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中庸》的書名和庸的內涵?

《中庸》是儒家四書之一,朱熹從《禮記》中選出《大學》和《中庸》二篇論文,與孔子《論語》和孟子《孟子》合稱四書,並作《四書集註》,八百年來作為中國科舉考試的圭臬,也就是儒家的“楷式”,所有讀書人的經典教材和經典答案。《大學》就是大學之道,題目很易理解。《中庸》的書名就不易被理解了。朱熹注:“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成為八百年來的標準答案。即使如此,儒家學者也不能準確說明《中庸》的“庸”的內涵,甚至無法回答為什麼要用“庸”這個字。這個字看起來沒有大學問,沒有深內涵,卻放在如此顯耀的位置。庸人就是平庸無能的人,傭人(傭人)更是下等人的稱呼。後世的中庸之道改變了華人的文化屬性,平庸成為主流性格。

其實“庸”是有特殊含義的,《中庸》書名非同凡響。孔子說:“中庸之為德,民鮮久已!”孔子沒有直接解“庸”的含義,真正解釋清楚“庸”的深刻內涵是莊子。莊子首先說:“庸者,用也。”即庸就是用。這似乎沒有新意,但莊子筆鋒一轉,深刻的內涵就呈現出來了。這是《齊物論》的偉大旋律。莊子說:“有成與虧,昭氏之古琴也;無成與虧,昭氏之不鼓琴也。”這句話也不好懂。昭氏是古代最偉大的音樂家,莊子用昭氏鼓琴與不鼓琴也說法。成是萬物之成,即三生萬物(天下萬物生於有)肉眼可以看見;虧是萬物消失,返回本源,肉眼看不見了。昭文鼓琴,世人可以聽到美妙的音樂。突然昭文停止鼓琴,世人聽不到美妙的音樂了。莊子問:美妙的音樂到哪裡去了?莊子說“不用而寓諸庸”,終於,“庸”的真面目露出來了。庸就是隱藏的妙用,沒有顯示出來而已,世人以為不存在。昭文鼓琴,美妙的音樂呈現出來了;昭文不鼓琴,美妙的音樂隱藏起來了。昭文鼓琴,昭文的音樂天賦展示出來了;昭文不鼓琴,昭文的音樂天賦隱藏起來。隱藏起來並不等於消失,只要昭文存在,昭文的音樂天賦就存在。昭文鼓琴只能鼓幾首曲子,但昭文隱藏的音樂天賦可以鼓無數曲子。也就是隱藏的妙用(庸)遠遠大於展示的妙用(用)。庸雖然是用,但代表沒有展示的無限妙用。這就是庸的本意。中的含義是什麼?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第5章),中就是內在的真心,就是自性,就是無分別心的玄照力。這樣,《中庸》的內涵就基本呈現出來,中庸的主題是復性,返樸歸真是老子的復性,父慈子孝是孔子的復性。“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恢復中和之性,是儒道二家的根本教法。可惜後世把《中庸》變成平庸,平庸變成滑頭的中庸之道。華人偉大的人格被踐踏殆盡!朱熹不知該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