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本人云南的,有雅阁车准备在九月十号进滇藏线去拉萨,二十年驾龄,需要注意些什么?

那海666


滇藏线本身没什么,尤其中甸以东,是热闹非凡的旅游线,旅游大巴一辆接着一辆。中甸以西,车少一些,但因为飞来寺一带是旅游热门,所以也没少太多。这段路需要翻一座山,但九月应该没问题。

过了飞来寺,有很长一段沿河谷行驶,路况不错。一直走下去就是芒康,滇藏线也就走完了。

从芒康开始,转上川藏南线,一直到拉萨,全程柏油路,九月份雨量下降,总该比较安全。从林芝开始是高速路,四百公里,不要钱。

川藏线维修路段在金沙江与芒康之间,也就是说,走滇藏线正好把它避过去了。


星爷说车


走滇藏线进入西藏的时候,自驾游,虽然说你有20多年的驾龄,还是要告诉你,注意安全,因为香格里拉这边长时间在峡谷行车,因为整个云南的藏区都是在峡谷行车,不认识,滇藏线也好,还是丙察察也好,都一样,所以在下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落石,才是最重要的。



你都有20多年驾龄了,也不和你讲山路拐弯多上坡多下坡多,估计你的经验比我还丰富,应该也能够做到,收放自如,遵守交通法规,该减速的减速,绝对不能超速,也不能疲劳驾驶,等等,如果有副驾驶,让他帮助你去,多观察一下,远方的山体路况,手机路况信息,从而相互配合做到,必须安安全全。

当然也不用跟你谈高原反应的事儿,记住,不要有太大动作的剧烈运动,保证没问题,因为你长时间在云南生活已经适应了高原环境,你去适应西藏的环境,可能会更快一些。

出发前把车辆保养好了,确保车辆的稳定性。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到藏区旅行,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每一位驴友能够到藏区玩的开心。


超级自驾游


我是3年前走川藏线自驾去的西藏,从青藏线出来的,之前也走过滇藏线到过德钦,对于题主的问题,分享一下我的建议。


九、十月份是自驾进藏最好的季节,基本上不用担心雨季的泥石流、塌方等问题,路况也是最好的时候,而且现在藏区的道路修的都非常好,基本上都是柏油路了,所以轿车肯定是可以无压力的去西藏的。

因为滇藏线在芒康县城和川藏线合并了,后面70%以上的行程都是走川藏线,所以,我提一下川藏线的驾驶注意事项。

川藏线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盘山路,上山下山,上下起伏,蜿蜒曲折,行驶在路上,视野非常不好,很难发现对向的来车,也不容易看到前方较远的路况,此外,川藏线的很多路段都是那种一侧是山崖、另一侧就是悬崖的道路,一旦开车速度过快,出现走神、打瞌睡的情况,或者判断反应不及时,就有可能发生撞车、坠落悬崖或者撞山的严重交通事故,而且有不少西藏、四川等地的本地车,喜欢开快车、超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意气用事怼回去,必须慢慢开,否则真的危险很大,此类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在川藏线是最高的。

川藏线的部分路段两侧有很多碎石山,山上的落石较多,路面会存在碎石的状况,有可能导致打滑、扎胎的情况发生,对行车安全会有一定的隐患,这些是需要注意的。

川藏线弯多、坡多,长下坡特别多,这种路况行车,除了需要充分的利用发动机拖档(低速挡行驶)的能力来控制车速,对刹车的使用也会非常频繁,刹车片的损耗较大,长时间的踩刹车,也容易导致刹车片过热,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因此,刹车制动系统一定要特别重视。我当年在走七十二道拐的时候,就遇到了刹车过热、踩刹车失灵的情况,好不容易才靠边停了下来,等待刹车片冷却之后再进行前进。

青藏线我认为主要需要警惕的就是高原冻土波浪起伏路。

青藏线的风险略大一点,主要是因为青藏线整条线路都是建设在青藏高原上,道路路基都是高原高寒冻土层,因为常年被大货车来回的碾压,以及冻土层特有的特质,很多路段远远的看着没问题,实际上已经被压出了很多波浪形的大坑,一旦车速过快、躲避不及时,或者和来车的会车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冲出路基、撞车、翻车的重大事故发生,有不少自驾的朋友,在川藏线上都没有出事,反而是回程在青藏线因为麻痹大意、开快车而最后造成了悲剧,这个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尽量住在低海拔的县城

川藏线沿途要翻越多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很多路段都是在3000多、4000多米海拔的高度行进,长时间在这种环境里面,身体容易受不了,出现高反的症状,为了保证后续行程的身体状态,建议尽量选择低海拔的县城、乡镇过夜,保证晚上的睡眠,否则一旦高反头痛,晚上睡不好,后面想在舒服的开车就难了。

出发之前一定要保证车况良好

在我看来,不论开长途去哪里,在出发之前都需要对车辆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和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空滤这些消耗件,检查蓄电瓶电量,刹车片厚度,轮胎胎纹深度,轮胎有无鼓包、开裂的问题,油路、电路有无泄漏或老鼠啃咬等,确保长途旅行的过程中,车辆能够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自驾西藏、新疆,要特别重视对轮胎、电瓶、刹车制动系统的检测,长途旅行对轮胎的消耗比较大,尤其川藏线道路上的落石、碎石较多,对轮胎的磨损较大,如果轮胎胎纹深度不够,建议更换全套新胎,如果对胎噪、油耗不敏感的话,可以考虑更换耐磨性更好的AT胎。

