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四位美國總統各自發動一場戰爭來看,川普發動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

甲乙雄辯


一、特朗普任內發動全面戰爭的可能性為零

2013年,美國第43任總統小布什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特朗普是美國商人中少有的反對派。2016年,特朗普參加美國總統大選,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並且抨擊了奧巴馬介入敘利亞內戰的決策,認為可能導致美俄在敘利亞發生衝突。從特朗普上任來的表現,可以看出,特朗普的戰略目標都聚焦在經濟層面,通過種種“美國優先”的策略,讓美國經濟優勢繼續。

首先,伊拉克戰爭給美國人帶來了慘痛的記憶。不僅僅是7600億美元軍費與500億美元伊拉克重建支出,更多是美國在伊拉克戰場損失了數以千計美軍士兵的生命,更有多達數十萬美軍患上各有與戰爭有關的疾病。特朗普如果在任內發動戰爭,不過結局如何,都不利於其個人政治前途與美國國家利益。

其次,發動戰爭與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戰略背道而馳。特朗普是一位商人,非常善於計算利害得失。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其目的就是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自己也能夠成為與林肯、里根一樣偉大的美國總統。伊拉克戰爭以後,美國耗盡了克林頓時期積攢的家底,甚至誘發了2008年經濟危機。特朗普怎麼可能會冒著“讓美國再次衰敗”的威脅發動一場戰爭?

所以,特朗普任內發動戰爭的可能性為零。

二、特朗普任內,美國不會發動戰爭,不意味著美國不會繼續攪亂世界

特朗普任內不會發動戰爭,不意味著特朗普愛好和平,也不意味著美國不會繼續攪亂世界。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已經累計為美國軍火商推銷出去價值10000億美元以上的軍火。由此可見,特朗普實際上代表了美國軍工業的利益。

如果全世界太平了,美國的武器出口給誰?所以,在特朗普任內,美國即使不會發動戰爭,也會通過政治與經濟手段繼續攪亂世界。如伊朗問題、委內瑞拉問題,特朗普政府對採取了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的手段。如果兩國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周邊國家恐怕會急急忙忙找美國買武器以自保!

歡迎大家討論,特朗普為何能夠推銷出去10000億美元以上的軍火?


美國觀察室


這個問題的說法不太準確,特朗普之前的四位總統並非每人都發動了一場戰爭。老布什帶領美國打了第一次海灣戰爭;克林頓帶領美國對科索沃進行了人道主義干預,轟炸了南聯盟;小布什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奧巴馬本人實際上並未發動戰爭。北約推翻卡扎菲政權的軍事幹預並非由奧巴馬帶領的,當時是英國首相卡梅倫和法國總統薩科齊打頭陣的,奧巴馬只是給予了軍事支持。奧巴馬是帶頭在中東組建反伊斯蘭國軍事聯盟,但針對伊斯蘭國的反恐行動並不能算是奧巴馬發動的戰爭。反恐行動算不算是戰爭,依然還存在爭議。

在特朗普任內,阿富汗戰爭還在繼續。特朗普在2017年和2018年兩次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向敘利亞政府軍發射了彈道導彈,算得上是小型的軍事行動了。如果特朗普真的要在任內發動一場戰爭的話,其打擊的對象最有可能是伊朗。根據美聯社報道,五角大樓已經做了針對美軍進攻伊朗的電腦模擬,經過反覆推演,一旦對伊朗開展,美軍可以在三天內佔領伊朗。

美國真的能在三天內佔領伊朗?恐怕沒那麼容易。伊朗地形複雜,戰略縱深大,大部分政治和軍事中心位於山地和高原,易守難攻。打伊朗遠比打伊拉克艱難。此外,伊朗的核設施建得非常隱秘,多有地下掩體保護,美國很難對其完全摧毀。面臨美國的兵臨城下,伊朗有可能孤注一擲發展核武器,從而讓美國的軍事行動有所忌憚。伊朗的彈道導彈部隊也會給美軍制造麻煩,不會讓美軍在伊朗得手那麼順利。即便是美軍佔領了伊朗,恐怕也會在伊朗深陷戰爭的泥潭,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將給美軍帶來不少傷亡。


睿恪煦


哈哈哈,美國的總統任期內發動一場戰爭似乎成了美國的必修課,然而奧巴馬卻沒按照劇本去演義,這就有些奇了怪了?難道我們川普大總統也會幹點這不靠譜的事?你還別說,還真有可能!


