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既然李盈瑩上場的主要任務是加強進攻,那麼讓她苦練一傳的意義又何在呢?

天津朱雲


加強進攻和苦練一傳並不衝突,現在中國女排走的是全能化道路,也就是我們沒有強力接應的情況下郎平指導非常注球隊整體的攻守平衡性,這也是我們面對擁有強力接應球隊的優勢,李盈瑩如果不苦練一傳就達不到國家隊戰術體系要求,很可能會走上一條和王一梅、劉晏含同樣的道路。



1、主攻接一傳是攻守平衡的需要

世界上有三種排球風格,一種是歐美球隊的強力接應型,一種是中國女排攻守平衡型,另一種就是亞洲球隊的小快靈型。中國女排因為走了高大化路線,小快靈已經不適應我們的體系,而且小快靈在與歐美球隊的交鋒中基本上處於劣勢,如此郎平指導打造了全新的中國女排體系也是世界上獨一種類型球隊存在,主攻、副攻高大化,接應全能化,主攻必須具備接六輪一傳能力,以防止對方針對性的發球,同時主攻接一傳能力也能有效的提升球感利於進攻能力的提升。



朱婷剛進國家隊時沒有一傳能力曾經也被歐美球隊針對過,當朱婷具備了接六輪一傳能力之後再沒有球隊敢於針對朱婷發球,同理李盈瑩也是一個道理如果她沒有一傳能力肯定會被對手針對,因為場上副攻和二傳是不接一傳的,無論怎樣輪轉後排需要保證三個人接一傳,主攻不接一傳後排防守勢必空虛,就達不到攻守平衡的需要。

2、需要保障朱婷的進攻

中國女排的進攻核心是朱婷,整體戰術核心也是朱婷,所以所有的保障都需要圍繞朱婷展開,如此才能夠發揮她的進攻能力,李盈瑩無論如何還沒有達到朱婷的高度所以和朱婷打對角必須擁有六輪一傳能力,就連朱婷有時候也接三輪一傳更別說李盈瑩了,她需要犧牲自己的一部分進攻能力做好對朱婷的支援。



為什麼劉晏含總是進不了一隊?原因很簡單她的一傳能力無法保障朱婷,場上的進攻核心又不可能是兩個強點總得有主次之分,如此在進攻能力上不如朱婷還沒有一傳能力肯定達不到戰術需要,但在國家二隊打亞洲球隊時因為對手實力都不太強會圍繞她為核心進行攻防所以不需要她來接一傳,但國際大賽遇到歐美實力強的球隊必須具備這個能力,否則我們的攻守平衡就被打亂。

3、主攻接六輪一傳已經是排球發展的潮流

歐美球隊現在大多數都需要主攻有接六輪一傳能力,因為她們的強點在接應位置,需要對接應進行保障,而且李盈瑩具備這個能力之後就會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很可能也會像朱婷那樣走出國門到歐洲高水平聯賽打比賽,有了這個能力那就是成為主力的基礎,這也是在為自己攢資本。



☞排球這個項目不僅僅是攻那麼簡單,主攻具備接一傳能力之後球隊才能形成有效的攻防體系,王一梅在郎導接手女排後之所以沒能再進入國家隊也是因為她不具備一傳能力,沒有這個能力體系就會存在漏洞,看看現在我們接應和主攻全都具備這個能力,朱婷幾乎可以打自由人,張常寧的一傳能力也是非常突出,龔翔宇就不用說了她是中國女排後防的中堅力量,李盈瑩、劉曉彤、曾春蕾全都具備這個能力,所以我們在面對歐美強隊時可以更加從容,調整的餘地和整體的伸縮性更強,反倒是不具備一傳能力的歐美強力接應一旦啞火就成為了場上最大的短板。


醉眼觀球


第一,李盈瑩的進攻能力,並沒有朱雲等津吹吹得那麼強大,在天津隊噹噹“老大”,別人都保著她不接一傳,專門進攻,在國內聯賽還行。可到了國家隊,你朱雲總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說小李比朱婷還行吧?讓全隊保李盈瑩?就算要保一個人不接一傳,也會是保朱婷吧?津吹們是不是還能講出那就保兩個人都不接一傳唄!以津吹的腦洞是會吹出這種言論的,別人也就只能呵呵了!

