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句話?

美言美煙


先說答案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是:

孔子說:“君子(為道之用,)合於道而不與人較長短高下。小人(為器之用,)故與人相爭長短高下而失之於道。”

合道而周全,失道而短缺。

道器之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論語·為政》,這一句和前面的兩句“子曰:‘君子不器。’”“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講的都是道與器之辨

白雲先生在《論語真詮》中這樣解釋:

君子之為道,皆為一道,故比無可比;

小人之為器,凡為器者,皆有所長短。

君子所慮,在道之不全和不足;

小人所貴,在器之機巧與虛榮。

一群君子在一起,不會互相誇耀和爭論,誰的道大,誰的道小;

一群小人在一起,則會喋喋不休的互相誇耀自己和貶損別人,你混的怎麼樣,他混的怎麼樣,渾身都是虛榮心。


寫到這裡,我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個人。。。好吧,打住。

>_

我們再來看其他兩句的解釋。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說:“君子不會過於追求功用,而闇昧其道。”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問君子。孔子說:“先立其道,後行其道。”

這三句話,都是孔子對子貢說的。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在一對一的教學中,孔子告訴子貢,雖有才具,但更要以成道為志。

子貢聽了以後就問,如何才能成道呢?孔子繼續教導他說,欲先有志於成道,必先立道,而後行道。

子貢聽了君子志於道之後,馬上接著問,那成道的人是怎麼樣的呢?那誰誰誰是不是成道多一些?那誰誰誰是不是成道少一些?於是孔子就對他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認為,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在對待道與器之辨這個問題上,是很能說明問題的。這是辨別一個人,是不是君子的主要判準。

一些補充

我們平時要說一個人沒出息,會說他不成器,說人有本事,會說他成大器了。

那麼,孔子為什麼要說“君子不器”呢?

這裡說的“君子不器”,並不是讓人不要成才的意思,也並不是在否定“器”的功用,而是說,道、方、法、術、器,道為本,器為末,雖然本末各具其用,但君子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捨本逐末,不能過“器”而昧“道”。

孔子說管仲器小。為什麼呢?

因為管仲身懷大道,而不追求道之功用廣施於世,不追求平定天下,道雖大而所謀者小,所以說管仲器小。

道可御世而器不可御世。

君子為器,只能有一器之用,君子為道,則無所不能,無所不用。

故,君子以成道為志,而不以成一器為志。


平凡2850



周,是周遍;比,是偏私。

想起恩 格斯悼念馬克思的一句話 :“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 但未必有一個私敵。”假如馬氏果然如此,周不周且不 ,至少,是不比了。 但這還不算正統的儒家,如果是正統的儒家,馬克思氏得改改名字,叫:馬克私。嗯,這就符合儒家的味道了。

膚淺地說,君子跟 一圈人關係都好,小人呢,只跟其中個別的關係好。所以我們說:朋比為奸。比,就是比而不周的比。

但是,這麼說有 病痛,不是儒家本意。和所有的人關係都好,這叫做“鄉愿”,是孔子最痛恨的,稱之為“德之賊”。

《論語》的語言好 好在字字下得精當。禁得起琢磨。“周” ,並不是說和所有人關係都好——這也不是“公”,這有私意在裡邊——有人諂上媚下,和一圈人搞好關係, 只圖得到好處,這不叫周。周,是周 遍,即一圈都顧及 到。但這個“顧及到”之中,有親 疏遠近之分。有一個次序問題。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這就是周,周的關鍵,是“以及”後邊的部分。“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這個“推”,就是關鍵。

所以,此句可以這麼理解:君子出於公心,會把所有人都考慮到;小人出於私意,不能考慮所有的人。

《論語》中, 君子小人的對比 有很多處。例如:1、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 利。朱熹解釋說,義,宜也。宜 ,就是妥當的意思 。利,就是得失 的意思。 君子考慮怎樣做妥 當,是從長遠計,從全局 小人考慮怎樣做獲益 最大(有 點類似 經 濟學上 的理性人假定)。但是,人總是短視的。現代經濟學對此也有論述,從前有 個術語,叫“理性預期”,是約翰·穆斯、盧卡斯他們提出來 ,認為理性人一 定 能做出最優化的選擇。後來,諾 獎獲得者,西蒙提出一個概念,叫“有限理性”,即人 不能做出最優化的選擇。這其實很好理解。比方說 下圍 棋,我看見這三個字要被吃掉,來救這三個子,縱然就活, 在別 的地方 肯定也吃了虧了。小人的行為舉止,無不是以“利”為著眼點,於是不能處置得宜。要究其根本,是因為小人有一重私意橫亙胸中,影響了是非的判斷。

但有好事者問:照你那麼說,君子下 圍棋就能無 往不勝了?這當然不是。博弈之事,講究的就是“得失 ” ,只是有人 看得近,有 人看得遠。絕不是說,重實地的就 是小人,重大勢的就是君子。——那只是隱藏 得更深的小人,是偽君子。是《老子》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權 謀之道,和儒家 的態度相去甚遠。