我在其西藏的行程中,因为事先没有重视电瓶的问题,出发的时候电瓶已经工作了3年多了,热车电压只有12.9V左右了,等我出青藏线到格尔木的时候终于罢工了,电量不够,打不着火,只好通过跟车友的车辆搭电的方式把车打着,一直坚持到西安才去到4S店更换的电瓶。去西藏新疆旅行,虽然沿途有很多乡镇,但毕竟大部分路段都在荒郊野外,一旦因为电瓶的原因抛锚,确实挺麻烦的,所以,建议如果电瓶的启动电压低于12.2V,热车电压低于13V的,最好更换新的电瓶。

行程安排的注意事项

现在川藏线很多高山垭口已经修通了隧道,通行时间大大缩短,但是自驾西藏仍然是一个很辛苦的旅程,建议时间上安排的充裕一些,每天不要忙于赶路,尤其是要避免赶夜路,距离缩短一些,不容易疲劳。
现在川藏线的行程一般是5天左右,如果包含稻城亚丁的话,增加2天左右。
青藏线因为路线的特点,最好是两天走完。

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问题

这几年随着川藏线自驾游的发展,进藏的游客越来越多,沿途各县城的配套服务和治安管理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藏区人民更加富裕了,以前曾听说的一些恶性事件,这几年确实都再也没有听说过了。
虽然是这样,自驾进藏仍然需要多提高警惕,毕竟,即便是藏区,也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尤其是这几年旅游开发很热,各种人都会汇聚到热闹的地方。
川藏线和青藏线沿途要经过多个公安、安全检查站,大量的警察值守,这方面也能够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
每天的行车和住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车辆和贵重物品的保管工作,车辆尽量停放在停车场或者比较热闹的位置,避免停到特别偏僻的地方,贵重的物品也不要放在前排座椅上,以免被人看到之后引起麻烦。

人身健康、高反的应对措施

健康方面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高原反应了,建议提前10-15天服用红景天、高原安等扛高反药物,提高身体机能和血液的携氧能力。
其次,建议准备止头痛的药品,阿咖酚散、芬必得、阿司匹林这些,在出现头痛的高反整张时,第一时间服用,减缓头痛症状,避免症状加剧诱发其他问题。
准备多一些葡萄糖粉,在出现头晕等类似低血糖症状的时候冲服,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
如果有条件,可以携带一两个氧气袋,甚至可以考虑携带一个小型的医用氧气瓶,在以上应对措施没有明显效果的时候,通过吸氧来缓解高反症状。

徒步客搭车的问题

说实话,现在很多徒步进藏的人,挺不招人待见的,不舍得花钱,又没有毅力,走几段路就指望着搭车到达住宿地,然后回去各种炫耀。
有一些搭车客,很不礼貌,坐在车上随意的吃车主的食物,残渣和垃圾扔在车上不清理,一点客气也不讲,很多徒步的都是结伴同行,两三个人一起,如果搭上了车,那种得意,放肆的大声聊天,完全无视车主的感受,很多搭载过这种人的车主都发誓以后再也不搭人了。
我们2015年进藏的时候,同行的朋友搭载了一个男青年,谁知道这家伙偷走了朋友的单反镜头盖,第二天继续联系我朋友说要送过来,顺便再搭一程路,被我朋友怒斥拒绝了。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自驾旅行爱好者,多平台独立撰稿人,分享专业的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等旅行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自驾趣旅行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不管你驾龄多久,高原上开车必须“慢+稳”!!!川西自驾四女的教训在眼前,2016年本狼自驾进藏时一对北京夫妻开着路虎也是冲进河里遇难。


63开心狼


需要带点水,带点吃的,干粮。高反药物,霍香正气液!葡萄糖之类的。拖车绳,全尺寸备胎必须要要!有条件防滑链。车在加气泵!

20年驾龄是次要的,主要是主要是实际行驶的里程至少要10万公里以上。山路行驶的经验。滇藏路的路况不是很好落实塔方还有泥石流,这些都要防范。安全要第一,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

一路上的吃和住,不能强求,里面没有好的条件吃喝住宿!藏族人的,牛羊拍照要经过人家同意,不要动尼玛堆。藏族人民风彪悍,注意自己的言行。!


古韵蜀风


8月刚回来不久,也是轿车,没有问题。不过底盘比雅阁高,开过雅阁底盘确实低。路况的话全程2级路以上,但是间断有水毁及塌方路段,都非常短。路上最高海拔5130东达山垭口,过了这个垭口路面小坑较多,小心一点。什么坡啊弯啊,对只要是平时经常自驾爱玩的云南人来说,都只是视觉上唬人,也就比云南坡长点。还有就是自吸的动力确实会有点下降。再就是看你有没有高反了,这个东西不好说,13年普达措最高点不到4000居然高反,今年5000多屁事没有 。尽量不要走夜路。


v红尘v


2012我一家三口,开一辆通过性比雅阁还差的中华骏捷,单车滇进青出,轮胎都没爆过一个。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慢!一路见过爆胎的,翻车的,全是牛逼的越野车,因为他们底盘高不怕拖底,所以快,轿车开的小心翼翼反而安全。


袁天文


雅阁好像电瓶比较脆,3年以上建议换了再出发


老白169258


这里注意区间测速注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