其實原因很簡單,川普本身就是一個商人,政治這塊相比普京差的太多了。不過在國家利益這方面那真是毫不客氣,就連曾經最親密的盟友都好不放過,什麼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只要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就挨個收拾。可以說,特朗普上臺執政一年多,這個世界鬧得可是雞犬不寧。
這些人聚到一起不容易啊

但是還好川普並沒有做出想要真正的發動一場戰爭的行為。別看最近跟伊朗鬧得不可開交,但是美國依然沒有做好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推翻政權的準備。而在川普這段任期內,似乎也輕易不會對伊朗發動戰爭。



主要原因不只是川普的性格,更多的是還是來自於美國國內的顧及。如果美國能夠承受打擊伊朗的代價,那麼早就動手了。根本都不用等到川普上臺,奧巴馬執政時期就已經做出了這樣的軍事動作。而恰恰是奧巴馬執政時期,為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收拾了一下戰爭爛攤子。弄得奧巴馬執政時期成為美國打仗時間最長的總統。
美國總統奧巴馬


如果美國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推翻政權。那麼美國又可能會陷入一場伊拉克,阿富汗一樣的戰爭泥潭。這樣打完仗,又不斷擦屁股的事弄的美國到現在都是焦頭爛額。尤其是阿富汗戰爭,弄的美國現在還在與塔利班作戰,其扶持的北方聯盟政權,卻只能控制阿富汗63%的國土。一旦美國撤出用不上3個月就會被翻盤。

那麼在面對伊朗這樣的一個擁有164.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遠大於伊拉克加上阿富汗國土的國家,而且還擁有8000萬的人口。就讓美國怎麼進行軍事打擊,小打小鬧,根本不解決問題。弄大了吧,容易弄賠了。這對於川普的商人思維,是不會願意幹賠本兒的買賣的。


伊朗的地形就不適合裝甲兵團作戰。

而在川普目前的任期呢,只有伊朗最有可能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如果川普不打擊伊朗,那麼其任職期間就不會發生對外戰爭,自然又結束了美國總統的一個慣例。所以川普就是與眾不同,始終幹著美特斯邦威的事。


川普目前採取的執政策略,就是想讓美國獲得更多的利益,從而兌現當初競選時對美國民眾的承諾。川普重視的都是短期效益,只要是花錢的事就少幹,所以才出現了川普只要花錢,我就退群。只要掙錢的事兒,想方設法也要幹,所以就出現了貿易大棒,棒打全球

那麼對於伊朗這個熱點問題。川普於5月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其目的就是想要逼迫伊朗簽署一份新的協議,從而限制伊朗的原油出口和對世界份額的影響。進而攪亂中東,讓國際油價持續上漲。這樣美國的頁岩油的利潤才會持續增加,從而薅全世界原油進口國的羊毛。讓美國又可以回到躺著就能賺大錢的悠閒生活,而這樣又怎麼能得不到美國選民的支持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要是對伊朗發動戰爭,那麼其成本和代價肯定會遠大於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總和。川普這點賬還是會算得明白的,賠本的買賣川普是不會幹的。所以短期內川普不會對伊朗採取大面積的軍事入侵打擊行動。但是如果川普連任,那就暫時無法預測了。

以上是淡然小司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的留言評論,謝謝大家的閱讀,轉發,點贊和關注!


