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刘璋兵多将广地盘又大,为何对付张鲁还要请刘备帮忙?

邵金明


《三国志》记载:兴平元年 (194年),汉宗室、益州牧刘焉病死。他的小儿子刘璋被任为益州(今四川)刺史,他拜赵韪为征东中郎将。当初,有数万户南阳、三铺之民为躲避中原战乱流徙入益州,刘焉将这些人全部收容,并挑选其中精壮,编练成军,名曰“东州兵” 。刘璋性格宽仁温和,史书中说他禀性“暗弱多疑”,缺乏威严,无力驭下,东州人经常寻衅滋事,侵扰地方,刘璋竟不能制止,当地居民颇有怨言。

中郎将赵韪镇守巴中,很得人心,刘璋又信之不疑,委以重任,赵韪因此暗中结交州中有势力的大家族,阴谋积蓄实力,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突然举兵攻击刘璋。广汉、犍为、蜀郡均闻风而动,纷纷起兵响应叛乱。

来自北方的东州人担心刘璋失败会使自己也遭当地人屠戮,于是齐心协力为保卫刘璋而拼死战斗。东州兵大破叛军,并乘胜进击到江州(四川江北县),将叛乱头子赵韪斩杀。占据汉中的督义司马张鲁(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道陵之孙)认为刘璋懦弱难成大事,不太服他,拒听其号令,刘璋大怒,诛杀了张鲁的老母和弟弟,并派遣麾下将领庞曦率军讨伐张鲁,但多次被张鲁击败。

张鲁的部下大都是巴郡人,张鲁带领他们打跑了巴郡太守庞曦,占领了该地,从此开始称雄于汉中、巴郡。彼时,汉室衰微,群雄并起,朝廷已无力征讨张鲁,只好采取笼络羁縻之策,封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中太守。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攻荆州,刘璋遣使向曹操表示敬意,并露出了愿意归附曹魏的意思。曹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其兄刘瑁为平寇将军。刘璋又派别驾张松去见曹操,张松还随身携带了一幅益州地图,准备献给曹操,以作“投名状”。彼时,荆州之主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击走了刘备,平定了荆州,他见张松相貌古怪,心下不喜,态度倨傲冷淡,似乎没有愿意收留的意思,张松怏怏告退,并心生怨恨。

回益州后,张松劝刘璋和曹操绝交而转投刘备。刘璋就派军议校尉法正去结好刘备,不久又令法正和孟达各率2000兵马去帮助刘备抵御曹操的进攻。

后来,曹操即将率军攻汉中讨伐张鲁的消息传来, 刘璋心中恐惧,害怕他取胜后乘势进取蜀中,同时也担心张鲁溃败后袭夺益州,于是听信法正、张松之言,请刘备入境,帮助抵御曹魏以及张鲁的进攻。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亲自前往浯中会见刘备,还带去大量的军需物资馈赠给他,让刘备率部讨伐汉中张鲁。刘璋此举是想借宗亲刘备的力量抑制蜀中那帮不服管束的骄兵悍将,假若他能剿灭张鲁,就让他屯驻汉中抵御曹操,而自己仍然可以占据益州。刘璋自以为得计,却不料反被人利用。 本钱不大的刘备之所以能轻取益州,实因为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却生性暗弱无能的刘璋“开门揖盗”之故。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留诸葛亮、关羽据守荆州,自己率军师庞统以及数万步卒兵进益州。刘备入蜀后不久,开始反攻刘璋。214年夏,刘军攻破雒城,开始进围成都。几十天后,引狼入室的刘璋献城投降,被迁往(流放)荆州公安谪居,刘备接任益州牧。219年,刘备、法正攻克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蜀汉正式建立。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刘璋这个人一直被世人所误解,大家都认为刘璋暗弱,根本无法镇服益州,其实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刘焉死后,益州多次发生叛乱,皆被刘璋所平息。如果刘璋真的暗弱无能,益州恐怕早就易主了。那么既然刘璋不弱,又兵多将广,为什么对付张鲁还要请刘备帮忙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搞清楚一个问题,刘璋为什么会和张鲁决裂?张鲁是刘焉(刘璋之父)的旧部,曾被刘焉派去进攻汉中太守苏固,当时汉中被朝廷所管。苏固死后,张鲁遂据汉中。刘焉死后,张鲁欲脱离刘璋管辖,于是数次拒绝刘璋派遣。

刘璋以其母为质要求张鲁归附,张鲁不听,于是刘璋杀了张鲁之母,两人自此决裂。后刘璋派庞羲等人多次进攻张鲁,皆被张鲁所败,自此,益州和汉中正式割裂,并立而存。这对刘璋来说其实不是什么好事情,为什么呢?

汉中是川蜀的门户,两者之间有天险剑门关。而在汉中之北,有数条入蜀的栈道,这些栈道崎岖难行,也是易守难攻。因此,益州想要平安,必须占据汉中。所谓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刘璋急于除掉张鲁,占据汉中。但是当时天下形势大变,由不得他暂时去考虑张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208年,曹操率兵讨伐荆州刘表。此时的曹操已经平定了黄河以北所有的地区,兵力正盛,因此所有人都认为曹操必胜,当时的刘璋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刘璋很聪明的投降了曹操。曹操纳降刘琮后,又将刘备赶到了夏口,自此全部占领荆州。那么刘璋为什么要急于投降曹操呢?

