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这是司马光·宋·《资治通鉴》里的一句话,意思是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因为战场上的战机是瞬息万变的,特别是在通信的不畅的情况下,必须果断决策,不必事事请示汇报。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翻开历史,凡是有名的战将,往往都是主动作为,不太拘泥上级划定的框框,因为在战场上,打赢才是硬道理,而我军的战将粟裕就是典型的一位。

1944年3月上旬的一天,苏中区党委书记陈丕显走进了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新四军1师师长粟裕的办公室,这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房子,外面有几行标语,其中有一条是:庆祝车桥战役取得伟大胜利。在驻地,陈丕显可以明显感觉到驻地军队还沉浸在车桥战役胜利的喜悦中。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然而走进粟裕的房间后,陈丕显却感到了一种反常的沉闷气氛,犹如一首雄壮欢快的英雄交响曲中突然冒出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只见粟裕站在地图前沉思,见陈丕显进屋,说道:“桌上有一份电报,你看看吧!”

陈丕显拿起桌上的电文便看了起来,这份电报是新四军军部发来的,电报内容比较长,电报刚开始表扬了1师车桥战役取得的成绩,但紧接着便是批评的语气,有以下几点: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1.发起车桥战役欠考虑,因为车桥战役暴露了我军的实力,对战役全局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

2.目标选择不当,如果发起战役,应选择日军的要害坚决打击,而车桥的日军指挥系统属于华北,不是苏中,发起车桥战役对苏中的敌情影响不大。

3.发起车桥战役前没有向军部报告。

4.责令1师和区党委几位负责同志对此作出检查。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车桥战役是新四军第1师打的一个大胜仗,但是新四军军部为何却批评呢?让我先来看看车桥战役的有关情况。

车桥是江苏省淮安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一个镇子,明朝末年镇子兴起时,因镇边无桥,以水车代桥,所以被起名为车桥。1944年,车桥位于苏中(新四军1师战斗地域)、苏北(新四军3师作战地域)、淮南(新四军2师作战地域)、淮北(新四军4师作战地域)交界的战略机动位置。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因为日伪军占据了车桥,分割了苏中、苏北、淮南和淮北根据地,新四军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认为,如果拿下车桥镇,新四军的四个根据地将连成一片。另外一方面,当时日军的力量不足,我军可以攻克车桥。

1944年,日本军国主义为扭转战略被动局面,决定孤注一掷,实施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作战。但是由于兵力不足,日军不得不从华中占领区的14个作战师团中抽走8个师团,使华中地区仅剩下6个师团和一部分新组建的部队。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车桥于1943年被日军占领后,不断加固据点,但是兵力不断被调走,到1944年,这里驻有日军一个小队40多人,伪军一个大队500多人,战斗力不强,而华中新四军已经发展到了12.5万人,民兵发展到62万人。相比较而言,新四军1师有绝对兵力优势。

关于发起车桥战役是否会引起日军报复,粟裕说:

“日军已是穷途末路,在我发起攻势作战后,难以对我进行大规模报复扫荡,即使有些小动作,在我军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影响也不会大。”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关于发动车桥战役是否会暴露我军实力,粟裕对比了1940年的百团大战,说1944年的战略形势已非常不同于1940年,日军已经江河日下。另一方面,车桥战役的规模比百团大战要小得多,不存在暴露我军实力的问题。

但是粟裕知道,正是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他决定先不请示中央军委和军部,万一请示不被批准的话,这个战役只能放弃,但这又是一个非常好的战役机会,所以粟裕决定先斩后奏,打个大胜仗再汇报,因为他相信此战必赢,会使斗争局面大为改观,这确实体现了粟裕的责任担当。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在粟裕的精心组织下,车桥战役新四军共歼灭日军大佐以下460余人,一次性俘虏日军24人、伪军480余人(内俘168人)。新四军伤亡200余人。据总政治部《抗战8年来八路军新四军》一书记载:

“在抗战史上,这是1944年以前,在一次战役中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

战役结束后,1944年3月8日,师长粟裕、副师长叶飞致电军部张云逸、饶漱石、赖传珠和在延安的陈毅,并报中央军委,详细报告了车桥战役的发起原因、战斗经过和战果。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很快军部的电报到了,总体上这是一份批评的电报,但粟裕认为将在外君令不所不受。令粟裕和1师官兵欣慰的是,车桥战役得到了延安的肯定。延安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新四军大捷,收复车桥”的消息,赞扬新四军“以雄厚兵力”打了一个“大歼灭战”。《解放日报》也发表社论表示祝贺,在延安的陈毅和刘少奇也发来贺电表扬,嘉奖1师。

粟裕之所以被称为战神,一方面是由于他出色的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在于他的责任和担当,是对“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理解最深刻的人之一。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今天给大家推荐《资治通鉴正版白话文版》。

粟裕先斩后奏打了大胜仗,被军部批评,粟裕: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这本书不贵,只须36元,欢迎选购。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带你进入精彩的军事历史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