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項羽死後,劉邦為何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卻重賞了一位仇人?

項羽死後,劉邦為何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卻重賞了一位仇人?

秦朝末年,由於秦朝的暴政,百姓民不聊生,因此紛紛高舉反旗,試圖推翻秦朝。在這眾多的農民起義中,劉邦和項羽的隊伍勢力最為強大,於是就出現了楚漢爭霸的局面。

眾所周知,項羽敗給了劉邦,在最後的垓下戰役中,劉邦、韓信等人將項羽圍困在垓下,四面楚歌,致使一代霸王揮刀自刎,一首悲歌唱響烏江。從此以後,漢朝統一,劉邦坐上了皇位,成為一代帝皇。在稱帝以後他做了一件事,換得了400年的太平江山:他賞了一個仇人,殺了一個恩人。

項羽死後,劉邦重金懸賞季布人頭,季布被朱家收留

雖說楚漢之爭,最後的結局是項羽敗給了劉邦,但是在劉邦與項羽爭霸期間,劉邦也是被項羽打得體無完膚,基本上每一次出兵都是失敗而歸的,由此可說,如果沒有漢中的人支持劉邦,劉邦可能早就敗在了項羽的手裡。

項羽死後,劉邦為何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卻重賞了一位仇人?

項羽之所以可以戰無不勝,除了他自身的驍勇善戰,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有一群得力 的下屬,比如季布、龍且這樣雄才大略的將士,每次出征,他們都必把劉邦打得落花流水。因此劉邦除了憎惡項羽以外,對他手下的將士也是十分痛恨的。

項羽自刎於烏江邊以後,大勢已經散去,他的部將們也就紛紛逃亡了,其中就有季布。劉邦在登基稱帝以後,對項羽的部將也是十分憎惡的,恨不得都殺之而後快,於是下旨重金懸賞季布,並且強調倘若有人知情不報,試圖窩藏季布,連同三族誅殺。

季布本是遊歷江湖的一位俠士,一身正義,後來秦朝戰亂,季布被項羽納入麾下,成為一代將領,在楚漢爭霸中,季布憑藉自己超群的謀略,每一次都將劉邦打敗,致使劉邦對他痛恨非常。但是儘管劉邦嚴令禁止窩藏季布,但是江湖上總有一些俠肝義膽的勇士,不顧律令收留季布,將其藏在濮陽。

項羽死後,劉邦為何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卻重賞了一位仇人?

但是當時重金懸賞季布人頭的通告被貼的到處都是,很多人想將季布的人頭拿去換懸賞,他們這樣一直躲藏著也不是萬全之策,所以俠士就想了一個辦法來保季布性命。他將季布打扮成一個奴隸將他賣給了魯國的朱家。

當朱家看到季布的時候,其實一眼就知道了他就是被通緝的季布,但是朱家並沒有直接的點破他的身份,而是將他收留下來,還讓自己的兒子不要把他當成下人,還吩咐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劉邦赦免昔日“仇人”季布,並封其為郎中,成就一代佳話

朱家在安頓好季布以後,便前往去了洛陽,他要見一個人,他的舊友夏侯嬰。夏侯嬰在當時是劉邦的太僕,他與劉邦是多年的交情了,在劉邦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是舊友。他為劉邦立下了很多的戰功,對劉邦的忠心也是日月可見,因此劉邦對他也是十分的賞識。

項羽死後,劉邦為何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卻重賞了一位仇人?

朱家此次見他,自然也是為了季布的事情。在酒席上,他開口問了夏侯嬰,為何劉邦要重金抓捕季布?並且還問夏侯嬰覺得季布為人如何。夏侯嬰雖覺奇怪但也如實回答了。

當朱家聽到夏侯嬰說劉邦是因為季布多次使他戰敗,難堪才下旨通緝的時候,他輕笑道為之辯解,說季布是忠心於項羽才會痛打陛劉邦,這些恰好體現了他對項羽的忠誠,這番行為又有什麼不對呢?

隨後又說道劉邦剛剛贏得了項羽,成為天下之主,他現在這樣因為自己和季布之間的私人恩怨,便下達通緝令,這著實是在天下人面前顯示自己胸量狹小。

況且天下之大,哪裡沒有季布的容身之所呢?他又謀略超群,倘若在別處被重用,這不是得不償失嗎?說到這裡,夏侯嬰其實已經明白了朱家的意圖,也知道了季布的下落。

項羽死後,劉邦為何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卻重賞了一位仇人?

但是在他看來,朱家的話也是十分有道理的,所以,他原原本本的將朱家的話稟明瞭劉邦,劉邦一直以來都是愛惜人才的,在仔細思量以後,他撤回通緝令,並且決定赦免他。不日後,季布親自面見劉邦,向劉邦請罪並感謝他的赦免之恩。劉邦見其一身正氣,謀略超群,便決定過往一筆勾銷,封其為郎中。

劉邦斬殺放了自己一馬的恩人李固,稱不想後人效仿不忠之臣

季布因為他對項羽的不二忠誠,被劉邦賞識並且得到了重用,而他的弟弟李固和他的結局卻是截然相反。

如果說季布是劉邦昔日的敵人,那麼李固便可稱得上是劉邦昔日的救命恩人了。李固曾經放了一馬留了劉邦一命,但是在劉邦稱帝后,他親自帶著李固,在軍隊前殺了他。李固明明救了他一命,沒有李固,劉邦也就沒有了現在的輝煌,為什麼他還要殺了李固呢?

劉邦在彭城之戰中,一如既往的敗給了項羽,當時的李固作為將領,一路追殺逃竄的劉邦,最終在彭城的西面,追上了劉邦,劉邦被困,無奈之下只能對李固求饒,說道你我同是賢士,何苦一定要兵戎相見呢?

李固聽到劉邦這麼說,心裡想著如果這個時候,放了劉邦一馬,以後就算項羽兵敗,自己也有另一條出路。於是李固就假裝自己被劉邦的話感動了,網開一面,放走了劉邦。

項羽死後,劉邦為何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卻重賞了一位仇人?

就是這樣,李固自以為放走了劉邦,他一定會心懷感激,所以垓下之戰項羽兵敗後,李固便沾沾自喜的主動來到劉邦帳中,要求封賞。也正是這一舉動,最終導致了他的死亡,他被劉邦斬殺在軍中以達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劉邦一生愛惜人才,他通過自己招降季布的行為告訴百姓和他的部下,什麼是作為臣子該有的忠誠,同時殺了李固也是告誡下屬不忠是什麼樣的下場。就這樣劉邦用賞了一個仇人,殺了一個恩人的方式獲得了400多年的穩固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