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諸葛亮讓馬岱殺魏延,為什麼當時姜維要殺魏延的時候,諸葛亮要阻止?

李翔


在三國後期,蜀漢由於人才凋敝,導致諸葛亮幾乎無人可用。



魏延作為年輕一代將領,早年投奔劉備麾下,並且被委以重任。

諸葛亮北伐時,更是讓魏延做大將軍,幾乎成為蜀軍的最高長官。

但是,魏延作為一個降將,被諸葛亮一直嗤之以鼻,有點瞧不起他。

因為魏延在投降前,殺了他的上一個主子韓玄,讓諸葛亮定義他有反骨,並且提醒劉備時刻提防。

劉備雖然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但同時也重用了魏延。

魏延做了漢中太守後任勞任怨,為劉備守了七,八年的邊境。


諸葛亮北伐時,魏延曾經獻計派兵有子午谷偷襲曹魏,不料被諸葛亮駁回。

可以看出,魏延不僅武藝高強,還是一個頗有戰略頭腦的人。

這樣的一個人才,可以說也是非常有脾氣的。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中,身體變得非常糟糕,他夜觀天象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於是用了七星燈來延續自己的壽命,為蜀漢再做一點貢獻。

這種道術在古代非常常見,先不說是否有效果,可是古人還是非常信奉這些。


諸葛亮身邊由姜維守護,大營外也有衛兵警戒。

這個時候魏延突然出現,他是向諸葛亮問下一步的戰略方針,不料卻打斷了諸葛亮做法。

諸葛亮看到有一盞燈滅了,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姜維拔劍而起,想要斬殺魏延治罪。

諸葛亮阻止了姜維,並且把魏延打發走了。

魏延知道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於是對諸葛亮態度也發生了轉變。


諸葛亮知道自己死後,沒有人能夠約束魏延,所以做了善後工作。

他叫來馬岱來完成這個任務,因為馬岱不是魏延的人,也不是姜維,楊議的人。

馬岱是馬超的弟弟,是保持中立的一方。

諸葛亮讓馬岱殺魏延,也是不想激起兩方的流血事件。

畢竟蜀漢的兵馬有限,保存實力才有機會繼續北伐。

所以,才有了馬岱斬殺魏延,魏延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死在自己人手裡。


可憐魏延一生戰功赫赫,竟然死後身敗名裂。

—End—



冷月鉤沉


什麼叫政治家?就是用人的時候必須要榨盡最後一滴汁。

大家記得,在《三國演義》的第85回中,劉備託孤,拉著諸葛亮的手,讓劉禪拜其為義父,以大事相托,“如其不才,君可自為之”。一番話畢,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其一生為劉備那個憨兒子效力,不敢有半分懈怠。劉備又託附兩次救阿斗的趙雲,“患難之中,相從到今”,此當陰陽相離,“早晚看覷吾子”。

看看劉備多聰明啊,剛許諾諸葛亮“可自為之”,轉過頭來又告訴趙雲“看覷吾子”,諸葛亮真想自立也不行了。雖然讓劉禪拜諸葛亮為義父,但要論感情,趙雲才真是劉禪的義父,兩次從最危險的境地將阿斗救出,趙雲待劉禪猶如父子之情,絕不會背叛的。有這位超級猛將盯著,任誰也不敢有任何想法。

劉備託孤,當時世間最智慧的謀臣,最悍勇的猛將,一文一武就此對劉禪終生效忠,捨生忘死,耗盡最後一息,“蓋追先帝之殊遇也”。這就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諸葛亮也是個政治家,他也精通人性。諸葛亮五丈原禳星,魏延撲滅了七星燈,增壽一紀的計劃就此破滅。魏延犯下如此重大的過錯,姜維憤怒拔劍,要斬魏延,諸葛亮為什麼阻止姜維呢?

魏延這個人剛愎自矜,性情驕狂,以他的性格,眼見著諸葛亮就要一命歸陰,姜維拔劍,在此生死關頭,魏延肯束手就範嗎?當然不肯。魏延若抵抗起來,以他的武藝,姜維哪能奈何得了他半分?雙方格鬥起來,魏延不反也反了。這可是前線,對面就是曹魏的司馬懿大軍,魏延急了眼,往對面一跑,蜀漢還想安全撤軍?