儒家講究格物 致知,目的 就是要明白如何得宜,如何不宜。舉個俗套的例子:某男和某女感情甚篤,另有一男要追求此女,找到 此男說,給你五十萬,請你 離開她 。此男的父親正重病,急需治療費用。他考慮到得失,答應了 ——這就 是小人喻於利。如果有 說,此男 的舉動是出於孝順。那隻能說,你對事理見得不明白,缺乏格物的 夫。

再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 同而不和。3、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同 而不和,即是為了親附於人,也是出 私意。驕而不泰,則是小人有所得之後,沾沾自喜,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內心無法平和。這就帶來一個問題—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 不至矣。”於 是 小人,整天就處於這種狀態:不斷追求想要的,得到之後又怕失去,始終不能泰然。而君子,做事從是非出發,不從得失出發,自然就沒有這個問題。因此,《中庸》 說:”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

君子和小人的所有分野,不過是:一者出於公,一者出於私。一者問是非,一者問得失。一者求義,一者求利。如此而已。

錢穆先生指出的忠信、阿私之別,也正是這個意思。

解答 一下評論裡的疑問:

肖博文 問:為什麼那 個男的接受了50萬就是小人了呢?

曰:論語裡的 小 人,不是卑 鄙小人的小人。是平庸的人。

駱易林 問 :不同意, 這個栗子本身就不 好,就好像女友三問第一問一樣。出現可能性小,不具代表性;感 性判斷選擇 ,不以理性邏輯作為基礎。難道 說男女 之愛就一定 大於孝道 ?只是因為生老病死、順 其自然就可以放棄讓父母生存的機會?

曰:不是50萬 不需要,而是得來的方式不對。所以我回答裡說,這是”格物“的功夫。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處 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得來50萬的方式有很多,偷、搶、借高利貸、賭博…… 數不 勝數。以犧牲感情的方式得來50萬,就比以 上更正 當嗎?就是孝了 ?需要錢,要 以正當的 方式去求取。右腿殘了,把左腿砍 了綁右腿 上,是 不行的。

軍歌嘹亮紅旗展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

周,周到,周普,普遍。比,比附,比較,偏黨。

君子與人交往,是普遍包容、三六九等都接納的;這就是所謂的為人周到。

小人與人交往,是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喜歡比附於權貴之人,看待人是充滿勢利比較的。

君子與小人的不同,除此之外,孔子還有過不少其他說法,比如:

  •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儒家通過指出君子與小人在德性上的不同區隔,敦促人們在內心作出抉擇,堅定對君子之道的信仰,革除對小人之習的戀著。


建章看世界


周:周全、周到。

每個人都是單獨的、有自身個性的、完整的人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友好、有陌生、有交惡。這是常態,也是全部。

君子要考慮友好的人、要考慮陌生的人、也要考慮交惡的人。博愛就是不分彼此,善人需要去愛,惡人也需要去愛。愛善人容易,愛惡人難。教化惡人、引導歸善、難上加難。所以君子難做。


比:比較、偏私。

希望別人完全跟自己一樣,或者希望別人成為自己所希望的那樣。這是比較。

只與跟自己好的人交往,不去理解自己不熟悉之人的情況。這是偏私。


小人:眼界不高的人。

論語當中的小人不是說的品行不端的那些人。而是指著眼於自身所見所想的人;沉迷於自我感官享受的人,聽不進去他人意見的人;認為自己最厲害、其他人包括那些聖人賢人都不如自己的那些人。

春秋之時,小人這個詞雖然不是褒義詞,但也沒有太過貶低的意味在內。只是一個泛泛的稱呼而已。沒有人會指責誰誰誰是小人的。這個詞就像現代人理解的“動物”這個詞差不多。現代科學認為:人也是動物。難道人是動物,這句話是貶義詞嘛?難道因此會有人指責誰誰誰是動物嘛?

只是後來文化的演變之後,小人的意義大變了模樣,具體來說,小人的含義變得狹窄了許多,成為了品行不端的代名詞。


無功用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一語出自孔子《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與《論語》中的另一句話有密切關係,就是“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這句話。這就是說,君子以“義”為判斷事非的標準和行事的出發點,小人以“利”為判斷事非的標準和行事的出發點。“君子喻以義”,故君子以義周全事理,不以利有所偏頗,君子不會因利益一致就勾結起來,而是看是否符合道義。小人就不一樣了,小人完全不顧及“義”,而完全是唯利是圖。當利益一致時,小人立馬會勾結在一起,形成同盟;而當利益發生衝突時,馬上又會相互攻訐,甚至反目成仇。這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比”就是勾結、相互依靠的意思;“周”就是周全,全面,無偏私的意思。