刘璋心里明白,曹操占领荆州后无非两个选择,一个是东向进攻孙权,一个是西向进攻益州。为了使自己免于先遭到进攻,于是刘璋选择了归顺曹操,而曹操也自然的选择了东向进攻东吴孙权。让人大出意料的是曹操在赤壁被周瑜所败,随之丢失了大部分荆州之地,只守住了襄樊以北的南阳郡部分。

这时刘璋又开始在心底盘算如何应付复杂的局势,此时他的谋士张松建议:刘备和您都是汉室宗亲,应该引以为联盟。于是刘璋又聪明的选择刘备作为联盟,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刘备已经以公安为大本营,占据了荆州五郡之地,是朝廷加封的正式荆州刺史。所以,刘璋东向联盟刘备是非常聪明的举动,可惜这种聪明只是暂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曹操北归后没有停止战争的步伐,而是选择西向平定关中。曹操平定关中后直接南下进攻汉中,意图夺取巴蜀之地。这时刘璋又开始紧张了,而这时他紧张的不是张鲁,而是曹操。因此,刘璋决定引援刘备入蜀,不是为了防备张鲁,其真实目的是为了防备曹操。

刘璋和刘备结盟是可以的,但是能请刘备入川吗?显然是不能的,那么刘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显然的,刘璋看刘备很透,刘备以仁义而知名,当年刘备助陶谦守徐州,陶谦死后让位于刘备,刘备多次推脱。后刘备又助刘表守荆州,刘表死后又托重任于刘备,刘备没有食言,也没有趁势夺取荆州,因此,刘璋判断,刘备是可靠的。那么刘璋判断对了吗?

很可惜,人是会变的。刘备虽然还是那个仁义之君,但是局势所迫,刘备已经不得不变了。为什么这样讲呢?刘备入蜀支援刘璋之时,已经是50岁的人了,而自己所占据的荆州又是三面受敌,所以刘备急于找到一个可以作为自己根基的地方,而益州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自己祖上刘邦当年就是以汉中及 巴蜀之地为根基夺取天下的。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璋的部下法正及张松主动勾结刘备,请刘备入主川蜀。有这么多客观因素和主管因素,刘备还是下不了决心和刘璋撕破脸,而最终使刘备彻底定下决心的其实是军事庞统的一番话:

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庞统的意思很明显,你不能总是这样一成不变的坚守仁义之举,完全可以先逆取夺其地,事成之后给刘璋重赏,让其重享富贵。刘璋所要的不就是这些吗?这样的话,也 不算你失信于他。况且,川蜀之地,你今日不取,明日必被曹操所取,何必呢?刘备终于卸下心里负担,下定决心趁乱夺取益州之地。

因此,刘璋选择刘备其实是对的,只是他没有料到刘备会变,刘璋心中的刘备还是当年支援陶谦和刘表的那个仁义之君。谁知道刘备来到川蜀后变成了第二个曹操,这就是刘璋的失算之处。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刘璋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多次被张鲁所败。后刘璋请刘备帮忙其实也不完全是为了防备张鲁,而是防备曹操。具体来说刘璋真实的目的是让刘备进攻张鲁,趁曹操未到达汉中时夺取汉中,然后以汉中为基地进行防守,阻挡曹操于汉中之外。即使汉中失守,还有剑门关可以防守,蜀地照样可以守住。

可惜的是刘备走到葭萌关(剑门关以南)就驻足不前,就地广施恩惠,招揽人心。后以刘璋薄待自己为由返军进攻成都。刘备突然翻脸,刘璋真是哭都来不及!


每日趣评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第一,刘璋面对北方的敌人,心里很虚

张鲁的问题产生绝不是一时偶然的结果,在刘璋接替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的时候,张鲁就已经表现的骄纵不堪,不停号令了,刘璋的反应是什么样的?直接杀掉张鲁在益州的母亲、弟弟。

这起码证明两件事,一则刘璋面对张鲁很强硬;二则刘璋丝毫不怕张鲁,不惧和张鲁结为世仇。

刘璋让刘备来帮忙解决的绝不是张鲁问题,打张鲁,刘璋有信心,有实力,有方法。可是张鲁已经向曹操摇尾巴了,曹操就是刘璋害怕面对并且无力解决的大问题了。

那么站在懦弱多疑的刘璋的角度来说,让刘备来和曹操对敌,赢了胜利的果实是属于刘璋自己的,如果输了,那么也是刘备和曹操结仇,自己无论如何都处在一个不败者的地步,刘备搞不定自己就献益州投降,也就是了。这就是刘璋的弱者思维。

第二,益州的统治基础相当薄弱

刘璋的益州牧的位置来源于自己的父亲刘焉,刘焉的位置那就真的是来之不易了,当年刘焉主政西川时,遭到了西川本土豪强的反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刘焉武力镇压了一大批豪强。

从此,刘氏家族与西川豪强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在刘璋子承父业的初期,那些地方豪强又发动了叛乱。刘璋费了很大力气才平定了这次叛乱,对付叛乱的主力就是当年父亲创业的团队,东州兵。

口服、跪服都不代表心服。益州当地的士族豪强们等着看刘璋的笑话,像张松、法正这样不贴心,随时等机会叛离的益州士族绝不在少数,刘璋在益州是孤独的。

为什么刘备后来入川比较顺利,刘璋的益州统治基础脆弱就是其中原因之一。如此薄弱的统治基础,如果再大规模兴刀兵,再发生暴动怎么办?如果内忧外患,那么益州如何自保?

