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历史上最钟情于小姨子的皇帝,千古一帝康熙,为何娶了四对亲姐妹?

付加苗子


“千古一帝”康熙,在位时间61年,是我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一生戎马,却也有佳丽三千,曾有“九妃连珠”和“八嫔临御”的说法,史料上记载有封号的妃子就有55多个,在位时间那么长,嫔妃多也是正常的,况且是古代的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早已司空见惯。要姐妹或者姑侄为妃的皇帝也不是没有过,所以并没有什么稀奇,但是康熙却娶了四对姐妹,这是史无前例的,这真是令人惊奇。为什么康熙会娶四对姐妹呢?这里不仅与他的生理需求有关,更是与当时的政治形式有关。



康熙,一个让世人佩服与敬仰的皇帝。8岁登基,自幼聪颖,但生母佟桂氏早逝,顺治帝染疾也病逝。临终前,根据神父汤若望的建议,以遗昭形式册立康熙为继承人,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为了避免“皇叔父摄政王”专权干政的前车之鉴,选出来的这四个辅政大臣无一人是宗室成员,减少了不少的麻烦。

在辅政之初,康熙对于朝廷的一些势力没有办法抗衡,特别是“满洲第一勇士”鳌拜,仗着康熙年幼,以为他不懂朝政就不断挑起事端,滥杀无辜,与遏必隆结党营私。为了巩固政权,康熙开始了政治联姻。这便开始了他与四对姐妹的历程。

第一对是赫舍里氏姐妹,姐姐是孝诚仁皇后,是康熙的发妻,年幼的他为了国家不得不举行政治联姻。为了与倾权朝野的鳌拜抗衡,他听取了首辅大臣索尼的建议,沿用顺治帝14岁亲政的经历,他便在14岁亲政。

后来才有政治联姻,因为孝诚仁皇后是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国的侄女。家族势力强大,可能也是因为他想亲近索尼,索尼是历经四个朝代的老臣,让索尼更加信任他,帮助他。皇后为康熙诞下两子,但第一个儿子承祜不到4岁就夭折。她在生次子胤礽时难产昏迷,不久后不治而亡,年仅21。



但是皇帝对发妻有着深厚的感情,次子胤礽后被康熙立为皇太子,但是他屡次犯错,康熙看在孝诚仁皇后的份上就原谅了他。妹妹也早期入宫侍奉,这可能与她的皇后姐姐有关,但她没有姐姐那么好的福分,生前无名无份,直到死后七天才被追封为平妃。

第二对是钮祜禄氏姐妹。祖父是开国辅政大臣遏必隆,义父是鳌拜,母亲为县主,家族背景势力强大。康熙要这对姐妹的意图显而易见,由于遏必隆与鳌拜结党营私,他们的势力强大,要想控制他们,就得与他们更亲近,所以就得要了钮祜禄氏姐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了解他们,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他们,稳固了统治。


姐姐在康熙四年入宫为妃,康熙十六年孝诚仁皇后去世后被封孝昭仁皇后,但做皇后不到一年就故去,无子嗣,福浅命薄,年仅25。妹妹也早年入宫当妃子,先后为康熙诞下一位皇子,即皇十子。妹妹比较得宠, 所以死后,康熙破格给她谥号即温僖贵妃,而且葬于景陵园寝。

第三对是佟佳氏姐妹,康熙的第三个皇后是他的表妹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侍卫内大臣舅舅佟国维的女儿。本来他们就有亲戚关系,这样一来就是亲上加亲。这样避免了舅舅这一支势力叛变,增加他的统治力量。


姐姐曾为康熙生下一女 ,却不幸早夭。后来孝懿仁皇后代理掌管后宫一段时间。妹妹无子嗣,当时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都去世了,掌管后宫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妹妹在晚年曾抚育过乾隆,后来乾隆为了报恩,追封为她为悫惠皇太妃。

第四对是郭络罗氏姐妹,与前面三对姐妹相比,她们没有强大和显赫的家族背景,她们只是佐领官保之女。但是姐姐天生丽质,深受皇上的喜爱。姐姐在康熙十六年被册封为宣嫔,康熙二十年被册封为宣妃,生下三子,分别为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


但是她的晚年却是凄凉的,因为宣妃是雍正帝政敌胤禟的生母,胤禟是九子夺嫡的关键人物,所以雍正以及后来的乾隆帝在尊封先朝妃嫔为太妃,都把宣妃排除,后来宣妃抑郁而终。与姐姐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妹妹只是个贵人,诞下一儿一女,但是儿子却早早夭折了。康熙十三年去逝,享年57。

第四对姐妹家族势力不如前三对姐妹,但是宣妃给康熙带来更多的是快乐,让他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愉悦,放松自己,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处理国家。

其实康熙娶这四对姐妹是迫于政治形式,作为一国之君,必须着眼于整个江山,必须牺牲个人的利益保卫国家。


杺杺不息


史书记载,康熙时期“九妃连珠”、“八嫔临御”。这其实就是说康熙一晚上要九个妃子伺候,或者是八个嫔。不得不说,康熙真是个性欲望盛的人。

康熙在位时共册立嫔妃200多人,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罕见。不过在这二百多人中,还有特别有趣的4对姐妹花。那么康熙都娶了哪些姐妹花呢?康熙为什么会对小姨子情有独钟呢?