淡然小司



特朗普如果發動對外戰爭,打的一定是伊朗,而不是委內瑞拉,因為委內瑞拉不具備像伊朗那樣重塑地區格局的實力,對美國的霸權無力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特朗普政府是否對伊朗發動入侵戰爭,主要取決於兩個條件。首先是11月4日起,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禁令的效果,如果禁令效果不佳,美伊戰爭的風險小。如果禁令效果好,打掉了伊朗的經濟命脈,動了人家的命根子,人家能不跟你拼命嗎?那美伊戰爭幾乎不可避免。

其次,以革命衛隊為代表的伊朗保守強硬派推翻了溫和改革派的魯哈尼政府,對美國展現孤注一擲的強硬態度,與美國的關係徹底從敵對走向衝突,為了自衛,極大地威脅著中東遜尼派國家、以色列的安全,並挑戰美國的利益與霸權,美伊的衝突陷入不可調和的困境,特朗普在鷹派的鼓動下,美國軍工集團的鼎力支持下,特朗普極有可能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策動伊朗不滿神權統治的勢力“揭竿而起”,推翻神權統治集團,實現伊朗的改朝換代。現在無法確定是是美國只是對伊朗實施猛烈的空襲,以及特種作戰,還是像入侵阿富汗、伊拉克那樣,派遣地面作戰部隊深入伊朗本土作戰。

昨日,美國單方面恢復了對伊朗的大規模製裁,對伊朗的金融、經濟將造成致命性的打擊,很有可能會引發伊朗的內部動盪,加劇伊朗國內局勢的不穩定,削弱為何改革派的勢力。

11月4日起,美國正式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實施禁令,試圖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伊朗是否變天與美國的石油出口禁令的成效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石油出口收入不僅是伊朗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也是伊朗革命衛隊的主要資金來源。如果禁令效果好,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或者降到三成一下,不僅讓伊朗政府無米之炊,政府關門大吉,還讓革命衛隊斷糧,這樣的話,伊朗革命衛隊只有兩條路可走:就地解散,或者拿起槍桿子,推翻民選的魯哈尼政府,有他們或者他們的代理人執政。

這並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革命衛隊是伊朗勢力最大的集團,在伊朗隻手遮天,這一兩個月來,革命衛隊不同級別的將領頻頻參與跟美國的罵戰,有的揚言伊朗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誰也別想賣石油;有的直接向特朗普向戰書……而伊朗的國防軍、文官政府,則幾乎沒有參與跟美國的嘴仗,除了外交部長扎裡夫。更霸氣的是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賈法裡的宣言:8月1日,賈法裡發表了致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公開信,宣稱不會允許政府與美國談判!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得到伊朗革命衛隊的允許,魯哈尼政府是沒資格與美國談判的。

因此,如果美國打掉了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或降至可有可無的地步,伊朗革命衛隊必然會將伊朗的困境歸咎於魯哈尼政府的軟弱無能,以及美國的霸凌,大概率會推翻魯哈尼政府,並以最強硬的方式反擊美國,例如軍事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或者對沙特、阿聯酋、科威特等海灣系阿拉伯國家發動軍事打擊,摧毀這些國家的油田與石化基地、港口,動搖美國的石油美元霸權。如此,美伊戰爭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飛狼


特朗普是美國第45位總統,之前的四位總統(第41——44位)分別是:老布什1989—1993(執政時間)、比爾•克林頓1993—2001、小布什 2001—2009、奧巴馬2009—2017。這四位總統都沒閒著:老布什於1991年發動了海灣戰爭;克林頓1998年打了場科索沃戰爭(實際上在1996年就已經開始,1998年2月北約出兵);小布什於2001年發動了阿富汗戰爭、2003年又來了場伊拉克戰爭;到奧巴馬時期,倒是沒發動一場戰爭,但在他的兩個任期內卻將戰爭進行的時間最長。

似乎美國總統都習慣了打上一場戰爭,否則這個任期就過不好了,因此才會有人說,這個世界還欠特朗普一場戰爭。特朗普下令對敘利亞發動襲,顯然還算不上一場戰爭——雷聲大雨點小,他聲稱讓普京為支持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付出慘重的代價”,結果只是象徵性的來場空襲了事。那麼特朗普會不會像前幾任總統一樣,也發動一場戰爭,延續美國總統的“優良傳統”?特朗普發動戰爭的可能性有多大?