第三,益州的军队从哪里来?

上面说到了,刘璋手中的实力派只有一张,就是父亲留下的创业团队,东州兵,数量上三至五万,忠诚、实力都没有太大问题,可是这是底牌,不能打。那么其他方面能否增兵呢?除了各处关隘的守兵二至三万不能动,刘璋还真的是捉襟见肘。

现在刘璋和张鲁,曹操可能的战斗需要的现实问题就是三个,第一将领,第二士兵,第三军粮。军粮益州是充足的,诸葛亮的评价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国”。而其他两个方面,将领是短缺的,但不是最棘手的。最麻烦的就是上面说到的兵力问题。

于是,叫来刘备,让他带来他的武装,益州提供军粮,那不是最佳的选择吗?刘璋就是这么想的。

至于刘备带来了步骑兵三万多来到了益州,他是否能够控制?是否能够两人一条心?刘备是不是会全力对抗张鲁、曹操?刘璋的境界只怕不会想到这样的问题。

做出这样的引狼入室的决定,就是刘璋一个普通军阀的思维方式,羊和狼的区别不也正如刘璋和刘备的区别嘛!


原创码字着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鱼包同学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 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军出河东,试图经过马超等凉州军阀的地盘进攻汉中张鲁。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是想要假途灭虢,灭张鲁是假,吞并凉州是真。于是凉州军阀齐集于关中,共十万人马起兵反曹。

当曹操与关西军会战于关中时,身处成都的刘璋被吓得一身冷汗,他认为曹操灭掉马超和张鲁后,下一个倒霉的肯定就是自己。于是他就想到了驱虎吞狼之计,邀请一位强有力的盟友来帮助自己。但是这位盟友又不能太强,否则会吃掉他。刘璋正在左思右想之时,张松向刘璋建议,不如邀请荆州刘备来帮助我们吧?刘璋想了想,就刘备了!因此这一年的第二件大事便是——刘备入川。

那么刘璋为何要邀请刘备入川呢?这还要从刘璋的发家史开始说起。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益州也受了影响。后来朝廷派校尉贾龙率兵平叛,才稳定了益州。之后不就,刘焉以益州牧的身份进入益州,企图割据巴蜀,谋求自立。但是他要搞割据,首先就要征服益州当地的地方豪强才行。于是刘焉杀掉了不少益州豪强,后来又杀掉了贾龙,给自己立了威,镇住了益州不服他的豪强。但是结果就是:刘焉势力再也不可能得到益州本土豪强真正的拥护了,人们只是惧怕他的威势而已。

刘焉死后,刘璋继立。他老爹造的孽,全部让他给承担了。当时益州的势力主要有三股,分别是益州本地的豪强大户,以赵韪为代表:从东州来的外来户,以庞羲为代表;跟着刘焉一起入川的军阀,以张鲁为代表。这三股势力其实都看不起刘璋,都想独立。第一个跟刘璋闹掰的就是张鲁,刘璋为了报复,就杀掉了他的全家。为了镇压张鲁,刘璋又让东州派的代表庞羲去讨伐他。结果两者相攻多年不下,搞得庞羲也想独立了。只不过他的实力不够,最后没有实施。但是刘璋对庞羲也就失望了,不敢在予以重用。最后是赵韪,他策动了叛乱,但是遭到了刘璋的镇压。

因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刘璋在汉末军阀混战的那个时代,他名义上是益州土皇帝,看似地盘大、兵多将广。但其实都是虚的,刘璋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他在益州的统治基础很差。只不过益州的势力均势,张鲁、庞羲这些人相互吃不掉对方,对他行不成实质的威胁。这才给了刘璋一个继续当益州土皇帝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当刘璋听说曹操南下拿下襄阳之后后,他毫不犹豫的往荆州派了三批使者。先是部将阴溥,后是别驾从事张肃、最后是别驾张松,级别一个比一个高。看得出来,刘璋是真的想归顺。如果不是后来的赤壁之败,待曹操在荆州站稳脚跟后,刘璋归降肯定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曹操在赤壁被打败了,这一下问题可就大了。

因为曹操退回北方后,东吴占了南郡,与刘璋势力相接壤。并且周瑜还准备攻益州,拿下成都,这把刘璋吓得够呛。只不过周瑜短命,这事就没有办成。但是在刘璋心里,还是留下了阴影。

之后不久,刘备向孙权借南郡,于是刘备就跟刘璋接壤了。当时曾经出使曹操的张松向刘璋建议,既然曹操大败,而孙权、刘备崛起,不如我们自立吧。但是我们的实力不够,我认为可以跟刘备联合,扩充我们的实力。刘璋在权衡利弊之后后,采纳了张松的建议。至于刘璋为什么邀请刘备入川,一般人普遍认为是刘璋借助刘备的势力抵挡张鲁,但其实这种是论调经不住推敲的。