第一对姐妹花,皇后赫舍里氏和妹妹平妃。

皇后赫舍里氏是康熙皇帝的原配夫人,在11岁时就嫁给了康熙。

康熙娶了赫舍里氏后,有一次赫舍里氏的妹妹到宫中探望姐姐。康熙发现赫舍里氏的妹妹也出落成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大姑娘,于是康熙最后下旨册立赫舍里氏的妹妹为平妃。

这对于赫舍里氏家族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所以她们当时也十分愿意。



第二对姐妹花,宜妃与妹妹郭贵人。

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女主是宜妃,其实宜妃在历史上也是真是存在的。

宜妃当时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后宫的四妃之中,她的地位仅在惠妃之下。

康熙娶了宜妃后,对宜妃也是宠爱有加,后来康熙又将宜妃的妹妹纳入后宫,封为贵人。

据野史传闻,当时康熙经常让宜妃与妹妹郭贵人同时侍寝。康熙是个需求特别旺盛的人,宜妃当然无法满足他。不知道这对姐妹,看着自己的男人和自己的姐妹在一旁房事时,该有多么尴尬。



第三对姐妹花,孝昭皇后与妹妹温僖贵妃。

孝昭皇后12岁就嫁给了康熙,康熙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去世后,公元1677年,被册立为皇后,不幸的是第二年就去世了。

孝昭皇后去世后,康熙虽然风流,但是也是十分想念她。在孝昭皇后去世3年后,康熙把孝昭皇后的妹妹封为温僖贵妃,让她服侍自己。


第四对姐妹花,孝懿仁皇后和她的妹妹佟贵妃。

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只做了一天的皇后,就去世了。

康熙对佟家的这对姐妹也是很感兴趣,所以就将二人都收了。

康熙钟爱姐妹花,喜欢小姨子,其实与他的需求旺盛也有关系。除了“九妃连珠”、“八嫔临御”,康熙有时也让姐妹花同时服侍,姐妹二人共同与男子房事,这是多么尴尬的一件事。


斯幽说历史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后妃众多,在册可考的嫔妃也多达42人,而那些地位较低的答应、常在等也多达200多人。有意思的是,这其中还有4对姐妹花。因此,康熙又被调侃为封建王朝最钟情小姨子的皇帝。那么,他迎娶了哪四对姐妹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赫舍里氏剧照)

一、赫舍里氏姐妹花。

赫舍里氏是满洲正黄旗人,她是四大辅臣之一索尼的孙女,按说出身也相当高贵,但她被选为皇后却是赤裸裸的政治需要。

原来,康熙自8岁继承帝位后,由于年少不能理政,因此朝政事务便由四大辅臣代摄。然而这四大辅臣经过多方博弈后,鳌拜势力日益强大,最后竟逼得遏必隆、索尼和苏克萨哈不得不多有退避,鳌拜也因此权倾朝野。

这样一来,鳌拜极为专横,就连康熙他也颇不放在眼里。

为了平衡权利,也为了拉拢势力,孝庄太后便提出为康熙选后。

经过遴选,最后剩下鳌拜的女儿及遏必隆的女儿,再就是索尼的孙女。

几经权衡,康熙是终选择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

然而,面对这样的结果,鳌拜极不甘心,数次上疏,向康熙表示“若将噶布喇之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皇后之理?”

尽管话里话外很有威胁之意,但康熙为了拉拢索尼的势力,还是力排众议迎娶了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被封为皇后,康熙果然得到了索尼家族的帮助,很快剪除了鳌拜势力,从此巩固了皇权。

尽管这是一桩政治婚姻,但赫舍里氏天性聪慧,又贤慧知礼,对孝庄太后和康熙的嫡母都极为孝顺,且非常能干,将佳丽众多的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深得康熙宠爱。

赫舍里氏共生育过两个皇子,其中长子承祜早夭,导致赫舍里氏悲痛伤身,后因生育次子保成(后来的胤礽)时,难产而死。

虽得一子,却永失爱妻,这对康熙而言,是大悲痛。

不久后,赫舍里氏的亲妹妹到了选秀的年纪。也许康熙出于想念赫舍里氏的缘故,便将她纳入宫中。

不过这位亲妹妹似乎没能得到康熙的青睐。虽然康熙三十年时,她曾诞下皇二十四子胤禨。但不幸的是,这个孩子仅存活了一个月便夭折了,而这位亲妹妹也从此再也没能得到康熙的临幸。

康熙三十五年,这位亲妹妹病逝于宫中。直到死后,康熙感念赫舍里皇后才追封她为平妃。

(钮祜禄氏剧照)

二、钮祜禄氏姐妹花。

钮祜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是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女儿,也是鳌拜的义女,出身非常高贵。

在康熙选后时,她和赫舍里氏同时入侍宫中。但由于遏必隆在四大辅臣中是个骑墙派,对康熙并不忠诚,因此康熙最终只是封她为妃。

钮祜禄氏能被封为皇后,和她自己付出的努力有很大关系。

赫舍里皇后一共才做了9年皇后,在这9年中,本性贤良的钮祜禄氏一直帮她打理后宫事务,再加上钮祜禄氏有着较好的修养和才华,,因此和康熙相处时,两人能畅所欲言,这无形中增进了两人的感情。

