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粵港澳灣區即將出臺!有實力!如果不買房你會追悔莫及!

粵港澳灣區即將出臺!有實力!如果不買房你會追悔莫及!

A森以文會友,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請不吝轉發朋友圈,讓更多朋友閱讀,一同探討。

今天老大們在談生意,相關話題昨天我們昨天也閒扯過了。因此,今天還是跟各位A粉聊一下房子吧~ 我知道,你們早就等急了

房價到底是在漲,還是在跌?

我想,這應該是時下中國大地老百姓中最最關心的話題了。

就如同日本影片《羅生門》一樣,同樣的經歷,每個人竟然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和感悟。而這樣的奇景其實昭示出,房子對於每家每戶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了。

為了響應各位老鐵長期對A視野的關注和支持,今天A森將再次用嶄新的維度給大家詮釋這一話題。

整篇文章將會極度燒腦,也將是你們在任何其它渠道根本不可能看到的。因為,

今天,A森將小試牛刀,向列位演示 ~

——

真正學過哲學的人,都知道,西方哲學史有過三次重大理論轉向:本體論、認識論(唯心唯物)和語言學轉向。

我們現在動不動扯什麼唯物主義,那是人家20世紀以前的老古董了。現在的西方哲學已經是完全完全不同的東西了。

現代西方哲學史裡有一個流派,叫做“哲學解釋學”。其根本觀點是,偏見是一切知識的媽媽

就是說,每個人、每個組織、每個企業、每個家庭、每個國家,都有其自身的視角、獨特的經歷和認知維度。而所有的知識,都是建立在這些視角、經歷和維度基礎上的。否則,你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判斷一個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打個比方,就像現在的成都樓市。金融危機後大約6年裡,成都房價都沒有出現過像2016~2017年那樣的漲幅。因此,即使現在宏觀調控已經頻出,市場依舊火爆。至於人才引進、搖號等樓市明緊暗松的政策出臺,更是將大家的預期不斷刷向高點。

當有人說,成都將成為新一線、甚至超過北上深,從認知角度來說,一點不奇怪。他們近期的經歷早就讓他們忘記了幾年前這裡的房價和經濟基本面。更重要的是,由於認知維度不夠全面,他們不知道任何樓市都有短週期調整的情況。

同樣的道理在上海也是。現在你跟很多人說,上海明年房價可能又要上升,今年是極佳的建倉年。基本上,非常多的人會鄙視你,然後拿貿易戰、宏觀調控等一大堆高逼格的詞“罵醒你”。這些經歷了5輪牛市和調控的人,竟然早就忘記了之前幾次牛市的週期演進過程。

所以說,偏見是一切知識之母。唯有不斷提升思維、拓展認知深度和廣度,才能讓你的知識更富含質量。

——

聊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什麼是房地產宏觀調控?

今天我們破個例,再次從哲學、而不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談一下。畢竟,大家翻看我之前100多篇文章,篇篇都是從經濟學維度展開。

其實,中國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本質上,就是一場後現代主義的行為藝術!

所謂後現代主義,又名解構主義,該流派最偉大的哲學家自然是我大學時期最最喜愛的米歇爾●福柯。

福柯有一句驚世駭俗的話是,話語即權力

之前A森反覆論證過,中國房地產的本質是:

房子 = 地方財政發展基金

因此,只要中國經濟還要防止系統性風險,那麼這些抽稅機就會不斷的抽。唯一的區別僅僅是,一會兒多抽,一會少抽;一會兒明抽,一會兒暗抽。

原因非常簡單,缺錢啊。

那麼多的老年人要發福利,那麼多的項目要上。而且又遇上了特里芬難題第二階段,導致中國基本面角度,必須長期低利率、外加高負債。雄安、海南、各大城市群,哪個不需要大量固定投資?!

PS:特里芬難題第二階段的含義,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問題是,你絕對不能一下子把儲蓄抽乾啊,那直接會導致巨大的風險。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控制好節奏。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房地產調控其實是一場行為藝術,其目的並不是行為本身,即,不是為了降房價。而是通過政策、輿論(期望管理)、信貸短期工具等多管齊下,讓大家買房的熱情降下來,以便等菜再長高點,2~3年後再來燒。

而整個調控期間的輿論話語,其實就是福柯所說的,權力譜系。通過營造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讓人感覺中國房地產的拐點即將到來,從而放棄跟政策博弈,轉而安心去做實業。

明白了這點,大家就應該知道,不管現在主流媒體上扯什麼理論、扯什麼調調,那其實都是一種權力意志的完美演繹,是用話語權來編織的一個房價要大崩的幻覺。實質上,無非是引導大多數人短期內不要再拼命加槓桿買房了。

PS:權力意志,尼采的話,指人性內的一種力量,獨立於食慾和性慾之外。只是權力意志渴求的是一種把控。

這就像小鮮肉開演唱會一樣,看上去很牛、很靚;但是,實質上,改變不了他們唱歌功力爆差的事實。

All is Tao Road !

