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6月4日,G2,勇士在主場以122-103大勝騎士,大比分2-0領先。斯蒂芬-庫裡出戰38分鐘26投11中,其中三分球17投9中,罰球2罰2中拿下33分、7籃板、8助攻,在場正負值+19分。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庫裡今天打破兩大歷史紀錄,他在總決賽的三分命中數已經達到90個,超越詹姆斯上升到歷史第一位。單場9個三分破總決賽歷史單場紀錄,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是雷-阿倫,他曾在2010年凱爾特人同湖人的總決賽單場三分11投8中。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他是跨時代的籃球手,最有價值球員,顏值與球技並存的新一代籃球偶像.他的身體並不強壯(對於一個籃球運動員來說),身高也不佔優勢,擁有的卻是傑出的技術、靈活的頭腦和堅韌的性格。他,在球場上釋放者自己的攻擊性和霸氣,而場下的他,沒有架子,喜歡搞笑、性格逗比經常和家人自拍取樂,經常和隊友開一些無關痛癢的玩笑.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我們在驚歎他的成功和完美的同時也許也會陷入深深的思考,究竟是什麼造就了這樣一個“男人看了會流淚,女人看了想犯罪”的他。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必須要說的是他的原生家庭。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對他影響最早、最大、最久的就是原生家庭。我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系統成員的影響,或許我們看不見,但那些父母的思想觀念、性格特點、行為方式、夫妻關係等又確確實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就像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所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甚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命運。”通常情況下,一個人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他與世界的關係。

1.“抱持性”的母親

“抱持”是心理學一個名詞,簡單地講就是母親像一個容器,可以消化孩子的不好情緒和焦慮,然後,孩子的容器變得乾淨清澈了,可以放進更多的能量,去應付社會。

要提供抱持性的環境,像母親一樣,不憤怒不討厭不反擊,不增不減地接納他的本貌,抱著他,看著他.要做個容器,接受他投射出來的負面信息,再把處理過的信息反饋給他.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庫裡的母親桑亞原來是美國女排的一名球員,10來歲就與斯蒂芬那聲名在外的爸爸相戀,並很快結婚生子。 庫裡的父親是前NBA的籃球著名球手,父親由於打球的緣故經常性的不在家,而母親擔負起來照顧他們一家孩子的主要責任,給予三個孩子適當的照顧:不溺愛也不忽視,只是作為一面鏡子和起到抱持性的撫養作用。庫裡曾經說過:我的剛強和堅韌都來自於我的母親。

庫裡的成長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被認為身體過於瘦弱打不了NBA,那些籃球名校都沒有錄取他,而這時她的母親和那時候的女友如今的妻子提供給他的就是這樣一個抱持性的環境:不因為你的好而浮躁,也不因為你暫時的不如意而妄自菲薄。

即使在庫裡這麼成功的同時,他的母親和那一大家子也總是隻是在場邊默默的支持著他,為他的優秀喝彩,也接納他有時的狀態不佳。

2.“榜樣型”的父親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庫裡自小見過大場面,包括和父親一起拍漢堡廣告。

斯蒂芬的爸爸戴爾·庫裡是NBA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著名的神射手。庫裡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NBA的球員。從小就能夠確定自己的夢想,併為之努力,這與從小就接受父親的耳濡目染和專業訓練是分不開的。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1988年庫裡出生,當時父親被交易去騎士隊,媽媽在他兩週大的時候就第一次帶他進場看球,還以為他會睡上四節,沒想到小傢伙一直瞪大眼睛,不知道被音響還是被球員的鞋在地板上摩擦的聲音吵到了。庫裡5歲的時候,德爾在黃蜂隊打球,他央求父親帶他去訓練館玩。德爾徵得了主教練同意後滿足了兒子的要求,從此小庫裡的童年就泡在了NBA球場。父親訓練時,他就在一邊玩,訓練間隙隊員們小憩一會兒,庫裡就抱著球去投籃。每次訓練結束前,黃蜂隊會打半場對抗,庫裡就在另一個半場自己玩投籃。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這是上小學時,庫裡(黃色12號)和小朋友們組隊,與父親及他同事們一起比賽的情形:圖1是庫裡在外線準備過他父親;圖2庫裡擋拆過他父親;圖4庫裡快攻上籃;圖5庫裡攻守轉換投三分命中;圖6庫裡在籃下和父親搶位。

