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老茶鬼”是什麼“鬼”?不少茶友看到這個題目可能會有點困惑。當然,“老茶鬼”不是什麼神話中的妖魔鬼怪,只是對那些見識很廣、喝茶經驗豐富、相對懂茶的資深茶客的一種“愛稱”或“戲稱”,有的地方也叫“老茶蟲”等。

常混茶圈子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小規律,一方面老茶鬼是茶店老闆、茶商們最頭疼的顧客,識貨、相對挑剔、難糊弄,有時又會間接促進茶葉銷售,讓人既愛又恨;另一方面,跟著老茶鬼們混總能喝到好茶,買茶不容易吃虧上當。因此,一些茶小白會努力發現身邊“老茶鬼”,主動跟著老茶鬼品茶、學茶、買茶。

那麼“老茶鬼”有什麼特徵?又該怎樣分辨呢?本期說茶欄目,老楊就和各位茶友聊聊怎樣通過茶桌上的小細節找出老茶鬼。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一、自帶茶品

“老茶鬼”們喝茶日久,能夠分辨出茶葉品質優劣,對茶葉的類型、口感形成自己的喜好風格。普通茶館、茶店的茶品很難完全滿足老茶鬼們的喜好。因此,很多老茶鬼們喜歡帶著自己尋到的好茶到茶館、茶店去和茶友們分享,既能過足自己的茶癮,也能和茶友們一起交流品鑑感受。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二、愛鬥茶

愛鬥茶是老茶鬼們的一個共同特徵。愛鬥茶既是對自己尋到的茶品品質的自信,也是對好茶的尊重和分享,通過鬥茶獲得茶學見識的進步和茶友間交流的快樂。

三、自帶品茗杯

自帶品茗杯是老茶鬼們的一項日常操作。自帶品茗杯對於愛茶人而言不僅僅是衛生的要求,也是個人審美品味的展示。就品茶而言,自己用順手的茶杯可以有效防止燙傷,更容易品出茶葉的本來滋味。自帶品茗杯出門喝茶的朋友,不是老茶鬼,也是資深茶友。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四、對泡茶水有特殊要求

對於泡一壺好茶來說,“水為茶母,器為茶父”,泡茶水的水質對茶葉的味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採用適合的泡茶水能夠充分展現出茶葉的香氣與滋味,降低茶湯中的苦澀度,增加茶湯的甜度和厚度,激發茶香,增強耐泡度。不適合或水質較差的泡茶水,則會增加茶湯中的苦澀度,壓抑茶香與茶味,難以展現茶品應有的感官品質特徵。因此,在試茶時選擇泡茶水就顯得尤為重要。

老茶鬼們會知道在當地有哪些水適合泡茶,或者習慣於採用某一款或幾款泡茶水泡茶。為了準確的判斷茶葉的品質,老茶鬼會在泡茶時對泡茶水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茶桌上,對泡茶水有特殊要求的茶友很可能是老茶鬼。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五、要求自己動手泡茶試茶

每個人泡茶的手法不同,同一款茶品,不同的人能沖泡出不同味道,有時會出現較大的個體差異。泡茶手法好的茶藝師能夠通過泡茶的手法掩蓋一部分茶葉品質缺陷。老茶鬼們常年泡茶,有著自己的泡茶心得和泡茶習慣,其他人泡出的茶難以準確判斷茶葉的品質,自己沖泡才能較為準確的判斷出茶葉的優缺點。在茶店中,主動要求自己動手泡茶試茶的茶友,多半是老茶鬼無疑。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六、在別人的茶桌上說話很少,但總能抓住重點

老茶鬼們在茶圈中摸爬滾打時間較長,人頭熟,行情熟,多半不太願意在茶桌上像茶小白們一樣提很多問題,喋喋不休的爭論茶學小問題。

老茶鬼們在茶桌上,一般會表現得比較低調,不會隨著店主推銷茶葉的宣傳語言而隨意附和,也不會輕易出言得罪商家。但是,老茶鬼們在茶桌上每次說話都會抓住話題的重點,直擊要害,體現出專業性。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七、自帶茶壺茶具

自帶茶壺、茶具到茶館、茶點泡茶的茶友較為稀少,這類茶友一般都比較挑剔,對泡茶器具、水、手法有著較為系統的要求。

每一種茶品都有相對適合茶器,比如:普洱茶的老茶最適合使用黃龍山原礦紫砂壺來沖泡、綠茶適合透明玻璃杯觀賞湯色和葉形、小蓋碗泡巖茶更適合等等;每個人的手大小尺寸亦不相同,所以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尺寸和器型的茶具,對泡茶有要求的茶友,會選擇自己最趁手的茶具泡茶。以老楊個人的觀察,能夠自帶全套茶器出門泡茶的茶友,很有可能會就是老茶鬼。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在這裡,老楊提醒各位茶友,判斷一個茶客是不是“老茶鬼”,不能只看一兩個細節,多個現象集合起來才能較為準確的判斷。上面講到的七個細節,一名茶客能同時中上3、4個,那麼十有八九就是一個老茶鬼。

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有茶友就會問:老楊,你是老茶鬼嗎?嚴格意義上講,老楊的在五年前還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茶鬼”。現在嘛,老楊將自己定義為半個茶痴和茶文化科普工作者。不能稱整個“茶痴”只因老楊是真心愛茶,不是為了賣茶謀生而學茶。茶對我而言,是愛好、是精神追求,是獲得人生幸福的媒介。茶全痴會為了茶而失去自己的生活,賣茶生活會為了多掙錢而失去客觀公正的心。半個茶痴剛剛好,可甜可鹽,全心全意在茶道中探尋生命的奧義。

幾個小細節分辨出“老茶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