃有餘的時候,你就不會再迷茫了。到那時候,每天都會忙得不可開交,哪有那麼多閒心會想這想那。所以,還是努把力吧,給自己的青春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比你優秀的、長得帥的、有錢的人都在拼命工作,你拼什麼還要迷茫?

3,多為往後得人生想想,你現在的不努力,以後會加倍努力來還。

當你40歲開始感嘆,人生也就這樣的時候,後悔已經晚了。與其碌碌無為一生,為何不給自己拼一下的機會呢?哪怕多早起一次、多跑次步、多看看書又何妨。

時間是過得很快的,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在你陷入迷茫當中的時候,又過去了一天,慢慢的就老去了,也無所得,有得只是一聲悲天憫人的長嘆。

年輕人,積極點、多做點事、累點不會吃虧的,為自己的事業和更好的生活忙碌起來。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吧,萬一實現了呢!

共勉。


吳老師兒


第一,學會換位思考。

有些事情你覺得“沒意義”,並不一定是真的沒意義。這個時候,不妨試著換位思考一下,想想領導或者公司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你不明白為什麼公司每天都要開早會例會,很正常。但是你可以換個角度,公司為什麼要開例會呢?

開會的目的無非就這麼幾個:做出決策、解決問題、鼓舞士氣、傳達消息。

你也許會說,其他方式,比如單獨溝通、郵件等等,也可以達到這些目的呀。但是要考慮成本和收益呀。

第二,把“沒意義”的事情做出意義來。

有些事情,有沒有意義,取決於你是怎麼做的。

比如拿寫工作總結來說,如果你只是記“流水賬”就沒什麼意義,但是如果你把它當成一個反思自己、自我提升的機會就變得很有意義。

記錄流水賬,無非是今天做了哪些工作,進度如何。

反思自己,你可以想想自己哪些工作做得不夠好,還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日積月累,工作能力不就是這樣提升的嗎?

同樣,我們再說開會。即使這個會議,真的跟你沒多大關係。但是你可以學學別人是怎麼主持會議的,別人是怎麼彙報工作的。


劍心成長筆記


例會更多的是儀式感,並不見得一定能解決什麼大問題。


作為一個團隊,需要有共同的主題,共同的目標,共同為團體交出一小段時間其實也是一種需要。


有儀式感就不僅是在一起隨便說說,需要精心設計主題、讓每個人有上傳(貢獻),下載(收穫),有記錄,有流程,有主持.....


很多例會沒讓員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領導本身只把它看成一個過場,或者公司指示,沒有很好設計。


你如果想讓團隊例會更加高效,不妨做點什麼,讓大家都有參與感,而不僅僅是通報一下自己的工作。


至於很多固定的東西,比如日報,總結,是一種回顧和覆盤,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對工作是非常有好處的,但如果不走心,沒有認識,就當是工作任務完成吧。很多時候,沒有認知更沒有發生。


景紅Joyce


但凡有點正規的單位,每天大大小小的會議是必不

可少的,領導開會,並不必然是解決問題,其實質

大部分是貫徹領導意志,樹立領導權威,掌握單位

動態,顯示身份,顯示地位才是最根本的。

換句話說就是統一思想、統一行為、統一口徑,唯

領導馬首是瞻,通過大大小小的會告訴你,每天提

醒你,如此而已!



洛水大咖


我認為所有每天都開會的企業基本上都是不相信,同時認為員工沒有做好工作,想通過會議時時去跟蹤結果。老闆刷存在感,

我感覺未來的企業不應該把大把的時間都放在開會上,而應該放到如何把目標做出來後,大家都會為目標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