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諸葛亮對蜀漢忠心嗎?為什麼?

輝162915112


如果諸葛亮對蜀漢都不叫忠心,那五千年曆史中大概沒有忠心了吧。諸葛亮對蜀漢之心,可昭日月。

隆中對策,君臣相得

諸葛亮27歲時,劉備親自前往茅廬拜訪,去了三次諸葛亮才感其誠心出來相見,一番隆中對,奠定了劉備和蜀漢此後數十年的基本國策,可以說蜀漢就是建立在諸葛亮的設想之上。

中國古代名士,很講究知遇之恩。劉備視諸葛亮為左膀右臂,諸葛亮不忘劉備的知遇之恩、信重之情。雖然諸葛亮有大才,但如果不是劉備的全然信任,諸葛亮的才學能否發揮還是個未知數。

假設當初三顧茅廬的是曹操,後來也未必能給諸葛亮那麼大的權力,只會把他當做一個有用的謀臣。

劉備也許有很多缺點,但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一點上,超過當世豪傑許多。他和諸葛亮真的是君臣相得的典範,君信臣,臣忠君,創造了千古流傳的佳話。

輔佐幼主,嘔心瀝血

劉備去世前,給諸葛亮留下一段遺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意思是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能安邦定國,成就大業。如果後主劉禪值得一輔,那請你輔佐他,如果他實在不行,你可取而代之。

諸葛亮雙目含淚,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表明了絕不會篡位的決心。

雖然劉備說這話有可能是故意擠兌諸葛亮,激他表明態度。但如果諸葛亮真有不臣之心,大可以此為依據拉攏人心,以他的智謀和威望,再加上朝中軍中都有許多死忠,十個劉禪綁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對手。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用心輔佐幼主,毫無異心。

劉禪視他如父,封他為武鄉侯、益州牧,開府辦公,蜀漢大小事都由他來決斷,但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沒有一個人認為諸葛亮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嫌疑,因為他雖主政卻不專權,守著為人臣子的底線。

說到這裡,就得提一下劉禪,很多文學作品裡他是個愚蠢無能的君主,被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可在對待諸葛亮一事上,他和父親一樣明智,給予諸葛亮全部的信任。

可以說正是劉家父子的信任,換回了諸葛亮嘔心瀝血的回報。

很多人不理解諸葛亮為什麼非要北伐,好好留在蜀漢發展不好嗎?連年征戰,對蜀漢的經濟民生是一種損害。

那是因為諸葛亮非常明白,不北伐,就無法統一天下,蜀漢發展得再繁榮也會被曹操或孫權吞併。當初的隆中對,早已把北伐給安排上了。北伐,不但是諸葛亮的願望,更是先主劉備的遺願。

諸葛亮對劉備,堪稱“士為知己者死”。

正如他在《出師表》中所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真正的古之名士,大概就是如此吧,忠貞自持,不遇明主寧願默默無聞,得遇明主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諸葛亮對蜀漢忠心嗎?為什麼?

諸葛亮的忠心可昭日月,但嚴格上講,諸葛亮真正忠心的是漢室正統,而不是偏安於一隅的蜀漢政權。

三國曆史上真正能夠從始至終對漢室正統念念不忘,忠心耿耿的並不多,有的是為了弄個藉口,為自己割據一塊土地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江東孫氏;有的後來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如劉備。而下面這些人才是真正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再次恢復大漢榮光,並畢生為之奮鬥的人。

趙雲

趙雲,字子龍,寒門子弟,最初舉義旗舍袁紹而從公孫瓚,就是認為公孫瓚常年跟北邊的外族戰鬥,保衛大漢邊疆,是大漢邊疆的守護者之一,而不像袁紹那樣,只會利用四世三公的名頭謀取個人利益。

公孫瓚滅亡之後,趙雲也沒有投靠曹操等大勢力。而是一直在追尋著興復漢室的革命夢想。

最能體現趙雲始終不渝地把興復漢室作為奮鬥目標的事件是,當關羽和張飛被東吳害死之後,劉備興兵伐吳,整個蜀漢朝廷只有趙雲站出來勸諫:

趙雲諫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

由此可以看出,趙雲始終是把興復漢室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

荀彧

荀彧,字文若。潁川望族,荀氏最傑出的代表人物。迎娶漢獻帝到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出自他的手筆,是曹操的首席謀士,也是曹操統一北方的最大功臣。就是這樣一個人,其實骨子裡卻是一個對漢室忠心耿耿的人。他跟隨曹操,是認為曹操也是一個對大漢忠心不二的人,並且是一個能讓大漢重新統一的人。所以,當曹操的野心逐漸暴露出來後,荀彧和曹操的決裂就已經不可避免。直到最後,荀彧被曹操害死。

諸葛亮

如果諸葛亮只是對蜀漢小朝廷忠心,那麼他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偏安在四川,過著相對輕鬆自在的日子。顯然這不是他的追求,因此,自從他掌握權力之後,一直積極擴軍備戰,致力於北伐事業。諸葛亮也和趙雲一樣,興復漢室是他畢生的政治追求。這可以從他的絕世名篇《出師表》中得到佐證: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所以,諸葛亮當然對蜀漢是忠心不二的,但嚴格上講,諸葛亮真正忠心的是漢室正統,而不是偏安於一隅的蜀漢政權。


比禾觀史


諸葛亮,諸葛亮在三國是集軍事,經濟,政治,文化,組織,天文,地理,人文,儒學,神學,安幫,治國,最全面,最全能的超級大師,即是三國也是中國有歷史以來最有名,最據有影響力的響亮的巨大人物。不管老少,不管文化高低,不管男女,不管層次,不管職業,人人知曉,人們都可以在田邊地角,公園院垻。或行或停,或站或坐,何時何地,何多何少,都可以擺談幾句有關諸葛亮的故事。什麼三顧茅蘆,火燒赤壁,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火燒博望坡,火燒天水,七擒孟獲,諸葛裝神等等,精彩又好記的典故。

諸葛亮的所作為象神一段的存在,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能夠記意著,影響著。通過三國志,三國演義名著的宣揚,宣傳,流傳之廣,實屬少有,少見。

在三國最具有名,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曹操,劉備,孫權,是代表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在他們三人中最集中的表現。他們都有各自組織系統,是三個大軍閥集團,說是國,除了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外,說到底其他都是割據一方,地方軍伐集團。

當時風雲人物超級謀士,超級武將,諸如: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張郃,張遼,許褚,夏侯淵,郭嘉,司馬懿,周瑜,魯肅,黃蓋,陳泰,甘寧,淩統等人物,都出於各自目的,都是依付於曹操,劉備,孫權三人中其中一人,想分一杯利益。

可見包括諸葛亮在內,這些文臣武將,什麼維護漢朝,什麼打擊奸臣,統統是鬼話,都是為出名,為了得到最大的利益,最高利益加入各自認可的一方互想傾扎,互相爭鬥,己得利益,還想得到更大,更多的權利和利益。

在三國的帶領人物,首腦人物曹操,劉備,孫權,他們共同點,都是互相想吃掉,呑拼對方,都想由自己當皇帝,統管全國,使盡一切手段,諸如挖牆腳,使美人計,搞多邊合作,排兵佈陣等等,都是為爭奪皇位。

最惡毒,最有成孝的是都打著擁護漢朝漢帝的旗,招兵買馬,爭奪地盤,擴大地方,討罰對方。誰在真擁護,實質都想把對方打垮,打敗,取而代之,用漢皇帝名而爭奪全國皇位。

於是可見:劉備本身就不是為了擁護漢朝漢帝而搞軍閥集團,漢獻帝被奪權後,劉備不擁立而自稱帝,所作所為就是明證。

諸葛亮所投奔的主子,劉備就不是真正擁護漢朝漢帝,擁護的口號僅僅是利用而已。何況諸葛亮,諸葛亮條件更不具備,諸葛亮幫助劉備的目的,是希望劉備能夠對漢帝取而代之,自己才真正能當一國之相。

諸葛亮思想,在漢獻帝被司馬家族逼下臺後,不是建議劉備迎接漢帝,相反而是建議劉備自立為帝,就證明諸葛亮不是擁護漢帝的,而是真心實意忠於蜀國,為以劉備或劉備後人的蜀國而戰,為想蜀國能統一全國奮鬥終生。


徐老大


諸葛亮是小說的虛擬人物。按作者設定的人物風格來說,諸葛亮就是一個忠心的人物。小說裡面寫的一樣。諸葛亮的人物風格也沒有表現出不忠心的行為。他思想還有想法方面也是一個忠心的人物。