康熙也曾多次夸赞钮祜禄氏是“内廷之良佐”。在清算鳌拜势力时,遏必隆也遭到打压。尽管如此,康熙却丝毫没有怪罪到钮祜禄氏,还在赫舍里皇后去世后,将她立为皇后。

然而,尽管康熙数次称她为“朕的良配”,但钮祜禄氏却并非有福之人。她在成为皇后一年后,病逝于坤宁宫。

为了彰显对钮祜禄氏及其家族的宠爱,康熙在康熙二十年又把钮祜禄氏新入宫不久的妹妹封为温僖贵妃。

温僖贵妃颇得康熙宠爱,于康熙二十二年生下皇十子胤䄉。康熙二十四年又生下皇十一女,但未能成活。

温僖贵妃恃宠而骄,在后宫行为较为放肆,结果导致康熙的嫡母不悦,屡次在康熙面前说她的不是。这样,渐渐导致康熙疏远了她。

温僖贵妃因此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康熙三十三年撒手人寰。

康熙念她有育嗣之功,为她上谥号“温僖”,将她葬入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佟佳氏剧照)

三、佟佳氏姐妹花。

佟佳氏是满洲镶黄旗人,父亲佟国维既是领侍卫内大臣,又是康熙生母的亲弟弟,因此出身非常显赫。

由于佟佳氏年幼时,便被养在宫中,因此康熙和佟佳氏是从小玩到大的关系。这种两小无猜的感情,自然让康熙对佟佳氏极为亲近,因此两人的感情一直很深厚。

康熙十六年,平定三藩让康熙龙颜大悦,于是对后宫进行了第一次册封。佟佳氏被封为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的贵妃。

康熙十七年,由于皇后钮祜禄氏去世。身为贵妃的佟佳氏,虽未得封皇后,但在康熙的示意下,她代行皇后权力,管理后宫事宜。

康熙二十年,康熙再次册封后宫。按理,佟佳氏这几年把后宫打理得相当不错,应该将她册封为皇后了。可是康熙由于接连去世了两位皇后,心里免不了害怕自己克妻,所以康熙只把佟佳氏封为了皇贵妃。

康熙二十二年,佟佳氏诞下皇八女。不幸的是,这个孩子仅活了一个多月便夭折了。

丧女之痛彻底摧垮了佟佳氏的身体。康熙二十八的,佟佳氏的病情更加沉重。眼看有归西之意,康熙万分焦虑,为了给佟佳氏冲喜,将佟佳氏封为皇后,并诏告天下。可惜在受封第二天,佟佳氏还是在承乾宫病逝了。

在佟佳氏管理后宫时,康熙为了对佟家以示尊宠,还曾将佟佳氏同父异母的妹妹纳入宫中,不过一直没有册封。

康熙三十九年,后宫中地位较高的人几乎都已经去世,谁来打理后宫成了当务之急。

佟佳氏的妹妹虽然没有生育过一子一女,但她为人持诚稳重,且出身高贵,显然是最适合的人选。所以康熙将一直没有封号的她封为贵妃,成为后宫之首。

也正是因为佟佳氏无子无女,康熙晚年,她才没有卷入到九子夺嫡的风波中,因此在雍正和乾隆继位后,她先后被尊封为皇考皇贵妃和皇祖寿祺皇贵太妃,并得到恩养,寿终正寝。

(郭络罗氏剧照)

四、郭络罗氏姐妹花。

郭络罗氏是满洲镶黄旗人,但她仅是佐领的女儿,出身不算高贵。但她生得花容月貌,且性格温柔贤淑,因此“眷顾最深”,入宫不久便被册封为宜嫔。

康熙十八年,郭络罗氏生下皇五子胤祺。她也母以子贵被封为宜妃,位居四妃第二,成为后宫中地位显赫的妃子之一。

随后,在康熙二十二年和康熙二十四年,郭络罗氏接连又生下皇九子胤禟和皇十一子胤禌(12岁时夭折),愈发奠定了在后宫中的地位。

然而,生子有风险,随着康熙晚年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导致成年皇子们的夺嫡之争。胤禟在夺嫡之争中,由于一直是皇八子胤禩的左膀右臂。因此,雍正夺得帝位后,不光对胤禟残酷打压,还迁怒于郭络罗氏是胤禟生母的缘故,故意在尊封先帝嫔妃时,将她排除在外。

随着胤禟被迫害致死后,郭络罗氏的长子胤祺也生病而死。无依无靠的郭络罗氏,在万念俱灰中撒手人寰。

郭络罗氏在入宫不久后,她的妹妹也入侍宫中,不过仅只被封为贵人,在康熙众多嫔妃中,由于不够起眼,在史书上没有关于她的记载。

(参考史料:《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康熙,清圣祖呀。常有人说康熙是脸皮厚,竟然敢称“圣”。但是,当我们看到“圣祖”的儿女数量之多时,就不由得要感慨了,康熙绝对是实至名归呀。只是呢,字要换一下。

