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学第一课:疫情,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随着春的脚步,各个学校“停课不停学”逐步展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利用重大疫情这一特殊时期与情境,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有利契机。

面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开展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从这场战“疫”中,汲取民族精粹的养份,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扛起青年的责任使命,具有特别的时代和现实意义。

疫情,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青年责任、使命担当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勇敢的人,其实是在灾难面前选择了责任、选择了使命和担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谱写了一曲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壮丽凯歌。在复杂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更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自己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在服务社会、奉献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学习与生活中争先创优,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为中华之振兴而不断奋进。

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大局观,明确自己的立场、使命和责任。青年大学生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恰逢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局中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将自己人生目标与伟大的中国梦相向而行。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正是考验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能站稳立场、辨别是非。青年学生应该学会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成长,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切实从自己做起,从实际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明白责任,把握大局,当好角色,主动担当,有所作为。

诗人赫尔曼•黑塞曾写道,“我们还站在昏暗中怀着柔和的梦想,渴望走进那光明中,自己也化为光。”人生总是在黑暗与光明中前行,青年学生不要那么快忘记灾难与黑暗,做一个光明的使者,学着前辈的模样,照亮这个新时代。病疫横行,封城禁行,多少逆行者还在为陌生人奔波……是这片土地上身边的每个普通人发出的丝丝亮光,驱散了我们心头的阴霾。同学们,善良和勇敢,不是与生俱来的秉性,是在克服挑战、总结习得后的力量。如果我们想共渡难关,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坚守善良、诚实和勇敢,让我们每个人的一束微光,汇聚起来,照亮前行的路。

家国情怀,奉献社会

南宋诗人陆游写过“位卑未敢忘忧国”。爱国从来不是爱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空洞的词汇,爱国是深爱脚下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真实的、具体的人们。没有国,何以谈家?残酷的疫情让太多的人骨肉分离,让伟大的民族再一次经受洗礼。在病毒肆虐的大灾难面前,我们祖国和人民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和乐观坚强,我们中华儿女所展现出来的精、气、神,让全世界震撼,让世界再一次见证了什么是新时代的中国力量!这才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精神硬核。火神山、雷神山、武警官兵进驻武汉、抗疫中的逆行者、医务人员,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镜头,一幕幕催人奋进的场面,告诉我们的青年学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巴金曾说:“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它建成人间乐园。”我们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灾难面前,我们可以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烤问内心深处的灵魂。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就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也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国教育实践课,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满腔热情,以奋斗者的姿态,学好知识与技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梦想添砖加瓦、奉献力量。

崇尚科学,诚实守信

孟德斯鸠说:“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战胜疫情的有力保障。青年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要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其在整个社会舆论引导中发挥正向作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舆论引导与信息安全,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我们看到各种信息鱼目混珠,谣言满天飞,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崇尚科学,科学防治,不传谣、不信谣,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及时回应重大关切,不回避困难问题,保障师生知情权,在交流沟通中互相关心鼓励,不断提升应对疫情的科学知识和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疫情发生以来,出现了一些不实事求是、不诚信的现象,个别机构及人员诚信精神缺失,存在隐瞒病情,不如实提供情况,逃避医学观察,明知感染故意进入公共场所,缓报、漏报、瞒报、谎报疫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阻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制假售假扰乱市场等等,对疫情防控造成较大风险。我们青年大学生一方面要争当诚实守信的表率,另一方面也要擦亮双眼,用知识辨别真伪,不转无谓推送,敢于与各种违规犯法现象作坚决斗争。

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看了很多文章,也讲过关于人类和自然的文章,很多时候,被人类的自以为是和目空一切而感到悲哀,从2003年非典到2020年新冠正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自然几亿年的历史,人类叫嚣着要征服自然,这是多么可笑和无知的表现啊!澳大利亚森林大火、菲律宾火山喷发、人类对野生动物残害……,打破“平衡”法则,灾难疫情接踵而至。青年大学生要学会敬畏,敬畏自然,失去对大自然的敬畏,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失去对物种的敬畏,对规则的敬畏,灾难会很快到来,当大自然开始惩罚人类的时候,人类反抗的能力,可能弱小的可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按规律办事必然吃大亏,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深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觉保护野生动物。

叔本华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生命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短板,青年学生通过此次疫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爱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真谛。以白衣天使、人民解放军、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的大爱精神、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作为生动教材为榜样,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场疫情,让大家明白人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新冠肺炎病重患者,大多数都是体质弱,免疫力低下的人,所以那些降低我们免疫力的行为,就是我们要坚决杜绝的,比如说熬夜打游戏,抽烟酗酒,甚至乱吃东西也会引发健康问题等。平时自觉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

《巨流河》曾说:“灾难是无法比较的,对每个受苦的人,他的灾难都是最大的。”常凯在父母去世后,曾留下遗书,读之让人潸然泪下,在其遗言中写道:除夕之夜,双亲高堂及内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触。殊不知,噩梦降临。寥寥数日,回天乏术,老父含恨撒手人寰。多重打击之下,慈母身心疲惫,免疫力尽失,亦遭烈性感染,随老父而去。床前服侍双亲数日,无情冠状病毒也吞噬了爱妻和我的躯体。奄奄气息之中,广告亲朋好友及远在英伦吾儿:我一生为子尽孝,为父尽责,为夫爱妻,为人尽诚!永别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从除夕之夜的“其乐融融”,到2月14日的“永别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中间只有半月而已。从现在开始,珍惜我们身边的人,珍惜与他们的每一次相聚。

大爱无疆,学会感恩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可若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这份力量便极其震撼。2020年,一次疫情,让祖国大地的每个儿女都受到了影响,有些人一路逆行,燃烧自己;不为名利,共渡难关;每天的数字,让我们揪心;每个英雄,让我们感动。这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人生要懂得感恩,你的美好生活可能是别人拿命换来的。这场疫情里,无数个瞬间让我们感动:透过新闻,我们看到布满勒痕的脸、消毒液侵蚀开裂的手、蜷缩在地上休息的身影,他们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当什么英雄,是责任担当,是守土尽责。17年前,抗击“非典”第一人——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一次披甲上阵;十天十夜造就了“火神山奇迹”;还有新冠肺炎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为众人抱薪,却冻毙于风雪……。

学会珍惜,懂得感恩。在每一个让人泪目的瞬间和每一张让人感动的图片,唤起内心的深处的良知,感恩每一个人的付出,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党的领导,感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体制,感恩父母,珍惜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珍惜在大学生活和身边的一切。数年以后,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历史的挑战移交到你们肩上之前,埋首蓄力,练就过硬本领就是同学们现阶段最好的担当方式。没有永远的和平和谐,危难之际,能拯救你的,只有知识,疫情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知识的力量和专业的优势,学好专业知识,多读书、练本领,少些无谓的娱乐,用良知和专业、用智慧和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毛泽东同志62年前的《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今天重读这首诗,倍感激情满怀、责任重大。只要我们真正肩负起职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各地党委、政府,切实把“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指示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敬畏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物,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保护自然,保护地球,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当我们什么都不能做的时候,请在内心的世界安放一张书桌,潜下心来求知向学。岁月会是最好的见证者,今天我们付出怎样的努力,未来就一定会有怎样的收成。

(作者李德富系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书记、广东省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广东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党建思政副研究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