就是劉備死後諸葛亮還是一心輔佐劉二世劉禪,也從來沒有沒有,因為劉禪的各種。幼稚低能無能而選擇以下犯上奪謀篡位篡位。最後就是自己被氣死在戰場上也沒有做出不忠心的行為。

如果諸葛亮不是一個忠心的臣子,諸葛亮完全可以在掌握兵權的時候,他完全可以不用聽從劉禪調遣,在戰爭差不多要取得勝利的時候,又放棄繼續戰爭,他完全可以像曹操一樣架空劉禪,把劉禪當成一個傀儡就好了,但是他沒有這麼做,

劉備在託付劉嬋給諸葛亮的時候也曾向諸葛亮暗示過,如果劉禪不是一個明君的話,諸葛亮可以不必輔佐他。

但是古人的那種看名聲氣節比生命還重的心理使得諸葛亮只會愚昧的忠心,如果說諸葛亮心裡面有想要謀反的意思,但是他最終沒做出來,他也是一個忠心的人物。

更何況輔佐劉神這種無能兒的君主,再沒有人願意輔佐劉禪這樣的低能兒時候,諸葛亮是有機會可以圖謀篡位的,但是他沒有。只能說諸葛亮只是一個自以為是愚昧的謀士

諸葛亮還把自己比喻成管仲毅,管仲第一選擇是公子糾,在公子糾死後又選擇輔佐公子白,也沒人說管仲是不忠心的呀。

像諸葛亮這麼愚昧的忠心,還能說他是不忠心的嗎?



北冥有魚0


三國中除了諸葛亮具有神機妙算的能力以外,司馬懿其實也是非常具有神機妙算的能力的。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在諸葛亮臨死之前,司馬懿曾經派使者去探望,直接回來之後如實向司馬懿反映諸葛亮的近況:一天只吃三四升米,而且還事必躬親。司馬懿得知之後推測諸葛亮快活不成了。所以說司馬懿的推測也是十分的傳神。其實說到諸葛亮對一點小事都要親力親為這個態度,很多人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有的人認為他這樣是堅守自己的本分,非常的盡責任,而有的人卻以為他不捨放權。這些原因其實都不是,他之所以事事親為那是因為真的是無人可用了。

對於無人可用有的人也許會不以為然,在如此人才濟濟的蜀漢時期,為什麼到了諸葛亮的時期,這些人才就沒什麼用處了呢?其中的一點就是劉備發動的夷陵戰爭還有失去荊州,讓他們的人才損失慘重。而另一方面就是諸葛亮謹慎的原因,其實太過謹慎,也不是一件好事,一有不穩定的因素會想方設法的去排除,這樣一來很多的人才就會遭到迫害,事實證明,遭到諸葛亮迫害的事例不少。

首先說的就是彭羕這個人,諸葛亮對他十分的看不上又有打壓益州派的思想,所以他就對劉備千叮嚀萬囑咐,說彭羕是一個心懷異志的人,並不中心,所以劉備就漸漸地對這個人疏遠了,並且準備將此人貶出益州。彭羕知道了之後難免心生埋怨,再有一次和馬超喝酒的途中,去由於酒勁的關係順口說了幾句,有造反嫌疑的話,所以惹禍上身,最終被處死了。事實上與它的身份根本不可能謀反,並且他也曾向諸葛亮極力的辯解,不過始終還是難逃一死。

第二個人劉封也是非常有忠心的一個人,這一點通孟達降魏之後,對他剖析利害,他卻不肯投降,還有就是上庸在失守之後,他明明知道要被責罰還是返回了成都。就是對這樣一個非常忠心的人可是諸葛亮還是以為劉封太過驍勇,一方面他又是劉備的義子,我劉備百年之後,一旦與劉禪爭權奪位會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所以一再的建議劉備把他處死,劉封最終也難逃厄運。

曾經堅守漢中十年沒有過失的魏延,也曾隨諸葛亮北伐,然而諸葛亮 只因害怕自己去世之後,沒有人勸阻魏延,他會大肆伐魏,讓蜀漢滅亡,所以如此謹慎的諸葛亮在安排退兵之時,避開了魏延放棄了她,最終使魏延死在了楊儀手上,並讓其背上了叛亂的罵名。

