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東方紅一號衛星早就失去聯繫了,為何在太空飛了48年還不收回?

傳承-誓言


額,怎麼說呢,東方紅一號的確是失去了聯繫,但它並沒有毀滅或者掉下來,它依然在我們的頭頂上飛行著,哪怕說已經將近半個世紀了。


實際上東方紅一號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它的預計設計壽命只有20天,因為在當初進行設計的時候,東方紅一號並沒有採用太陽能電板的技術,而是用了銀鋅化學電池作為衛星的動力,那麼由於銀鋅化學電池動力有限,東方紅一號一共在太空當中工作了28天。

而從這之後,東方紅一號便徹底的失去聯繫,孤零零的飄蕩在地球軌道當中,那麼考慮到當時我國的航天技術還不太成熟,東方紅一號已經算是完美的完成了既定的任務,也是我國航天曆史的一個里程碑。

不過東方紅一號雖然失去了聯繫,但由於其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與地球引力平衡的關係,它並不會掉下來,反而會因為慣性的緣故,它一直會沿著既定的軌道運行下去,那麼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從1970年4月24號發射開始,一直到現如今,東方紅一號一共飛行了大約48年,可以說是衛星界的勞模了。

然後這裡還要提一點,就是說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東方紅一號是可以被人的肉眼發現的,因為當初在設計的時候,東方紅一號採用的是近似球體的72面體,所以在衛星進行旋轉的時候,它就會出現閃閃發光的現象,其亮度大約相當於一顆六等星。

那麼說完了上面這些,我們再來談談東方紅一號的最終命運,實際上東方紅一號並不會永遠的運行下去,因為它所在的軌道空間並不是完全的真空,還是存在比較稀薄的空氣的,那麼既然存在空氣,摩擦和阻力就不可避免,東方紅一號會逐漸的下降,最終會迎來徹底的毀滅。

當然了,如果說條件允許的話,我們應該可以在東方紅一號毀滅之前把它捕捉回來,畢竟作為我國航天史上的第一枚太空探測器,東方紅一號還是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能救回來,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比如說可以留在紀念館當中,留予後人瞻仰,可能N年之後,又是一件國家寶藏............


種植恆星



首先我要告訴各位網友的是,這個網址可以實時看到東方紅一號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軌道參數等http://www.n2yo.com/satellite/?s=4382

東方紅一號衛星於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場成功發射,由於沒有太陽能電池板,自身的銀鋅化學電池壽命又有限,所以設計工作壽命只有20天,但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便和地面失去聯繫。

現在,發射衛星的技術相對來說很成熟了,衛星的功能也各有不同,有些低軌道衛星在完成任務後會下降高度,主動在大氣層中燒燬,而有些高軌道衛星即便是功能喪失也不會掉下來,會成為太空垃圾繼續圍繞地球運行。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歷史使命早已完成,在耗完電量後便和地球失去聯繫,之後就成為了太空垃圾,如果現在若再發射一顆衛星,進行軌道追蹤,將其撲捉並帶回地球,這將耗費巨大且衛星本身早已沒有任何價值。

另外,根據觀測,東方紅一號近五十年來的運行軌道也幾乎沒有降低,意思就是說,它可能還會繼續運行上百年時間甚至更久遠。


震長


“東方紅,太陽昇……”每當聽到這首歌曲,很多前輩就會想起“東方紅一號”衛星,那是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東方紅一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人造衛星。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從中國西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到如今已經過去48年了,它依舊在浩瀚宇宙中運行著。

東方紅一號衛星早就失去聯繫了,為何在太空飛了48年還不收回?

一、設計之初,沒考慮這個問題

上個世紀50年代末期,前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緊接著美國也發射成功。從此,很多國家開始積極研製人造衛星。

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向政府提出了研製人造衛星的建議。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上世紀50年代,我國百廢待興,基礎工業相當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國家財力有限。

中國在科技上被世界各國封鎖,沒有任何可以借鑑學習的資料。而且我國又遇到自然災害,還有一個人為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搞科學研製工作,可想而知面對的是多麼大的困難與挑戰。


為了能使這顆人造衛星早日上天,加上技術水平的限制,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過對“東方紅一號”進行回收的問題。

二、回收成本高

“東方紅一號”衛星為近似球形的72面體,質量173千克,直徑約1米。衛星升空後的飛行軌道為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採用自旋姿態穩定方式,轉速為120轉/分,