众所周知,清朝入关的第一任皇帝顺治已经挺能生的了吧,活了23年,一共生了8子,6女,总共14个孩子。结果呢,长江水后浪推前浪,顺治的儿子康熙更能生。康熙活到了68岁,生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一共55个子女呀。服气了吧,康熙即“清生(读圣音)祖”,大名爱新觉罗·玄烨是也。

康熙既然能生这么多子女,那么他的后妃数量不够庞大的话,是没法达到如此高产的。

据不完全统计,康熙共有4位皇后,3位皇贵妃,1位贵妃,11位妃,10位嫔,16位贵人,4位未经正式册封的庶妃,12位常在,18位答应,也就是康熙在编的嫔妃,共有79位之多。

另外,康熙还有低等级,记录在案的格格2位,而实际数量应该更多。格格的地位实在太低,就是一个类似通房的侍妾而已,没有特别事迹,很难记录在案。而专用于埋葬格格的墓地(格格地位低,不能从葬皇帝),根据乾隆十九年的记录,已经埋葬了140多位格格。顺治早逝,雍正不爱女色,剩下的只能是康熙给认了呗。

根据清朝内务府的一份奏折,记录了康熙后宫份例(嫔妃宫女俸银)的情况,答应竟然还分为大、小答应。大答应通常被认为是正式的嫔妃,而小答应地位应该更低。而在小答应之下,竟然还有一个级别,即“学生”,性别当然是女了。

乾隆朝时,曾将雍正留下的一百多位“学生”赶出了宫,而有数名“学生”被封为了常在、答应。当然,不是乾隆的常在、答应,而是雍正的。看来这些“学生”也是应该侍过寝的。而康熙也拥有“学生”共计38人,并养于宁寿宫内。康熙原来是“老师”呀,也有调侃为“师傅”的!嗯,这个么,看来跟清末的另外一位“圣人”,“高徒出名师”的康有为有的一拼。

后宫佳丽已备,自然还需要有风花雪月的场所了。康熙就修建了一个园子,并亲自命名为“畅春园”。名如其意,不要想歪了,就是先想到的那个意思。康熙每年大约有一多半的时间居于畅春园内。他如果天天就在那里批改奏折,听大臣朝议了,哪还有那么多时间造出那么多条小生命来。所以,在野史传闻中,所说的畅春园的作用,还是有很大的可信度的。估计那个所谓的“九妃连珠”和“八嫔临御”的记录,就创造于畅春园内。

了解了康熙的人生,对于“康熙钟情小姨子”的事情,完全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地方呀。

在成书于清末的《满清外史》中记录了一个故事,题为“玄烨纳姑为妃”。说是皇太极有一个小女儿,在福临(即顺治)去五台山出家时,还未曾出嫁。玄烨继位后,大臣们就说,应该把玄烨的这位小姑姑嫁出去。玄烨答曰:“曷言乎嫁,朕已纳为妃媵矣。”接着又振振有词的说:“若诸姑者,既非我母,又非我女,抑更非我同生之姊妹,虽纳之,庸何伤。”

当然,康熙纳亲姑姑为妃这件事的真假,暂时无从考证。但是,在清朝,姑母和侄女共侍一帝,都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比如海兰珠就同她的姑母,还有妹妹,一同嫁给了皇太极。顺治也有姑侄女四人同侍一夫,都是孝庄太后的娘家侄女,侄孙女。还算好,孝庄太后没有把自己妹妹嫁给自己儿子,否则,顺治就跟康熙有的一拼了。至于姊妹同侍一夫,分明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只是呢,康熙的确厉害,一下子娶了四对“姊妹花”。

她们分别是原配赫舍里皇后姐妹,妹妹为平妃(索尼的孙女);继皇后钮钴禄氏姐妹,妹妹为温僖贵妃(遏必隆的女儿);第三位皇后佟佳氏姐妹,妹妹为悫惠皇贵妃(国舅佟国维之女,清朝女子称某佳氏,基本上某就是汉姓,一般都是汉八旗的女子,比如乾隆令妃魏佳氏,就姓魏);最后一对姐妹花是宜妃郭络罗氏姐妹,妹妹为贵人(佐领三官之女),这对姐妹花因为母家地位不够高,在宫内的地位就不是那么显赫了。

娶“姊妹花”的事情,对于康熙来说,自然是多多益善了。我等还是淡定、淡定呀!


奕天读历史


在康熙的后妃中的四对姐妹花。是指有康熙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和她的妹妹平妃,有宜妃和妹妹贵人郭络罗氏,有孝昭仁皇后和妹妹温僖贵妃,尤其是孝懿仁皇后及其妹妹佟贵妃又是康熙的亲表妹。

如此艳福,也就是他能消受吧.

康熙后妃中的第一对姐妹,索尼的孙女,姐姐赫舍里氏,曾被封为皇后.妹妹只是只是一名嫔(其时,索尼已经殡天)。索 尼是帝国四朝元老,皇帝首辅,顾命大臣,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了这对姐妹花当屏障,熬拜应该懂得索尼是心向康熙的.