第二,當主攻就得被追發,你想不接都會追著你,這是對手決定的,不是你想當然說不接就不接了。國內聯賽水平低,好多隊員不是想發哪兒就發哪兒的,加上小李第一年剛冒出來,有奇兵效果,這種效果是會衰減的,第二年聯賽冠軍不是就丟了嗎?19年聯賽,各隊不都在追發李盈瑩了嗎?放到國際賽場已經實驗過多次,一定會被追發的,就算一傳好了,也會被影響進攻效率,這在世俱杯對瓦基弗的比賽中看得很清楚,李盈瑩全場被追發,一傳到位率達50%,成功率90%,可全場李盈瑩進攻全場只得9分!朱婷在國家隊都苦練一傳,怎麼到了小李這兒,一群津吹就狂叫囂著讓小李不練不接一傳?可見這些津吹就是偽球迷。

第三,李盈瑩一傳不好,現在給世界諸強都是這個印象,只要見她上場,球就往她那兒發。現在郎導讓她苦練,一但練合格了,過關了,再上場時能把一傳接好,就讓對手針對性戰術失效,這也是出“奇”致勝的效果,必然讓對手一時不知發誰好了。如果不追發她了,是不是也會讓她有更多體能去進攻?是不是對隊伍的貢獻更大?

第四,郎平是世界頂尖教練,小李也二話不說在苦練,津吹們為什麼老是搞這種問題出來?朱雲都到了親自出馬發問的地步,真是在家閒瘋了?好好支持國家隊打好奧運會不行嗎?非得惹是生非?裝得比郎平還懂似的,不停給小李招黑你們就舒服了?這就是你們愛李盈瑩的獨特方式?[打臉][打臉][打臉]





淨月暖陽


李盈瑩在多次重大的國際比賽中,在中國女排比分落後的情況下被郎平指導派上場加強進攻,以她極為突出的下球能力幫助球隊追平比分並反敗為勝,這一點給全國球迷留下深刻印象。

李盈瑩上場的主要任務是下球得分,郎平要的是她超強的進攻能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李盈瑩上場都是在中國隊進攻受阻的情況下郎平採取的調整措施,並且屢屢奏效,屢試不爽。

此時場上形勢要麼是朱婷被對方重點攔防,要麼是張常寧體能出現問題,從而導致中國隊進攻效率下降,李盈瑩上場後也確實沒有辜負郎指導重託,她的左手攻和大力發球曾讓美國巴西意大利這些世界強隊無從招架,眼睜睜到手的勝利又被中國隊奪了回去!

既然進攻是李盈瑩的特長和價值所在,那麼讓她加強一傳能力的鍛鍊提高,其目的又是什麼呢?個人認為,有了好的一傳,使李盈瑩輪轉至後排時,能夠很好接起對方對她的追發球,從而為前排特別是朱婷的進攻提供保障,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比賽中我們經常看到對方追發李盈瑩,如果李盈瑩沒有一傳,球到了她手上不是接飛就是直接失誤送分的話,即便你的進攻再好,得分能力再強,總的算下來還是得不償失的。而今李盈瑩的一傳有了顯著提高,攻守兼備的李盈瑩必將成為中國女排奪取比賽勝利的重要利好和保證!


天津朱雲


對於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既然李盈瑩上場的主要任務是加強進攻,那麼讓她苦練一傳的意義又何在呢?),我個人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成長道路必須經歷挫敗才能成長

作為2017年2018年聯賽最耀眼的明星,這位18歲的李盈瑩憑藉鋒利的進攻和高超的球員,成為天津女排奪冠的保證。"在國家隊的新賽季裡,承受"生活重量"的女孩會感受到壓力帶來的味道。

由於壓力過大、不穩定、各方質疑,甚至媒體的指責和虐待,小女孩在各方的幫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適應,可以過早地看到輿論的不合理性和人的自卑感。最後,在最後兩站的國家聯盟(德國站,總決賽)取得了良好的結果,讓你可以再次看到這個天才女孩的成長和潛力。

李盈瑩受到天津女排打法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天津女排的防守雖然拼但是技術相對老化,而且創新力不足。天津女排稱霸中國排壇十幾年,靠的是拼,每一個隊員,每一個教練員都是拼字當頭,看看那些左撲右擋的球員在球場中拼搏,我們由衷的佩服,但是不得不提的是,現在國內的防守技術滯後於國際排壇,國內聯賽的擊球高度和快攻組織已經落後於國際比賽,因此國內的防守技術也就落後下來了。

