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姬昌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卻叫姬發?

歷史一書生


為什麼姬昌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卻叫姬發?

小劉侃封神

看過封神演義,許多小夥伴都會為一件事感覺到疑惑。

姬昌有百子,除了雷震子之外還有九十九子。

而姬昌姓姬,二兒子叫姬發,但姬昌的大兒子伯邑考卻似乎不姓姬。

其實,伯邑考的名字,準確說來,應該是姬伯邑考,當然也可以叫做姬邑考。

伯邑考,姬姓,名考,“伯”是其排行,“邑”一說是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說是擔任“邑”這個官職,因此,故稱伯邑考。

伯,代表的是老大的意思。

姬發,有時候也叫做仲發。仲,代表的是老二的意思!

比如我們如今所說的前三名,也稱作冠軍、亞軍、季軍!

首相商容,亞相比干!比干的相位,便是排在商容之後!

在商朝,有四大諸侯。

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東伯侯姜桓楚。

四鎮大諸侯,每一個名字中間都帶了一個‘伯’字!

比如西伯侯姬昌,他就是西邊二百鎮諸侯中的老大。

在封神演義中,之所以沒有把伯邑考叫做姬伯邑考,大概是有作者自己的考慮。

當時姬昌還活著,他有時候的簡稱便是姬伯,意思便是姬家老大。

爹還活著,兒子根本不能做主,也不能代表一家之主的地位,否則便是不敬。

所以,姬伯邑考,便弄了個簡稱,有個‘伯’字,代表他是同級中的老大便可以了。

如果加個‘姬’字,那就成了姬伯邑考,就代表伯邑考成了姬家老大,這不是說姬昌死了嗎?或者說是伯邑考盼著姬昌死呢!

如今我們的稱呼,便很能顯示出這個伯字的意思。

看了九十年代的封神榜,小劉當時就替伯邑考著急,你就從了妲己吧!

我們稱呼自己父親的兄弟,比父親大的稱為伯父,比自己父親小的,稱為叔父。

伯便是大,叔便是小。

伯邑考本來是姬家同輩中的老大,又是世子。所以,他的稱呼便顯得比較慎重了。

就彷彿太子的位置一般,很多人盯著,所以,他的名字可以多一點兒,但是決不能出錯。

姬發是老二,姬是姓,發是名。在伯邑考的光環下,沒人會在意他這個不顯眼的弟弟。

所以,提起姬發,很多人都把他叫做“姬發小兒”,連紂王都是如此稱呼!

可見在他們的眼中,根本瞧不起姬發,覺的他就是歲數又小,個人又沒什麼能力,所能倚仗的無非是姜子牙和姜子牙背後的闡教。

而伯邑考,外貌是一表人才,能力又很強,在姬昌被囚禁羑里城之時,他把西岐治理的井井有條。並且還孝順,到朝歌替父贖罪。最後正直不畏生死,被妲己陷害而死!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小劉侃封神


伯邑考的稱謂是《史記》中就有的,這個稱呼是符合當時習慣的。姬發的稱呼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才有,至少《史記》是沒有的,而比較廣為人知的是《封神演義》。伯邑考當然也姓姬,在黃玉郎的《天子傳奇》漫畫裡也稱“姬考”。但是“姬考”“姬發”在當時都是錯誤的稱呼。

因為周人男子一般是以“氏+名”作為稱呼,比如孔子就是孔氏子姓,但我們只會叫他孔子,而不會叫他子子,對吧?女姓的稱呼則一般是以“姓+名”,比如宣太后羋月,雖然名字是虛構的,但稱呼結構並沒有錯。

至於為什麼要區分姓和氏,因為在當時姓和氏就是不同的,姓表示的是父系血緣,氏表示的是身在氏族,可以大致理解為一個是出生地,一個是戶籍地(不完全準確)。因為出生地是不會變的,那麼你父系的姓就是你的姓;但是戶籍地可以隨時變動,所以你最早是父系的氏,然後男子可以自己立氏,女子則從丈夫的氏。

最後再回到“伯邑考”這個名字,這個名字的結構也有些特殊,甚至不一定是人名。伯邑考是長子,“伯”代表排行不必說,“邑考”可能是名,但也可能不是。“考”是什麼意思呢?“生為父,死為考”,更像是對死者的尊稱,而記載“邑考”最早的《逸周書》中恰恰就是把伯邑考作為先人祭祀的,那麼“考”可能就不是名,而只是一個稱謂。

