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晉文公即位後,很快成為了春秋第二位霸主,他是怎麼做到的

公元前632年。

晉軍在城濮大敗楚軍,召集中原諸侯國於踐土會盟,晉文公也正式成為了春秋歷史上的第二位霸主。我們都知道,在晉惠公在位期間,晉國曾在韓原被秦國大敗,並且割地贖回被俘的晉惠公。然而五十多歲即位的晉文公,在位僅僅八年時間,卻成為了春秋歷史上的又一個霸主,那麼晉文公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晉文公即位後,很快成為了春秋第二位霸主,他是怎麼做到的


即位晉國國君

公元前637年,晉惠公也就是重耳的哥哥去世了,太子圉繼位,史稱晉懷公。懷公擔心當時的秦國討伐晉國,幫助公子重耳過去政權,於是下令要求跟隨晉文公的人全安不回國,否則就殺死他們的家人,確實做的不怎麼人道。晉國的大夫暗中請求重耳回國,同時晉國的國民都希望重耳能回國執政,畢竟重耳在流亡的十多年裡可謂是賢名遠揚。

第二年,重耳在秦軍的幫助下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曲沃,晉國的大臣也是紛紛前來朝見,晉懷公自知大勢已去,於是逃亡至梁國,被重耳派人殺死。呂省、郤芮是晉惠公舊臣,於是縱火企圖燒死公子重耳,被勃鞮告密,最後被秦穆公處死。

晉文公即位後,很快成為了春秋第二位霸主,他是怎麼做到的

盡棄前嫌,重用勃鞮

這個勃鞮,在晉獻公、晉惠公時期也是先後兩次接受命令殺死公子重耳,據史書上記載,是重耳回到曲沃之後就把他給逮住了,追究其多次追殺自己的罪責。但是勃鞮卻說重耳應該像秦桓公對待管仲那樣對待自己。

但是從勃鞮告密這件事情我們不難看出,勃鞮因該和晉文公在此之前就保持著密切的關係,或者說就是晉文公在朝中的臥底,也就是為什麼重耳在流亡期間面對勃鞮的追殺卻能屢次逃脫,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勤王周室,擴張領土

晉文公剛剛即位一年,周王室發生王子帶之亂,周襄王請求晉文公幫助。由於周襄王在做太子的時候,他的父親想廢了他改立他的弟弟,但是在齊國的干預下保全的周襄王的太子之位。後來襄王即位,齊桓公召開葵丘之盟,周襄王派王室宰相賜給齊桓公祭祀用的胙肉,並且給了齊桓公天子所能乘坐的車馬,這是王室賜給諸侯的最高禮遇,也因此確立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晉文公即位後,很快成為了春秋第二位霸主,他是怎麼做到的

當時秦穆公同樣收到了王室文書,並率軍駐紮在黃河邊上準備渡江勤王,但是被晉文公婉拒。晉文公在勤王成功後,希望王室讓他享受太子的葬禮。因為齊桓公之前已經享受了王室對諸侯的最高禮遇,晉文公也是想超越齊桓公,同時希望確立霸主地位,但是被周天子拒絕,同時周王室還是將非常大的一塊土地給了晉文公,晉國的國土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張。

擴建三軍,抗衡楚國

晉文公在即位之後就將晉國的軍隊由之前晉獻公二軍的基礎上擴建為三軍,當時的一軍為一萬兩千五百,也就是現在的晉國有差不多五萬人的軍隊。唯一擁有六軍的周王室在這時候實際上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並且擁有三軍的基本上就是齊、魯等幾個諸侯,伴隨著齊桓公的去世,齊國逐漸走向衰弱,除了南邊的楚國和西邊的秦國,其他的諸侯基本上是無法於此時的晉國抗衡的。

齊國霸主地位倒塌之後,楚國也開始加快了對中原的進犯。公元前633年,以楚國為首的諸侯同盟軍包圍了宋國。先軫提出現在是爭奪霸主的最好的實際,同時狐偃提出,楚國先是拿下了曹國,還跟衛國結盟,現在攻打曹國楚國一定回前來救援,宋國那邊的圍自然就解了。

晉文公即位後,很快成為了春秋第二位霸主,他是怎麼做到的

滅曹伐衛,逐鹿中原

公元前632年,晉軍討伐曹國希望衛國借道,但是衛國不同意,所以晉文公就率軍渡過黃河攻打曹國,理由是當年曹國的國君偷看了他洗澡。曹國被滅,之前曹國大臣僖負羈聽聞國君對晉公子無禮,回到家就對自己的夫人說了這件事,僖負羈的夫人也是覺得重耳有大賢能,告誡自己的丈夫不要得罪晉公子重耳,於是僖負羈就帶著吃的東西追逐憤怒離曹的晉公子重耳,並且在事物的籃子下面放了玉璧,重耳收下了吃的,但是沒有要玉璧。在這次戰爭中,晉文公明確下令不準進入僖負羈家中。但是手下兩個將領估計也沒注意,就衝進僖負羈家裡,僖負羈還是被殺了。

同年,晉文公聯合齊孝公討伐衛國,衛成公這時候請求晉文公收留衛國,就是願意做晉國的附庸國,但是晉文公不同意。於衛成功決定投靠楚國,但是衛國人又不同意,把衛成公給趕出了國都,衛國不戰而降。先軫提出將衛國和曹國的的土地分給宋國,晉文公同意,楚國退兵。

暗許復國,智激子玉

楚國子玉表示不服,拒絕退兵,楚成王就帶著一部分人回去了,子玉派人對晉文公說,如果晉國答應曹魏復國,楚國就立刻撤軍。如果晉文公不同意,那麼就得罪了曹、魏、宋三國。先軫識破了子玉的計謀,提出暗中答應曹魏復國並要求其於楚絕交,同時扣押使者激怒子玉。

晉文公即位後,很快成為了春秋第二位霸主,他是怎麼做到的

晉國在曹魏方面取得的成就讓秦國和齊國也感到自己實際上是給晉文公打工了,於是撤軍孤立晉國。

城濮之戰,名震諸侯

晉楚兩軍對壘,一面是子玉為首的一部分楚國軍隊,一面則是晉文公為首的晉軍。晉國為了疲敝楚軍,於是退軍三十里,也是為了報答楚成王之前的厚遇之恩,因為當初許諾退避三舍的。楚成王要求子玉退兵,但是子玉這時候剛愎自用,結果被晉國大敗,晉軍在楚國的軍營裡待了三天,班師回朝。從此晉國名震諸侯。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在踐土為周襄王建立行宮,以天子名義召集天下諸侯,周襄王也是直接命令晉文公擔任諸侯首領,並且賜給晉文公天子專車等等,晉文公霸主地位由此確立。


個人拙見

原本最有機會稱霸的應該是楚成王,但是楚國由於出兵激進,導致多次被晉國牽制,楚國令尹子玉違抗楚王命令,導致楚國失利,讓晉國可謂的佔盡了便宜。

晉文公即位後,很快成為了春秋第二位霸主,他是怎麼做到的

晉文公的稱霸和他在外流亡多年的經歷脫不開關係,當時楚軍撤退的時候楚文王就直言晉文公在外流亡對面,深知百姓疾苦,知道如何管理百姓,又賢名遠揚,這是上天的恩德。可見晉文公當時的德行名聲實際上是要遠超過齊桓公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晉文公才能在繼任三年後便成為春秋歷史上又一個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