所以,此時不但絕不能殺魏延,而且還要大加撫慰。諸葛亮安慰魏延“此吾命當絕,非文長之過也”,還當著他的面吐了血,交待他率兵出去迎戰。

魏延看到諸葛亮命不久矣,以自己在軍中的職銜、地位、資歷和威望,蜀漢無人能出其右。諸葛亮死後,自己就是軍中的第一人,必然成為全軍主帥。魏延在這種情況下,豈能投向魏國?他肯定死命與曹魏硬磕,決不讓司馬懿破壞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魏延只要不背叛,他就必然在立場上站在蜀漢一方,傾盡全力打擊曹魏軍隊,保障蜀軍的安全。魏延的最後一滴利用價值就被榨盡了。

將殺魏延的任務交給馬岱,姜維就從政治爭鬥中擺脫了出來。姜維智勇雙全,可繼事業,但他畢竟是降將身份,而且還太年輕,不能輕率地捲入到政鬥漩渦中去。諸葛亮死後,蜀漢的政治格局必然發生全面的調整。馬岱是老將,蜀漢戰略由攻轉守,馬岱就沒有多少上陣廝殺的機會了,斬殺魏延平定亂局的功勞由他獲得,也是諸葛亮為他安排的後路,有功無權,可保無虞。

而楊儀呢?也被諸葛亮榨乾了最後一滴利用價值,平亂回軍,看似有大功,但卻遭到了蜀漢朝中君臣的全面警惕,老江湖蔣琬和費禕早就設下重重套路等著,決不肯讓他獲得權位和實利。

這就是政治家啊,他就算死了都能夠控制局勢,都能控制住別人的命運。


饞嘴肥貓鏟史官


諸葛亮阻止姜維殺魏延,確安排馬岱殺魏延。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是魏延的對手,而且諸葛亮也有利用魏延的嫌疑。

姜維只是一時之勇,若是去殺魏延必然會被反殺

五虎上將相繼離世後,蜀漢武將的代表性人物恐怕也就剩魏延一人了。姜維雖然文武雙全,但是論武力姜維和魏延還差的遠,姜維自告奮勇的要擊殺魏延也是一時之勇。如果諸葛亮同意姜維去殺魏延,結果必然是姜維被魏延所殺。如果姜維被殺了,魏延就可以獨攬軍事大權,那麼蜀漢的走向就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了。

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斬殺魏延

諸葛亮知道魏延的勇武,而且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會用姜維的性命去賭。但是在這裡我也看到了諸葛亮對人心的利用,諸葛亮選馬岱也算是別有用心。蜀漢武將沒落凋零,馬岱只要斬了魏延,那麼眾多武將之中馬岱無論是資歷還是武力都可以脫穎而出。斬了魏延後馬岱甚至可以接替魏延的位置,可以說諸葛亮利用了馬岱。

另外諸葛亮深知他帳下的這些人沒有人能正面擊殺魏延,所以才利用馬岱想上位的心理,出其不意的擊殺魏延。

姜維是諸葛亮的延續

諸葛亮一直把姜維當做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的,諸葛亮的意志也只有姜維才能繼承下來。如果這時候讓姜維冒險,一旦諸葛亮死後曹魏大軍反撲上來,無人能抵擋那麼蜀漢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總結:魏延的勇猛不是姜維可比的。諸葛亮利用馬岱出其不意斬殺魏延,不僅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還可以穩定住蜀漢的局勢。


感謝大家閱讀,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歷史。


青梅煮酒品三國


諸葛亮既然要馬岱殺魏延,卻又為在何魏延踏滅七星主燈,姜維拔劍之時阻止呢?其實,不單如此,即便魏延再厲害,諸葛亮一道軍令便可斬殺了,之所以諸葛亮不讓姜維殺或者一道命令直接殺,原因很多,一個個說。



第一,魏延可是荊州數得上的“親劉派”,想當年劉備過襄陽,魏延挺身而出欲迎劉備入城,結果惹出文聘,二人大戰多時,魏延手下死光了才退走;關羽攻打長沙時,還是魏延殺死太守韓玄,救了黃忠,迎關羽入城;因此,魏延還沒加入劉備集團,就已經是“親劉派”;

第二,因為第一點,當諸葛亮以“腦後反骨”要殺魏延時,劉備阻止了,理由就是怕寒了陣營內部降者之心,其實也怕寒了其他“親劉派”的心。既然魏延來投之初不殺,日後便不能輕易殺,除了劉備為魏延開了金口之外,還有第三點;

第三,進入蜀漢後,魏延的功勞不小,比如:



入蜀之戰,魏延和黃忠是劉備的中堅力量,在宴會上,還擔任了刺殺劉璋的任務;隨後,在反攻成都時,生擒了泠苞;

葭萌關之戰,魏延作為張飛副將,表現默契和出色;

漢中之戰,魏延射中曹操門牙,要不是龐德死戰,曹操可能不免;

南征之戰,魏延和王平,張翼生擒悍將鄂煥;生擒孟獲;和趙雲誘敵祝融夫人;詐敗十五陣,引誘兀突骨和三萬藤甲兵入谷火燒等等;

諸葛亮北伐,魏延陣殺曹真先鋒曹遵;埋伏偷襲曹魏後期一流武將王雙;又和關興各十回合誘敵張郃,木門射殺;上方谷,魏延奉命誘敵司馬懿,差點燒死其父子三人等等;

所以,魏延是有赫赫戰功的,諸葛亮能輕易殺之嗎?