至於“邑”,可能性也非常多。第一種情況,“伯邑”是字,類似“仲尼”;第二種情況,“伯”是排行,“邑(考)”是名;第三種情況,“邑”是諡號或者封邑(氏)。總之,因為稱呼結構的複雜性,我們已經很難知道“邑考”代表什麼,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伯邑考肯定是姓姬,但不能稱“姬邑考”或者“姬考”。


林屋公子


周文王姬昌有很多十幾個兒子,著名的就有嫡長子伯邑考,二兒子周武王姬發,四兒子周公姬旦。其嫡長子伯邑考死得最慘,這也是為什麼周人都不呼其名,而尊其為“伯邑考”的原因。

伯邑考並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據考證應該是“姬考”或者其他,至今歷史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為什麼周人要尊稱姬考為“伯邑考”呢,這裡面有一段相當血腥的故事隱秘於歷史長河中。

周文王姬昌是奠定周王朝基礎的國君,在商末周初時期,當時的商朝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帝辛登基了。商帝辛就是大家熟知的商紂王。

商紂王登基後,帶來了一系列的政治變革,其最重要的改革有兩點:提高奴隸待遇,打破貴族階層固化、大量減少活人祭祀活動,動搖神權基礎。

中國奴隸社會第一個改革家惡來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改革家)得到了商紂王的重用,在商紂王的支持下,惡來革對奴隸社會政權帶來了非常先進的社會變革,但是這觸動了商朝貴族的利益,特別是代表神權的貴族利益。順便說一句,姜子牙是其中姜部落的首領,並且擔任了商朝的大祭司,代表著商朝神權的最高領袖,其地位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商紂王還高。

商朝歷來有用活人進行祭祀的傳統,幾乎所有的重大祭祀都使用活人,當然這些活人肯定不是貴族,也不是商人,而是“邑”人,這個邑就是其他部落的人,比如周部落就自稱自己是“小邑”人,商是國,周是邑。

越是重大的祭祀,祭品的登基就越高,甚至使用部落首領來祭祀神,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就是被商紂王的父親給活祭了的。

商紂王登基後,一方面進行奴隸制改革,一方面對神權進行控制,加大王權,這樣就觸動的貴族利益,在強大的阻力下,商紂王決定開展一個重大的祭祀,選定的祭品就是周文王姬昌,此時的姬昌早就被關在朝歌的牢房裡了。

這個時候的周部落為了解救周文王姬昌,於是他的三個兒子:姬考、姬發、姬旦前往朝歌請求商紂王願意替換父親作為祭品。

商紂王為了不引起更大的周部落的激烈情緒,就選定了姬昌的嫡長子姬考為祭品,祭祀姬考非常的殘忍,把他放在祭壇上,破開他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臟,把他的肋骨一根一根的剝出來......

不要以為祭品只是拿來祭祀神仙就完了,祭品是要被吃掉的,越是等級高的祭品,越是會被地位高的人吃掉,這樣才能顯示出神對他的庇護,商紂王把祭品姬考也給牢中的周文王姬發送了一份。

大家不要以為姬發不敢吃,或者說邊吃邊傷心,他沒有那種思維,他吃得相當的虔誠,因為此時姬考已經不是他兒子了,而是神聖的祭品,周文王能夠得到如此高等級的祭品享用,他心懷感激。

姬考作為祭品就把周文王姬昌給替換回了周部落,就是今寶雞一代的岐山地區,周文王回到了岐山後,把所有的部落事務全部交給了二兒子姬發,自己一門心思的研究《周易》。

周部落的人為了尊重嫡長子姬考,就以“伯邑考”來尊稱他,“伯”就是長子的意思,“邑”是商朝時期對除商人外其他部落的稱呼,周人也自稱“小邑”,“考”是姬考的名。另外有一種說法,“考”是對此人的死有重大貢獻的人的稱號。

伯邑考的死的確為周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周部落有三代人都被商王作為祭品祭祀,姬發成為部落首領後,為了杜絕自己再被選中成為祭祀品,就進行了積極的滅商準備,他首先聯絡了商朝的最大祭司姜子牙和朝歌的貴族階層,朝歌的貴族也希望周部落能夠推翻商紂王的統治,另外新王。

