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最早的導彈沒有衛星,靠什麼定位?

聊聊349


二戰期間德國為了跨越英吉利海峽轟炸英國本土城市,集中力量開發了V1飛航式導彈和V2式彈道導彈,這兩種導彈也是日後各類型導彈的鼻祖。

在這種導彈的全程飛行中,德國人並不是通過無線電方式進行全程地面指揮引導,而實際上都是導彈自身自主飛行的,只不過發射前提前設定了目標參數,之後就不再管了。導彈這種自我引導能力其實就是當時的導航技術——慣性導航,俗稱慣導。

慣導導航的基礎就是各類型的陀螺儀(機械式、激光式、光纖式),二戰時期的陀螺儀一般都是機械式的,在飛行過程中可以實時測量彈體的飛行方向角度、各個分量上的速度值、加速度值、角速度值等,從而完整的測量彈體空中飛行的運動參數,在此基礎上,從發射點開始依靠計時器的作用,就可以進行機械式的積分運算,從而構建出彈體飛行軌跡了,依靠這種軌跡的繪製,就可以實時的控制導彈飛向指定目標。

從這種慣導原理來看就能發現這種導航方式固有的缺點:

1、需要精確測量發射點的座標位置——這是慣導實時導航的基礎,計算的原點位置,所以V1/2兩種導彈一般採用發射場定點發射方式,無法裝載軍艦上或者飛機上進行機動式發射,那樣就會影響導航精度。

2、飛行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進行誤差修正——機械式積分運算,隨著時間的推移,誤差一直在被累積放大,一旦射程過遠,就會影響射擊精度。

在二戰時期,由於沒有遠程雷達,彈載雷達或者星光制導、衛星制導等技術的介入,德國人的這兩款導彈射擊到300km之外的目標,一般準頭都比較差,實戰中打的都是概率,而不是精度。

當然,這款導彈如果配置核彈頭,那麼精度差點也就無所謂了,可是二戰德國並未完全掌握核技術。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答案很簡單:壓根沒有定位。

第一代彈道導彈(Ballistic Missile)V2壓根不需要藉助任何外部信號進行定位,通過實現在導彈內裝訂好拋物線軌跡,直接靠自身攜帶的慣性測量單元,即陀螺儀,加速度計等機構,將參數輸入到模擬計算機進行誤差修正,所有的控制調整都是自封閉的,不需要外界提供任何反饋,所以是完全開環的。加上那時候純機械式的慣性測量單元和模擬計算機的精度實在感人,導彈只能是打到哪算哪。第一代的巡航導彈(Cruise Missile)V1也差不了多少,只不過它不走拋物線彈道,而是在高空用彈翼產生升力,巡航飛行。這貨也僅有機械式的慣性制導系統,跟V2一樣,所以除了起飛重量飛行速度和彈道模式不一樣,精度和殺傷率都是令人髮指的低。這兩種導彈只能用來實施戰略恐嚇,向人口稠密區發射,給盟軍平民造成一點恐慌。實際戰果寥寥,甚至平均下來一發導彈都炸不死一個平民。

V2火箭

V1火箭

到了冷戰時期,彈道導彈有了長足的進步。首先是慣性測量單元的精度大大提升了。這時候機械加工精度又了長足進步,而且在材料上不再選用廉價的鋼鐵,鋁或是鈦,而是採用一種比較稀有的金屬:鈹。由於陀螺儀裡高速旋轉的轉子會產生大量的熱,良好的導熱性能可使熱量在陀螺上均勻分佈,從而降低陀螺的內部應力,小的熱脹係數則可以進一步減小陀螺的形變。鈹的熱導率為不鏽鋼的8.21倍,熱脹係數只有鎂的44.1%,是所有金屬裡最適合做陀螺儀的。美國於50年代苦於大力神和民兵導彈的鋁陀螺儀型變量較大,導致精度降低的問題,率先研發出了使用鈹的“先進慣性參考球”(Advanced Inertial Reference Sphere,AIRS)。這個球體被放置在一個密閉空間中,用氟利昂將其浮起,以隔絕外界衝擊力。此外也有氣體懸浮和靜電懸浮的版本,B-52攜帶的就是一臺靜電懸浮的陀螺儀,每小時的漂移僅有70多米,也就是說B-52哪怕飛上1個小時,只要事先規定好航跡嚴格按照它來飛,不借助任何外部導航設備的情況下,飛到一個點目標頭頂上也沒有任何問題。