不排除特朗普也會發動戰爭的可能性,但這個幾率極低。恰恰相反,特朗普倒是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和平”點的總統。儘管他懟天、懟地、懟空氣,然而特朗普更在乎的是經濟,他之所以各種“懟”,為的是獲得經濟利益。特朗普的執政理念就是讓美國獲得更多經濟利益,也就是他的“美國優先”政策,他喊出的政治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想要美國再次偉大,經濟是重頭戲,這也是特朗普在全球開打貿易戰的原因:迫使其它國家把利益讓出來。


特朗普上臺後,可以說是把世界攪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遷館耶路撒冷、撕毀伊核協議等等讓中東局勢再次升溫,中東戰爭頗有一觸即發之勢;徵收鋼鋁特別關稅、揮舞貿易大棒,貿易戰爆發,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後果還未知;中東局勢升溫,加之伊朗問題的影響,導致世界油價上漲……特朗普就是一個攪局者,但特朗普的政策很明確:美國優先。所有的這些,為的都是美國的經濟利益。
政治需要,是特朗普改口原因

儘管特朗普一頓“狂懟”,但有一點很明顯:特朗普並不想打仗。在敘利亞問題上,特朗普就公開聲稱“把美軍從敘利亞撤回來”,迫於國防部的壓力他又收回了這番言論。沒過多久,他又在推特上表示“美軍撤離敘利亞”,顯然,特朗普認為美軍在敘利亞沒什麼意義,他的理由就是:花費太大,利益太小。在特朗普這個商人總統看來,這並不划算。敘利亞早已成了美俄博弈的戰場,特朗普鼓動美國的盟友出兵,包括英、法、沙特、約旦、以色列等國,但他卻想將美國大兵撤走,顯然特朗普並不想打仗。


再有就是伊朗問題,自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美國就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政策”,包括經濟制裁、軍事威脅等,但特朗普並沒有為軍事打擊伊朗進行準備。換句話說就是,特朗普是在迫使伊朗讓步,接受美國的條件,從而讓美國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7月27日,澳大利亞ABC報道稱,美國準備8月份對伊朗動武?隨後,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在新聞發佈會上就對ABC的報道進行了駁斥,重申了美國的政策。美國對伊朗的政策是打壓,而不是“打”。
特朗普稱:準備與伊朗簽署一份真正的伊核協議


馬蒂斯的表態,就是為緊張的伊朗局勢“踩剎車”。不僅如此,特朗普接連表態“願與伊朗無條件談判”、“準備與伊朗簽署一份真正的伊核協議”,不管特朗普是否有談判的誠意,但特朗普向外界釋放的信號很明顯:不希望伊朗局勢繼續升級。特朗普仍對伊朗採取“極限施壓”政策,而且頗有“加碼”之意:輔以軍事威脅。特朗普這麼做就是讓伊朗讓步,逼迫伊朗接受他的條件。打壓伊朗,美國沒有任何損失,也不需要付出代價。但是要打伊朗,美國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還是未知數——伊拉克戰爭就是前車之鑑。


再有一點,美國的經濟是否還能夠支撐一場大規模的戰爭?這也是個問題。代價太大,這場戰爭就沒有打的意義,這也是美國在伊朗問題上最難抉擇的地方。美國現在的經濟,也限制了特朗普發動一場戰爭的可能性。對於“斤斤計較”的特朗普來說,搞好美國的經濟才是最關鍵的,打仗?那可是需要花錢的,要死人的。特朗普最擔心,或者說是最關心的東西只有兩樣:錢、支持率。而這兩樣東西,一旦發生戰爭,無疑都會失去。


