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我常渴望有一扇這樣的門,推開便與世隔絕,只有暖暖的陽光和綠色草地。和朋友坐在一起,聊各種話題,無論咖啡還是茶,相佐總相宜。”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句話,頓時為之心動,悠然安靜的隱士情懷,油然而生。

江南魚米之鄉,平原富庶,氣候溫潤,鮮有天災人禍,古往今來,是許多達官權貴解甲歸田之後,首選的歸隱之所。相傳二千五百多年前吳越爭霸之時,越國名臣范蠡在滅吳後,就帶著西施歸隱太湖。一路向南,從北京自駕到蘇州,原是興之所至、蜻蜓點水之心,在太湖周邊閒逛一週,卻有了“飛蛾撲火”之意。夫妻相伴,想到了西施范蠡,莫如,以後咱們也在此歸隱吧?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知道我們要去蘇州,朋友把他父母鄉下的老宅借讓我們住。老宅位於太湖邊上,從地圖上看,距蘇州也就半小時的車程,和江南名鎮——同裡,也只相距三十公里左右,交通很方便。從蘇州繞城高速一下來,10分鐘左右就能到村裡。

說是“老宅”,其實並不古老,房齡不到20年的一幢兩層小樓,因為朋友把父母都接到城裡身邊居住,這座宅院就空了下來。有現成的被褥,晾曬即可;院裡院外,都有潔淨的水井,在乍暖還寒的初春,井水暖意融融;廚房有煤氣,還有一個壘有很高灶壁的“三眼灶”。記得在古鎮同裡遊玩時,導遊介紹說這種“三眼灶”是舊時地主富貴人家才用的,一眼專做糕點,一眼是主人家飯食,最邊上的一眼,是蒸下人們的飯食。看來,我們要過幾天“地主”生活了。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我們選擇了二樓一間朝陽的臥室住下。在北京,二米八的層高,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而這座老宅,層高三米五都不止。四壁貼有米黃色帶小碎花的牆紙,因為雨季的緣故,壁紙被洇得有些暗淡、古舊。硃紅色的雕花木窗,佔據了三分之二朝南的牆壁,風起的晚上,窗格會發出“哐哐”的聲響,像有人在夜下敲窗,很輕柔,很有規律。院裡還有一棵碩大的銀桂樹,因為常年無人照管,落下的枝條又扎進另一旁的土地,生出新根,長出新樹,依偎在原來那棵老樹上,親親熱熱,擁抱纏繞。原來,樹也是聰明的,它們也一樣害怕寂寞。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老宅的南邊,有一座小柴房,沒有上鎖。好奇地進去看看,都是一些農具雜料,還有半屋子的已經捆紮好的稻草,整整齊齊地壘到屋頂。“你不是冷嗎?咱們別用煤氣做飯了,改用稻草吧,我來引火,你找些樹枝,當燒火丫頭吧,準保暖暖和和的。”他的建議讓我心動。隨意到院外一走,就在水井旁的老樹下找到許多幹枯的枝條,抱了一大捧。等他把稻草點著,把樹枝架好,我就安安靜靜地坐在“三眼土灶”的爐口處,看著火苗飛騰,享受溫暖。慢慢地,灶壁那端的鐵鍋冒出白色的蒸汽,米飯和蒸菜的香味撲鼻而來,果然有點“地主”的感覺哦,用土灶做出的飯菜,清香,酥軟,比煤氣做出的好吃多了。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清晨,陽光升起,乾淨的村莊被一層淡金色的光芒籠罩。有年邁的老婦推著清潔車,開始挨家宅院地收拾垃圾。都是村裡幾個已經“奶奶級”的大媽,用藍布巾包著頭髮,戴著套袖,披著大襖一樣的圍裙。別看年紀已大,幹起活來卻乾淨利落,村裡每月給她們一定的工資,幾個人分別負責幾條馬路,做著城裡“環衛工人”的工作,掙點零花錢。河水清澈見底,也有人定時清理不小心飄落河裡的垃圾。河那邊的健身場地,現代化的LED電視大屏幕閃爍亮起,蘇州評彈、黃梅戲,還有婉約的越劇,從早至晚不停歇地在村莊上空“咿咿呀呀”,做事、休息,都可以隨時跟著哼唱幾句,別有風趣。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沿著小河,走到村子的盡頭,出了村莊,面前是大片綠色的田地和蔬菜大棚。穿過菜地,徑自前行,幾分鐘的功夫,就來到了太湖邊上。正值太湖“封湖禁漁期”,湖邊清靜無人,枯黃的蘆葦漫延在岸邊,有幾分清冷。湖面上霧氣瀰漫,能隱隱看見遠處的幾個島嶼,像海市蜃樓一般,矗立在湖中央。寬闊的環太湖公路,和繞城高速相連,遠遠望去,氣象萬千。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住在老宅,遙想著不遠處那一望無際的太湖山水,隱士的生活,就這樣不期而遇。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漫無目的地,在環太湖路上開車閒逛。寬敞簇新的公路,車輛稀少,每腳油門都踩得心花怒放。時不時會在湖邊的歇腳處,碰到“京”字或者“滬”字牌的車輛,都是來這裡尋訪愜意自在的吧?一邊是浩渺的湖水,一邊是成群的公寓別墅。晴朗的日子,太湖度假區裡,有新婚夫婦拍婚妙照,有一家三口在湖邊燒烤,還有悠然自得的“漁夫”在湖邊垂釣……歲月靜好,知足安逸。偌大的太湖,平靜地盪漾著微波,守護著它給予人們的美好生活。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深秋的太湖美景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太湖三白”,是太湖有名的船菜。銀魚、白魚、白蝦,被戲稱為太湖“三美”,三者外表皆為晶瑩剔透的雪白之色,給人潔淨無瑕的美感。味道也如其名,頗為恬淡。品嚐“三白”,猶如讀陶淵明和王維的田園詩,淡而有味,質樸中藏有一份綺麗。

