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話說一陣秋雨一陣寒,臨床統計顯示: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季節住院的比例是春夏季的2-3倍。天氣變冷後,人們的飯量會增大,攝入的熱量也隨之增加,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秋天要特別注意監測餐後血糖,平時只關注空腹血糖的患者更該如此。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把餐後血糖降下來

健康提示:飲食適量,監測血糖

天氣變冷後,人們的飯量會增大,攝入的熱量也隨之增加,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寒意刺激交感神經使體內的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多,也可能造成血糖的升高和波動。所以,秋天要特別注意監測餐後血糖,平時只關注空腹血糖的患者更該如此。餐後血糖居高不下,還容易誘發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心腦血管併發症。

醫生建議:糖友們一定要及時監測血糖,科學用藥,防止出現急性併發症。血糖波動大的患者,在現有降糖用藥方案的基礎上,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加服幫助控糖和防止併發症效果顯著的胰島素增敏劑。

秋季飲食過多和過少都不妥當。秋季宜選擇水分較多以及一些生津潤燥、清熱通便、滋腎潤肺的果蔬,如苦瓜、黃瓜、萵筍、竹筍、菠菜、蘑菇、西紅柿等。儘量採用清蒸、清煮、清燉等烹調方式。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護好你的腳

健康提示:注意保暖,滋養皮膚

秋季皮膚容易乾燥脫皮,進而發生破損,這是糖尿病患者的大忌,如果對足部護理不當,會讓微小的創口迅速發展成糖尿病足。

醫生建議:要積極控制好血糖並保護雙腳。每天用溫水洗腳,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水溫不超過40℃,防止燙傷雙腳;泡腳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5-10分鐘之間;洗後輕輕擦乾,保持皮膚乾爽。還可用潤滑乳液或營養霜來防止皮膚乾燥、皸裂。經常檢查足部是否有皮膚裂傷、擦傷或水泡、紅腫、蚊蟲叮咬傷等,一旦發現足部潰瘍感染,馬上到內分泌科或糖尿病專科處理。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千萬別感染

健康提示:防寒保暖,增強免疫

秋天早晚溫差大,容易發生感冒等疾病。免疫力本就不高的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婦科感染等。這都會引起血糖升高,反過來也會加重感染。糖友一定要高度警惕,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繼發感染後病情會加重,血糖易升高,甚至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人應該如何防秋燥呢?

1. 來點潤燥茶

除了白開水,果蔬汁、湯、淡茶都是不錯的選擇。糖尿病人還可以每天泡點麥冬茶,既能補充水分,還能養陰生津。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2. 飲食要滋潤

果蔬中,蘿蔔、黃瓜、冬瓜、菜花、白菜等都比較甘甜滋潤,燉、涼拌、蒸煮等方法烹飪還能大大地保留蔬菜中的水分。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3. 嚴防腸胃炎

秋天是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糖尿病人本身抵抗力比較差,此時更不能放鬆警惕。儘量不吃生冷食物,注意飲食衛生。家中備些胃腸病藥物,以防不時之需。

“春捂秋凍”養生法不適合糖尿病人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氣的刺激,還容易發生血管痙攣,使血量進一步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等併發症。加上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伴發,冷空氣刺激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心肌梗塞等後果。

進入秋季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確保健,成了諸多糖尿病人關心的話題。因為在這個季節,糖尿病患者併發“難兄難弟”病高血壓、冠心病及腦中風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得多。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常說的“春捂秋凍”,對於糖尿病人來說並不適合。

這是因為,秋季天氣轉涼之後,身體需要更多的熱量來抵禦寒冷,人們的進食量也會有所增加,這時對於糖尿病人來說血糖本身很難控制。如果再“秋凍”,很容易導致血糖波動幅度增大或加重併發症等後果。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尿病患者尤其應注意秋季保健。具體做法有:

一、注意保暖,及時更換衣物。洗澡水溫不宜過高,避免皮膚瘙癢。洗澡時間不要過長,儘量用弱鹼性或中性的香皂、沐浴露等,浴後全身立即塗抹潤膚乳,保持皮膚溼潤,或者到醫院裡配無香的止癢潤膚膏劑。

二、進行有氧運動,預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還伴有心腦血管等疾病,繼發感染後病情相對嚴重,並有可能導致死亡。因此,秋冬季節應注意體育鍛煉,糖尿病患者適合做有氧運動,比如快走、十點負荷運動、打太極拳等。

三、經常檢查雙腳,預防糖尿病足。看看腳底的皮膚有無紅腫、皸裂、水皰、擠壓傷、腳癬、抓傷和足趾變形,如果有問題要儘快去醫院內分泌科檢查。洗腳時注意水溫不要過高,避免燙傷。注意足部保暖,每晚用45℃左右溫水泡、洗腳15分鐘;用熱水袋的時候,水溫也不要太高。如果能配合服用些保養產品,如蜂膠、蜂王漿等效果更好。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凍”四不宜

有的糖友兼有周圍血管和神經病變等糖尿病併發症,微循環會出現障礙,這也使得他們機體末梢的供血比正常人差,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血管發生收縮甚至痙攣,導致血流量進一步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誘發糖尿病足等併發症。

隨著秋涼時節的到來,不少熱愛養生保健的糖友也加入到“秋凍”保健的隊伍中來,出於四個原因,不應迷信“秋凍”養生。

中醫養生所說的“秋凍”不是真正的“凍”,原意是秋天不要過快地添太多衣物。秋季是“陽消陰長”階段,如果天氣稍冷就急著加衣服,皮膚未經嚴寒的鍛鍊,可能會導致抗寒能力下降。所以人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體質科學增減衣物。此外,頭、頸肩、肚臍、腰部、膝部和腳都不宜受凍。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糖友秋季注意這幾件事,安全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對於糖友而言,秋季早晚溫差較大,當機體受冷空氣刺激後,胰島素拮抗激素水平會升高,從而引起血糖升高,這是第一個不宜“秋凍”的原因。

第二,有的糖友兼有周圍血管和神經病變等糖尿病併發症,微循環會出現障礙,這也使得他們機體末梢的供血比正常人差,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血管發生收縮甚至痙攣,導致血流量進一步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誘發糖尿病足等併發症。

第三,秋季天氣開始變涼,人們需要攝入更多的能量來維持體內比較旺盛的代謝。但是對於糖友而言,飲食是受一定限制的,這種矛盾會給血糖的穩定控制帶來困難,如果再著涼,容易導致血糖波動幅度變大而加重病情。

第四,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聯繫密切。季節更迭時期也是心血管病的高發期,如果因為“秋凍”誘發心血管疾患得不償失。因此,糖友在秋季應首先想到科學保暖,而不是“秋凍”。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保暖,講究個人衛生和防護,避免交叉感染;平時要多鍛鍊,適當吃點能增強免疫功能的東西,可增強抵抗力。如果發現感染,建議馬上到醫院就診,不要擅自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