儒道之主


戰爭是美國發家的基礎,美國就是依靠戰爭從英國手中奪走了世界霸主地位,所以美國對戰爭情有獨鍾。其實不僅僅最近的四位總統,二戰後美國大部分總統都在擔任總統期間發動了戰爭。由於依靠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戰爭財美國奠定了世界霸主地位,所以軍火商在美國擁有極高的地位。無論是哪個黨派擔任總統,都不敢觸碰軍火商的利益。

特朗普上任以來被譽為軍火推銷員,甚至一度創造了軍工股票只漲不跌的神話。特朗普所到之處都會大力推銷軍火,為了推銷軍火其會故意製造地區緊張局勢,激化地區國家之間的矛盾。毫無疑問,特朗普也是為了出售軍火什麼手段都用上的總統。事實上美英法空襲敘利亞就算是一場小的戰爭,當然這只是小試手段而已。

當前,特朗普在經濟制裁伊朗的同時,始終沒有放棄軍事施壓,從目前情況看,伊朗爆發衝突甚至戰爭的風險急劇加大。按照特朗普特立獨行的性格,其發動一場戰爭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雖然美國國內當前對於戰爭是十分厭惡的。伊朗是特朗普最有可能發起戰爭的地方,但很顯然這並不是唯一的地方,以為伊朗發生戰爭的風險實在太大。


深度軍備


特朗普已經在發動戰爭了

。16年起,美軍就已經強行介入敘利亞局勢,當時世界輿論的界定大家不要忘記,那就是“代理人戰爭”。這種代理人戰爭的模式,從目前現有我們已知已證實的新聞信息及資料的情況下,大概模式是這樣的,美國出錢,出槍,出顧問,出裝備,提供吃喝和情報,然後代理人方提供人員,士兵。

1、第一個例證就是反對派使用的武器,主要以AKM和AK74為主,還有一些迫擊炮和RPG,這些武器清一色基本上是美國產的,尤其是迫擊炮和陶氏反坦克,大部分其中AKM和AK74是老美掏錢,從東歐的前華約國家買來的,陶氏反坦克是沙特負責掏錢從美國進口來,然後又莫名其妙地分散到了反對派手中。


2、反對派基本沒有強有力的軍事據點和水糧供給,在霍姆斯、阿勒頗被圍攻的之時,以及在沙漠戈壁地區打游擊之時,反對派的糧草靠的也是美國在接應,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沒有哪隻游擊隊伍可以一直在沙漠地區或是許多無人區建立根據地進行遊擊戰。


3、自從16年開始美軍也多次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在俄羅斯介入之前,美軍也多次以打擊ISIS為由空襲敘利亞軍事設施,才導致戰場形勢反對派一度節節勝利,也才有了此後的俄羅斯出兵敘利亞。 所以這也算是美軍發起的在他國的軍事行動。這還不算戰爭嗎?


4、2017年初,美國牽手英國和法國,對敘利亞實施了一次大規模空襲,大概接近300枚導彈飛向了大馬士革和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這也是戰爭級別的軍事行動。


其實特朗普一直想對敘利亞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前前後後,特朗普用盡了藉口,七師弟梳理一下,其中包括:

1、利用以色列作為急先鋒,以打擊真主黨為由空襲敘利亞。

2、使用伊拉克時的老套路,指控巴沙爾政府使用化學武器。

3、支持庫爾德人建立更完善的武裝,分裂敘利亞。

4、慫恿土耳其封鎖敘北部邊境,為反對派留出進退缺口。

5、提供軍事顧問給敘利亞反對派,同時在其危急時給予庇護


做了以上這些事情,就可以視作發動了一場戰爭了,因為除了人之外,美國該拿出來的都拿出來了,可以說,除了法理上的沒有捲入戰爭,美國都在戰爭狀態之中。


美國的戰爭經濟

美國的戰爭經濟是其國家的一種特色,這是一種轉移支付,和當前某些國家政府招標,然後官員的親屬開公司投標沒有任何區別。

這一流程是這樣的:

美國政府發動戰爭之後,美國國會負責將美國納稅人的錢撥付軍隊,用於軍餉和裝備,而由於美國的軍火業發達以及體制問題,軍隊是需要向幾家壟斷的軍火公司購買武器裝備的,那麼此時,就相當於美國政府變向把美國納稅人的錢,給了美國的軍火巨頭。