楊儀也是與諸葛亮北伐之人,他的能力非凡,只是性格上有點狹隘,諸葛亮正是利用這一點還有他與魏延的矛盾,使他除掉了魏延,之後又給他安排了一個閒職,這樣一來楊儀就整日怨恨最終無疾而終。所以說沒有任何一個人不犯錯誤,諸葛亮雖然最蜀漢的忠心不容置疑,可是他謹慎的性格讓他錯殺了很多人才,表面上看來它除掉了這些不安定的因素,事實上對於蜀漢的可用之才造成了很大的缺失。


時代壁紙


世人皆知,諸葛亮在蜀漢政中扮演著一個相當有分量的角色,其一生都在為劉備政權鞠躬盡瘁。有的歷史學家認為,諸葛亮並不是忠心於蜀漢的,而是一直對蜀漢持反對意見的。認為諸葛亮只因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發展自己,要不然他會反抗劉備的。諸葛亮到底是否忠心於蜀漢政權呢?其實鞠躬盡瘁這四個字已經非常明瞭了。在筆者看來,諸葛亮完全是忠心於蜀漢政權的,接下來筆者就和大家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對於劉備白帝城託孤一事,很多的專家學者都認為,這是劉備為了試探諸葛亮是否忠心於蜀漢;是否會對自己的兒子盡心盡力的輔佐而做的一次試探。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明諸葛亮和劉備之間有任何的取代關係。因為根本不知道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談話是否是真心話,又或者是在試探。諸葛亮身為蜀漢重臣,不管怎樣都是保持一種做臣子該做的一種姿態,回答劉備的問題,這是一種尊重的表現。

如果真說劉備是在試探諸葛亮,為什麼劉備死後,諸葛亮依然對蜀漢政權盡心盡力。其實這一切早已說明諸葛亮,並沒有想要反叛蜀漢政權。在後來的發展中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諸葛亮輔佐劉禪的歲月裡,蜀漢後期諸葛亮幾乎一個人總攬大權於一身。但他依然保持著君臣之分,見到少主劉禪依然是磕頭行禮。可以看出諸葛亮一直是尊重蜀漢政權的,一直盡心盡力的輔佐少主劉禪。

諸葛亮表達了對於蜀漢的真誠。因為諸葛亮在蜀漢政權中的定位是十分明確,並沒有取代的傾向。他並沒有像曹操那樣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不斷的向皇帝索要加封,或者是給自己一塊好地方,以此來表達自己身份的顯貴和尊威。相反,諸葛亮為了蜀漢政權,自己親自發兵攻打曹魏,失敗以後他從來不會去怪罪於他人。反而是自己降低官職,去尋找失敗的原因,好面對以後的戰事。

還有的人說諸葛亮的北伐原因是,因為想要掌握軍隊的實際控制權。在劉備死後軍隊權是交給李嚴的,所以他要通過戰爭來奪取的權力。因為諸葛亮只有更多的獲得權力,才能夠真正成為恢復漢室的人。在劉備政權後期發展中,內部爭鬥不斷,諸葛亮就發現了其中的機會。想要以北伐來達到控制整個蜀漢政權,但筆者認為這一說法太過於牽強。在諸葛亮死後的做法中就已經說明了,他北伐真正的原因並不是用於獲取權力。而是讓蜀漢更好的發展,讓劉禪知道北伐的不易。

諸葛亮將自己一生的事業都付出給了蜀漢。北伐每次都失敗,在最後的一次征戰途中,他依舊沒有逃過命運對他的安排。在最後一戰中,諸葛亮也失去了自己的性命。為蜀漢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讓他在人們的心中永遠留住。但他死後,並沒有仰仗自己高貴的身份去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帶來一些好處。他反而是給蜀漢政權帶來了一些有用的人才。他把家中的錢財都分了出來,給那些平民人家,這一點也足以看出諸葛亮對於國家的忠誠。

最後一點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江東孫權帳下作為頂級大謀士。有人就會經常說起是諸葛家族想要瓜分天下,所以他們兄弟兩人才分開各為其主。其實早在諸葛瑾之前江東就有人去請過諸葛亮,但是諸葛亮拒絕了,而且態度非常的明確。從這裡來看諸葛亮兩兄弟瓜分天下,完全是無稽之談。這些也不能說明什麼東西,自然不能成為一個可以判定的理由了。綜上所述,可以得出諸葛亮是真心的忠於蜀漢政權。所以人們對諸葛亮的猜測,完全是茶餘飯後的說辭,並沒有一個深思熟慮的考慮。