李盈瑩自身能力的不足

此外李盈瑩的自身能力也不足,李盈瑩年齡太小就擔當重任,身體發育尚未充足,雖然依賴年輕不知疲憊,但是年齡大了,身體發育了會有嚴重的影響。李盈瑩的起跳高度其實不高,進攻也只有3.05m,在主攻中算是低的,每次看到她的進攻都感覺雙腿承受的壓力過大,擔心會受傷。身體素質的缺乏是中國隊員的通病,因此後期加強身體鍛鍊,增加肌肉強度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

我們可以從以上三點觀點中得到消息,李盈瑩需要鍛鍊好一傳才是最關鍵的,一味的進攻沒有防守最終會被這個時代打法所拋棄。一個球隊沒有了一傳得保障攻手如何才可以下球呢?大家的想法是否跟我一樣呢?大家對此有啥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大家在留言處評論。


冰糖說體育


中國女排的主攻需要攻守全面,有攻沒守不行,有守沒攻也不行,都會成為球隊漏洞和短板,除非替補短暫上場,在對手疲勞且尚不熟悉之際,衝擊一下對手或者穩一下己方的防守。

一傳與後排防守保障不是想練就可以練好的,需要球員有較高天賦,即身體協調性要好,反應靈活,有預判意識即所謂球商,不能腿像灌鉛一樣,球已到,人還未動,站樁式防守,而接一傳需要良好的手感,預判,對來球的力度速度充分適應,腳步移動要快。中國女排主攻裡面只有朱,張可基本達到要求,這兩位都具有較高排球運動天賦。

至於進攻,是衡量主攻手是否優秀的另一項重要指標,包括進攻得分,進攻成功率,得失分比等,優秀主攻的進攻成功率至少在50%以上。身高,彈跳,力量,速度,頭腦反應靈活性等等都是天賦,其中彈跳高度相對身高更重要,長得再高,沒有彈跳,也會被對方攔網輕鬆攔下,進攻成功率不會高。

優秀或者一流頂尖的主攻肯定是攻防實力突出,無明顯短板,有極佳彈跳,力量,速度,身體協調性好,頭腦反應快,而這些基本屬於自身天賦,靠後天訓練無法得以實質性,躍進式改善。


春夏秋冬事


排球比賽中,兩名主攻一名接應都是球隊主要進攻任務的承擔者,但是,想打進攻就必須從一傳開始,在中國女排的陣容體系中,不接一傳的只是副攻和二傳手,其餘場上四人都要接一傳,連朱婷都是如此,李盈瑩做為國家隊替補,更要依靠一傳立身,一傳都接不好,何來加強進攻之說呢,難道她的進攻能力強得過朱婷嗎?

歐美女排的體系中,接應是球隊的主要進攻者,所以他們的接應是不接一傳的,如此,我們看到歐洲球隊中意大利的艾格努,荷蘭斯特洛耶斯,女排第一接應塞爾維亞的傅斯科維奇,美國女排的接應洛維、德魯斯等等他們都不接一傳,專職進攻,正是基於此,有一批鐵桿津迷,總喜歡對國家隊戰術設計,指手劃腳,比如李盈瑩不接一傳專司進攻就是他們的建議。

的確歐洲的塞爾維亞和意大利,美洲的美國,這幾個世界豪強,皆採用穩定的三人接一傳戰術,接應不接一傳,戰績表現也相當不錯。因此,強調李盈瑩的進攻,而忽視此前接一傳的短板,成為津迷的理由,本末倒置讓朱婷保障李盈瑩更是無稽之談。幸運的是聰明的李盈瑩近一年很下苦功,苦練一傳,再如今已經有六輪一傳能力,已成為朱婷可靠的對角人選之一。

歐美三人接一傳體系,只要一個人出問題,整支球隊的進攻就會變得很艱難,比如美國女排,在2018年的世錦賽上,球隊攻擊力不足,希爾老了,下球的能力大不如前,換上巴奇,但那時她的一傳不過關,成為各隊攻擊的靶子,經常場上二三次接發失誤就被換下場,結果世錦賽美國女排創近年最差戰績,正是主攻一傳有漏洞。

中國女排多年一直過不美國的關,正是無力通過發球打亂他們的快速平拉開進攻,而防守方面從佈防到起球防守皆做得不好,所以在2014-2017年始終打不贏美國,美國女排的一傳體系一直是最好的,一傳好快速平拉開打出來,這是他們在前幾年中美交手時始終能佔據上風的原因。

此後2018年重新崛起的意大利也是如此,一傳體系非常穩定,中國女排不怕他們的高舉高打,但是高快結合卻很畏懼,在2018年無論如何攻擊賽拉,皆無攻而返,所以兩敗於意大利。