和平衛士洲際導彈的陀螺儀,漂移只有1.5×10−5 °/h

除了陀螺儀之外,戰後出現的另一大制導技術星光導航,也極大提高了導彈的精度。星光導航使彈道導彈的制導從開環變成了閉環,可以參考特定星光的位置來確定當前所處的位置,從而使系統獲得一個來自外部的參數。這種導航方式源於古老的航海技術。古代人要想確認方向和自己處在的位置,需要使用六分儀來測定特定星體與自己的角度,通過三角函數算出當前船隻大致的位置。這個簡單的方式被洲際導彈沿用,在沒有GPS的年代,洲際導彈使用星光導航和慣性制導,便可以獲得很高的精度。該技術由美國於50年代啟動研發,在65年11月最先在北極星導彈上進行測試,並獲得了成功。

古老的航海技術,在最尖端科技上得到了沿用

比如1986年服役的和平衛士洲際導彈,搭載了鈹制的液浮陀螺儀,加上星光導航,可以獲得僅90米的圓周概率誤差(Circle Error Propotion CEP),比50年代服役的第一款“大力神”洲際導彈的1400m圓周概率誤差,縮小了快2個數量級。對於一款搭載核彈頭的戰略導彈而言,這個精度恐怕是點高的過頭了。

和平衛士陸基洲際導彈

到了今天,彈道導彈不光有星光、慣性制導,還有衛星制導系統,這還不夠,為了保證末端命中精度達到米級,還使用末端光學/雷達修正,洲際導彈打出巡航導彈的精度,不再是夢。

我國的反航母彈道導彈測試


宣仔


導彈,顧名思義,是能夠被引導按照一定方向飛行的一種擁有動力的引導炸彈,但是早期的導彈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能夠被人操縱,甚至早期的導彈並沒有衛星制導!由此可見,中國的兩彈一星計劃在彈道導彈上的努力實在是令人佩服!

早期的導彈並沒有衛星制導的原因很簡單,那便是因為導彈發明之時還沒有衛星。要知道人類在14世紀便研發出了火箭,在之後將炸藥綁上火箭也是中古軍隊常用的戰法。在近代之後火藥火箭變為了液體火箭,而彈頭處的黑火藥變為TNT裝藥,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真正讓導彈成為導彈的,主要的不在於其性能和威力,而是在於導彈在如今老生常談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同樣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通過無線電控制導彈的姿態變化,點火時間與軌跡,乃至於在導彈上的計算機預先輸入指令都是信息化程度的體現。

當然,比起衛星定位制導,早期彈道導彈的信息化水平依舊保持著極為原始的水平,想要達到隨著彈道制導的方式,便要從導彈的火箭推力,燃料搭載量,燃料箱體積,乃至如亞軌道入射角度,大氣層再入射角度,火箭發動機關閉時間時時刻刻開始程序的預設,其中不乏在如今依靠超級計算機才能完成的計算。

就算是能夠被螺旋槳戰機擊落的德國V型導彈如此簡單的構型,也需要幾百人對一顆導彈進行同時計算來確認發動機關閉時間。在導彈俯衝之時若是發動機關閉時間早了或晚了毫秒之差,便可能讓它與目標失之千里。

最簡單的V型便是如此,更何況在之後射程更遠,速度更高,所需要計算的誤差值更小。在這樣的苦難目標下,我國的兩彈元勳使用手搖式計算器在大西北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終於讓我國的彈道導彈達到了可堪使用的水平,打破了兩強對我國的核訛詐與封鎖,宣告了中華民族乃至黃種人也是能夠製造出彈道導彈核武器的,不由得讓人心中湧出一等一的佩服!