第四,諸葛亮用七星燈續命,本來就是無奈之舉,一切也要看天意。所以,魏延不小心踏滅了主燈,就是天意了,沒有理由為一盞燈而殺一大將。另外,姜維拔劍,主要是突發情況,在情急之下的表現,而非必殺魏延;後來設計殺魏延,關鍵是怕他違命進而危害到了整個北伐部隊,這性質不一樣。

第五,即便要殺魏延,諸葛亮不可能讓姜維殺的,魏延可是荊州集團的元老,地位也比姜維高,諸葛亮不能讓接班人捲入派系的紛爭,更不能讓人才凋零的蜀漢,產生派系對立;



第六,馬岱確實是最適合殺魏延之人,因為魏延征戰一生,沒有怎麼吃虧,唯一受傷的就是和馬岱交手,被射中手臂。而且,魏延是一個天賦異稟的武將,戰場上的敏銳度相當優秀,比如一戰泠苞,三十回合平手,二戰泠苞,幾回合便能生擒。所以,縱觀諸將,無一人能克魏延,只有馬岱可以,即便如此,還要加上出其不意;

另外,馬岱的身份特殊,是馬超集團留下的唯一血脈,資歷也不低,又是山頭代表,馬超臨終時也有遺言,有這幾重身份的加持,馬岱殺了違反命令的魏延,在蜀漢內部不會引起太大的波浪。


大飛熊騎士


姜維拔劍要殺魏延,是因為諸葛亮點七星燈續命,正好到了第六夜,只要再捱過了當天晚上,就可以續命成功了。哪知曹魏司馬懿突然進軍,魏延慌忙闖入寨中報知此時,由於情況緊急,腳下生風,將主燈撲滅了。

因此諸葛亮續命宣告失敗,即將不久於人世。姜維是諸葛亮的心腹愛將,主僕情誼深厚。他見魏延破壞了諸葛亮的好事,憤怒難當,所以不問其緣由,立馬拔劍朝魏延砍去。原文如下:

延腳步走急,將主燈撲滅。孔明棄劍而嘆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主燈已滅,吾豈能存乎?不可得而禳也!”姜維大怒,急拔劍望魏延便砍。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不得不阻止姜維。原因如下:

第一、魏延實為無心之失,他闖入寨門是為了通報緊急軍情。而且他也不知道諸葛亮在唱這出。

第二、諸葛亮續命已經失敗,即便斬掉魏延也無濟於事,北伐軍正值用人之際,魏延是北伐軍第一大將,殺了他無異於加速敗亡的腳步。

第三、司馬懿大軍壓境,此時若是再生出內鬥,只會不戰自敗。

第四、論個人勇武,正面廝殺的情況下,姜維並不是魏延的對手。他雖然拔劍望魏延就砍,但魏延卻毫髮無損。如果魏延選擇還擊,死的必定是姜維。

第五、魏延雖然生性孤傲,但他跟關羽一樣,常常善待士卒。諸葛亮帶出去的北伐隊伍,大部分都是魏延的漢中軍。


綜上所述,如果諸葛亮不制止姜維,只會得不償失,甚至加快蜀漢滅亡的腳步。

在《三國演義》中,從魏延加入蜀漢陣營的第一天開始,諸葛亮就料定了他有反骨。但是諸葛亮直到死都沒敢殺掉這個他認為有反骨的魏延。

諸葛亮為什麼不殺魏延。

第一、魏延是蜀漢第一大將,魏延一死,蜀漢將領庫幾乎會下滑一個檔次;

第二、魏延不容易對付

魏延是劉備親自提拔的漢中封疆大吏,在漢中近十年,加之其善養士卒。魏延在漢中軍心中的威望很高。正面衝突未必就能殺了魏延。如果當初不是馬岱出其不意將魏延斬殺了,讓他逃回了漢中,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因此!諸葛亮安插了一個馬岱陪侍在魏延身旁,一旦魏延有所異動,便可趁他毫無防備之際,出其不意將其斬殺。