中國女排為什麼每次打塞爾維亞就特別來勁,也是從發球開始,攻擊對手接一傳的薄弱環節,比如米哈依諾維奇和另外一個小主攻,每次效果都很好,我們看到傅斯科維奇很多時間的進攻必須是調攻完成,因為一傳不到位,這樣她的進攻實力大受限制,中國的高攔網成為塞爾維來的噩夢。

去年世界盃,中國女排補齊防守短板,強化優勢的攔網和進攻,以全勝戰績奪冠,把基拉里的美國打得找不到北,為此這位執著的教練,在轉場時,看的錄像居然還是中美的比賽錄像,而不是去研究下一個對手。

中國女排4人接一傳體系,在比賽中可以靈活變化,進攻不好時,讓朱婷不接一傳,專心進攻,如果一傳不穩時,可以說調換接球陣形,而遇到大力跳發時,後排四人接一傳,縮小空間,提高穩定性,正是主攻手和接應能能接一傳,才賦予了中國隊如此靈活多樣的場上變化,相比其他球隊的三人接一傳體系,中國女排容錯率更高,也更合理。


吳法複製


沒有穩定的一傳就沒有進攻的機會,所以雖然李盈瑩得得分能力強,但是也需要一傳和防守,這樣才有扣球得分的機會。


李盈瑩確實是一個出色的得分手,她的臂展和手法決定了她有不錯的得分效率,同時她在關鍵時刻的扣球非常果斷,所以李盈瑩在第五局比賽中總是有出色的發揮,這也是李盈瑩能夠為球隊帶來的幫助。可是得分能力如此出色的李盈瑩為何要練一傳呢?

首先是沒有一傳就沒有得分機會。現代排球中,一傳是球隊的生命線如果一傳滿天飛,那即使球隊擁有世界級的邊攻手,她們也沒有機會扣球,所以每支球隊都在努力保障一傳,所以作為主攻的李盈瑩也需要苦練自己的一傳。


其次是為了減輕隊友的一傳壓力。排球作為一個集體運動,要求每個隊員都要竭盡全力來幫助球隊,如果一個隊員做的少了,那就需要隊友來彌補。所以如果李盈瑩不承擔一傳,那朱婷和龔翔宇就要幫助李盈瑩來承擔一傳,這肯定會影響球隊的輪轉和輪次,有可能陷入卡輪。

對手的發球也決定了李盈瑩需要苦練一傳。現代的發球技術非常精準,而且總是盯著對手一傳差的球員,所以只要李盈瑩上場,對手肯定會把球發給李盈瑩,所以如果李盈瑩想要上場就需要學會一傳。
李盈瑩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上個賽季苦練一傳,而苦練的結果就是李盈瑩可以穩定的承擔一傳,不再需要隊友的保護。當李盈瑩可以放心的承擔一傳後,再加上她強大的得分能力,相信李盈瑩會獲得越來越多的上場時間,也能給球隊更多的幫助。


青蛙侃球


這個問題在兩年前就有人提過(津媒盈粉包括題主,都是這個觀點),後被駁的啞口無言。為什麼呢?因為:

一,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支撐觀點的論據、論證及方法,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站不住腳,因而結論自然不會正確。

二,攻防兼備,攻守平衡是世界上任何一支球隊的追求,也是世界排球發展的主流方向。

三,中國女排採用的是雙主+自由人+接應的一傳保障體系。這就要求主攻必須接而且還要接好一傳,郎導與時俱進,是這樣要求的,也是這樣實施的,朱婷、張常寧、龔翔宇等都是這麼過來的,李盈瑩為何要例外?

四,從主攻個人來講,要揚長克短,攻防兩手硬,向全面性的方向發展,做到攻防兼備,要一傳;從主攻組合來講,也要求做到優化組合,優勢互補,攻防兼備,要一傳;從主打陣容和攻防體系上講,要攻防有序,攻守平衡,轉換有節奏,有保障,更需要一傳,一傳是球隊的生命線。

五,題說李盈瑩上場的主要任務是加強進攻,或進攻得分。請問:李進攻得分的前提與依據是什麼?李的進攻能力堪比朱婷如何?顯然不足,既然不足,又認為李接一傳的意義不大,那不是兩頭不足嗎?再說了,李是說進攻得分就能進攻得分的嗎?是得18送19分嗎?沒有強有力的一傳保障系統支持,攻手拿什麼進攻和進攻得分?

