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欧阳中石在他的楷书作品中经常连捺笔都写的不标准,你怎么看?楷书不是应该要求做到标准吗?

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


欧阳中石的正楷捺笔不标准,正楷不是按标准书写吗?你如何看?

欧阳中石的楷书,属于自己的个性笔意,不是临摹的古人笔意,
所写


姿态与他的其他书体风貌一样,尤是行书,更是相似,从笔意看有晋法。

笔画不象唐楷那么严谨,综合篆书古字、隶书气韵的质感,当然在用笔上,还掺有魏碑的刻石之迹,他的楷书算是诸体混成。

下面是他的一幅临摹欧体作品,从笔墨形体上,是意临,没有欧阳询书体的险峻,却增加了笔墨的厚重。一眼看出是属于自己的笔墨风格,



而是有行楷的意味。每一个书者各有各的的书写规律,客观的说,没有窠臼法度,意性大于法度,由此可见一斑,体现了一种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不同点,欧阳中石精工于行书。楷书还没有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



但是欧阳中石的书法艺术研究是很高的,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见解,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生书法艺术成就已经被大家中肯,弘扬书法艺术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第一个开创了大学书法课,并且有了研究生班,一个德高望重的书法大家。

为何这样说,因为他的书艺造诣颇深,其一书写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自己的笔墨风神,特别是行书,大气厚重,洒脱遒劲,姿态别样 ,庄重伟岸不失诙谐情趣,人书俱老,晚年书墨更是老骥伏枥,中规中矩且有中国儒学文化的精神内涵,属于文化界大儒风范,作为一个爱好书法者的理解水平,总有局限性,不可能真正懂得欧阳中石的书艺文化性。一个书家并不仅仅体现在书写形式的造诣还有高深的艺术修养。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书家气质。



由此无论多少人总在他的楷书提出诸多的异议,其实真正一个书家并非楷书精工,而再有其它,书家各有各的书体良工。再说欧阳中石的笔意楷字,虽不酷似古人笔法,但是也没有不具有法度,而是揉进了己意之度。

有人说,欧阳中石用笔直接入纸,而没有回逆笔锋之说,那是不中肯的,对于逆锋有的直接,有的在挥洒笔墨中逆锋之势,入点画之内,属于高境,一如写的楷书看不出那家笔意,证明属于自己的笔意多,也是高境。启功书体能看出古人何家的笔意?。亦乃很难从表面审视可见。大凡是自己的风格,已经把古人的笔意融化为己,换句话说,就是继承了古典之精髓。而不是窠臼每一点画的笔法非要与古人一模一样。


若有自己的笔墨功夫,去临写任何古人书帖皆有几分入自己的笔墨中。

而对于古人楷书趋于精致逼真,没有自己的智慧笔墨,那才是过之而匠心独运成了匠功。写的再瑧熟,也不属于自己的笔墨创作。属于临摹而已。

现在缺失的是创作自己笔墨姿态,一是初学临帖过程,思维停留在崇楷阶段。二是一生窠臼古人楷意,没有创造己意。两种爱好者从书者,看到书家楷书不精古人书貌之功。就误会书法家的水平高低有了打折扣。疑问芸芸,为何写不出古人严谨的楷则。


提倡临帖是初期,很关键,但是出帖写出自己的楷书笔墨形式,更是贯穿自己的书法水准的高低,基础楷则完备,再有器用巧匠写出自己的笔墨。之变,才是学书法的目的。

浅见,由欧阳中石楷则异议有感。


狂喜淡墨a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欧阳中石先生在书界来说,应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在书法界也是颇受赞誉的!田英章和卢中南老师都是他的学生。欧阳中石先生也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兰亭奖终生成就奖获得者!

欧阳中石先生是山东肥城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书法教育家,他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不光在书法方面颇有建树,而且他早年拜在奚啸伯门下学习京剧,所以,欧阳中石先生的京剧水平也是很高的,所以说,这些老一辈的书法家为什么受人尊重和敬佩,就是因为他们绝不仅仅只是会写字,而是对于传统文化都有涉足,因此学养丰富,写出的字也颇有书卷气,是后来模仿者所不能及的!



欧阳中石先生是书法刚刚复苏时候的书法教育工作者,那时的他和书法同道们面临的是全国书法教育工作的问题,所以,他的书法贡献不仅仅在于他自己的书法本身!