霹靂火防務


導彈是德國人發明的,最早的飛航導彈是德國的V-1導彈,而最早的彈道導彈是德國的V-2。這兩款導彈在當時都算是天頂星科技,不過卻因為技術不夠成熟,再加上當時的德國敗局已定,所以並沒有能夠給希特勒的納粹政權帶來實質性的延長。反而因為德國的技術突破,讓當年的幾個勝利國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早就二戰後導彈發展的百花齊放!


當年沒有衛星,這兩位仁兄的制導方式大同小異,都和慣性制導有關。V-1是飛航式導彈,當年英國也叫這種導彈飛機導彈。因為它長這樣子▲。看起來就像是一臺加了彈頭,可以自己尋找目標進行攻擊的飛機。V-1導彈是德國研製的第一款導彈,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V-1採用的是單純的慣性制導。所謂的慣性制導就是利用陀螺儀和加速計實現定位,然後自動修正姿態,使導彈飛行姿態符合發射前設置的參數,從而實現準確打擊目標。

其具體的工作過程非常具有朋克風,全部是精密機械結構運轉。發射前,德軍參謀在地圖上標定自己發射陣地和敵方目標的座標,然後計算出飛行時間,將相關參數輸入到導彈。然後導彈“嗖”地起飛,同時利用陀螺儀不斷測量自己的角度差,並通過加速計和空速管測定自己的加速度和速度,實現自我定位。然後這個時候陀螺儀不斷幫助導彈穩定飛行姿態,同時修正飛行參數,導彈上的計時器也在一分一秒的過去。


終於,計時器開始倒計時,導彈也已經飛行到了目標附近空域。計時器咔得停止,一系列的機械結構驅動油路阻斷器阻斷供油,然後導彈失去動力摔向目標爆炸。

這種制導方式是人類導彈制導的開端,不過一項新技術的開始運用是很不穩定的,V-1導彈也為能免俗。二戰期間,德國一共向英國發射了將近1萬枚V-1導彈,大概有7000多枚沒有故障到達英國被英國防空系統發現。在英國防空系統的打擊下,有一半成功飛到地面發生爆炸,這個成績在當時來說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同時也給英國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



V-2導彈相對於最開始的V-1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制導方式也從原來單純的慣性制導升級為慣性導航加無線電指令制導。在發射之前,也要進行一系列的計算。首先要在地圖上確認發射陣地和目標座標,從而得到飛行時間,彈道參數,最後確認導彈的發動機關閉時間。V-2導彈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採用垂直髮射。在垂直上升-29公里後,通過之前設置的參數,超目標方向以一定角度飛行。這個時候陀螺儀控制飛行姿態,地面控制站不斷髮射無線電調整導彈飛行參數。在到達設定時間之後,關閉發動機,導彈自由落體運動,最終擊中目標。

美國的機械陀螺儀

其實不僅是導彈,我覺得德國應該算得上是整個現代軍事工業的師祖了。聽過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叫做“前蘇聯和美國研究德國的屍體,俄羅斯則研究前蘇聯的屍體”。意思就是,前蘇聯和美國的武器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全部得益於德國的失敗,然後在德國的武器基礎上進行研究。的確如此,現代很多武器依然可以看到二戰德國的影子。比如戰略武器的三板斧:慣性導航,導彈和核武器,就全部是德國人發明的。


赤焰噠噠噠


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廣泛應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讓車輛、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即使在陌生的地方也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尋找到方向。不過,對於彈道導彈來說,衛星導航並不是主要的導航手段,即使沒有衛星的幫忙,它依然可以擊中目標,這是因為導彈的導航方式是慣性制導。

(衛星導航系統)

(衛星導航只是輔助導航手段)

在導彈尚未出現前,對遠距離目標的攻擊主要依靠火炮來完成。不過火炮的射程有限,於是人們想到可以在炮彈上安裝一個發動機,推動炮彈前進,這樣不就可以增加射程了嘛?但是這樣雖然增加了射程,卻又沒辦法保證擊中目標,直到慣性制導技術的出現,這個問題才得以就解決。

(德國的V2導彈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實戰的彈道導彈)