因为三国时期的战争,其实就是一种防守反击战,通常是谁进攻谁吃亏,如果防守的一方众志成城,并且还有地利优势的话,那简直就是逆天的存在,完全可以让进攻一方输得连裤子都不剩。就拿刘璋和张鲁这对冤家来说,张鲁严防死守,刘璋确实是拿不下他。但话又说回来了,张鲁他就能拿下巴蜀么?刘、张二人斗了十几年,其实张鲁拿刘璋也是一段办法都没有。所以刘璋邀请刘备入川,他的想法是很多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对付一个张鲁。



如果邀刘入川不是为了对付张鲁,那么刘璋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回到建安十六年那个时间点,刘璋他当时最操心的其实是自己的前途问题。也就是:到底是继续割据,还是放弃割据,选择抱别人的大腿?按当时的形势来看,刘璋最起码有四条后路可选择:

第一、拿下张鲁,与曹、孙三分天下;

第二、向曹操投降,重新归顺于汉室;

第三、向其它的势力投降,比如孙权;

第四、联合盟友共同发展,比如刘备。

首先第一条是不可能的,因为刘璋要是有能力拿下张鲁,他早成功了,所以第一条忽略;第二、三条也不可行,因为东汉末年是典型的豪族社会,刘璋纵然是益州土皇帝,但是他这个土皇帝也要有豪强支持才行。否则他一个外地人,凭什么骑在益州本地人头上吆五喝六?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璋也确实是得到了益州大吏赵韪的支持之后才出任益州刺史的。所以实际上刘璋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跟豪强们达成共识,大事情绝不可能由他一个人的好恶所决定的,必然是要先得到了东州派和益州派等大佬的普遍支持后才行实行。

备注:刘璋统治益州期间,他自己能控制的地盘不大。东州派算是一个割据势力,而本土派由于打压过狠,对他貌合神离。比如向他举荐刘备的张松就是本土派的代表,表面上看似忠诚,实则吃里扒外。



综上所述,刘璋当时其实是没有选择的。因为他拿不下汉中,没有跟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资本;而本土派和东州派各自心怀鬼胎,东州派要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想投降。本土派想搞倒刘璋,献上邀请刘备之计,实乃连环计,故意给刘璋下套。至于刘璋本人是怎么想的,也不难想象。他在益州独断专行多年,已经是益州的土皇帝了,突然让他屈居于人下,他岂能甘心?

另外刘备当时的个人形象很好,是反对曹操的旗帜性人物。刘璋若不想降曹,刘备是他最好的合作伙伴。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质疑了,刘备这厮走到哪坑到哪儿,孔融、陶谦、袁绍、刘表都让刘备给坑了个遍,堪比吕布级别的反复小人,他的人品怎么就好了?

这里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刘备在夺取益州之前的形象,是非常好的!早年救孔融于危难,解陶谦之绝境;后来守刘表之北大门,联孙权于赤壁。每一次都是尽心竭力的与人合作,老老实实当小弟。至于说孔融被曹操杀害、陶谦病死、刘表病死,这跟刘备一毛关系都没有。不能说陶谦之死、刘表之死的蹊跷,就凭空的怀疑是刘备干的,没有证据嘛。唯一被刘备反水坑过的人只有曹操,刘备也因此成为反对曹操的旗帜性人物。所以刘璋如果还想割据,刘备就是他的最佳盟友。

因此站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来说,刘璋要想抵抗曹操,与刘备联盟是他的不二选择。如果想抵抗孙权,刘备也是不二人选。他当时不选刘备还能选谁?

备注:根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东吴也打过益州的主意,但被刘备阻拦了。站在我们今天的上帝视角来看,刘备挡孙权是为了自己霸占益州。但是以当时的视角来看,刘备是在帮刘璋,因为刘备取益州之事还没有做,所以刘璋他应该感谢刘备才对。

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三国志鲁肃传》




说到这里,刘璋邀请刘备入川的原因就很清楚了。大致有四点:

主观上讲,刘璋还想再搏一把,不想白白丢掉老爹留给他的基业。但是益州内部的势力太复杂,他必须要找盟友。选来选去,最后采纳了张松这个二五仔的建议。

客观上讲,刘璋的威望不行,实权派和不受重用的人(法正、孟达)心怀鬼胎,一直想找机会搞倒刘璋。通过他们的整天忽悠,刘璋最终同意了刘备入川。

从刘备本身讲,他当时的形象很好,起码在明面上他是个正人君子,而且还是抗曹的旗帜性人物。邀请刘备入川,北可以抗曹,东可以抗孙。刘备之前一直都在给别人守大门,在守门这方面他有经验。(比如替刘表守荆州北大门新野)

最后一方面,刘备实力不够强,刘璋可以利用他。这一点要联系张鲁来讲。




张鲁这个人,他的实力可以说很强,也可以说不强。说他实力强,是因为他割据汉中十几年不倒,汉中在张鲁治理下,政策较为宽仁,甚至还建立义舍,无偿给外地人提供食住方面的帮助。因此不难想象,汉中当地的老百姓对张鲁是非常支持的。同时张鲁还是宗教领袖,很有号召力。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张鲁主政汉中时期,关中的老百姓都往汉中跑。曹操攻汉中时,汉中郡有十万户人口。看清楚,是十万户,不是十万口。蜀汉灭亡的时候,整个蜀汉也才二十八万户。可想而知,张鲁对于刘璋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啃的骨头。刘璋就算能灭张鲁,他自己也要扒掉三层皮。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三国志魏书》

既然刘璋都拿不下张鲁,刘备又凭什么能够拿下张鲁?刘备入川时只带了三万人,三万人就想灭汉中?