我们看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并不像我们看到的唐楷欧颜柳赵那样,是大家公认的规整的楷书,而欧阳中石先生的楷书多变化,而且粗细变化显得明显,整个字体显得敦厚朴实,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豪情壮志,在街上,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地方都是使用的欧阳中石先生的字。


很多人说欧阳中石先生的楷书作品里,连捺都写得不标准!我想发出这样疑问的人,可能只停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觉得楷书就是要像欧颜柳赵那样,见圭见角,其实,楷书并不完全如此,况且,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有很多碑的笔意在里面,一笔一划都是非常有味道的,并不是没有写好,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是被公认的,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不能仅仅停留在撇捺的问题上。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读文史!


存希斋书法


就此问题表达一下个人观点,欢迎斧正!

欧阳中石的行草书和楷书水平不在一个档次,前者要超出后者几个等级。但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代杰出的文化学者和书法教育家!

第一次是因为大学时期的书法教材而接触到的欧阳中石老先生,因为他是教材的总主编,并为教材题名。第一印象是他的字很特别,用笔有自己明显的个人特色,险中有正、妍婉秀美、潇洒俊逸,有种别样的笔趣。




后来随着读贴量的不断增大,二王、苏黄米蔡、欧颜柳赵等一通读下来,便发现其字中有些问题。

当然我没资格对一位德高望重的书届泰斗说三道四,在此只是就字而论字!楷书的不规范确实是欧阳老先生书法事业之殇!


他的书功得法于二王体系,也充分汲取孙过庭的书学造诣,后来又师法米祝,因此在行草书领域已经寻得真经。每每创作行草书,都能得心应手,行云流水。但是楷书(这里的楷是指真书,即严格意义上的正楷)却落下了。

这和他人生的重心息息相关,他的更多造诣,在于学术和教书育人。

在北京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专业,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政协委员等公职。

在逻辑、国学、音韵、绘画、戏曲、文学、书法等学科都有精深的造诣。

同时还编著和创作了等身的著作,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楷书又是极吃功夫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在楷书上的稍微欠缺就不难理解了。

探讨书法技艺、切磋翰墨之功!谢谢您的关注!


藏海书法


说到一种理论,叫不写楷书也照样写行书、行草!照样当书法大家。对此说法,我实在不敢笱同!

启功的行书,行草,草书写得楚楚动人,那可不是启功不会写楷书得来的结果。恰恰相反,启功的正楷,写柳体,二王,颜体个个都是一等一的上品!毛泽东草书写得神彩飞扬,而毛泽东年轻时写得正楷魏碑更是出神入画,个个精雕细刻!

因此,从当代上述二位大师的书法成长经历,可以清楚地看出,没有一个书法大家是跳过楷书直接进入行书或行草而成名的!

题目说欧阳大师的楷书不如草书一说,我认为欧阳的行书就很一般,更勿需罔论其楷书行不行的问题了!

欧阳的书法问题,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存疑。

第一 黄金分割要求的字形和造型在欧阳体这里消失的无影无踪!欧阳体的造型不美,给人以特别笨的一种视觉!

第二 欧阳体的线条不美,不流畅。其线条中有些主笔位置,不恰当地突然插入了偏锋的板刷体线条,是造成线条不美,字形笨的根本原因!

第三 欧阳体的重心掌握不稳,不准,不耐看!有些字的造型,形成了扭七倒八不工稳的效果。当然这是学米芾的斜中取正,可由于学得不到位,实际效果造成了斜而不正,工而不稳!

第四 欧阳体的线条不美,视觉效果差,没有书画画意的线条美感的加工处理。结字不稳造成的粗线条反差出字形不秀气,更罔论有书卷气的效果了!


妙手文


那个捺画的标准应该是:按照上一笔写完后的笔形直接去写捺画就可以了,至于此捺的长短、宽窄、捺脚的大小、收笔的精粗等任凭笔毫的自然成形。这才有变化,才叫艺笔。否则同笔相似、同字一模不叫书法。


榜书书法


我就说一句话,如果按标准的来写,就不是欧阳中石的字了!


执业证书快讯


欧阳中石的楷书捺的写法,是否写在书法的笔法上了,如果写在笔法上,就是好笔法,就是好书法,书法本身就需要多变化,变为书法的魂,不变为书法的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标准字,写标准字不是书法,叫写字。


李行子


我也是这么写字的



微微一笑68497514


法无定法,是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险绝,不落俗套。既具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具鲜明的个人特色。我们在欣赏他的书法时,不应以唐楷的标准来说中石先生的楷书怎样怎样。就像金农的隶书,你能说他符合隶书的哪个标准?准确地说,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自成体系,是多年对中国的书法传承和探索的结晶。


道不远人168


我就问一句话,你们觉得欧阳的字真的好看吗?好看在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