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戰國第一雄文,大秦帝國之秦孝公《求賢令》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赳赳老秦,復我河山。

血不流乾,死不休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國恨,滄桑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這是大秦帝國電視劇的主題曲。

這鏗鏘有力的旋律總是會出現在秦國最最為難的時刻!

秦孝公之求賢令,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那個時候的秦國,如果再不改變,下一步就是亡國!


求賢令原文如下:

秦,自穆公稱霸,國勢有成,大業有望。

然,其後諸君不賢,厲公、躁公、簡公、出子,四世政昏,

內亂頻出,外患交迫,河西盡失,函關易手,秦始由大國而僻處一隅。

其後,獻公即位欲圖振興,連年苦戰,飲恨身亡。當此之時,國弱民窮,列國卑秦,不與會盟。且欲分

秦滅秦而後快,國恥族恨,莫大於此。

本公即位,常思國恥,悲痛於心。

今,嬴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長策、奇計。而使秦國恢復穆公霸業者,

居高官,領國政,與本公共治秦國,共享秦國。

戰國第一雄文,大秦帝國之秦孝公《求賢令》


秦孝公乃一國之君王,如此真誠悲壯,如此魄力,令人敬佩!

商鞅的回覆和評價

“這《求賢令》大是非同尋常。其一,開曠古先例,痛說國恥。歷數先祖四代之無能,千古之下,舉凡

國君者,幾人能為?幾人敢為?其二,求強秦奇計,而非求平平治國之術,足見此公志在天下霸業。身

處窮弱,被人卑視,卻竟能做鯤鵬遠望,生出吞吐八荒之志。古往今來,除禹湯文武,幾人能及?其

三,胸襟開闊,敢與功臣共享天下。有此三者,堪稱真心求賢也。”


因這部求賢令,致山東六國士子紛紛來秦,秦孝公得以結識商鞅,展開了一段強秦的變法大計,為之後

的秦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秦孝公的求賢令能指出先祖的不足,可見孝公的胸襟不凡,是一位少見的賢

明之主。求賢令無論放在過去還是今天,還是將來,都將是華夏兒女的財富!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變的“大爭之世”,在英雄輩出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華夏大地的西陲正經歷著一場亙古未有的“黑色裂變”。

古老的秦部族正是在這裂變般的陣痛中重生。他們燃燒

著自己,用一段段血與淚,愛與恨交織的悲壯故事,推動著整個時代前行。

最終大出天下,與中原六國相融合,共同成就華夏文明的正源。


戰國第一雄文,大秦帝國之秦孝公《求賢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