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瀋陽打造東北亞宜居之都為何從這裡開始?

按照《瀋陽市建設東北亞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規劃(2018-2030年)》部署,到2030年,瀋陽要建成東北亞一流的宜居、宜業、宜遊城市,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成為引領東北亞地區的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

而說起瀋陽的宜居區域,長白島一直以來佔據著重要地位,並且其價值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追溯長白崛起併成功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優渥的生態資源是它與生俱來的優勢。但在目前長白土地日益稀缺的情況下,承載著“瀋陽未來十年發展”的渾南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成為了下個發展重點。

尋跡長白

長白之所以能夠在十年間迅速崛起,房價水漲船高,離不開它稀缺的生態助力。長白島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但卻擁有10公里長的環島水系,水域面積320萬平方米,這對於北方的城市而言太寶貴了,吞吐著溼潤的空氣,徜徉於岸邊的木棧道,放上五顏六色的風箏,垂釣於夕陽下的河畔,長白島的水岸生活太讓內陸生活的人們嚮往。而偏偏擁有如此優越生態環境的長白島,距離裡主城還非常近,當然,現在已經是主城的一部分了。便捷的交通和出色的文化環境也讓長白島居民盡享舒適的配套,可以說長白島高品質的居住形態已經形成,但是,長白島畢竟面積有限,目前可供開發的土地已經不多,我們似乎也不得不尋覓起下一個擁有優渥生態的新領地。

一座中央公園讓全運未來不可限量

作為瀋陽名副其實的“富人區”,長白島用了十餘年時間從一片荒蕪進化到炙手可熱;而作為官方認定的新中心居住區,全運板塊依靠新市府南遷、自貿區壯大以及環境上的優勢,也在強勢崛起。位於板塊核心、總佔地面積177公頃的中央公園,由南北景觀帶和東西景觀帶組成,是目前數一數二的城市公園,其中南北景觀帶在規劃上延續了瀋陽故宮——瀋陽大學科技城的空間軸線,在城市脈絡上一脈相承,遙望歷史,展現了新城與老城之間的和諧統一;東西景觀帶則以迭水、噴泉、溪流為主,超數量的水系景觀也彌補了城市心的水力生態稀缺,可以說,中央公園是未來城市的綠肺,更是今後城市的發展主動力,而以它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全運,將會帶給城市居民新的生態宜居選擇。另外由四館三廈形成的藝術文化環境,也儼然讓全運有了不一般的底蘊與內涵,讓未來可期,價值不可限量。

渾南特有的自然資源,奠定了其在瀋陽東北亞宜居之都建設征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全運板塊在渾南發展歷程中的意義顯而易見。隨著整個區域的發展,我們也看到一些有前瞻性的房企積極進駐,比方在中央公園旁的萬達·公園ONE及全運萬達廣場。相信在未來,以新市府、全運心、萬達廣場構築起的繁華生活, 將成為瀋陽東北亞宜居之都的樣板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