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解讀國內半導體材料現狀,背後機遇在哪裡?

在上週的舉行的第四期品利芯視野投資分享會上,全國半導體材料標委會委員、主審專家王飛堯分享了題為《國內半導體材料產業現狀及投資分析》的演講,深度剖析了國內半導體材料的境況以及發展機會,用數據解讀了中外半導體材料之間的差距。

文︱李夢穎

圖︱網絡

半導體材料作為半導體行業的最下游,對於半導體領域的發展有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影響。從今年發生的“日韓半導體材料出口限制事件“,便可窺探一二。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2019年7月1日,日本宣佈將對韓國實施嚴格的半導體出口限制,包括用於製造手機屏幕和OLED面板的氟聚酰亞胺、用於半導體制造的光阻劑及高純度氟化氫。然而,這三種材料韓國對日本的依賴度都非常之高,此次出口限制對韓國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目前,國內企業雖然奮起直追,但是差距依舊不小,其中EDA/IP&設備材料最難突破。封裝測試和芯片設計方面雖已具備國際競爭實力,但是處理器、存儲器等高端芯片、模擬芯片、光器件、配套設備材料和工藝、EDA/IP和軟件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從上圖的倒三角結構可以看出,越靠近終端市場,規模越大、同時門檻也越低。然而,從毛利率方面來看,越靠近終端毛利率越低,其中電子行業毛利率大約為20%,芯片製造在30%-40%左右,而半導體材料的毛利率一般保持在50%以上。2018年,材料銷售額達519億美元,年增長率10%左右。其中,晶圓製造材料332億美元,封裝材料192億美元。中國臺灣地區為全球最大消耗地區,韓國第二,大陸佔據第三。

就具體7大類材料而言,硅片佔比最高約為1/3,121.2億美元。而特氣、光掩膜板和光刻膠各約40億美元以上;

半導體晶圓製造材料的產業態勢:

  • 供應高度壟斷。供方商高度集中,單一半導體材料只有少數幾家可以提供:

氣體:空氣化工、法液空、大陽日酸、普萊克斯、林德佔比80%以上;

拋光墊:陶氏化學佔79%,一家獨大;

光掩模版:Photronics,大日本印刷、日本凸版佔據80%市場份額;

光刻膠:90%市場份額被日本住友、信越化學、JSR、TOK、美國陶氏佔據;

  • 客戶趨於集中。先進製程的晶圓公司越來越少,半導體材料供給廠商也越來越少;

  • 新供應商試線機會少。

    晶圓大廠對供應商的選擇慎之又慎,上線的機會少之又少:

    每種耗材成本只佔晶圓製程的很小部分,卻會損壞整片、整批晶圓;

    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是國內供應商最棘手的問題;

  • 龍頭企業抗風險能力強。

    半導體材料只是某些大公司的一小塊業務;

    如陶氏、杜邦、巴斯夫、三菱化學,住友化學;

  • 國產替代需求迫切。

    國際供應商的態度是傲慢的,服務是差的;

    國內晶圓線有很強的國產替代需求,如華潤,中芯國際;

  • 國內半導體耗材供應商在光伏、LED、顯示面板、PCB行業已取得良好的業績,有向IC突破的基礎。


硅單晶片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從硅單晶片的發展歷程可見,硅單晶片向大尺寸發展是主流發展路線。目前,12英寸和8英寸仍為主流。12英寸佔65%左右,8英寸約為28%。18英寸研發及量產陷入停滯。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硅片出貨量和單價方面,出貨量穩定增長,但是價格波動大。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2018年,硅片市場規模達121億美元,然而,全球前5壟斷了92%左右。綜合來看,2016-2018年增長率20%以上。預計2019年略有增長。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國內8-12英寸硅片有效供給少。

規劃產能可滿足全球供給,大躍進式發展,已受發改委關注。

光刻膠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2017年全球光刻膠市場份額達8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5.4%;預計2022年全球市場規模在100億美元左右。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由於該行業有極高的行業壁壘,所以目前市場上為寡頭壟斷格局。長年被日本、歐美專業公司壟斷。國內相關的公司主要有,北京科華、蘇州瑞紅、濰坊星泰克、飛凱科技、永太科技、容大感光等。其中,北京科華和蘇州瑞紅g線、線光刻膠實現量產。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顯然,國內外的差距十分明顯,目前國內的自給率僅10%左右,並且主要為技術含量低的PCB領域。6英寸硅片的g/線光刻膠的自給率約為20%,8英寸硅片的KrF線光刻膠的自給率不足5%。12英寸硅片的ArF線光刻膠目前尚沒有國內企業可以大規模生產。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半導體光刻膠市場佔25%左右,全球市場規模在15億美金左右。而國內半導體光刻膠用量約32%,市場規模30億人民幣左右;國內光刻膠配套試劑市場規模約30-35億人民幣左右。並且相關企業國內較少,主要有北京科華、南大光電和蘇州瑞紅。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從國內光刻膠企業的經營狀況來看,產品毛利率基本在50%以上,各家水平基本一致。毛利率高,但是營收普遍偏低,技術研發及積累不足。晶瑞股份2018年銷售額約8422萬元,科華銷售額約8000萬元。

電子級溼化學品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在溼電子化學品領域,國際供給由歐美、日系以及亞洲三分天下。我國目前高等級溼化學品依賴進口。

  • 高端化學品海外壟斷。

    C12(G4)及其以上級別的產品多數被德國巴斯夫、美國霍尼韋爾、日本關東化學和三菱集團、韓國東進SEMICHEM等海外公司壟斷。

  • 國內高價進口。

    國內80%的產品都以高價進口為主。

    國內8英寸及以上平板顯示用超淨高純試劑,主要依賴國外進口。

  • 部分溼化學品有所突破應用。

    蘇州晶瑞生產的雙氧水、氨水、硝酸已達到SEMIG5的標準上海新陽生產的電鍍硫酸銅溶液已經能在8~12英寸的產線中應用;

    凱聖氟已經可以提供12寸產線的氫氟酸;

    格林達化學生產的正膠顯影液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還大量出口海外。

  • 建議從低端向高端發展的策略。

    從光伏/PCB/平板顯示器/LED等級的化學品著手提升。

  • 傳統化工&海外技術模式。建議從傳統化學品及精細化學品廠家尋找合作機會;關注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及與國內化學品廠家的合作。


電子特氣

電子特氣,2018年市場規模為43.7億美元,壟斷度高,行業5巨頭佔90%左右市場份額。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因此,對於國內而言大眾氣體與特種氣體需兼顧發展。此外,需兼容光伏、醫藥、食品等產業。不過,單項特氣用量少,需要多品種發展。

投資機會及策略

解读国内半导体材料现状,背后机遇在哪里?

關於投資方面,品利基金投資總監王飛堯給出了以上幾點投資建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