遏必隆的一对女儿,钮钴禄氏和她的妹妹温僖贵妃,钮钴禄氏一直受宠,后被封孝昭仁皇后.妹妹在康熙二十年封妃大典也被封为贵妃,显然这与她们名门望族的出身不无关系.

康熙后妃中的第三对姐妹,是国舅佟国维的女儿,为康熙生母孝康皇后的亲侄女,也是有势力的家族

最后一对姐妹是官佐领三保之女,郭络罗氏,姐妹俩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举止优雅,天生丽质。颇受老皇帝的垂青.

康熙的这四对宝贝姐妹花后妃,在康熙开创帝业,平稳政局,笼络贵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希望星晨58298869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所谓的一代明君,也是著名的多子女皇帝,子女多意味着嫔妃多,出几对姐妹花嫔妃,其实并不奇怪。

接下来,悦史君给大家说说康熙帝的姐妹花嫔妃。

第一,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姐妹

赫舍里氏姐妹是康熙帝的托孤大臣赫舍里·索尼的孙女,姐姐赫舍里氏也因为这层关系,被选为康熙帝的原配皇后。

康熙帝和赫舍里皇后的感情非常好,在她难产死后,还将她留下的唯一儿子爱新觉罗·胤礽册立为皇太子。

但赫舍里皇后的妹妹赫舍里氏就要坎坷的多,她虽然进宫也比较早,但生的皇子爱新觉罗·胤禨只活了一个月就夭折了,到死都没有任何封号,平妃都是康熙帝后来追封的。

悦史君认为,康熙帝娶赫舍里氏姐妹,主要目的还是出于结好大臣,这也是古代皇帝联姻的常用手段。

第二,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姐妹

钮祜禄氏姐妹是康熙帝的托孤大臣钮祜禄·遏必隆的女儿,姐姐钮祜禄氏在孝诚仁皇后死后,被康熙帝册立为继皇后。

钮祜禄皇后只当了几个月皇后就去世了,没有留下子女。

钮祜禄皇后的妹妹钮祜禄氏也被康熙帝册封为贵妃,生有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䄉和皇十一女,死后被称为温僖贵妃。

悦史君认为,康熙帝娶钮祜禄氏姐妹,原因跟之前的赫舍里氏姐妹一样。

第三,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姐妹

佟佳氏姐妹是康熙帝的国舅佟国维的女儿,姐姐佟佳氏在孝昭仁皇后死后,以贵妃身份主持后宫事务,后来又晋封为皇贵妃、皇后。

佟佳皇后当皇后的时候已经病重,只当了一天就去世,只生了一个皇八女也很快夭折。

佟佳皇后的妹妹佟佳氏也被康熙帝册封为贵妃,但没有子女,雍正帝时候尊封为皇考皇贵妃,乾隆帝时期又尊封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死后被称为悫惠皇贵妃。

悦史君认为,康熙帝娶佟佳氏姐妹,是为了稳固支持自己的国舅佟国维,也是亲上加亲。

第四,宜妃郭络罗氏姐妹

郭络罗氏姐妹是佐领三官保的女儿,出身比较卑微,但姐姐郭络罗氏受到了康熙帝的宠爱,获封宜妃,生有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和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

宜妃的妹妹郭络罗氏被封为贵人,生有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和皇子爱新觉罗·胤䄔。

……

应该说,清朝皇帝娶姐妹花一点都不奇怪,还有娶姑侄女的更离奇,悦史君觉得,这也是封建帝王的任性吧。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9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拉着媳妇的手,如同左手摸右手,拉着小姨子的手,恨自己当初拉错手。这是很多男人爱调侃的一句话。相对于其他女子来说,男人更容易对小姨子产生不可描述的yy想法,因为小姨子更像年轻时的妻子,能产生莫名的好感,又算是自己的妹妹,也更容易起怜爱之心。

娶了四对姐妹花的康熙帝却未必有这闲情逸致。

因为老爹顺治暴毙,年幼的康熙在祖母的扶持下登上皇位,内有鳌拜等顾命大臣骄横跋扈,外有蕃王虎视眈眈,康熙一步一步走来,他需要强大的后盾支持,广纳后宫是最好的选择,等到大权在手,娶姐妹花又成了施恩的最佳手段。

于是年方十二的康熙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第一任皇后是大他一岁的赫舍里氏。也是四朝元老索尼的孙女,虽然等于康熙是变相卖身,但两个孩子也算青梅竹马,感情非常深厚。

当赫舍里氏死后,康熙十分悲痛。以后康熙开始削弱索尼家族,他一方面将皇后妹妹纳入后宫,给索家吃定心丸,另一方面却没有高抬这个小姨子,只给了一个嫔的位置。为了拉拢另一个顾命大臣遏必隆,下一个皇后名额给了他的女儿,只可惜这个皇后命短,只当了一年就挂了。她的妹妹紧急替补,进入宫中,成为家族在后宫中又一个牺牲品。

娘亲舅大,康熙信任自己的舅舅佟国维,不仅让他担任自己护卫工作,而且娶了自己的表姐妹。只是姐姐命短,只有一天皇后命,妹妹比康熙小近十岁,康熙对她还一直挺照顾,不仅封她为皇贵妃,而且还让她帮助抚养后来的乾隆帝。