成武暢通


諸葛亮到底是否忠心於蜀漢政權呢?其實鞠躬盡瘁這四個字已經非常明瞭了。在小編看來,諸葛亮完全是忠心於蜀漢政權的,接下來就和大家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諸葛亮骨子裡就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為人心高氣傲,不是他看中的明主,他說啥也不依,所以他不進入劉表陣營,也不跟著哥哥去江東投靠孫權。

劉備三顧茅廬徹底地打動了他,所以他願意一輩子為其鞠躬盡瘁直至身死,像他這樣高傲的人,把品德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只要他認定了他心中的明主,他是絕無可能背叛的。是劉備託孤。

讓諸葛亮服佐劉禪。諸葛亮盡心尺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沒有把劉禪拉下馬,自立為王,在一個混亂的年代,能如此,真是難能可貴。  

諸葛亮青年時自比管仲樂毅,名將名相,都是輔助君主的人物,也就是說諸葛亮以前就沒有想過當君王的想法,而且他做事一絲不苟也不半途而廢,這個不要猜疑了,史書上都有,所以他跟了劉備後,基本上擔任的是集團二號,成為劉備的總秘書長兼總經理,處理集團日常政務,荀彧、張昭和諸葛亮在前期都是一樣的。



武侯在劉備死後,他基本上就是集團創始元老的最後一批了,資歷不算最老,但是威望最高、能力最強,能力強到了蔣琬這些人沒法比,所以史書上說事必躬親。 古代讀書人胸懷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想成就一番事業名揚千古的想法是有的。當時孔明躬耕南陽,完全可以北上投曹操,也可去荊州找劉表,而孔明與劉表還是聯姻表親,之所以助艱難困苦的劉備,就是為了興漢室救天下的偉大理想,而這個理想當時與劉備是一致的,所以諸葛亮鞠躬盡瘁保蜀漢是無須懷疑的。



對於劉備白帝城託孤一事,很多的專家學者都認為,這是劉備為了試探諸葛亮是否忠心於蜀漢;是否會對自己的兒子盡心盡力的輔佐而做的一次試探。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明諸葛亮和劉備之間有任何的取代關係。

因為根本不知道諸葛亮和劉備之間的談話是否是真心話,又或者是在試探。諸葛亮身為蜀漢重臣,不管怎樣都是保持一種做臣子該做的一種姿態,回答劉備的問題,這是一種尊重的表現。

如果真說劉備是在試探諸葛亮,為什麼劉備死後,諸葛亮依然對蜀漢政權盡心盡力。其實這一切早已說明諸葛亮,並沒有想要反叛蜀漢政權。在後來的發展中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諸葛亮輔佐劉禪的歲月裡,蜀漢後期諸葛亮幾乎一個人總攬大權於一身。

但他依然保持著君臣之分,見到少主劉禪依然是磕頭行禮。可以看出諸葛亮一直是尊重蜀漢政權的,一直盡心盡力的輔佐少主劉禪。 諸葛亮表達了對於蜀漢的真誠。因為諸葛亮在蜀漢政權中的定位是十分明確,並沒有取代的傾向。

他並沒有像曹操那樣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不斷的向皇帝索要加封,或者是給自己一塊好地方,以此來表達自己身份的顯貴和尊威。相反,諸葛亮為了蜀漢政權,自己親自發兵攻打曹魏,失敗以後他從來不會去怪罪於他人。反而是自己降低官職,去尋找失敗的原因,好面對以後的戰事。

諸葛亮將自己一生的事業都付出給了蜀漢。北伐每次都失敗,在最後的一次征戰途中,他依舊沒有逃過命運對他的安排。在最後一戰中,諸葛亮也失去了自己的性命。為蜀漢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讓他在人們的心中永遠留住。但他死後,並沒有仰仗自己高貴的身份去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帶來一些好處。


他反而是給蜀漢政權帶來了一些有用的人才。他把家中的錢財都分了出來,給那些平民人家,這一點也足以看出諸葛亮對於國家的忠誠。

綜上所述:諸葛亮並不是漢室宗親,他對蜀漢絕對是忠心耿耿,無可置疑!