在商紂王出征期間,朝歌的貴族與姜子牙給周通風報信,姬發率領大軍在牧野與商紂王進行了一次大戰,而商朝的軍隊瓦解很快,真正為商紂王作戰的就是他手下的奴隸。而倒戈的那一部分人是其他部落的俘虜,並且有少部分士兵被朝中貴族所收買。

姬發攻佔了朝歌后,違背了與姜子牙、商朝貴族的諾言,對商王室成員進行了殘忍的屠殺,基本上全部作為了祭品祭祀上天,並且恢復了大量祭祀的傳統,甚至周武王與姜子牙曾經親自殺祭品。

商紂王與周武王其實被後人誤解很多,總體說來,商紂王推行改革,廢除祭祀,弱化神權,統一城邦,而他的改革遭到了貴族的反對,並勾結周部落實施政變,周立朝後,通過大肆祭祀來籠絡人心,周武王死後,殷商貴族爆發了大規模的暴動,周公旦對其進行了殘酷的鎮壓,並焚燬了朝歌,建都鎬京。


沉墨I方之城


古人推崇多子多福,在貴族之家尤甚。周文王僅可考證的兒子就多達十七個,其中以伯邑考、姬發以及周公最為著名。

伯邑考與姬發之名千差萬別,又沒有冠以姬姓,幾乎很難看出兩人同出一族,他何以如此命名呢?

其實,伯邑考的本名乃是姬考,只是以伯邑考之名為世人所知。與伯邑考屬同一時期的周公旦也並非其原名,周公的原名是姬旦。由此可見,這種現象並非偶然。有的古人以其字傳之甚廣,蔡文姬的才名眾所周知,但是鮮少有人知道她本名是蔡琰,文姬不過是她的字而已。有的則以號傳世,蘇東坡遠遠比蘇軾更得民心,林語堂為蘇軾作傳時都起名為《蘇東坡傳》。其實戰國後期的名字已經相對穩定了,但這尚且讓人因為名字號而摸不清頭腦,更別提先秦以前的名字了。

伯邑考之名極為講究,古人重視長幼嫡庶之別,所以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伯並非是伯邑考的姓。周文王姬昌仰慕太姒美貌,娶其為正妃,她為姬昌生下十個兒子。周代的貴族子弟命名多在前面加“伯仲叔季”,姬昌的兒子也不例外。姬昌六個兒子的名字中都帶有“叔”字,最小的兒子則叫冉季載。伯邑考是姬昌的嫡長子,以伯來命名是合理的。其實這種命名方式在歷朝歷代幾乎都存在,一直到近代都沿用。譬如,春秋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三國時,孫策排行老大,便字伯符。因而,伯邑考的伯字並不是無緣無故所取的。

伯邑考的邑字可能與其擔任過“邑”這個官職有關。古人頗好以官職來稱呼其人,長此以往,似乎已成為默認。嵇康是三國時期的文學家和音樂家,頗負盛名。他曾經官拜中散大夫,所以世稱“嵇中散”。杜甫還有“杜工部”和“杜拾遺”等別名,這是因為他曾擔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和左拾遺等官職。邑字本是城邑之意。由此推測,伯邑考極有可能擔任過城邑中的某種官職,然後被用作名字流傳開來。

當然,還有一種推測,即“邑”表明其世子身份。當然,這種推測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古代,“子”就是一種尊稱,諸如孔子、老子等德高望重者才能以子綴之。尋常人可以用在前面,如子貢,用在後面卻是極少的。因此,伯邑考的邑也可能是對其世子身份的一種肯定。

為何姬發沒有像其兄長一樣以“排行加官職或尊稱加名”來命名,也沒有像他的弟弟們一樣以“封地加排行加名”來命名呢?這是因為姬發作為周武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並沒有封地。除此之外,以排行來命名也並非是必須的,周公旦作為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同樣沒有以“叔”來命名。因而姬考有“伯邑考”的別稱,他卻沒有。

以上所述,當然有推理的成分在內。姓名的流傳除了特定原因外,還存在一些偶然因素。並不排除因為民眾習慣伯邑考這個稱呼或者歷代文學作品青睞於伯邑考這個名字,從而使姬考的別稱越俎代庖的猜測。