愛尚文史


這主要還是時機的問題。

先說諸葛亮為何不讓姜維殺魏延。

諸葛亮以祈禳之法續命,此時司馬懿觀天象,算得諸葛亮病危,派一千軍來營侵襲。當時的戰況是蜀軍天天在魏軍營前叫罵,還給司馬懿送了女人衣服,魏軍都不出戰。今夜突然魏軍來襲,當時魏延得知戰報,來報與丞相,因步履匆忙,無意中撲滅主燈,導致諸葛亮無法續命。縱觀事情全程,魏延雖有過失,但並沒有表明反心。諸葛亮雖然知道魏延有反骨,但人家沒造反,不能因為這個就殺了他吧。何況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留了後手,不怕魏延造反,所以沒有讓姜維殺魏延。

再來說諸葛亮為何讓馬岱殺魏延。諸葛亮料定,自己死後,魏延必反,所以定計殺魏延。他選中了馬岱。因為馬岱在當時地位僅低於魏延和姜維,且馬岱在蜀漢資歷較淺,假意投靠魏延,容易得到信任,這樣才有了背後斬魏延那一幕。而大家都知道姜維是諸葛亮的傳人,此時和魏延水火不容,魏延肯定也提防著姜維,在帳篷裡沒殺魏延,之後再讓姜維殺魏延,勢必會引發蜀軍動亂,這是諸葛亮不願看到的,所以最後選了馬岱來殺魏延。

如果喜歡我的分析,可以關注歷史的爭論不休,專注於正史和歷史名著。






歷史的爭論不休


紫氣東來談談這一題的看法:

首先要與諸葛亮平反,諸葛亮不重用魏延是實,用計殺魏延是虛擬的,無此一說。

魏延在三國裡是讀者關注的熱門話題,且不去談他出生何年何月,讀者有誰不知,只談一下魏延的性格,魏延與關羽的性格像似,服劉備,對孔明的軍事能力從心底不太服氣,所以在軍事上有爭議,孔明心知肚明,但臨陣斬將諸葛亮絕對不會這麼愚蠢,更何況蜀漢人才凋零,而魏延官拜徵西大將軍,守城名將在三國中排上號的人物,資歷遠在姜維之上。

而姜維更沒有要斬魏延,說諸葛阻攔更不符合實際了。

諸葛死前把軍權交給楊儀,魏延當然心裡是大大的不痛快,說起打仗楊儀怎在魏延眼裡,明顯是一場權力的內扛,軍中混亂導制楊儀按排馬垡乘其不備偷襲了魏延。

而魏延認為即使孔明死了也不應馬上撤退,驕傲有時要付出代價,他忘了司馬懿是誰,孔明的軍事家也並非浪得虛名,一代名將在蜀漢舉足輕重的人物死得太冤了,哪兒有什麼反骨,可惜了…。





9紫氣東來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時間不對,讓馬岱殺魏延的時候,諸葛亮已經死了,而姜維要殺魏延之時,諸葛亮還沒死。在諸葛亮看來,他一日還在,魏延就會一直被他壓制。當然,魏延的野心,早就被諸葛亮瞭然於心了。

有人就疑問了,既然如此,為什麼諸葛亮不在他活著的時候,處死這個“反骨仔”魏延?非要等到他死後,來這麼一出?甚至六次北伐,都由魏延做先鋒,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不,這正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誰說魏延一定就有“反叛之心”?他一日沒有做出反叛之舉,就一日還是蜀國的北伐先鋒,這是毋容置疑。即使諸葛亮明知道他有野心,可是也要用他,因為做與想是兩碼事。況且那時候的蜀國人才凋零,五虎大將基本上都死了,你說諸葛亮還能用誰?所以為了完成北伐大計,魏延必須用。

當然,這個度要把握準確。在諸葛亮第六次北伐的時候,他已經預感到自己快不行了,所以向馬岱暗中授意,待魏延起了反叛之心,了讓馬岱假借投靠之意,臥底在內,必要之時,可一擊必殺。為此,諸葛亮臨死前,故意授命楊儀為南歸的統領者,以達到魏延與楊儀的矛盾。



正如諸葛亮生前所料,魏延果然不服楊儀,公然反叛,最後死於馬岱的刀下。


青史回聲


諸葛亮說:姜維,不要在我面前殺魏延,這個鍋我要背一千年一萬年的,以後會有人殺魏延的,不用你操心。

魏延,蜀國開國功臣,對蜀主劉備忠心耿耿,要想殺魏延者,要揹負罵名千年的。劉備在世時,魏延守漢中十年春秋沒有動一絲雜念,沒有丟失漢中一寸土地,可見魏延的勇智。

劉備死後,諸葛亮七次北伐中,魏延基本沒有發揮軍事才能的舞臺。窮兵獨舞,光桿司令一個。

第一次北伐向諸葛亮要五千精兵走子午道突襲長安,諸葛亮都吝嗇不給,一怕犯險,二怕魏延叛逃。

魏延在北伐中都幹些陣前罵人的活,為此魏延心中確有不滿。





襄陽論語


只可智取,不可力敵!