德爾經常帶兒子參加各種活動,這讓他眼界豐富,自小不知道什麼是怯場,因此長大後在關鍵比賽從不心慌。

早在1996年他8歲時,有一次跟父親去參加耐克高中全明星賽,中場休息時,庫裡和小朋友們上場打15分鐘比賽,他穿著一件過大的31號米勒的球衣,各種體前變向運球、胯下運球、背後運球、雜耍傳球、快攻長傳、攻守轉換投三分,技驚全場。

庫裡見證過很多大場面,1995年黃蜂和公牛打季後賽,剛剛復出的喬丹兩個客場分別拿了48分和32分,這兩場球庫裡都在場邊見證,當時他才7歲。德爾曾在1994年當選“最佳第六人”,在NBA小有名氣,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曾高達47.6%。NBA球隊來夏洛特打客場,好多球員都認識跟屁蟲一樣的小庫裡,他們見他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小屁孩,你能像你爹那樣投籃嗎?”

作為經驗豐富的成名投手,德爾在庫裡的成長道路上起著決定性作用。投三分球是庫裡的商標,因為在童年時,他一個人惟一能玩的就是投籃。他的父親也給他灌輸投籃的好處,德爾跟他說:“小子,會投籃,才打得久,如果你籃兒準,職業生涯就會很長、很成功。”德爾不是超級明星,練獨門絕活才能生存,而庫裡打小身材瘦弱,父親的指點成為他興趣發展的方向。從庫裡11歲起,德爾就經常和他玩投籃遊戲H-O-R-S-E,他用了兩年時間,第一次在遊戲中打敗父親。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德爾為兩個兒子的成長注入了巨大的心血,這是從庫裡兩歲時開始拍的錄像帶,按年份歸類保存,後來有了小兒子,也同樣如此。

庫裡在球館泡大,從小愛模仿NBA球員投、傳、突的動作,因此技術全面、底子紮實,他也沒什麼流派(比如歐文突破上籃就是他“乾爸”斯特里克蘭教出來的),學各種技術就像吃“百家飯”。在他8年級(中國的初二)時,高中球員已經打不過他了,有一次他父親看了一半就走了,說不忍心看到高中球隊被他兒子活虐。但是等庫裡進入高中,問題就來了,因為他個子不高,還保留著童年養成的胸前出手的習慣,結果有整整三個星期,他一個三分都扔不進了。正是他的父親手把手糾正了庫裡的投籃,把出手點調至頭頂往上,才拯救了庫裡的籃球之路。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可以說母親早就了他內在的獨立和堅強的性格,父親成為了他的職業指導師。所以,現在的他,早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是父親和母親兩個人彼此之間優點的完美結合。

現在的庫裡,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青梅竹馬、溫柔賢惠、相互瞭解和相互接納的妻子,可愛的女兒,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與家人逗比而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父親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庫裡後來的成功,既有父親給打下的基礎,也有現代NBA先進訓練方法的維護。庫裡後來雙踝不再受傷,和勇士隊教練的指導有關,讓他減少了自小養成的變向動作,因為他速度太快,變向時腳踝受力太大,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的庫裡過人的速度更快、更直接。為了練習反應能力,勇士隊給他安排一種獨一無二的“閃燈訓練法”:面對一堵牆,牆上是各種彩燈,庫裡必須一隻手運球,另一隻手觸摸隨機閃亮的彩燈,最後計算成功率,原理有點像小朋友愛玩的“錘打地老鼠”。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庫裡熱”已經成為籃球世界獨特的現象,在他的故事中,我們沒有聽到像喬丹、科比那樣的“早晨4點鐘”的情節,反而是籃球少年快樂的成長,好像他是一個玩出來的籃球巨星。但請記住,“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永遠是成功的定律。

庫裡勢不可擋,狂飆三分真相-與父母的關係,就是你與世界的關係

庫裡每場比賽前的熱身投籃已經成為必看項目,大批球迷會提前入場觀看,而他每次離場進通道前的最後一投,更將會成為NBA歷史上的傳奇一景。

作為他的球迷,我們都是幸福的。他不僅僅帶給了我們精湛的球技和表演,更是我們人生與家庭兩方面的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