因此刘璋请刘备入川,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盟友。一来利用他抗曹操、二来利用他的势力震住庞羲这些人,至于抗张鲁嘛,只是一个借口罢了。而且刘备入川后,刘璋也是心狠,只给了他二十万斛粮食,给这点粮食让刘备打张鲁,怕是还没跟张鲁开战呢,刘备就饿死了。

试想一下,刘备离开自己的荆州根据地,跑到刘璋的地盘,后勤都得靠刘璋供应。如果刘璋不供应,刘备是不是就傻眼了?当然了,这是刘璋的想法。他哪里能想到刘备是混迹于乱世的老油条,这点困难岂能难倒刘备?最后刘备反水,吞了刘璋,自己做了成都之主。


因此总的来说,刘璋请刘备入川,是因为当时刘璋的地位不够稳,他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势力来帮助自己。选来选去,刘备是最合适的。一个不想投降曹操的刘璋,决定请来刘备,就像刘表用刘备那样,让刘备帮自己守门,这在当时看来,确实是最优解。至于刘璋地位目的嘛,并不单纯。明面上是借刘备抗张鲁,其实是借刘备抗曹操、孙权,威慑庞羲这帮不服管的地方实权派。顺带再用粮草把刘备束缚住,让他给自己效力。算盘打的很好,只不过把对象搞错了。


Mer86


刘璋很显然是没有军事才能的,他若是生活在太平盛世,还可以做个安稳天子,但是,偏偏他就生活在了乱世之中。

乱世之中,就是要征战,就是要打仗。

刘璋不想打仗,那他只能等着别人来打他。

本来刘璋拥有蜀郡,他的北方汉中的邻居就是张鲁。对于刘璋来说,他并不是不能灭掉张鲁。

在刘璋看来,灭了张鲁好像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

反倒是张鲁的存在,给他起了一个缓冲的作用。

因为汉中北边就是强大的曹魏了,有张鲁在,曹操就不可能越过张鲁,来偷袭刘璋了。所以,一定程度上,曹操要打刘璋,就必须要灭了张鲁。

正是因为张鲁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刘璋才不急于灭掉张鲁的。

但是,到了刘备占领了荆州之后。

这时候刘璋又打起了算盘,他觉得这个时候,可以除去张鲁了。毕竟张鲁太弱小了,靠张鲁抵御曹操,似乎不怎么靠的住。

反倒是刘备,最近的表现十分的英勇。

若是让刘备来占领汉中,那么,以后和曹操直接冲突的人就是刘备了。很显然但是有胆量和曹操一战的,也只有刘备了。

所以,正是因为刘璋打的这个算盘,他才想到了借刘备的力量,来消灭张鲁的。他本以为这是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灭掉张鲁,既不需要自己损兵折将,又不需要自己面对强大的曹操。

可是,令刘璋没有想到的是,刘备是一个无赖,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刘备被刘璋请来之后,反过来刘备就直接打刘璋了。

这一下刘璋就开始慌了,说实话,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刘备会出这一张牌,本来他觉得刘备也姓刘,他刘璋也行刘,几百年前,他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一个老祖宗。

所以,刘备肯定不会打他的。

但是,事情偏偏就出现了意外,再加上刘璋手下的人,感觉到了刘璋这个人无能。所以,他们就开始秘密联系刘备,让刘备偷袭刘璋了。

可以说那时候只要刘备偷袭刘璋,他就能把蜀郡给拿下来。

蜀郡如此的大,刘备早就对这里垂涎三尺了。送上门来的肥肉,哪里有不要之礼。

所以,刘备只好对刘璋下手了。

刘备打仗尽管不怎么样,但是,打刘璋还是绰绰有余的。刘璋一开始,看到刘备把成都给围了。他还是抵抗了几下的。

但是,最终刘璋知道自己是守不住成都的,所以,他就投降了刘备。刘备就这样既拿下了汉中,又拿下了蜀郡。

不得不说刘备才是高手呀,刘璋就是一个白痴,即是政治白痴,又是军事白痴。不过还好,在他打不过对手的时候,他还知道投降。

正是因为如此,蜀郡才没有遭受战火的侵袭的。一定程度上来说,投降刘备的刘璋,算是给了蜀中的百姓一个安稳的天下。


汉史趣闻


刘璋引狼入室,请刘备入蜀,关键是被张松给忽悠了。

当时曹操占领长安,关中已是囊中之物。曹操夺取关中后,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张鲁统治的汉中,若汉中落入曹操之手,川蜀之地门户洞开矣。益州牧刘璋心急如焚,惶惶不可终日。这时有一个人向刘璋建议:迎刘备入蜀!