鄧海春


看過《封神榜》等系列小說和電視劇的朋友應該對商紂王、妲己、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間的恩怨多少有些瞭解,其實在這四個人之外,還有一個的出場不是很多,但是卻很令人難忘,他就是伯邑考。

伯邑考是誰呢?他是西伯侯姬昌(周文王)的嫡長子,這個嫡長子比較悲劇,當時商紂王和妲己盯上了姬昌,將姬昌囚禁了起來,伯邑考知道後就去救父,結果被商紂王給弄成了肉羹,並且逼著姬昌吃了,至此,伯邑考就領盒飯了,然後姬昌和次子姬發成為推翻商朝統治的領袖。寫到這裡,就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即姬昌的嫡長子為什麼叫伯邑考,而不是和嫡次子姬發一樣有個姬姓名字呢?這是小說演義的加工還是歷史上就是如此呢?

實際上,在歷史上,姬昌的嫡長子的確叫做伯邑考。伯邑考的生平記載很少,在《史記》中不過一筆帶過,在別的史籍中也有一些零星的記載,遠遠不能和周文王的其他九子做對比。這個嫡長子的存在感似乎格外的低,我們也只能從他的名字猜測一二。

伯邑考這個名字比較特別,它的特別之處並不在於沒有“姬”,而在於和他的弟弟們的區別。史載周文王有十個兒子,《史記·管蔡世家》有說明:“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

所以我們看,這十個兒子的名字似乎都沒有加上姬,我們熟知的周武王姬發也只是被叫做武王發,從這十個人的名字中能得出一些結論,比如武王發和周公旦,實際上都是採用的都是“諡號外加名”樣式,而包括管叔鮮、蔡叔度一直到冉季載都是採用的“封地加上兄弟排行次序再加上名”樣式,比如管叔鮮是周文王的第三子,周武王封邦建國的時候,他被封在管地建立了管國,因此被稱為管叔鮮,實際上他的名字按現在來說應該是姬鮮。

而在這十兄弟中,似乎只有老大伯邑考的名字是和其他的不一樣的,按照兄弟排名,伯邑考的名字中是應該有一個“伯”字,但這個“伯”字似乎放在中間比較合適,為什麼卻放在了最開始?而這個“邑”又是什麼什麼意思,是否指的是一個官職,又或者是一個特殊的身份?

不過“邑”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城市、國都,比如采邑、食邑的說法等。我們很難用套用當時的姓氏法則來解說伯邑考這個名字,甚至伯邑考是不是應該叫姬考也很難說。

先秦時期的姓氏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姓氏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現在姓氏就是一個詞,即名字,擋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離的,姓是姓,氏是氏,不能混為一談,最開始姓很少,姬姓就是一個很古老的姓,後來隨著人數的增加,以及處於政治上的考慮,氏開始出現,並逐漸增加,一個姓之下有很多的氏,女子稱姓,男子稱氏,姓用以別婚姻,氏用以別貴賤。

女子稱姓這個很好理解,比如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歷史上有很多美女的名字中都有一個“姜”字,比如文姜、宣姜、莊姜、宣姜等等,這些大多來自姜姓齊國。而氏就比較複雜了,諡號、封地、官職、居住地、國名、先人的字、兄弟排序、職業等等都可以成為氏,先秦時期,男子的名字其實就是“氏加上名”,當然,秦漢開始,姓和氏合二為一,一步步演化為現在的姓氏。

在周文王的十個兒子中,伯邑考的九個弟弟的名字都能套用姓氏法則,但是伯邑考這個名字,我們卻很難確定究竟是什麼意思。不過確定的是,伯邑考並沒有封地,他去世的比較早,比周文王去世的還早,所以並沒有看到商朝滅亡,更沒有等到周朝建立。

同樣是在《史記·管蔡世家》中有這樣的記載:“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這就有意思了,周文王當初選擇的太子是次子而不是嫡長子,雖然商朝末期,嫡長子繼承製就已經出現,但是周文王似乎並沒有實行,或者伯邑考真的能力平平,不及武王發和周公旦賢能,所以不能成為當時周國的繼承人。而且伯邑考死得很早,周文王白髮人送黑髮人,自然這樣的伯邑考自然不可能在周朝建立之後有封地,畢竟人都死了,更甚至,伯邑考似乎也沒有後人。