当然康熙除了为了政治目的娶小姨子,身为男人,自然也会为了美色而选择姐妹花。

宜妃和郭络罗氏贵人就是康熙的最爱。特别是宜妃,天生美貌活泼,康熙把她当成解语花,下朝后最常去见的就是宜妃,出门也爱带着她到处走走,还破例让她回了两次娘家。

每逢出门,不仅派人给宜妃捎口信,而且还买些土特产品送给她,这就是家常爱人的待遇。因为这样,宜妃的儿子也十分得宠,有了争夺帝位的念头,

可惜最后雍正成为胜利者,宜妃也因为自己儿子被雍正打击而郁郁寡欢,伤心而死。


实说历史


提到康熙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关于他的影视剧是多如牛毛,他八岁登基,六十九岁驾崩,在位61年除鳌拜、平三藩,威震四海,名垂史册,算是一代明君。

但是,康熙不仅是个皇帝,他还是个男人,对于康熙的风流史你又知道多少呢?他的后宫究竟有多少妃子连史学家都说不清楚,而且据说康熙还有“九妃连珠”与“八嫔临御”的说法,可见康熙的欲望有多么强大,估计其他皇帝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啦!康熙拥有的嫔妃估计是历史上最多的一个,其中就有4对姐妹花。

第一对是赫舍里氏姐妹

她们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的女儿,满洲正黄旗人。在1665年,13岁的姐姐赫舍里氏和12岁的康熙在孝庄太皇太后的主持下举行了结婚大典,被册封为孝诚仁皇后。因为二人年龄相仿,婚后非常恩爱,婚后不久,育有皇子承佑,不幸的是四岁就夭折了,后有因生育皇三子胤礽难产而死,出生时就被立为太子,最后却被废掉了。

妹妹平妃嫁给康熙后,一直没有得宠,和一般的嫔妃没什么两样,后生育皇子胤禨,但只活了2月就死掉了。1696年去世,死后7天被追封为平妃,10月葬入清东陵景妃园。

第二对是钮祜禄氏姐妹

她们是原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也是鳌拜的义女,满洲镶黄旗人。1677年,姐姐钮祜禄氏被封为孝昭仁皇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于坤宁宫驾鹤西去了,也没有留下什么子嗣。

妹妹温僖贵妃为康熙生有皇子胤俄和皇十一女(早夭),于1694年去世。据史料记载,在康熙二十年的封妃大典上被封为贵妃,是清代唯一有谥号的贵妃。

第三对是佟佳氏姐妹

她们是康熙生母孝康皇后的亲侄女,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满洲镶黄旗人。算起来这姐妹俩应该是康熙的表妹啦!姐姐佟佳氏在1677年被封为贵妃,在1689年被封为孝懿皇后,可惜在第二天就去世了,仅做了不到一天的皇后,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是康熙的第3位皇后,也是康熙的最后一位皇后。期间育有一女,康熙不到1个月就夭折了。

妹妹悫惠于1700年被封为皇贵妃,并没有生育皇子皇女,晚年和妃瓜尔佳氏一起养育弘历,乾隆念其抚育之恩,又晋尊为皇祖寿琪皇贵太妃,死后葬于景陵皇贵妃园寝。

第四对是郭络罗氏姐妹

她们是官佐领三保的女儿,满洲镶黄旗人。郭络罗氏家族虽不如前面三姐妹的家族显赫,但这姐妹俩的确天生丽质,姐姐还没生育皇子就被封为嫔妃了。后来为康熙生了三个儿子,死于1733年,葬于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宜妃的妹妹也嫁给了康熙,生有一子一女,估计是康熙早就把她给忘了的缘故吧!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很少,只记载了她是郭贵人,生卒年月都不详。

康熙娶这四对姐妹花估计是政治婚姻的元素更多一些,而且也的确在康熙成就帝王大业之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是亲姐妹,但她们各自受到的宠爱和地位、结局也各不相同。


小史坑


康熙的后宫之中,一共有四对姐妹花,而且都是亲姐妹。

康熙的后妃数量是在清朝所有皇帝之中最多的。

康熙的后宫包括了皇后4位,皇贵妃3位,贵妃1位,妃11位,嫔10位、贵人15位、庶妃4位、常在9位、答应9位,这些还都是有封号的后妃,还有许多是没有受到过册封,没有名号的。据考证,康熙的后宫之中,后妃的总数量超过了200名,位列清朝之最。

而在这些庞大后妃群体之中,包含有4对姐妹花,而且都是亲姐妹,她们都先后嫁给了康熙皇帝。

第一对姐妹花便是两位赫舍里家族的后妃,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和平妃赫舍里氏。

康熙的第一位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为康熙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首辅大臣索尼的孙女,领侍卫内大臣、一等承恩公噶布喇的次女。在孝庄太后的主持安排下,康熙皇帝于康熙四年(1665年)迎娶赫舍里氏为皇后,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生育皇太子胤礽后去世,享年二十岁。

在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十七年后,赫舍里氏的亲妹妹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入宫,在世的时候没有被册封,死后被康熙追封为平妃。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和平妃赫舍里氏便是来自赫舍里家族的姐妹花,同为索尼长子噶布喇的女儿。