子夏故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君子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小人結黨營私而不合群。這是孔子說的。孔子處的春秋末年禮樂崩壞,君臣失序,道德也滑坡。所以孔子教育學生要知仁義禮智信,人與人交往重視這些標準,說了很多這方面的言論。這句話即是根據當時魯國宮廷君臣關係提出來的。

當時魯國國君地位降低,朝堂權勢掌握在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三家權力大,在自己院中舞八脩,超出權力範圍行使的禮樂範圍,又上泰山祭祀,這隻有王者才有權去泰山祭祀,祭神。又院牆修得超過高度。其中一家的家臣陽虎還反叛,逃跑。這都是超越禮法,有結黨營私之狀。後來孔子離開魯國,從朝堂辭職便是對這種現象不滿。魯君聽從齊國離間計,不重用孔子。用送八十個美好與眾多馬匹賂賄魯君,這其中必有魯臣說服魯君。而魯君不聽孔子之言。失去治國賢臣。

諸葛亮在寫給劉禪的《出師表》也提出這個問題,親賢臣,遠小人。指出費禕,董宛都是可用之人,意在讓他遠離不賢之臣。楚懷王不聽屈原之言,聽子蘭等人的話去了秦國被扣留客死他鄉,屈原看國家將失而投汨入江。

康熙時期出現黨錮之爭,為爭太子位,各位阿哥結交私黨,相互攻擊,群臣分派。典型的大阿哥之舅明珠與太子之舅索額圖之爭。致康熙怒,整治阿哥與參與之臣。孔子的言論在歷史上為忠與不忠兩派人。


圃香


(原創)人比力的不是財富、權利或榮華富貴,而是德性與修為。德高望重者方能贏取人心。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則是最好的詮釋。


君子統一人心、聚集人氣,靠的是人格魅力,而非利益的驅使。君子只管耕耘,不問收穫。因為君子深知:捨得,捨得,先有舍才有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的道理。小人處世,則與君子恰恰相反背道而馳。小人以利益驅動結黨營私,拉幫結派稱兄道弟,滿面紅光頻頻小聚,表面火熱內心齷齪。聚斂人氣只為撈取私利。君子始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追求的是道義。小人涉獵的是私利。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君子大公無私,小人結黨營私。其實是對原文的延伸,與對歷史的篡改與曲解。本意是王室貴族,封疆大吏,封田屯地是他們的權力,不會影響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特權使然。表明了當時社會制度的等級分明,強權之人享受封田。小人也就是下人給人下跪的、沒有封田也不給分地。在當時如同風暴,擴展迅速擴充了許多圈外之人,百姓更是民不聊生。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孔子反對這個歷史發展趨向的言辭,主張繼續王室貴族才有的特權利益。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也給日後的“批林批孔”埋下伏筆……


藥行天下7


這句話其實很不簡單,其內涵深著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以經解經了,用其他的經典來對比,大家比較容易理解。

先用佛家的:

《金剛經》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裡的“所有相”、“諸相”指的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那麼,“有諸相”就是凡夫,就是句子中的“比”;

“諸相非相”就是佛、菩薩,就是句子中的“周”。

再用道家的:

《道德經》裡: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天下皆知……”這句話就很好地解釋了何為“比”;

“有物混成……”這句話則很好地解釋了何為“周”。


大道之光


所謂的君子是人對人的一種尊稱,而所謂的小人,是人對人的一種貶稱。其實都是人,名字而已,老子說:名可名,無常名。周是圓周的意思,千萬別理解成周朝的周姓了。圓周是一個完整了個體,個體裡面本生著無數的有機聯繫,只是我們日用而不知。要是可知,加以時日,這種可自動化了的聯繫會週轉自如,無需人為做作。知之者,人會具備一種或多種品格,一個品格周全了的人,自知自足,佛理上講,本自俱足。本可自動的意思。他什麼都有了,還爭個什麼呢?沒有必要去求取那些多餘的,反而給自己造成內部的失衡而不再協調。反觀所謂的小人,請不要帶有色的眼睛,您才可以看清楚本來面目。不是壞人,不是惡人,不是動物式的畜牲,是和君子生得一模一樣的人樣子,人形狀。少的只是自我的發現,少內明,沒有明心,不知人心皆同。沒有見性,不知能生萬法。沒有約束,不知天地無仁。沒有思悟,不知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不知本自俱足,完全自動了的生命已經有多麼的寶貴,應該診愛有加。如何珍愛,學習君子,見賢思齊,不爭而自足。無爭,無人與爭,自隱,金剛不壞。老子教小子,用《道德經》講全了。好好學,有好處。


李198588733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之所以用道德,是因為不斷地完善自己的道德美,往高處看向聖人看齊不與身邊的人在物質生活上與人相比攀比,過儉樸的生活,因無私慾而周全完美的境界。

小人比而不周,小人總是貪利,慾望總是難填與有錢有勢的人去比,想得到天下人最好的生活享受不修身養德就無法達到道德美的高度,永遠無法完善人生美的道德境界。

本人解釋是否妥當,還請老師教誨為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