老劉侃三國


非常忠心,可謂忠君愛國萬世楷模。

理由如下:

一是諸葛亮充分認識到了“忠”字在保障蜀漢政權穩定的最大保障,所以身體力行。

一是以忠治國理政。諸葛亮之前,劉備以義治軍,籠絡人心。諸葛亮來以後又增加了忠字這一工具,並身體力行。

二是所用之人為中正、忠心之人,把忠作為用人選人第一準繩。比如重用紙上談兵的馬謖,不但因為馬謖才思敏捷,更是忠心不二;又比如勸說劉備殺掉腦殼上長反骨的魏延,雖說魏延能力出眾,但諸葛亮懷疑他有反骨,所以處處設防,終其一生。

二是諸葛亮的忠心可在各類史料中得到印證。

有前後《出師表》,六出祁山,克復中原事蹟為證,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不遺餘力。

三是諸葛亮侍奉蜀漢前後二主,兒孫也都為蜀漢盡忠,足以證明忠心。


經史散人


在漢中勉縣的定軍山腳下長眠著一個代表智慧和忠貞的古人——諸葛亮,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集忠、孝、義、謀於一身,可以說是公認的中國歷史上智慧神的最傑出化身。那他為什麼要囑咐將士將他葬於此地呢?這還要從他的“隆中對”說起,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大家也一定在想,是什麼原因使得這樣一個人間奇才,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因,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諸葛亮在出山時,認為所投者為名主也。因為他看到劉備對自己三顧頻頻,尊禮有加,看到劉備對民眾的仁慈,對屬下的親情,對兄弟的義氣,這一系列的舉動使他輔佐了劉備,最後二人成為了知己。俗話說“士知己者死”,所以諸葛亮才以死相報。公元227至234年,諸葛亮在他一生的最後的八個年頭裡,先後五次用兵曹魏。雖然諸葛亮到死也沒能完成先帝的遺願,但他的忠心是有目共睹的,他把自己的畢生所學都獻給了蜀國,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忠誠的含義。

  一、五次北討,光復漢室

  公元223年,後主劉禪繼位,在後人看來,劉禪可謂是昏庸無能,整天無所世事,而諸葛亮卻能心甘情願的輔佐他,諸葛亮以垂相攝政,總理內外。他首先掃平了南中, “安定”了後方,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他上書(即《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開始了長達八年的五次北伐,次次都不克而還,一伐錯用將街亭失守。二伐誤料敵陳倉受挫。三伐拒納諫首陽敗歸。四伐遭計謀祁山無功。五伐心力瘁五丈原病亡。而且當時蜀國根本不具備伐魏的條件,首先,北方的社會經濟諸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實力已超蜀國。魏國的奠定者曹操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的募民屯因開始於建安元年的許下屯田,一歲收穫谷百萬鬥,以後又大規模的在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從此每年可收穫穀物達千萬鬥之多。此外,曹操還在各地興建了許多水利設施,對社會上比屯田客廣大的多的自耕小農採取了較為合理的租調政策,這樣,不僅整個北方的農業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而且也解決的曹操的軍糧問題,使曹操具備了綏靖北方的物質基礎。反觀蜀國,雖然在劉備初入益州時,其“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可是三國鼎立以來,在這裡卻很少見到採取過什麼有利於社會進步的措施,而且君臣生活奢侈。車騎將軍劉琰“車服飲食,號為侈靡,侍婢數十,皆為能聲樂”,而劉備則“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這與曹操的“以儉率人”、“以廉節自勵”形成多麼鮮明的對照!其次,軍事上也發生了不利於蜀漢的變化,在諸葛亮的願望裡,蜀漢的軍事力量是與蜀吳聯盟緊密相連的,這是隆中計劃的一個支柱,而吳蜀聯盟一直若即若離,十分虛弱, 以致蜀亡之時,孫吳不但不為支援,反而坐觀其變, 以便得漁翁之利。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諸葛亮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北伐呢?對此,史學界多認為是蜀國不甘坐亡,故採取“以攻為守”的戰略方針,此即北伐出發點。可有的文章卻認為北伐前三國矛盾長期集中於魏吳之間,魏國軍事佈署也表現出重吳輕蜀的特點,故在北伐前,蜀並不面臨危急存亡的危險,而冒失的出擊,反使蜀國喪失了置身局外的優越地位,輕率地把自己推向戰爭第一線。這種觀點據此把北伐看成是諸葛亮戰略上不可原諒的錯誤和重大失策。也有人認為,諸葛亮是個權利慾望很強的人,他將蜀漢軍政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裡,他不僅獨攬大權,還以“太上皇”自居,將後主劉禪置於股掌之中,諸葛亮竭盡全力進行北伐,其目地並非為了“光復漢室”,而是冀圖通過北伐來樹立絕對權威,晉爵封王,實現劉備白帝託孤時許諾的“君可自取”。在我看來,諸論都失之偏頗。隆中對策的核心是北伐以成霸業,讓劉備披上皇袍,所以劉備如獲至寶,定為國策。而劉備一生也沒能實現這一目標,他在臨終前召諸葛亮矚託後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由此看來諸葛亮之所以進行北伐,是為了完成先帝的遺願——匡復漢室。因此我覺得,諸葛亮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的忠心義膽。在他上書後主劉禪進行北伐時曾這樣說道:“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夙夜未嘗有怠,今南方已平,可無內顧之憂,不就此時討賊,恢復中原,更待何日?”在眾大臣的百般阻撓和劉禪的猶豫不決中,他又說:“亮如不能報先帝三顧之恩,託孤之重,雖生猶不如死。”從這些言語之間不難看出諸葛亮的赤膽忠誠。他“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他“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他“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他還要“獎率三軍,北定中原”。他一次次的出師北伐,又一次次的失敗,以他得才智不可能不知道,以當時蜀國的實力,是無法戰勝強大的魏國的,那麼,是什麼支撐著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是忠誠。