第二对姐妹花来自于钮祜禄家族,同为遏必隆的女儿,即孝昭仁皇后钮祜禄和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是满清开国功臣额亦都孙女,康熙朝初年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之女。同赫舍里皇后一样,是于康熙四年(1665年)在孝庄太后的安排下嫁给了康熙。赫舍里皇后去世后,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册封为皇后,一年后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去世。

除了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遏必隆的小女儿、钮祜禄皇后的亲妹妹也嫁给了康熙皇帝,并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册封为温僖贵妃。温僖贵妃钮祜禄氏也为康熙生下了一位皇子,这就是日后参与了“九子夺嫡”的十阿哥胤䄉。

因而,遏必隆的两个女儿也是先后嫁给了康熙皇帝。

第三对姐妹花来自于佟家,也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娘家,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和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的两个女儿也是先后嫁给了康熙皇帝。要知道,佟国维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亲弟弟,所以佟国维既是康熙的亲舅舅,也是康熙的岳丈。而佟国维的两个女儿因此与康熙的关系更是复杂到了三层,既是表姐弟和兄妹的关系,又是夫妻关系,还是妻姐妹的关系。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佳氏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被册封为皇贵妃,并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受封成为皇后,但是她在皇后位置上仅仅坐了一天就去世了。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也是康熙皇帝非常宠爱的后妃,康熙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受封为贵妃,她也一直活到了乾隆朝时期,以七十六岁高龄寿终正寝,并被追封为悫惠皇贵妃。

佟国维的这两位女儿可以说是受尽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尊崇。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还是雍正皇帝的养母,早年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地位太低,所以雍正是寄养佟佳皇后处的;而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则是奉康熙皇帝的旨意,抚养过被康熙接进宫来的乾隆皇帝。所以这一堆姐妹花在世期间和去世以后,可以说地位都是非常的高。

第四对姐妹花是的出身相对逊色一些,是佐领三官保的两个女儿,也是先后嫁给了康熙皇帝。

佐领三官保因为职务不高,因而不怎么出名,不过他的女儿和外孙大家都非常熟悉。

宜妃郭络罗氏,三官保的女儿,康熙四妃之一,按照“惠宜德荣”的排序,列第二位,高于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他先后为康熙生了三个儿子,其中就包括了“九子夺嫡”的活跃分子九阿哥胤禟,而也是因为这个儿子的关系,在康熙去世后,宜妃郭络罗氏就被雍正赶出了皇宫,被迫寄养到自己的大儿子,也是康熙的皇五子、恒亲王胤祺家中。

除了宜妃郭络罗氏,三官保的另外一个女儿也嫁给了康熙皇帝,只是地位不高,仅仅是被封为郭贵人。


康熙先后迎娶了四对姐妹花,并不是康熙对自己的小姨子们情有独钟,而是因为这些都是政治联姻的产物。

康熙迎娶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和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完全是为除掉权臣鳌拜。

康熙朝初年的时期,鳌拜专权乱政,可是凭借康熙和孝庄太后的实力,根本无法与鳌拜相抗衡,因而他们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帮助他们除掉鳌拜,所以他们选择了联姻。

让康熙迎娶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就是为了让索尼的家族利益与皇家利益实现捆绑,帮助康熙除掉鳌拜,而整个赫舍里家族也不负所望,在康熙智擒鳌拜、收归大权的过程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而作为鳌拜死党的遏必隆,孝庄和康熙也用迎娶遏必隆女儿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的方式,让遏必隆在双方的争斗中保持了中立,也算是支持了康熙除掉鳌拜。

而在赫舍里皇后和钮祜禄皇后先后去世之后,后宫之中也需要有新的家族利益代言人来继续巩固和保持两个功勋家族与皇家的关系,这才有了赫舍里皇后的妹妹与钮祜禄皇后的妹妹也同样入宫嫁给了康熙皇帝。

这个时候,可能是康熙主动向这两个家族讨老婆,主动向这两个功勋卓著且势力庞大的家族示好,也可能是噶布喇和遏必隆主动送自己的女儿入宫以图继续维持与康熙的联姻关系,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以政治利益为首要目标的政治联姻。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佟国维所在的佟氏家族。

佟国维、佟国纲本就是康熙的亲舅舅,但是在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去世后,佟家也需要继续维持与皇家亲密的血缘关系,以保证自己整个家族的地位,因而佟国维也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康熙,自己做了康熙国舅的同时,更是做了康熙的国丈。

期间,佟家所获得的最大政治收益便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佟国纲请归满洲,佟氏家族由汉军旗直接抬入满洲镶黄旗,成为位列上三旗的当朝权贵之列。

而身份、地位最低的佐领三官保则更是需要朝中有人,他希望依靠着自己女儿来提升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地位,所以才会在自己的大女儿得宠的时候,顺势的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康熙皇帝,以保证整个家族的利益。