所謂慣性制導就是利用物體的慣性來實現制導目的的一種方式。這種導航方式主要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其原理是首先測出導彈的加速度,隨後進行一次和二次積分運算,得出導彈的飛行速度和位置信息。將每一瞬間計算出的導彈速度和位置數據,通過飛行控制程序,與給定的導彈攻擊位置進行對比,並將對比結果偏差值轉換為控制信號,再通過飛行控制系統控制導彈姿態,使導彈始終沿給定彈道飛行。

(慣性導航原理)

慣性制導系統主要是由測量裝置、計算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其核心是由陀螺儀和加速度表等組成的慣性測量裝置,主要負責測量導彈的各種運動參數。目前陀螺儀的安裝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為平臺式和捷聯式。平臺式顧名思義就是將加速度表安裝在平臺上,利用陀螺儀保持平臺的穩定。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平臺不會受導彈飛行姿態的影響,始終與慣性參考系方向一致,有利於降低導航計算的複雜程度。捷聯式則是將儀表直接安裝在彈體上,所得數據需要計算機計算後,再由控制系統進行控制。捷聯式的好處是體積小、重量輕。特別是隨著激光技術的發展,有效提高了抗衝擊能力,使得其廣泛使用在戰術導彈上,而平臺式則主要使用在洲際導彈和潛射導彈上。

(陀螺儀的結構)

(平臺式陀螺儀)

(捷聯式陀螺儀)

(潛射彈道導彈)

慣性制導的好處在於系統可以自主式制導,受外力影響小,可靠性強。不過,它的缺點也比較突出,那就是誤差範圍比較大,也就是說精度不高。由於每一瞬間的計算都存在誤差,隨著時間的推移,誤差的積累就會變得越來越大,例如美國的民兵3洲際導彈,其誤差範圍就在200米左右。目前彈道導彈多采用複合制導方式,以慣性制導為主,以保證可靠性,再配合衛星導航、星光導航等手段來提高精度。慣性制導雖然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是這點誤差也並不是不可接受。帶有核彈頭的洲際導彈,其誤差範圍在百米左右,放到戰場上這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對於彈道導彈而言,更重要的是可靠性,畢竟衛星導航和星光導航都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所以即便慣性制導存在誤差也是可以接受的。正因為如此,目前世界各國的彈道導彈都採用慣性制導為主,其他制導方式為輔的制導方式。

(美國民兵3洲際導彈)

(洲際導彈多采用複合制導的方式,以慣性制導為主)


戰情解碼


導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發明的,而首先發明這款武器的是納粹德國。當時納粹德國發明瞭V1和V2兩種導彈,V1是類似於現在的巡航導彈,而V2就是彈道導彈。英國是遭受納粹德國V1和V2導彈打擊最多的國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還沒有衛星這個高科技的產物,當時的火箭技術並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不要導彈制導模式,是一種非常可靠的模式,包括現在的彈道導彈也在使用這種技術,只是相對先進的一點。



慣性導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就已經被髮明出來。慣性導航就是在微積分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而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部件就是陀螺儀。陀螺儀在導彈發射前會被啟動,由於陀螺特有的特性會保持穩定性,導彈運動包括軌道就可以通過陀螺的變化來進行設定。


受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陀螺儀穩定性還是比較差,所以導航精度也相對來說不像現在的導彈那麼精準。


航空視界


最早的導彈是納粹德國發明的,被大量用於攻擊英國東南部的目標,英國人稱它為“有翼飛彈”,1944年首枚V1導彈由德軍第115高炮團在法國北部向英國本土發射。這枚導彈長達8米,總重量有2噸多,其中炸藥就有將近1噸,是個實實在在的大個頭,所採用的制導方式是慣性制導,簡單理解就是對著目標扔出去,形成一個拋物線的軌跡。


現在的導彈制導系統有很多,有自主式制導、尋的制導、遙控制導、複合制導等,具體方式有激光、紅外、雷達、無線電等。這些都是針對不同裝備、不同戰場情況下研發的制導手段,比如空戰中飛機上的導彈,大多采用尋的制導,簡單來說就是用激光、無線電波束、紅外線等對目標發射信號,導彈導彈沿著信號路徑追蹤,這種制導距離較近。