想那蜀中大將魏延,自關張趙馬黃相繼去世。已是蜀中領軍人物,大將之中能與之匹敵之人罕有。

據傳說魏延腦後長有反骨,是個反覆無常之人。


當年先帝劉備攻打長沙時,魏延作為黃忠的部將殺了長沙太守,開城門,降了劉備。當時孔明見其背主欲斬之,劉備憐其武藝堪用,故求情,延僥倖逃脫了性命。

自此,魄延歸於蜀國 ,於劉備孔明鞍前馬後老老實實。不敢造次,再不敢作出賣主求榮之事。為蜀漢基業也立下了汗馬功勞。

蜀漢後期,魄延已是蜀漢少壯派中出類拔萃的人物。是蜀漢大將中的頂樑柱。當時延是用來對抗曹魏名將張郃的。

這時魏延驕傲自大的情緒露了出來。我是一塊寶了,你孔明得供著我。對我好點,要不我不給你賣命。

孔明對魄延一貫遷就。知其內心所想,不委以重任。延更是不樂,但因懼怕孔明,也不敢發作。嘴上不說心裡卻恨得癢癢。

北伐時期,延曾獻計與諸葛亮。兵出子午谷奇謀。但亮平生求穩不肯用險。認為延此計為險招,不肯用之。延懷恨在心。對諸葛亮憤憤不平,但懼亮之謀,不敢造次。

直至五丈原諸葛亮累死。魏延那顆膨脹的心才開始爆發。


亮臨死前已知延必反,召來楊儀給一密信,囑其在延反時,殺不了延時,事情緊急時,可拆開此信,必可除延。

諸葛亮死後,由參軍楊儀暫代諸葛亮位置按原計劃向漢中撤退。

但魏延不幹啊,你老豬死了,就不伐魏了,不能因一人之死影響整個部隊的作戰計劃呀。

延帶領自己部隊不隨軍撤退,而是反方向朝曹營而去。

楊儀急了,連忙上奏蜀主劉禪說延造反,而延也上書反告楊儀造反。蜀主一時不能決,然劉禪身邊大臣費禕董允一貫也看不慣魏延,也進言,說延必反。

劉禪信以為真,即命楊儀剿之。

魏延與楊儀對陣,由於姜維當時已押請葛亮靈柩先行回漢中,楊儀帳下已無人是延對手。

此時收拾不了魏延,楊儀慌亂中想起臣相所留密信,自懷中取出,看完後,大惑不解。臣相此書為何意?!但也只能按臣相密信試試。

楊儀對魏延喊到:“你敢喊三聲,誰敢殺我魏延嗎?”

魏延罵到:楊儀,你這傻貨,又玩什麼花樣,別說喊三聲,喊三十聲又能怎樣,現在蜀將中誰能打過俺老魏

魏延馬上坐定,對蜀陣中大喊一聲:誰敢殺我魏延。

聲如震雷,蜀兵嚇的連連後恨,無人敢上前。

魏延哈哈大笑,又高喊一聲:誰敢殺我。

蜀兵仍是未有一將敢應戰上前。

這下魏延更狂了,在馬上洋洋自得,心裡爽呀,我老魏在蜀軍中還是威名赫赫。竟然沒有一個人敢來應戰。

魏延又大吼一聲:誰來應戰,誰敢殺我魏延。”

話音剛落,忽聽一聲炸雷似的聲音響自耳旁:“我敢殺你。”聲到刀到,撲嗤一聲砍魏延於馬下。

魏延至死也沒明白是誰殺的自己。

此人乃是魏延的部將馬岱是也。

馬岱乃魏延之部將,是孔明安排在延身邊的臥底,用於監控延,以備延有異動,命岱除之。岱與延平時交好,故延對岱並不設防。

當延高喊三聲得意洋洋放鬆警惕時,馬岱乘機手起刀落背後除之。論單打獨鬥,馬岱不是魏延的個兒。

這就是孔明巧用計,馬岱斬魏延,而孔明阻止姜維殺魏延,全是因為延尚有利用價值,可為蜀國對抗曹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