這是第一層。


戰爭過程之中,除了涉及純軍事行動的耗費之外,還有後勤與補給的採購,那麼此時,政府又再製定供應商,所以又相當於政府將美國人民的錢付給了那些平常食品藥品和紡織品外貿出口壓力巨大的公司。


這是第二層。


戰爭結束之後,美國一定回重新洗牌這個國家的政局,典型的就諸如伊拉克,那麼在清洗這個國家的政壇之後,戰敗國的政壇就一定是親美,那麼國內大量的援建工程,基礎設施工程,由於這些國家因為沒了基本的工業能力和施政,所以一定會用資源換取的外匯來外包這些工程給美國公司,這些工程都是什麼呢?道路,橋樑,醫院,能源,鋼廠,等等。


這是第三層。


發動一次戰爭,美國巨頭公司都可以吃掉基本一個國家的大部分中高端工程與社會基建市場,這就是美國四任總統發動4次戰爭的原因。



七師弟


老布什糾集多國部隊發動針對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也就是海灣戰爭。克林頓政府之所以發動這場戰爭是因為:伊拉克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吞併科威特,給取得冷戰勝利正準備在中東地區填補蘇聯留下的真空的美國當頭一棒,美國認為伊拉克的行為必須被阻止,否則其他國家會認為美國是紙老虎,也紛紛效仿伊拉克的話,中東會大亂,這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來說是極大的打擊。所以美國在經過一定的外交行動後,就在聯合國糾集了多國部隊發動了戰爭。

克林頓在1999年發動了針對南斯拉夫聯盟的“科索沃”戰爭,這次戰爭美國公開繞開聯合國,召集北約盟國發動這場戰爭,經過70多天的轟炸,最終打垮了南斯拉夫政府,把米諾舍維奇趕下臺並送上了國際法庭。克林頓政府之所以發動這次戰爭是要拔掉巴爾幹地區最後的反美政權,全面控制巴爾幹地區,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鞏固自身在巴爾幹地區的霸權地位。這符合美國利益。

小布什政府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兩場戰爭的源頭都是911事件,前者是美國針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為的是報仇和反恐,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進展順利。後者則是美國藉口反恐和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對薩達姆政權發動的戰爭,這次戰爭目的在於借阿富汗戰爭之威,進一步掃清中東的反美政權,進一步控制中東的能源生產和出口,從而達到徹底主導中東局勢,為本國各種利益集團某福利的目的。這場戰爭偏離了反恐,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但小布什政府堅持認為消滅薩達姆政權符合全世界的利益,不需要理由。

奧巴馬政府發動了利比亞戰爭。雖然利比亞的卡扎菲政府已經對美國屈服,但是美國仍然對卡扎菲的誠意表示懷疑,正值聯合國在利比亞劃禁飛區,奧巴馬政府就認為卡扎菲會屠殺平民,所以為了阻止卡扎菲,美國發動了戰爭。其實奧巴馬的真實目的在於對卡扎菲政權的不放心,曾經的敵人雖然投降了,但只要還活著就有可能是心腹大患,最好的方法就是消費它,所以奧巴馬政府發動了這次戰爭。戰爭的結果雖然消滅了卡扎菲,但美國在中東甚至是國際社會的形象都受到了損害。

特朗普上臺後,國際社會一直擔心他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包括髮動戰爭。就目前來看,最有可能的戰爭對象是:敘利亞、伊朗和朝鮮。其中,美國和朝鮮自2018年以來的互動讓人大跌眼鏡,兩國關係的改善看到了暫時的曙光,所以對朝鮮的戰爭可能性最小。自伊核協議風波出現後,美國大力制裁伊朗,甚至傳出要發動戰爭,但後來美國又出面否任,因為伊朗問題牽扯到美國的盟友,考慮到伊朗本身的實力,所以美國也不會輕易發動戰爭。敘利亞則是美國支持的反對派行將失敗,如果美國不甘心失敗那麼就有聯合以色列親自上陣打擊敘利亞的可能性,但是問題是俄羅斯的存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變成與俄羅斯的正面衝突,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相對前幾位總統來說,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特朗普政府對外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反而是最小的。


