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都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练字之后写的字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也会变吗?

博观约取124


字如其人,这说的没错,的确书法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一个人练字之后写的字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了,只要日复一日勤学苦练,写出来的字肯定是越变越好的,但是,书法并不是“神丹妙药”,书法是没办法完全改变人的本性的,



之前和现在都有很多人认为学习书法可以“延年益寿”,那简直就是道听途说,如果真像那些人所说的那样,那么“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一些书法大家岂不是都要活到一百岁,生病了可以不吃药,创作一下书法就“药到病除”了吗?


所谓的“字如其人”讲的是字体的形态特征反映人的情绪习性,每个书法爱好者在练习书法的时候都有一种“菱角被磨去”的感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陶冶情操无非就是净化心灵而已,若是通过书法来改变一个人的“三观”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以当今的书坛现象来说吧,为什么会是乱象丛生呢?就是因为那些所谓的“书法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了问题,值得注意了,“书法家”这三个字已加引号说明,换句话说,如果书法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话,那么今日之书法就不是如此“萧条狼狈”的现象了,书法艺术“商业化”越发严重,原本高尚的“书法家”头衔如今铺天盖地,轻于鸿毛,一切根源在于当今的书法家只追求“功名利禄”,任凭书法的传统文化底蕴再深厚都改变不了人性的贪婪。


诗夜城主


这神逻辑,我也是服了哈!字如其人,就是字如其人,你是怎样解读成“人如其字”的?

儿子和爸爸长的很像,总不能说:“这老爸长的真随儿子!”

这话,《人民的名义》上,那个“爱哭的毛毛虫”——郑胜利对他爸说过:“这一点,您随我!”

玩笑虽扯远了!

从史料上看:

王羲之是忠于内心,且活得潇洒的性情中人,他正直善良,却不是爱心泛滥;个性清高,而又狂放;不与人同流合污,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大不了辞官以图清净!

也只有这样性情的人,有足够的书法功底,在微醉的状态下,挥洒出他的真性情:《兰亭集序》,作品妍美飘逸,单字可大可小,随手可如,形态各异,十分耐看。

虽然,王写的是草稿,且当时也写错写漏了不少字,但不影响人们心中的神品。

所谓的字如其人,这样的字,也只有像王羲之这样活得潇洒,无拘无束的人,才能醉酒下,妙手偶得!

再接地气的讲:

性情沉稳的,做事喜欢循规蹈矩的,往往练楷书,会有所造诣。

而性情中人,做事比较灵活的,往往练行书,更有天赋。

就学生的字来说,字小的,往往胆小、谨慎;

字工整的,往往做事有章法,听话,守规矩,有板有眼;


字张扬的,往往日常也是飞扬跋扈;

字迹歪曲潦草的,往往桌子上也一团乱糟、作业上也常丢三拉四;

字潇洒飘逸的,往往从小就是是性情中人、随性、却有点不大听话。

好吧,仅一家之言,欢迎支持观注~


行书一点通


我是一人。“字如其人”在我们很难成真。

笔迹学确实是说“人如其字”,但是练字非常不容易改变人的性格。

一、字如其人,这个是后人美好的愿望。

很多人喜欢说字如其人,字如其人。

比如说我们的书圣王羲之。

看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就觉得王羲之比较豁达俊逸。

再比如说看到颜真卿的字,觉得颜真卿气壮山河。下图颜真卿麻姑仙坛。

看到柳公权的字,经常会说 “心正则笔正”。下图柳公权神策军。

可是我们想一想,这些书法家的字是不是随着时间在变化,难道从一出生字就写成这样,字如其人在他们能够写出《兰亭序》,《麻姑仙坛》,《神策军》的时候才适用吗?

字如其人是美好的愿望,我们当然希望王羲之豁达一生,当然希望颜真卿浩气长存,当然希望柳公权能够心正笔正。他们也有各种人生状态,我们不要看到最好的他们然后,字如其人四个字就概括总结了。

二、人如其字笔迹学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并不能作为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

这个就要用我们现代的例子,田英章和田蕴章两兄弟他们的字很多人学。

很多人因为他们字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些人说学了他们的字,字就变得僵化。不讨论这些人说的对错,换个角度这些人认为练字并不能改变人的性格,只是在练字。

一人有感

只是练字,没有“字外工”,不会改变人的性格,不会因练字而变“好”,也不会因不练字而变“不好”。

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


一人笔记


謝邀。

这句话,说的是一个大概率。但你这样说是因果颠倒,意会错了。

大体上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人从起步练字的第一天,就面临选择练谁的。篆,隶,楷,行,草,欧,柳,颜,赵,褚总得选个对象追求吧。选那个对象就基本上代表了本人的性格和喜好。有人喜欢雄强霸气的,有人喜欢痛快峻朗的,总之各种风格,各花各人爱,这是一种情况;

即使系统化的学习,五体兼修,一些经典法帖必学,但最后写出来都有差异,这和各人的观察理解,个人的习惯和感知不无关系。这也是字如其人的另一面;

人的性格,喜好,习性会随着年龄,阅历,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历史上,最明显的例子,凡是朝庭官员的字,大都平正雍容,不出格外,所谓有"庙堂气";凡是风格特异,或恣肆野逸,或泠然清轻,不是豪杰,就是高僧。比如颜真卿,张瑞图,比如徐渭,比如八大,弘一。以世俗眼光看,不是混的不好,就是后果不好。这和人的性格和人的入世原则趋同,也是字如其人的另一面。





快乐书法营


会。气质,内涵都随着练字进度而变化。



用户5196186837


不知道,反正我就喜欢写字,业余练了两年了




洗砚池边树


字如其人,字变人必变。这句话我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的


小鬼当家i


不会变。字变好是潜在细胞的释放。


红绿蓝FSZ


台湾有句名言∶ 写字好的人至少不会犯罪(大概)。


硬笔张


字和人相互影响,相互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