從長期來看,唯有基本面分析流派才會大獲全勝,並在時間的河流中,得到各種暴擊。

BTW,這裡正好緬懷一下

當初A森在網上閒逛時,發現好多人大呼小叫,宣稱中國樓市即將崩潰。然後是,各種對天發誓,各種理論來證明。

那我呢,覺得挺好玩的,就說不是這麼一回事的。而且我還大膽預言,今年年初就會有不少地方的房價又要刷表了。自然,結果是,一頓臭罵。

後來,部分人覺得我還有理有據,就讓我預測去年那個大會上可能會有什麼樣的經濟政策。

很不幸,提前一天的預測竟然在第二天的大會報告上全部驗證屬實。

然後,大家就讓我寫下來。就這樣,創立了~......

原因無它,不受任何話語權的侵蝕,堅持獨立思考和基本面分析。

——

吹完水,我們來看看現在的樓市。

如果不是930之後各地出臺了大量的鬆綁政策,其實大部分地區的房價早就歇菜了。

我們還是拿成都來作例子。2016、2017,連續兩年裡,其出售面積名列全國前茅。原本在2017年的夏初,應該是歇下來了。可是,年中的時候,搞了一個人才引進,同時貨幣棚改繼續加碼。其結果自然是,現在當地房源越來越少了,可是大部分都不相信房價會跌,還是想辦法買。

而且,成都現在的土地出讓都挑城市邊緣,然後價格也不便宜。再配合搖號這種“飢餓營銷”的策略,短期這個城市要馬上冷卻,其實非常難。

不過,由於其透支實在太厲害,其實,現在這個階段大舉建倉成都,已經不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為,它已經處於牛尾行情。

那麼,該怎麼理解短週期呢?

放眼過去20年的房地產發展歷史。基本上,每三年內,一線城市都會由一輪暴漲。然後,其它城市都會被它們不同程度的有所帶動。

A森曾經做過如下的解釋:

每3年內必有一波房價暴力拉昇的行情這點其實跟王健林有關3年內就有一輪調控的說法,是高度吻合的。

每一輪暴力拉昇的幅度卻並不完全相同,基本上可以分成小年和大年。小年的時候,房價平均上漲50%+,而大年那就起碼上漲100%+:

粵港澳灣區即將出臺!有實力!如果不買房你會追悔莫及!

在這裡我們有幾點需要特別強調的是:

  1. 如果某座城市在某個時間段內的牛市行情特別火爆,會極大的透支後續的漲幅。那也就意味著,一旦冷卻下來,後面可能會要橫盤很長時間;

  2. 一輪超級大牛,一定是以一線城市開啟。基本的路徑是,北京政策寬鬆,深圳出現異動;深圳漲起來後,帶動上海,接著上海帶動北京。同時,上海也會帶動全國各地。

  3. 一線的房價上揚基本上都是豪宅先動,然後逐步帶動剛需和Diors盤。

——

這裡有幾個問題我們需要梳理:

a)為什麼三年內一線城市必有一輪牛市行情?

地方財政壓力是最為主導的原因。同時,2~3年,本地優質客源開始有新的購買力;而5~6年,外地購買力也開始新的購買力。

b)為什麼現在一線城市已經停下來了,而中西部還有很多城市還在漲?

這是老革命遇到新情況!

本次貨幣棚改的本質,其實是將發達地區的儲蓄拿來直接以貨幣棚改的方式補貼、發福利給到中西部和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嚴格說,是一場新的資源錯配。

對於大多數人口基數小、沒有產業基礎的城市,一旦2020年貨幣棚改結束,會有大量高位站崗的鬼城出現。屆時,暴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c) 為什麼現在是一線城市建倉的最佳時機?

本次調控的本質,就是把錢、人、其它資源引導到中西部、三四五線城市去,幫助那裡解決一時的財政困難。

一旦這些地方房價飛上天了,勢必把一線城市房價相對拉低。這使得一線城市現在出現了一個難得的價值窪地——

現在有條件、有實力的人,如果不買北京、上海、深圳,2019~2020年,你會追悔莫及!

不要相信什麼新一線,先搞清楚什麼叫一線?!

把上海房價搞成5成,取消5年連續社保及不能補交的規定,也搞人才引進,並如法炮製的在上海也搞大規模貨幣棚改。我可以保證,買房的人可以從人民廣場直接排隊到蘇州。

最最關鍵的是,上海等地的高端房源,其實已經開始上揚了。

d) 如何判斷一個城市現在是不是該買?除了產業、人口、短期政策之外,還要看什麼?

週期的力量,以及各個地區價差引發的短期價值窪地的自然呈現。

比如,過去重慶一直是成都的大約80%。這輪下來,重慶與成都的價差進一步拉大。這就把重慶作為一個價值窪地呈現出來了。因此,今年重慶肯定還有機會。

此外,發達地區房價嚴控,結合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火爆,給了我們兩個重要啟示:

首先,發達地區後面一定會暴力畫面;

其次,不發達地區的火爆將引發起未來雪坡非常短;

或許,人生本身就是一場後現代主義的行為藝術。唯有清空大腦,直到現實真相,才能讓我們每個人活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