说这话的人,名唤张松。

张松是益州别驾,人长得短小精悍,智慧过人,对时局有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他是益州牧刘璋信任的人。

刘璋并没有什么本事,他完全是仰仗父亲、前益州牧刘焉留下的政治资本。公元208年,曹操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对荆州的进攻,刘琮投降。刘璋大恐,便派张松前去向曹操道贺,其实也是探探风声。若放在以前,曹操对谋士是极为尊重,不过当时他自己天下就快平定了,甚为心高气傲,不把张松放在眼里。

张松遭了白眼后,对曹操印象非常不好,回到益州后,他便大说曹操的坏话,并建议刘璋应该与曹操断交,转而与刘备结好。刘璋本来就没什么主见,既然如此,你说嗅咋办就咋办吧。不久后,刘备与周瑜联手,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刘璋一看,哇,张松的目光果然独到,看似强大的曹操竟被打败了。此后,刘璋越发器重张松。

然而张松却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

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超越天下所有人,只可惜明珠暗投,偏偏主上刘璋是个平庸之辈,不求进取。跟着这样的主上混,怎么可能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呢?张松内心挣扎着,时常长吁短叹。

自负的人,一般朋友很少。张松朋友不多,却有一个极好的朋友,因为两人有一共同特点:怀才而不遇。这个朋友名叫法正,担任军议校尉,并不受刘璋重用。两人时常喝酒解闷,喝来喝去,就聊到未来。靠刘璋这棵破树,没有未来,那么要靠谁呢?两人说来说去,说到了一个人:刘备。

刘备向孙权借了荆州后,已经成为曹操、孙权之外的第三股大势力。不过张松与法正都不认识刘备,如何与刘备联系呢?张松想了个办法。

这时曹操夺取关中,大败韩遂、马超,下一个目标就会是汉中、川蜀了。刘璋心里很恐惧,张松便建议说:“应该派人与刘备联络。”

刘璋点点头道:“那要派谁去呢?”

张松说:“法正可以。”

刘璋便点名法正,前去与刘备联络。法正便前往公安,与刘备会晤。见了刘备后,法正与他坐谈良久,观其言行,得到一个结论:刘备雄才大略。回到益州后,法正便与张松密谋:迎刘备取代刘璋,把他推到益州牧的宝座。

密谋既定,张松就开始行动了。

他对刘璋说:“曹操的军队无敌于天下,倘若夺取张鲁的土盘,进而窥视川蜀,谁能抵挡得住?刘备与您是同宗,也是曹操的仇敌,善于用兵,要是让他讨伐张鲁,张鲁必败无疑。只要张鲁被消灭了,益州就变得更强大,到时曹操杀过来,也不用怕了。不仅有曹操这样的外敌,益州还有庞羲、李异等心怀叵测的将领,恃功骄傲,吃里扒外。若不能得到刘备,那么外有敌人进攻,内有叛变,肯定要败亡的。”

刘璋这个人,没什么统御力,在益州集团内部,庞羲、李异等人都权势很大,心怀异志。若是迎刘备前来压阵,倒是一个不错选择。就这样,他同意张松的看法,派法正率四千人前往迎刘备入蜀。

此议一出,主簿黄权大惊失色,迎刘备入蜀,不等于迎来一头大老虎么?他赶紧对刘璋说:“刘备素有骁名,现在把他迎入益州,要是以部下对他,他肯定要心怀不满;要是您奉他为上宾,则一国不容二君,到时你一定危若累卵。我们不如紧闭边境,等待天下大局明朗,再做定度。”

所谓忠言逆耳,刘璋非但不听,还觉得这家伙絮絮叨叨,甚是讨厌,索性把他外调到广汉当太守。还有一个名为王累的从事,也坚决反对迎刘备入蜀,他的劝谏方式颇有新意,自个倒悬在成都城门,阻碍交通。不过这一招也没有用,刘璋仍然一意孤行。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刘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后益州丢了,自己也被软禁。


君山话史


说起这个问题,就必须得提到张鲁这个人究竟在汉中市怎样的一个军政体制。

我们都知道张鲁这个人在汉中成立了一个五斗米教。事实上,这就是一个邪教组织,利用了这个五斗米教,张鲁从刘璋手底下逃脱出来以后,在汉中站稳的脚跟,并且不断地壮大,越打越强。

很多人都觉得这些宗教分子战斗力能有多高。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当时朝廷的大军剿灭黄巾贼的时候,曾经为攻张角的大本营,结果朝廷的大军死活就拿不下这一座缺粮,而且军队素质极其低下的一个城池。

在历史上面记载每一次朝廷派出军队攻占城池的时候,敌人就是那些宗教份子杀掉一个朝廷士兵,高呼天公将军周围的人一起高呼天公将嘴,然后把这些士兵接着往底下推整个一个战场完全成了邪教的主场。

所以说当时张鲁地五斗米教在汉中可以说得到长足的发展,人口大致为10万户,也就是大约几十万人,当时的益州才多少人?即便是没有经过战乱,没有经过北伐益州的人口得到大量保存,也只有100多万,这是顶天儿了,在人数上来讲,张鲁是绝对不怵刘璋的,凭借手底下这一只意志坚定的军队,张鲁可以在刘璋兵力优势的面前打出一个漂亮的攻坚战。