這樣一顆質量大,距離遠,同時又高速旋轉的衛星要想回收它,成本巨大。

現在回收衛星,需要用航天飛機或者使用導彈。無論哪一種方法,都是需要花費大量資金的。

三、不產生妨礙,可以作為紀念

東方紅一號在太空中按照一定的軌道運行,不會是可以探測得到的,不會對其他太空中的航天器產生威脅。

雖然它已經完成了使命,但是它可以作為一顆星星,擁有六等星的亮度,在天氣晴朗的夜晚,我們用肉眼還能看到它。


48年來,它依舊在太空中高速運行,彷彿提醒世人,中國人是智慧的民族,是不畏強權的民族,是不懼艱險的民族,是科技領先的民族。

請大家永遠記住這些研製東方紅一號的科學家的名字,他們是:錢學森、趙九章、郭永懷、錢驥、陳芳允、楊嘉墀、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孫家棟等……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中國航天道路上的里程碑,是中國人永遠的驕傲和自豪。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你好我是迷彩派,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發射升空。從那一刻開始,悠揚的《東方紅》旋律就開始響徹太空。當時東方紅一號衛星設計工作壽命只有20天,也就是說在1970年的5月14日它就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一切聯繫。

儘管早就已經失去工作壽命,但是東方紅一號衛星仍然在太空遨遊。距今為止,東方紅一號已經在太空飛行了48年的時間了。至於為什麼失去作用那麼久還不收回,主要有兩點原因:

首先東方紅一號衛星作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乃至整個中國來說都有非同凡響的意義。它的發射代表了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衛星的國家,這為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有著重要作用。儘管早已經失去作用,但顆承載著民族希望的衛星,在天上要遠遠比在博物館更加有意義,因為它像一個啟明星般指引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其次就是東方紅由於飛行軌道距離地球較遠,所以回收起來有很大的成本在裡面。而且東方紅一號雖然失去作用,但是它的飛行軌道是確定的,所以對其它衛星造成不了威脅,所以也有沒有必要費盡周折去回收它


迷彩派軍事


不需要收回,也沒必要收回。

東方紅一號是我國於1970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屬於兩彈一星的重要成果。

受限於當年技術條件影響,這顆衛星的設施相當簡陋,沒有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所以只能依賴自帶的電池組件供電,由於這衛星當時並沒有擔負科學研究等任務,是單純的象徵意義的產物,所以電池的設計時效也只有28天,早就與地面失聯。

在這顆衛星剛開始立項的時候,中央提出了幾點要求總結一句話就是“上得去,抓得住,聽得到,看得見”。 (字面意思理解即可)所以便在衛星裡面放了一臺音樂播放器,用來播放歌曲“東方紅”,當時正處於十年時期,這政治意義對於國內外來說都是非凡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第一顆人造衛星,有著歷史賦予它的獨特意義,不需要收回。

其次收回這顆人造衛星,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目前只能通過新發射飛行器進入其鄰近軌道將其捕獲的方式將其收回,上面說了這顆衛星當時並沒有肩負太空科研等任務,將其收回得不償失,不如放任其在繞地軌道上飛行。

當然如果未來的某一天,國際社會因為太空垃圾問題達成一致,做出收回都決議。那相信我們還能再在博物館見到它。


澤安君


先說結論:沒能力收回。

東方紅一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當時還處於技術驗證階段,它的設計壽命只有20天,實際在軌工作28天。之後因為蓄電池電量用盡(當時還沒用用太陽能電池的技術),便停止了向地球發射信號。

但它的軌道高度較高,多高呢,1970年4月24日,發射時,在429*2036公里的大橢圓軌道。要知道國際空間站的平均軌道高度是400公里,而我們前兩年發射的天宮一號基本是在350公里的圓軌道上。可見東方紅一號的軌道確實夠高,即使在近地點,空氣阻力也幾乎為0,因此在慣性作用下可以長久地天上飛。

而且由於複雜的天體攝動和太陽光壓等,東方紅一號的軌道還有稍微的抬高。據2017年11月26日的觀測結果,東方紅一號的軌道變為435*2041公里的更大橢圓軌道,相比發射時,近地點和遠地點都有一定的提高。

中國現在並沒有像美國航天飛機那種技術,而對於失聯衛星,也不可能通過衛星自身的姿態控制讓它主動變軌回到地面。因此對於中國來說,唯一可能的辦法就是發射一顆導彈將它打下來,這個技術中國是有的,因為中國已經多次進行過反導實驗。

但把衛星打下來,顯然就不能“回收”了。



磚業科普稻殼張


據說美國利用航天飛機給國際空間站運送食物與水,運送的單位質量可以與黃金等價,所以,現在的空間站都採用水循環利用系統了,水可再生利用,不然運送1斤水就相當於花費掉1斤黃金的價錢,實在是讓人肉疼啊。

沒辦法,人類的航天由於技術有限,每次火箭發射都是需要很高很高的成本的,我們不可能去花費那麼大的成本去運送它回來。

運送回來也只能當做展覽用,不如等以後,再過個50年、100年的,等我們擁有那個技術了,再去把它運回來,放到博物館裡。

不用擔心東方紅一號會墜毀,就東方紅一號現在的運行軌道高度來看,如果我們不去帶它回來,它可能永遠也回不來了,就算回來,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之後的事情。

由於太空中複雜的天體攝動影響,以及那麼高的軌道,依靠著自身的慣性在飛行,它還有一點兒要遠離地球的趨勢。

所以,當以後人類航空航天像“喝水”一般簡單,那麼我們可以花費最少的成本去將它運回來。


科學船塢


既然題主都知道東方紅一號衛星早就失聯,都沒辦法控制了,那還怎麼把它收回來?