相比“三白”,我更喜歡村裡農婦自制的青魚乾,燻魚塊。幾乎每一幢青磚黛瓦的小樓,硃紅色大門都習慣地敞開,院裡鐵絲懸掛的、綠色網紗晾曬的,全都是一條條半米長的大青魚!一碗清香的米飯,佐以幾塊鹹魚幹、燻魚塊,簡簡單單的農家飯,遠比北京的大小餐館吃得香甜。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一週裡更多的時光,則是在以老宅為圓心的半徑裡,享受得來不易的“隱居生活”。清晨去逛集市,或者到村頭尋幾株青菜。田間地頭,只要沒有水泥路的地方,都被巧手村婦種上了果菜——有西蘭花、青芹、小油菜、薺菜、紫薯……散步時,能看到路邊幾棵白蘿蔔調皮地東倒西歪;去院外的井邊打水,旁邊不知誰家的花耶菜探頭探腦。看見我們驚喜的表情,路遇的村婦都會和善地衝我們笑,示意我們想摘多少就隨便拿吧,本來就是為了不浪費土地,隨手撒的種子。不愧為江南魚米之鄉啊,隨手撒進地裡,老天還給你的,都是寶貝。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秋天的收穫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要返程了,在正午的暖陽下,夫妻倆在井邊懶懶地洗車。一桶桶的水潑上去,歡聲笑語水珠般落滿院落。最愛這取之不竭的井水了,清悠悠,冬暖夏涼,連洗車這麼麻煩的事情,都變成一種樂趣。修剪好那棵銀桂,鋸斷多餘的旁枝,讓他們能汲取更多的陽光,依偎得更加明朗,像明媒正娶的恩愛夫妻,堂堂正正,攜手風雨中。還把花壇上幾排枯乾的月季砍去枝條,只留下肥碩的根莖,等春暖花開時,它們又會重新萌發出滿院的奼紫嫣紅。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戀戀不捨地離開老宅,駛上返京的路程。又留戀地回到環太湖公路,和太湖告別。心中暗暗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重新回到這裡,喝茶、種菜、養豬;能放棄所有的羈絆,從繁華的都市漸漸消失,讓生活歸隱到這小小的一點上:有個小院,有愛人相伴。有清澈的空氣,有潔淨的水,還有噴香的米飯。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自駕去太湖,品蘇州鄉下老宅裡的“四季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