与此同时,刘璋手里的部队,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堪。为什么?刘璋是一个外来户,当初他老子刘焉上任益州牧的时候,那是单枪匹马一个人来到益州,一个单枪匹马过来上任的人怎样才能控制一个地区?那当然只留下一个选择平衡地方上的权力,无论是刘章还是刘表,都是做的相同的事情。

东州派和本土派成为了当时刘璋手底下两个大的势力,这两派人可以说互相看不上眼,甚至都看不起刘璋你比如说刘璋手底下的张松。法正还有等等一系列人,(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都觉得刘章你这个人不配做主的,为什么底下的人都已经吵翻天了,你在当时的成都在干啥?

所以刘璋觉得手底下这帮人不可靠,而且张鲁就是曾经背叛出去的一个家伙!如果说我拍这些人去打张鲁半途上这些人跟我闹别扭,直接去投靠张鲁,那我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

所以手底下这批人不仅战斗力低,而且不可靠,除非抢他们地盘,他们才会爆发战斗力以外,其他时候都不能相信他们攻打张鲁这个作战任务,绝对不能交给他们!

但是曹操又在攻打西凉地区,跟马超打了个热火朝天。此时此刻,刘璋野觉得背后发凉,如果曹操解决了西凉地区,顺手就会解决关中地区,然后再拿下益州,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必须快刀斩乱麻,直接拿下汉中,这样的话才能为益州的北方设立门户。

怎样才能快速的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去替你做事呢?那当然是雇佣一个外来势力的军队了。曹操,孙权肯定是指望不上那只能去找刘备,因为我姓刘,他也姓刘,两个人还是亲戚呀!

所以思来想去那就请刘备帮忙拿下汉中,结果打到一半,刘章才想起来,我擦,这不是第二个张鲁吗?


漩涡鸣人yy


俗话说好汉难敌四手,可是,三国演义里的刘璋按说是一个坐地炮,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和曹操的地盘差不多,按说对于一个小小的张鲁应该绰绰有余,可是,事实远不是如此,原来刘璋是权二代,他的父亲刘焉主政西川时,由于是外来户,遭到了本地豪强的强烈反对,按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理论,刘焉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想法,翦除了一些豪强势力,自然与人结了梁子,这些人不敢这么束手就擒,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便蠢蠢欲动,结成集团对于刘璋。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但是,刘璋苦于分身无术,又要对付张鲁,又要对于当地豪强势力,迫不得已排谋士张松去西川迎取刘备进川,以便取得刘备的支援,共同联手,内外同对,这样一来,刘备占领了汉中地区,反而替刘璋挡住了曹操的锋芒。这对于刘璋和刘备是双赢的局面,而且刘备也号称汉室宗亲,这样还可以震慑西川的本土豪强。

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刘备不是吃素的主儿,是世之枭雄,他鸠占鹊巢,有来无回,最后本家兄弟撕破脸皮,刀戎相向,刘备成了西川之主,夺取了同宗兄弟之基业,这就应了这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刘备打着仁德立身的旗号,但是在江山社稷上,好好商量的余地,唯利益是从,所以说刘备可以说伪君子。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历史春秋网


刘璋邀请刘备入蜀讨张鲁,是张松劝说刘璋的结果。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包含在张松劝说刘璋邀请刘备入蜀的理由里面了。

我们先来看下张松是怎么说的:

“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

简单的一句话,挑动了刘璋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于是就有了刘璋遣法正去荆州,邀请刘备入蜀。

分析张松的说辞,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

1 刘璋真正的统治危机,不来自于张鲁,而来自于他本身在益州极不稳固的统治。

2 张松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建安十六年,这个时候曹操正扬言要南征张鲁,刘璋真正担心的是蜀中诸将外附曹操(胡三省对此的评价是:谓其意欲附外也),推翻他在益州的统治。

这就是张松所说的,“敌攻其外,民攻其内”。

陈寅恪先生对此问题有过精辟的分析,“盖自(刘)焉牧益州以来,与土著迄未能和协;(刘)璋是时所患者,实在蜀中诸将;而无端而召先主,将为群下所疑,故以讨张鲁为名。”吕老犀利地指出,讨张鲁只是名义,而刘璋的实际目的是在于震慑蜀中诸将。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张松看透了刘璋的心思,而他自己也有秘不可宣的目的,张松真正的目的是迎刘备为益州之主。