作為我國航天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設計壽命不到一個月。東方紅一號被送上太空之後就沒有打算把它收回來,其實那時咱們也沒有這個能力,並且收回來也沒有什麼必要。東方紅一號的使命是能夠成功飛上太空,並與地面保持聯繫,它已經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歷史使命。

儘管東方紅一號早就沒有燃料,但自1970年升空以來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個世紀,它還在環繞地球飛行。這主要是因為東方紅一號的軌道高度較高,近地點為四百多公里,遠地點為兩千多公里,這樣的軌道使得東方紅一號在太空中所受的阻力作用極小,所以它能夠依靠慣性長時間環繞地球運動,並且在不遠的未來還會繼續在軌飛行。

雖然東方紅一號已經不再工作,但地面上仍然可以追蹤它的飛行軌跡,在衛星追蹤網Heavens-Above上可以查詢到。另外,Heavens-Above網還提供了衛星過境信息,東方紅一號的編號為DFH-1(https://www.heavens-above.com/orbit.aspx?satid=4382)。


火星一號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人造衛星的回收有幾種方法,第一種是航天中心向衛星發出指令讓衛星停止運行,使衛星能準確地轉變成返回的姿態,然後經過一系列非常複雜的過程,讓衛星迴到地球。第二種是航天飛機在軌道上抓取衛星。比如1993年8月,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在進入指定的軌道,回收一年前入軌的歐洲尤里卡衛星;1996年1月,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又回收了日本的一顆衛星。還有一些衛星無法回收,如果運行的燃料消耗殆盡,會因為引力墜入地球的大氣層,回到地面。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1970年4月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的,在中國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5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衛星的國家。東方紅一號衛星按照預定計劃運行了20天,它把大量的遙測參數和各種太空探測資料傳回地面。錢學森、趙九章、郭永懷、錢驥、陳芳允、楊嘉墀、王大珩、王希季、任新民、孫家棟等科學家都參與到了這顆衛星的研製中。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發射為今天中國的航天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70年,日本搶在我國前面發射的日本第一枚人造衛星“大隅一號”在2003年已經墜入大氣層。

東方紅一號衛星無法回收的一大原因是近地點高度較高,它的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而東方紅一號衛星橢圓的軌道形狀可以使得它在經過近地點的時候可以獲得較大的動能加快自身速度。此外當時也是中國第一次嘗試發射衛星,很多技術還在摸索中,回收的技術還沒有完善。今天,東方紅一號衛星雖然早已完成了使命,但是仍然在飛行中,如果晚上天氣晴好,我們用肉眼還能看到這顆閃亮的衛星,它有六等星的亮度,科學家預測,它還可以在太空至少呆上200年。


科壇春秋精選


東方紅一號,是我國首顆人造衛星,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東方紅一號受化學電池的壽命限制,在太空中工作28天后就失效了,由於該衛星橢圓軌道的近地點在400千米以上,遠日點在2000千米以上。這樣的高度保證東方紅一號幾乎不受阻力,靠慣性繼續飛行上百年。

兩彈一星是奠定我們大國地位的利器,東方紅一號的上天,其中過程的艱辛不言而喻。東方紅一號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它的任務時要確保上天,完成掌握基本的航天技術的任務。最終的要求是:上的去,抓得住,聽得到,看得見。也就是確保衛星飛天,能夠實施測控,播放東方紅樂曲,在軌飛行時可見,鼓舞人心。最終成型的東方紅一號,直徑1米,質量173千克,近似球體的72面體,採用銀鋅電池供電。

在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由長征一號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次成功發射人造衛星,是中國航天第一次從運載火箭,研製衛星,到地面檢測等系統的建設。東方紅一號設計壽命只有20天,實際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由於銀鋅電池壽命有限,失去了地面聯繫。

原設計衛星要送入300公里的圓形軌道,但運載火箭不具備變軌能力,最終確定了近地點400多千米,遠地點約1600千米的橢圓軌道。在這麼高的軌道上,衛星幾乎不受摩擦,依靠慣性可以長期運行。目前東方紅一號的還在近地點430千米,遠地點2000多千米的軌道上運行,可以看到東方紅衛星絲毫沒有降低軌道,迴歸地球的意思,還有可能慢慢脫離地區引力,飛向太空。


所以對東方紅的回收,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技術和必要。但在航天技術高度發展的過程中,未來的飛船偶遇東方紅一號,將它捕獲,帶回地球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