六,李盈瑩苦練一傳,當然沒有有人保障專門進攻來的爽,李承擔了一定量的防守與接一傳的任務,進攻效率自會下降,得分也會減少,但陣容的整體攻防及攻手的配置效果會好,對球隊的貢獻值會大。同時,苦練一傳的好處,也會使小李在小主攻位上能替補張常寧,共撐朱婷對角。

七,李盈瑩作為主攻要想堪當大任,成為好的、符合中國女排攻防體系的主攻,必須融入體系,而融入體系的前提之一就是練好一傳與防守,做到能攻善守。否則,攻強防弱,不能自保,場上還要倒保障,只會增加後防與右翼壓力,打破攻守平衡,這樣李也只能替補後發,改變節奏,做輪換球員,有限度的使用,必沒大的前途。因此,練好一傳,頂住大力跳發與追發,協同後防,融入體系,做到攻防兼備,才是一個有為的主攻所必須的,所要做到的。

事實證明:郎導採用世界排球發展的先進理念,結合中國女排的具體情況,總結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攻防兼備,攻守平衡,打整體排球的技戰術打法,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女排在幾年來的世界大賽上取得的輝煌成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蔚藍的天73114570


作為中國的主攻手,被要求苦練一傳的不僅僅是李盈瑩一個人。只是曾經的李盈瑩因為受天津女排戰術打法的限制,沒有在一傳環節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加之李盈瑩的攻擊力超強,這讓她的長項和短板都顯得非常突出。因此,李盈瑩的一傳問題才被格外的關注。


作為天賦極高的年輕球員,李盈瑩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補齊了自己一傳能力上的短板,實在是難能可貴。作為一名強力攻手,李盈瑩能夠全面發展,不管是對中國女排,還是對她個人來說,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首先,在中國女排的戰術體系當中,因為有朱婷這個超強攻手的存在,這就要求另一位主攻手必須具備六輪一傳的能力。攻擊力強大的李盈瑩在一傳方面的進步,意味著她將能夠融入到中國隊的戰術體系中去。這無疑會讓主教練在排兵佈陣時多了一種選擇,也會增加國家隊球員的厚度和實力。而李盈瑩本人,也憑著這個進步讓自己避免了遭遇像王一梅,劉晏含似的困境,為自己在國家隊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在國際排壇上,因為強力接應打法的崛起,接六輪一傳就成了主攻手必備的技能。李盈瑩一傳能力的過關,意味著她將有機會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展示自己強大的攻擊力,展示中國女排球員的風采。


衷心希望中國的女排攻手們在擁有強大的攻擊力的基礎上,都能夠全面發展,做到一專多能。在為中國女排貢獻更大力量的同時,也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祝福她們!


Star說


一傳是球隊的生命線,排球運動實質上就是發接發的防守加組織進攻的過程,李盈瑩的進攻能力沒有強大到,可以像艾格努、博斯科維奇那樣不接一傳專注進攻的程度,因此她必須苦練一傳,最起碼能後排三輪自保。

①中國女排目前的技戰術體系註定主攻必須接一傳。中國隊缺少強力接應,主攻的進攻壓力大些,往往採取雙主+接應+自由人的一傳體系,李盈瑩作為主攻新人攻強守弱,2018年入選國家隊以來,替補上場發揮了不少奇兵作用,但一傳短板明顯,也曾受到郎導的公開批評,一傳不練好在以朱婷為進攻核心的這支國家隊,李盈瑩就很難立足。

②李盈瑩一傳練好了,可以更加豐富中國隊的排兵佈陣。李盈瑩是郎導手中變陣的一枚重要棋子,更加全面的她可以和張常寧一道,撐起朱婷對角主攻的位置,解放朱婷一傳防守的壓力,發揮婷隊進攻核心的作用,李盈瑩一傳練好了還可以頂替朱婷搭檔張常寧打主攻,也能構建婷盈主攻,張常寧接應的最強邊攻組合,所有這些變陣都建立在盈瑩一傳過關的基礎上。
③練好一傳對李盈瑩未來的成長意義重大。李盈瑩作為郎導著培養的潛力新星,未來有可能成為朱婷之後女排的接班人,如果存在一傳、防守的短板是不可能助力國家隊取得好成績的,成不了強力接應,成為像朱婷一樣的全能主攻,是李盈瑩成長的必經之路。

總之李盈瑩的進攻固然強勢,但還沒有強大到超越朱婷的程度,她又成不了艾格努、博斯那樣的強力接應,因此攻防兼備的全面型主攻就是她必然的選擇,攻強守弱的她練好一傳就是重中之重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