刘璋继位之初的统治局面,可以说和刘焉初入益州时如出一辙,甚至更糟。先是和荆州方面爆发了军事冲突之后,汉中的张鲁也与其反目,“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雠敌。”最终,因为刘璋倚重东州人在益州进行统治,而东州人自觉有功于刘璋,在益州侵暴不法,刘璋不能加以制止,所以开始拥护刘璋的本地在官豪强赵韪也起来反对他,并最终形成了一次波及益州大部(蜀郡,广汉,犍为)的叛乱,《英雄记》“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这一次东州人害怕赵韪秋后算账,拼死力作战,“皆殊死战,遂破反者”,打败了赵韪,平息了暴乱。此外,刘璋除了和益州本地在官豪强有根深蒂固的矛盾外,他本人还无法处理好张松提到的庞羲等人的关系,而这些人又是他对付张鲁的依靠力量。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刘璋在益州有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他需要借助一个外部的力量来加强自己在益州的统治,他最开始的人选是曹操,在赤壁大战之前,刘璋曾经三次遣使结好曹操,很明显是想利益曹操控制的汉廷来加强自己在益州统治的合法性,只不过历史在最后一次开了一个玩笑,最后一次出使曹操的张松因为受到了曹操的冷遇,记恨曹操,转而劝说刘璋结好刘备,他对刘璋说“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恰好曹操经过赤壁惨败,无力南下,加上刘备此时较为良好的政治形象,所以刘璋就接受了张松的建议,转而结好刘备。

所以就有了这样奇怪的局面,刘璋看似兵多将广,对付张鲁还要邀请刘备来帮忙。因为不打着讨张鲁的名义,刘璋无法骗过蜀中诸将。(在这种情况下,黄权王累这些人都表示过激烈的反对。)

饶胜文老师对此曾经有过精彩的阐述,这其实是一个双重布局。“益州的士民们看到的是,刘备入蜀将帮他们讨伐汉中的张鲁;刘璋看到的是,他在益州的地位将得到巩固;张松、法正看到的是,益州将迎来一个新的主人。”


大锅故国神游


刘璋请刘备帮忙也是没有办法,他要对付的也不是张鲁,而是曹操。

益州牧刘璋是继承了他老子刘焉的基业,刘焉也不是益州本土权贵,本就是东汉后期的官员,跟随校尉贾龙进入西蜀平乱,在黄巾军起义的乱世期间,刘焉被授予益州牧上任西蜀,此时的大汉朝已经是四分五裂,手上只要有兵,就可以成为一方诸侯,贾龙也不例外,他与刘焉凭借平叛领军进入益州后,很快就平息了当地叛乱。

贾龙和刘焉都是外地户口入主西蜀的,要彻底的征服当地,首先要得到益州权贵的支持才行,要么拉拢,要么清除。

贾龙和刘焉采取了很极端的方式,那就是清理,使用武力对当地的权贵门阀进行了屠杀和镇压,后来刘焉更是想独占益州,又把贾龙给干掉了。自此刘焉彻底的霸占了西蜀之地,刘焉的地方政权建立在强势镇压基础之上。

刘焉死后,他的儿子刘璋就承接了老子刘焉的益州牧,这位置好坐,基业难守。

由于西蜀刘氏政权对当地的门阀权贵打压严重,使得刘璋继任后不但得不到这个阶层的支持,反而引发了门阀权贵阶层的反弹,毕竟刘璋要比刘焉好对付一些。甚至不乏原来刘焉的手下打算拥兵自立,割据为候。

其中就有题主说的张鲁,他本来是刘焉的部下,镇守汉中地区,全程经历了刘焉夺取西蜀的过程,上梁不正下梁歪,张鲁也想学着刘焉的模式在汉中搞独立,而且成功了。

刘璋和张鲁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刘璋一直想解决张鲁这块心病,但是实力又不允许,而且此时的益州内部并不和谐,益州的原土著权贵并不支持刘璋,更希望有外来势力对刘璋政权进行颠覆。

建安十六年,曹操对凉州动手了,凉州与汉中很近,刘璋和张鲁都很紧张。张鲁很明白,曹操要是拿下了凉州,汉中那就是探囊取物;刘璋更紧张,张鲁投降曹操是早晚的事,汉中一旦丢失,曹操大军对益州的进攻那就是指日可待。

刘璋虽然治国不行,但是心眼不少,他采取了瞒天过海的策略,一边遣使去向曹操称臣,一边又派人请占据荆州的汉室宗亲刘备求助。

刘璋很会盘算,请刘备入川,并不是让他入成都平原,而是直接去川北对付张鲁,虽然口称对付张鲁,真实用意却是曹操解决张鲁后进军西蜀的时候,让刘备与曹操正面刚;如果曹操同意了刘璋的臣服,有曹操做后盾,刘备从哪来回哪去,如果曹操不同意臣服,要兴兵攻蜀,有刘备的帮助,打起仗来也多个壮胆的。

刘璋的谋划很不错,想借力打力,没有想到事情就出在益州权贵上,出使曹操的使者是张松,他在曹操处没有受到合理的尊重,转头就联络了成都的法正,找刘备商量着占据益州这事儿去了。

刘备虽然一直是仁义君子,但在这巨大利益面前,说几句客套话就算给自己台阶下了,一口答应下来,自己取益州,有了益州权贵的内应,刘备很快就把刘璋赶下台,自己占据了整个益州,自此刘备的势力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原来那个东投西靠的刘皇叔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刘璋为什么单单要请刘备来对付张鲁呢,其实从以上分析来看,除了刘璋自认和刘备是同宗的缘故外,更多的是当时的局势也只有刘备具有一定的实力能够给刘璋扛活儿,而刘璋打的主意并不是完全的信任刘备,放心让他入川帮忙,本想拿他当个枪使,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