另外在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等大多使用遙控制導,而複合制導就是在導彈初始階段、中間段、末段採用不同的制導方式或者全程由幾種方式共同制導,主要是為了提高精度和制導距離,比如常用的反彈道導彈、防空導彈等。



但是,不管制導當時怎麼變化,以納粹德國V1導彈為雛形的慣性制導依然是大國殺器的主要制導方式。所謂慣性制導,現在也稱為自主制導,那麼它的前提就是要知道發射點和目標點的座標位置,早期主要依靠陀螺儀和時間程序機構來控制導彈的飛行姿態,導彈發射後不需要外界提供任何信息,他它會根據飛行時間、引力場變化、導彈初始狀態,通過慣性裝置進行姿態的瞬時確定。


直到現在,大多數地地導彈,包括戰略威懾的洲際導彈主要還是採取這種慣性制導方式,比如美國的“民兵”、美國的“戰斧”、俄羅斯白楊洲際導彈、我國東風系列導彈等。主要原因是因為這種制導方式距離遠,抗干擾性強,後來人們在彈頭末段增加了各種規避方法,比如重心偏移裝置等,使其也能夠有效避開來襲的攔截導彈。

另外有沒互粉的啊,我才10個粉絲,能不能超過100呀。😭😭😭


環太軍事


最早的導彈是德國研製的V1巡航導彈,後來德國又研製出V2彈道導彈。那個時候沒有GPS更沒有北斗,那導彈是如何知道自己到哪了?什麼往下衝呢?


當時的美國人也有同樣的疑問,隨後的研究中給我們解密了V1是如何定位自己的位置的,並且知道什麼時候該往下衝的。

V1在發射之前會有專門的人員通過一系列的運算來大體測量距離距離目標多少公里,然後把V1導彈中的里程錶設置成這個數字。
V1導彈頂端有一個螺旋槳,在飛行時會轉動,

而剛剛也說了V1導彈尾部有一個里程錶,會根據螺旋槳的轉數判斷大體走了多少公里,當然這裡面的影響就非常多也非常大了,以至於很多德國的V1導彈成了布朗運動彈,精度並不高。



一旦到達設置的里程數V1裡面的切斷機會自動切斷連接方向舵的氣壓管,從而固定住方向舵,此時兩臺起爆器會彈出一組擾流板,干擾升降舵下方的氣流,從而使V1向下進行大角度俯衝。從而實現自動到達目的地,自動下落的目的。


軍武小咖


定位?是衛星導航系統出現後才有的詞彙。定位,是一個很講究精度的專業詞,如果誤差達到幾十公里,是不會用這個詞的。


在沒有“定位”這個詞語的時代,相應專業詞叫做導航。導彈從前沒有定位一說,但有導航這個說法。



早期的彈道導彈,從最早的V-2開始,彈道導彈唯一的制導方式就是慣性導航,屬於自主式制導。這個慣性導航,是利用慣性元件(加速度計和陀螺儀)來測量運載體本身的加速度,經過積分運算得到實時的速度和位置,從而實現對運載體的導航定位目的。其中,關鍵慣性測量裝置——陀螺儀可以說是慣性導航的靈魂所在。



可見,早期的導航實際上是通過自身運動算出來的,而不是參照外界物體測量的,所以誤差很大。後來才有了天文導航、多普勒導航、地形匹配等新模式,但都不如後來的威信導航精度更高。(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導彈的制導不一定需要衛星來進行定位制導,比如戰術類型的防空導彈和空空導彈,都不需要衛星制導的幫助。戰略類型的導彈,比如洲際彈道導彈,也是依靠自身的獨立系統進行導航,而不需要藉助外部設備!

早期的導彈,基本上也可以劃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彈道導彈,第二種就是戰術類型的導彈。比如前面說到防空導彈和空空導彈就是戰術導彈,這兩種類型的導彈,在二戰時期都已經誕生了。

下面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兩種大類型導彈的制導方式!

