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雲計算:計算的分散化日趨明顯

UCloud創始人兼CEO季昕華在“風向Talks2020”上表示,如今,雲公司不再強調它的產品功能,反而是性能、性價比要求越來越高。雲計算未來將迎來計算分散化、雲和邊緣計算結合、公有云和私有云打通等趨勢。

季昕華表示,之前,雲是形容詞,可以加在任何名詞的前面,比如雲手機、雲電腦、雲遊戲。之後,任何詞都可以加雲,比如遊戲雲、醫療雲、政務雲。在2012年、2013年的時候,中國有幾千家甚至上萬家做雲計算的企業,那時候大家說雲計算很好,要趕緊加入,不然就被顛覆了。

但經過幾年的磨鍊,大家發現雲計算是非常苦的事。不管是國外的亞馬遜,還是國內各種雲公司,都在強調服務。“曾經以為雲是高大上的東西,做了好多之後才發現,雲的基本模式是早上開會,下午記代碼,晚上陪客戶喝酒。”季昕華說。

2019年年初,大家都開始關注智慧雲了。各種公司都開始做私有云,發現原來公有云只佔整個世界的3%,另外97%的業務都放在私有云上。雲已經變得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雲計算,而是要能夠落地的雲計算。雲計算的重點也變了,之前行業都在講IaaS、PaaS,從存儲、大數據、人工智能,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到目前為止,有三百多萬個產品。

然而,今年非常明顯的趨勢是雲公司不再強調它的產品功能,反而是性能、性價比要求越來越高。有很多公司開始在性能上下功夫,雲計算的重點發生很大的變化,開始向開源傾斜,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軟件公司越來越多,都在逐步上市,而且發展很好,估值也非常高。

“這讓我想起一首詩——‘你有時候看雲,你有時候看我,我覺得你看雲的時候很近,看我的時候很遠’。”季昕華表示,“但從雲計算從業者的角度來說,這首詩要改一改,我覺得你看雲的時候很遠,看我的時候很近。”

現在,很多開源公司沒有好的商業模式,賺了很多名聲,但是不賺錢。因為很多雲公司都看客戶在用哪款開源產品,然後在雲上搞一個類似的平臺,讓這些公司在他的平臺上用開源軟件,結果客戶都不把資金交給開源公司了。雲計算是軟件,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出,雲計算其實很難,因為所有的客戶都不希望被雲公司綁定,很多客戶更願意使用開源軟件。

季昕華認為,總結下來,雲計算有幾個關鍵的趨勢。第一是計算的分散化,之前大家說最好的計算是在一起,這幾年變化非常大,變化的原因是數據越來越多,在以前的情況下,CPU很貴,計算單元很貴,數據量很少,數據圍著計算跑,把所有的數據都送到CPU計算。但是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數據量越來越大,把數據送到一個地方去的成本遠遠高於把計算芯片放在本地的成本,計算的分散化越來越明顯。

因此,在存儲上加芯片,讓數據不再跑路,把算力靠近數據,這是第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方向——計算分散化。最近幾年出現了非常多的公司做加速和優化,比如在存儲上、網卡上做優化,目的是為了讓數據能更靠近計算。正是計算的分散化使得所有的雲公司用軟件和硬件結合,能夠極大地提高整個系統的門檻,把軟件和硬件結合得更緊密。

第二,雲和邊緣計算結合。雲是集中的,是大規模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下,有很多子場景無法在集中情況下做計算。邊緣計算的核心是低時延,所以我們需要在邊緣上部署非常多的計算節點,通過計算節點處理分析,能夠讓很多應用跑起來。所以,雲和邊緣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轉化,這將會在2020年出現曙光。集中和分散不斷演變,而5G和更多GPU的出現將會改變雲和邊緣的格局。

第三,公有云和私有云打通。大家曾經認為公有云是最美好的世界,能夠一雲走遍天下。雖然都認為公有云是發展趨勢,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企業還是希望能夠在本地部署業務,在本地能夠放服務器、部署數據庫,這樣才能更放心。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聯合部署將會是2020年之後非常大的趨勢,私有云最終將會走向公有云,即便這可能需要一年、兩年或更長時間。

文字整理:張英葉曜坤鄧聰劉彤攝影:張松延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