詹思丁


非常小,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美國最有可能施加武力的國家就是伊朗,然而就眼下的形勢來看,特朗普不會也沒有理由去中東招惹伊朗這樣一個“刺頭兒”國家。

在奧巴馬之前,美國的三位總統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各自發動了一場戰爭,其中兩場都在中東地區。這三場戰爭的結果全世界都看到了,除了科索沃戰爭以外,基本上都是戰爭泥潭,以至於奧巴馬任期內不得不著手處理前幾任留下的爛攤子,包括特朗普也是,現在美軍並未能完全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離,而在敘利亞美軍還得時刻操心。

相比其他幾個“軟柿子”,伊朗相對而言就比較硬了,無論是在軍事實力和團結程度上而言,伊朗在中東都非常強,況且伊朗還扼守著控制全球1/5石油出口的“油閥”霍爾木茲海峽。最近伊朗擺出架勢來要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搞一波大事兒。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特朗普並沒有措辭強硬地威脅伊朗要動武,而是擺出姿態要與伊朗無條件對話,我們前面說伊朗是個“刺頭兒”,事實證明伊朗確實難搞,伊朗拒絕了特朗普的提議,靜待美國的下一步動作。

實際上就伊朗而言,不與美國談判是建立在十足把握上的,這個把握就是石油和霍爾木茲海峽。美國上上個月放出話來要讓所有國家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有些國家聽話,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如此。據彭博社統計,上個月某大國將每個月從伊朗進口石油的總量提高了26%,佔到了伊朗石油出口總量的35%。而只要伊朗石油可以出口、有國家願意持續從伊朗進口石油,伊朗就不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海峽只要保持暢通,美國就不好直接對伊朗動武,只能尋求11月份開始的新一輪制裁,戰爭並不總是美國的首選。


軍機圖


的確,特朗普之前的四位總統任內,美國都對外發動了戰爭:老布什因為伊拉克吞併科威特發動了海灣戰爭;克林頓為了推翻反美政權發動了科索沃戰爭;小布什以反恐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接連發動阿富汗在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頂著諾貝爾和平獎上臺的奧巴馬雖然沒有主動發起戰爭,但是也參與了對利比亞和敘利亞的戰爭活動。

連綿近30年的對外戰爭,砸實了美國霸權主義之名、受到世界各國指責,也讓美國的軍費逐年暴漲、拖累其經濟發展。

在這一背景下,宣揚美國利益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有明顯排外主義傾向的特朗普上臺了。

毫無疑問,特朗普比起之前幾位總統更有侵略性,也更讓人難以捉摸。他幾乎天天在推特上怒懟別國,大有戰爭一觸即發的架勢。但是在我看來,恰恰是在他任內,美國不會發動新的戰爭。

別看現在美國和伊朗鬧得這麼兇,特朗普也不會出兵。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 發動戰爭不符合特朗普的政治宣言。在特朗普任內,他最看重的是錢,讓美國多花錢的事兒,特朗普不會去幹;讓美國有利可圖的事兒,特朗普不會放過。看到貿易逆差,哪怕是盟友,也要加稅;出訪最大要務就是推銷美國產品,賺取外匯。在這一背景下,特朗普除非萬不得已,是不會發起耗錢的戰爭。

第二, 特朗普僅靠經濟這張牌就能把敵對國家搞垮,根本不需要真刀真槍的去打。美國的技術、美國的產品、美國的內需、美國的貨幣、美國的國債……這些都是直插對手心臟的致命武器,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知道經濟的重要性,知道它與民生的關係,因此善於把經濟當作武器去對付別國。

因此,我認為“精明的”特朗普不到萬不得已(別國先發動了第一槍),否則是不會主動發起戰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