《史記》中並沒有記載伯邑考為什麼早死,但唐朝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卻引了晉朝皇甫謐《帝王世紀》中的一段話,說的是當時伯邑考在商王朝做質子,為帝辛駕車,後來帝辛在扣押姬昌期間,將伯邑考煮了,賜給姬昌吃。至於這是不是真正的歷史,就很難說了,這裡姑且一體,大家姑且一看。


尚宮女史


伯邑考這個稱呼最早是出現在史記之中。後來《封神演義》正是引用了史記中的名字,將姬發的哥哥稱之為伯邑考。

按照中國人的命名習慣來說,兒子都要繼承父親的姓氏,為什麼伯邑考的父親叫做姬昌,他的叔叔叫做姬鮮,而周公旦也被稱之為姬旦,而他的弟弟叫姬發。

除此之外之外,包括他的堂兄弟以及其他的弟弟都姓姬。既然家裡的其他男子都按照即這個形式來叫名字。

為什麼他唯獨叫做伯邑考呢?是因為特殊原因,還是當時他的名字就是這樣叫的呢?姬昌的大兒子為什麼要叫伯邑考歷史上一共有兩種說法。

按照稱呼習慣

目前權威性最高的一種說法認為,這個名字按照排行以及當時的稱呼習慣來叫的。

根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姬發昌的大兒子叫做姬考,所以伯邑考的姓氏也是姓姬。而世人之所以稱之伯邑考,是因為最早來源於姬昌對於他的稱呼。

當年商紂王還有蘇妲己想要殺害姬昌,而當時伯邑考為了救姬昌也就置身進宮,後來被商紂王和蘇妲己做成了肉丸子,強迫姬昌吃下。

姬昌出於對於長子的紀念,所以也就將其稱之為伯邑考,而伯邑考應該是姬考的家族名號。

當然,也有人說這是當年姬發在當上周王之後才給他的哥哥所修改的一個名號。因為當時伯邑考早已死掉了,若是直接叫他的名字叫則是顯得自己對兄長不敬,若是叫他姬伯考,則是顯得他的身份又是凌駕於自己之上。

所以也就直接將其前面的姓氏去掉,改名叫做伯邑考。既說明了他是自己的哥哥,又代表著出來他的名號。

伯邑考三個字代表著不同用意

按照當時人命名的傳統風格來說,長子一般用伯來代表,所以伯邑考的第1個字也就代表著老大的意思。

因為姬發的第2個名字叫做仲發,而且有一個成語叫做難分仲伯,這也就是仲伯第一第二的意思,所以他的第1字是代表著他是姬昌的長子。

邑只是代表著他的官職的意思,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邑代表著縣,所以有人猜測這是代表著他做的官職,應該相當於現在的縣長。而最後一個字則是直接說他的名字,所以連起來稱之為伯邑考。

至於為什麼不在伯邑考前面加上姓氏“姬”,是因為當時姬昌還活著。因為若是叫做姬伯邑考的話,則是代表著姬家老大的意思。

雖然說伯邑考確實是姬昌的長子,但當時姬昌活著,如果稱姬伯邑考,就會顯得伯邑考是老大,如果如此稱呼,很容易就被人誤會了。

從姬昌的身份角度來講,也就稱呼他伯邑考比較更合適一點,而且從一個父親的角度來說,直接叫名字顯得更為的親切。

綜合的來說,伯邑考的名字應該是代表著他所有的身份信息。


夏目歷史君


看過《封神榜》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周文王姬昌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叫“姬發”。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姬昌的兒子,一個叫“姬發”,一個卻叫“伯邑考”。

首先,在商周時期,古人的稱呼和現代是不一樣的,那時候一般是不稱姓的。

像姬昌、姬發、姜尚、贏政等等,都是後人這樣叫的,在當時是絕對不會這麼稱呼的。那時候成年男子通常是不稱姓的,這些帶著姓的名字都是後人對他們的稱呼。

在《史記·管蔡世家》中是這樣描述周文王的兒子們的:“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冉季載最少。”就是說他的長子叫伯邑考,次子叫武王發,再下一個叫管叔鮮……,冉季載最小。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並沒有姬發這樣的叫法,而是叫武王發。