  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在臨終前囑咐說:“我死後,公等要竭忠輔主,國家舊制,不可更改,我所用之人,亦不可輕廢;我死之後,不可發喪,司馬懿如有所察覺,可令後寨先行,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倘若司馬懿來追,可布成陣勢,回旗返鼓”。在他臨終之前還不忘為國效力,安排好一切,可見他得忠心非同一般。而且諸葛亮囑咐要將他葬於定軍山腳下,並且吩咐下葬時挖一個洞,只要棺木能放進去便夠,自己則只須穿平常的服裝,不須其他陪葬物。為什麼要求將自己葬在定軍山,而不是成都或其他地方,這其中必定有其重要的含義。大家都知道,漢中是歷來兵家的必爭之地,當時也不例外,在張魯降曹之後,漢中就落入魏國,曹操知道,要進攻蜀國,漢中對自己很重要,因此派了自己非常信任的大將夏侯淵去鎮守漢中,在定軍山之戰中,黃老將軍(黃忠)刀劈夏侯淵,一舉拿下漢中,後來蜀國進行北伐時,就屯兵漢中。諸葛亮也知道魏國倘若要進軍蜀國,一定要先攻下漢中,然後在經過定軍山進入西川,而定軍山則成為魏軍進入蜀國的最後一關。因此,守住定軍山對蜀國的存亡是非常重要的,他為了萬無一失,要求將自己葬於定軍山下,而且要面向北伐戰場,自己親自去鎮守定軍山,將魏軍擋在西川之外,在漢中武侯祠裡有這樣一副對聯來形容諸葛亮,“生為興劉尊漢業,死猶護蜀葬軍山”。活著的時候一心光復漢室,即使自己死去,也要為蜀國盡忠,真不愧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忠心耿耿,流芳百世

  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不盡其數,最早從忠義、正統的角度肯定諸葛亮的,是蜀漢的君臣。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在詔策中即強調諸葛亮“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勳”的意義;晉武帝司馬炎曾感慨若得諸葛亮以輔,可無“今日之勞”,並讚歎“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其善一也”。司馬炎所謂的“善”,其實是“忠”,是從一般忠君的意義上去講的;西晉張輔強調:“睹孔明之忠,”其實是“忠”,是從一般忠君的意義上去講的;西晉張輔強調:“睹孔明之忠,奸臣立節矣。殆將與伊、呂爭儔,豈徒樂毅為伍哉!”亦如此意。清朝康熙帝:“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溪源影視


諸葛亮在隆中隱居了十年,到公元207年,劉備三次到隆中恭請諸葛亮出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的故事。後來諸葛亮輔佐劉備聯孫抗曹終於建立了蜀國,與魏、吳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為了統一中原,諸葛亮的策略是先安定西南邊陲,故有七擒七縱之大智慧。先主劉備於公元223年在白帝城病逝,葬在成都南郊的惠陵。“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含悲忍淚,再上《出師表》,三分割劇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杜子美對諸葛亮一生功業給予極高的評價。雖然他六出祁山無功而返,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英名永垂宇宙。為了紀念諸葛亮,後人在襄陽隆中建立了祠廟等建築。有武候祠、三顧堂等。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諸葛亮在我們心目中是多麼地受到愛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