所以,并不能因为康熙取了四对姐妹花就说康熙又钟情于小姨子的特殊“癖好”,这一切都因为政治联姻的关系,而女儿在这个时候也仅仅是为家族利益服务的工具而已。


雍亲王府


现代人总结出了男人都有一种“小姨子情怀”,因为小姨子会像年轻时的妻子,仿佛是男人美好青春的定格,姐夫小姨子关系也亲近,所以小姨子经常会成为男人幻想的对象。

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也是男人,也会有这种情怀,不同的是他有把幻想变成现实的能力,把喜欢的姐妹花统统纳入后宫。

史料中有记载的,康熙的后宫里共有四对姐妹花:

孝诚仁皇后与平妃

孝诚仁皇后就是康熙的发妻、大名鼎鼎的赫舍里皇后,康熙一生最钟爱的女人,但凡讲康熙的影视剧都离不开对赫舍里皇后的描述,的确,这是个让康熙追忆了一生的女人。

赫舍里皇后出身名门,是顺治留给康熙的四大顾命大臣之一索尼的孙女,因为索尼家族的原因,孝庄力主让她入主中宫,因其叔父索额图帮康熙坐稳了皇位,康熙对她也是宠爱有加。

大婚之后,端庄贤惠的赫舍里皇后用人品赢得了康熙的真爱,只可惜佳人早逝,在生下嫡次子胤礽后便撒手人寰,康熙出于对赫舍里皇后的追思,将胤礽带在身边亲自抚养,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将其立为储君。

赫舍里皇后去世六年后,她庶出的妹妹应召入宫,也就是后来的平妃,平妃入宫时只有十岁左右,起初并未侍寝,只是以贵人的待遇养在宫中,算是预备役,四年之后就连升两级晋妃位,与惠妃、宜妃、德妃、荣妃并列为康熙早期五妃,年纪小、资历浅的平妃,出身却是最高的。

她能在后宫占据一席之地,主要是她的出身以及借了姐姐的光。可惜也是未能留下子嗣,于康熙三十五年去世,不到三十岁的大好年华。

孝昭仁皇后与温僖贵妃

孝昭仁皇后钮钴禄氏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在康熙大婚时也是皇后的热门人选,赫舍里皇后最大的对手,不过孝庄不满于遏必隆两边倒,决定拉拢索尼家族,才选了赫舍里皇后。

落选的钮钴禄氏,在康熙大婚的同年入宫为妃,钮钴禄氏腹有诗书、能够览史披图,与康熙有共同语言,深得康熙倚重,所以在赫舍里去世三周年后被立为皇后,可惜只当了半年的皇后就病逝了。

孝昭仁皇后的离世也让康熙伤神不已,久久不能释怀。

孝昭仁皇后去世三年后,她的妹妹钮钴禄氏被立为贵妃,是清朝唯一一位有谥号的贵妃,她是八爷党成员十阿哥胤䄉的生母,雍正登基后清算八爷党,杀了老八老九,却放过了老十,一方面是老十资质一般不足为惧,更重要的钮钴禄家族树大根深,雍正也需要拉拢。

孝懿仁皇后与悫惠皇贵妃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生母的亲侄女,是康熙的嫡亲表妹,康熙二十年,也就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去世三周年后,佟佳氏晋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权,两任皇后的相继离世对康熙打击很大,所以一直没有将佟佳氏转正,直到康熙二十八年,佟佳氏病入膏肓,康熙为了给她个安慰,封她为后,封后第二天佟佳氏就去世了。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入宫很早,但直到康熙三十九年,32岁的她被封为贵妃,当时三位皇后以及温僖贵妃都已经离世,佟佳氏虽未贵妃其实已经是后宫之首,晚年曾抚育过少年弘历。乾隆八年,以76岁高龄去世。

宜妃与郭贵人

宜妃就是热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女主的原型,历史上宜妃郭络罗氏是康熙早期嫔妃之一,也是最受宠的嫔妃之一,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以及十一阿哥胤禌的生母。

宜妃出身不算高,却是受宠最长久的女人,进宫之初未生子就入一宫主位,康熙晚年,宜妃多病,康熙体恤她特许见驾不跪,眷顾颇深。

康熙去世后,雍正因为憎恨其子胤禟,迁怒于她,让他在胤祺的府邸养老,所有尊封都没有她的份。

其妹妹郭贵人也是康熙妃嫔,不过位份低,又无子嗣,没什么记载,只是证明有这么个人罢了。

纵横觉得,如果纯粹从欲望角度说,康熙钟爱小姨子,喜欢姐妹花,也未免有失偏颇,将这么些姐妹花纳入后宫肯定是有出于满足欲望的因素,都是姐姐受宠,之后才纳了妹妹,更多的是姐姐去世了,康熙为了弥补心中空虚,从其家族中又挑选个替补。

或者可以理解为姐妹两比较像,都是符合康熙口味的菜,所以才都收入囊中。

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姐妹花都出自名门望族,古代皇帝娶妻纳妾都是一种政治联姻,皇帝也需要各大家族的支持,以赫舍里家族来说,康熙娶了赫舍里皇后,成就了与索尼父子的联盟,赫舍里皇后去世后,联盟的纽带就断了,所以康熙选了平妃继续充当联盟的纽带,这也是为什么十岁出头的小丫头片子能与康熙四妃平起平坐的原因。所以康熙娶小姨子,也是有深远的政治用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