其次,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先秦時期,女子的名字中是帶姓的,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同姓通婚。而男子的名字,一般以爵位、封地、官職、籍貫、居住地或者職業等開頭,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氏”。這就是所謂的“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除了“氏”之外,男子的名字中還要有排行,也就是伯(孟)、仲、叔、季等。最後,就是自己的私名了。

比如周文王的兒子“冉季載”,其中,“冉”就是他的封地,“季”就是他的排行,“載”就是他的私名。在那時候,一般大家都稱呼他為“季載”或是“冉季載”,而不會叫他“姬載”。

再比如“武王發”,“王”是他的爵位,“發”是他的私名,而“武”是他的諡號。他的稱呼中沒有體現排行,是因為他當了王,地位較高,就不能和兄弟們再論排行了。同樣的“周公旦”,也是一樣,“周”是封地,“旦”是私名,稱呼中也沒有體現排行,因為他的成就太大,地位也很高,也不能和兄弟們再論排行。

最後,“伯邑考”的實際含義是“周國之父”。

“伯邑考”的名字中,“伯”是他的排行,他排行老大。而“邑”和“考”,首先“邑”不是封地和爵位等,因為“伯邑考”死得早,並沒有封地和爵位。其次,“考”也並不一定就是他的私名。

在《逸周書•世俘解》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王不革服,格於廟,秉語治庶國,籥(yuè)入九終。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就是說武王滅商之後,來到周廟,從太王(周朝基業開創者,文王祖父,即公亶[dǎn]父,姬亶)、太伯(即姬泰伯,太王長子,春秋吳國先祖)、王季(祖父,文王的父親姬歷)、虞公(即虞仲,太王次子,和太伯一起為春秋吳國先祖),文王(父親姬昌)、伯邑考,依次列其神位於廟堂。在這段話中,邑考和太王、太伯、虞公等稱呼是並列的。

可見,這個“邑考”,必然是死後的稱呼,而不是生前的。

另外,周朝在滅亡商朝之前,通常將商朝稱為“大邦”,而將自己稱為“小邑”,由此可知,“邑”很可能就是“周”的略稱。

而“考”,在《禮記》中有一句話:“生曰父,死曰考。”就是說“考”是對父輩的死者的尊稱。

所以,“邑考”的實際含義就是“周國之父”,是對他的讚美和懷念。


李小新吖


其實在個很好理解,伯邑考也是姬姓,姬發也是姬姓。考和發是名。

一般我們說武王發,伯邑考,其實姬昌還有很多兒子,據記載姬昌有一百個兒子。除了這兩個,還有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等等。管叔鮮也就是姬鮮,周公旦也就是叫姬旦,蔡叔度也就是叫姬度,曹叔振鐸也就叫姬振鐸。

當然姓加名是我們現在的這個叫法,其實在古代根本不會這麼叫的,要知道我們現在這麼叫他們其實都是歷史記載上這麼叫的,這個是後來歷史記載者對他們的稱呼,一般來說成人了死亡叫封地+排行+人名,沒有成人就死亡了以排行+地位+人名,再說伯邑考,伯其實就是老大的意思,考是名,那麼邑呢?邑的意思一般就是小城市城邦的意思,所以邑應該就是指對伯邑考的封地來說的。武王姬發呢?在歷史上不管是姬發,還是姬旦等等都是不會直呼其名的,一般就是武王發,周公旦等等,以為這些人可以說都是聖人,在古代即使已經隔了幾百年了也不會有人這麼直呼其名的。那就是大不敬。

還有周公旦,姬姓,名旦,一般後世都稱呼他為周公,周公旦這個也是不能和他的混為一談的,因為他的功績是在是太大了,蔡叔度呢?蔡就是封地,叔就是排行的意思,度就是名,還有曹叔振鐸,曹就是封地,叔也是排行,振鐸就是名。不過姬昌確實厲害哦,一百個兒子。不知道他在說紂王的時候是怎麼想自己的呢?