彈道導彈

彈道導彈使用的就是慣性制導了,這種制導方式並不是字面上面的理解,像火炮那樣瞄準目標大致的方向,然後設定好射擊角度射擊就行,實際上慣性制導不是這樣的,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制導方式!

不過早期的慣性制導,並沒有現在的複雜,早期的慣性制導設備它主要是由陀螺儀、空速計和油門控制系統等系統組成的,然後發射操作人員根據發射地點和目標地點的地理位置,計算出導彈的發射方向和飛行時間等信息。導彈發射後,陀螺儀和空速計等設備開始工作,保證飛行方向、速度和高度等。當導彈飛行完預定的時間後,導彈的油門控制系統開始切斷燃料供應,導彈失去動力飛向目標。

所以早期的導彈完全就是依靠自身的裝置進行制導的,根本沒有藉助外部的設備進行制導。不過這樣的慣性制導方式,精度還是非常差的,一般都是依靠理論的數據計算出來導彈的飛行方向、角度和飛行時間,完全沒有考慮到導彈飛行過程當中的實際情況。比如說導彈飛行過程當中的風速,一旦導彈在空中偏離了一點點方向,那麼就導致最終的導彈精度產生幾公里的誤差,這樣對精度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所以二戰時期,德國即使向英國發射了不少的V2彈道導彈,但是造成的傷亡不大,一定程度上就是早期的慣性制導系統的缺陷導致的!而現代的慣性制導裝置,更加先進了,裡面安裝了更多先進的儀器,比如說經緯儀和加速度計等設備,這讓彈道導彈在飛行過程當中,可以時刻知道自己的飛行姿態和位置以及距離目標的距離等等,可以實時的調整飛行方向、角度和速度。所以現代採用慣性制導的彈道導彈,圓周命中精度一般可以達到百米的誤差範圍內。下圖就是現代慣性制導裝置:

戰術導彈

其實二戰時期,就已經誕生了各類戰術類型的導彈,比如說防空導彈和空空導彈,甚至連空射版本的反艦導彈也都誕生了,基本上都是聰明的德國工程師製造出來的,比如說下面就是二戰時候的一些防空導彈:

而二戰時期的戰術導彈,制導的方式大概有兩種:

無線電制導

第一種就是無線電制導,簡單的理解可以說是遙控制導,需要在發射之前,需要導彈先瞄準目標的大致方向,然後發射後,由導彈飛行控制人員通過無線電遙控來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不過這樣的制導方式缺點也很多,比如說需要靠目視來確定目標在哪裡,只能在白天或者可視情況非常好的條件下對目標進行攻擊,而在夜晚等可視條件差的情況下不能攻擊,也就是不能具備全天候的作戰能力。另外由於導彈的控制人員距離目標比較遠,也很難判定導彈距離目標的真實距離,命中的精度比較差。

雷達制導

當雷達誕生的時候,研究人員就想著使用它來為武器進行制導,作為武器的眼睛!雷達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依靠雷達的發射機,發射一定頻率的雷達電磁波,輻射到空中,當空中有目標障礙物的時候,電磁波就會發生反射,反射的雷達回波,會被雷達的接收機接收。

然後雷達的處理器在對雷達回波進行處理,得到目標的各種信息,比如目標的距離和方向等信息。有了這些信息,導彈就知道目標在哪裡了,而且雷達的電磁波是不斷的實時發射的,也就是目標的信息也是時刻更新的,導彈就可以根據目標的距離等信息,飛向目標。

雷達制導相比較無線電制導,具有全天候的優勢,不受天氣的影響,自動化程度比較高。但是早期的雷達制導精度還是非常差,機動性也很差,導致戰鬥機被跟蹤了,可以輕易的依靠機動性,躲開導彈的攻擊!

所以就算是現在作戰,沒有衛星,導彈照樣可以精準的命中目標!當然有了衛星,也提高了某些導彈的命中精度,比如說巡航導彈,採用衛星制導,精度大大提高,能夠達到米級以下的精度!彈道導彈採用慣性制導和衛星制導複合制導方式,也能大大提高命中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