即使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也是一樣的叫法,秦始皇的兒子扶蘇,胡亥不就是這樣嗎?扶蘇,嬴姓,趙氏,名扶蘇,胡亥也是一樣,嬴姓,趙氏,名胡亥。但是歷史上一般很少吧姓說出來,都是叫扶蘇,胡亥等等。


中國歷史研究所


伯邑考的身世

對於伯邑考,大多數人對於其瞭解是通過《封神榜》的劇情:在《封神榜》中,商紂王猜忌四方諸侯,於是將東西南北四個伯侯騙到朝歌,而後準備誅殺:北伯侯由於奸猾,得以倖免;西伯侯姬昌由於素有賢名,在一些殷商重臣力保下,被商紂王囚禁,東伯侯和南伯侯則沒這麼幸運,都被商紂王殺了。

姬昌的長子伯邑考見姬昌長久被商紂王扣押,於是帶著一些財寶去朝歌,準備從商紂王手裡把姬昌贖回來,但是,伯邑考非但沒有把姬昌贖回來,反而被商紂王殺死。後來姜子牙封神的時候,將伯邑考封為紫薇大帝——負責掌管歷代君王、朝代氣數的神靈。

伯邑考的弟弟姬發,則在滅亡殷商後成為周天子,不過,生命只有幾十年的周天子和成為神靈的伯邑考相比,無疑是做神靈要合適。

歷史上,伯邑考的事蹟和神話中大致吻合,也是為了營救周文王而遭到商紂王殺害。

只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同樣是姬昌的兒子,伯邑考和姬發的名字差異如此之大?

伯邑考名字來源

關於伯邑考的名字,一般認為,這是一個有著複雜成分的稱呼,而非本名。

殷商滅亡的八百餘年後,有個叫劉季的人建立了漢王朝。劉季當了皇帝后,給自己搞了個新名字:劉邦。但是司馬遷還是在《史記》中頻繁使用劉季這個稱呼。

劉季的父親,大漢朝的太上皇,也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叫劉太公。事實上,劉太公這個名字翻譯成現代漢語,可以理解成劉家老頭,而劉季則可以理解成劉三兒——既,作為窮人出身的百姓,有時候往往只有外號,沒有名字。

在古代漢語裡,伯代表老大,仲代表第二。

伯邑考的伯字,可以理解成長子,既長子邑考。以此類推,姬發的名字如果按照這個格式,可以稱之為仲發。

邑,有兩種解釋,其中第一種解釋是邑是一種職務的名稱。意味著伯邑考擔任的官職,另一種解釋則認為邑意味著自己是繼承人。周人奉行嫡長子繼承製,伯邑考作為姬昌的嫡長子,是具備繼承周國君主的權利的。

在兩種解釋中,個人傾向於後者:因為只有周國的繼承人,去會見商朝天子,在規格上才勉強說得過去(在君主不在國內的情況下,繼承人監國,代行君主職務)。

從這個角度來說,伯邑考的本名叫做姬考,伯和邑,只是對其身份的一種說明。


藤樹先生


我是吾盂,我來回答。

為什麼姬昌的大兒子叫伯邑考,二兒子叫姬發?

伯邑考是姬姓,名考。是姬昌和太姒的長子,在弟兄排行的次序裡代表老大,表現出伯邑考長子的身份。邑在字典中有國都京城的意思,這個字用來稱呼伯邑考,應該是代指伯邑考是未來國君的繼承者。

如果伯邑考不是被妲己陷害致死,那麼伐紂應該就是伯邑考了。

伯邑考其實是一個很悲慘的人。

一說是姬昌被囚禁在攸裡的時候,伯邑考,在紂王那裡做人質,紂王將伯邑考烹殺之後將肉羹給姬昌,姬昌食用之後,紂王說姬昌不是聖人嗎,他現在吃了自己兒子的肉而不知道,又怎麼能稱之為是一個聖人呢?

還有一說是伯邑考去紂王的皇宮裡,想要代替自己的父親做紂王的人質,妲己看到伯邑考丰神俊逸,想要與伯邑考一度春宵,但是伯邑考卻不願意,妲己惱怒之下,就唆使紂王害死了伯邑考。姬昌服用之後,紂王認為他對自己沒有了威脅,就把他放回了西歧。在回去的路上,姬昌覺得噁心,就吐出三隻小兔子,相傳那就是伯邑考的三魂所化。

姜子牙封神的時候,將伯邑考封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之神,命為尊貴之神。

也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