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靈獸按

“我們不支持沒有跑通模式,沒有跑出基礎規模,沒有做好人才儲備就盲目擴張,生鮮經營本身是高難度的,規模密度和人才梯隊非常重要。”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作者/靈獸 楚勿留香 ID/lingshouke


對創業者而言,沒有人會記得你失敗了多少次,只會記得你成功的那一次。

比較幸運的是,作為生鮮行業的創業者,王衛憑藉著模式創新、高效率、標準化和強管控,使生鮮傳奇受到資本的青睞。


從2017年到2019年的3年時間,生鮮傳奇完成了3輪融資,估值超過30億元。

生鮮傳奇的步伐愈發穩健。

“生鮮傳奇發展不激進,重視區域密集,注重單店提升和供應鏈建設,生鮮傳奇近期同店同比遞增接近40%,門店端接近盈利。”這是在獲得三輪融資後,王衛對生鮮傳奇的真實業績作出透露。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王衛從不憚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現有的生鮮業態模型都難以盈利,規模不經濟,傳統的規模效應不再存在。但生鮮行業依然有巨大利潤空間:

一是,損耗控制潛藏著15%的利潤空間,生鮮傳奇試圖通過信息化系統和全新的門店組織獲得收益;

二是,優化供應鏈潛藏著15%的利潤空間,但必須通過基地採購和物流筐大量使用,以及高效率的物流體系得以保障;

三是,通過收銀技術和陳列技術的改善,人力成本有5%的潛在空間。

生鮮傳奇一直在這些方面不斷挖掘和深化,如果最近去看過生鮮傳奇,就會發現他們在門店管控,商品結構和自有品牌上有非常大的變化,生鮮傳奇長期深耕的供應鏈和精益管理的優勢逐漸浮出水面。

王衛表示,當門店數量達到250家以上時,效率將進一步提升,採購優勢和管理優勢都將真正的顯現,並跑通盈利模型。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目前,生鮮傳奇有130家門店,卻每天可以銷售300噸的生鮮商品。

多年前,生鮮傳奇制定的戰略就清晰的顯示:

第一階段:立足合肥,跑通規模和盈利模型,建設世界級的供應鏈渠道;

第二階段:江浙滬推進拓展,成為千億級企業。

在商品的採購上,生鮮傳奇一直堅持自營直採,推動基地種植,訂單生產,和採購全球化,尤其是不斷強化生鮮商品標準化和品牌化。

在發展中,王衛和他創建的生鮮傳奇也得到更多行業人的認可。

在創業這些年,王衛幾乎獲得了零售行業所有的創新大獎,也成為了零售行業創業創新的標杆。

但外界卻很少有人關注在這背後,王衛經歷過什麼。


1

創業就是自己和自己博弈


王衛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

1995年入行零售,從商之都的箱包組組長做起,一直做到國企安徽省徽商紅府連鎖超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在執掌紅府超市時,將這家虧損的國企扭虧為盈。

2012年春,王衛離開了這家國企,帶著幾名合作伙伴,在合肥創辦了樂城超市——曾被譽為“中國首家未來超市”。

當時,樂城超市採用全球最先進的設備,門店全部使用電子標籤、自助收銀機、自助電子秤,包括當時國內唯一的一臺購物車電梯,20多項新設備,都是全國首次使用。

創業後,並不是一帆風順。2012年之後,實體零售急轉直下,王衛才真正經歷和理解了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之間巨大的距離。

彼時,他曾感嘆:“真不是騙人的,不僅是生意上的九死一生,更是人的九死一生,不是害怕,而是恐懼。”

開業之初,樂城業績雖然不錯。但隨後,王衛發現,大超市的業績會逐步被一些小型專業店侵蝕。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小型專業店表現出足夠的生命力和靈活性。王衛將樂城超市拆分為9大事業部,包括零食、生鮮、文具、園藝等。拆分後的事業部,按照單個模塊考核,與外界的小店一對一PK。

後來的“樂大嘴”零食和生鮮傳奇就是這樣被孵化出來的。

2015年3月,因為意外的租賃,使王衛計劃做一家賣生鮮的店“玩玩”。

同年6月19日,生鮮傳奇第一家門店——香樟雅苑店開業。

香樟雅苑小區只有1686戶居民,試營業時銷售額一天賣到2萬多元,正式營業一天可以賣到3萬多元。

這家店,每天都會來很多顧客,把店塞得滿滿的。就連王衛自己都很吃驚,也使他深刻認識到了單一小區的購買力和消費者對生鮮的迫切需求。

雖然生意好,但這個店第一個月卻虧損很嚴重。

當大家都很失望時,王衛卻看到了機會,他覺得一個天然受消費者歡迎的業態,這麼好的生意卻虧損,說明生意本身有價值。

“不盈利,說明門檻高,如果跑通,就是一門好生意。”王衛稱。

此後的半年,樂城高管團隊就在這家小店上班了,甚至做起了普通員工,果然,第四個月開始盈利,第六個月可以淨賺到7萬元。

於是,生鮮傳奇開出第二家店和第三家店,但新問題又來了:三家店一起虧損了——管理失控!

這時候,王衛發現一個商業悖論:這樣一家小店,卻需要店長全能,要懂所有的生鮮,還要會管理,會協調外務,薪酬又不能太高,根本就找不到這樣的店長,生鮮店開一家容易,開幾家就是問題了。

就在他準備放棄的時候,王衛受阿爾迪的啟發,開出了傳奇第四家門店。

按標準化進行門店管理,不需要店長“萬能”,而要總部“全能”。初步試驗獲得成功,自此,生鮮傳奇開啟了快速拓展的大幕。

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多,王衛又發現了更大的問題,團隊的思維非常混亂,因為開大店和開小店的邏輯完全不同,這是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沒有學習的榜樣,大家爭議多,意見大。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因為講不清楚。”於是,王衛就給大家寫東西,寫完後就採取野蠻的方法讓團隊去看,甚至去背。

“當你做全新事業的時候,阻礙你的反而是傳統經驗和以往的邏輯。你如果不把這些人的邏輯和經驗幹掉,這件事情根本推不動。共識才是企業最大的成本。”王衛直言。

那一年,王衛給團隊寫的經營筆記超過30萬字,這些筆記背後,其實是王衛對創新的堅強決心和深度思考。

王衛曾這樣評價自己創立生鮮傳奇的情景:如果你正準備做它,就是天堂;如果你正在做它,就是地獄。“你一定要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和熱愛全部投入才有機會成功。”

一語中的。

四年前的一句話,正是此後王衛全身心投入生鮮傳奇,並創造一個個生鮮行業“第一”紀錄的開始。

2


活下去,才能改變世界


動不動就改店,甚至改得面目全非。

第二代店出來時,就把第一代店全部扒掉,重新裝修;第三代店出來後,又把第二代店升級,重新來過。

如今,生鮮傳奇已經進化到第五代門店,與前三代有著“天壤之別”,門店、商品、後臺等都有質的改變,並且採用了很多智能化的管理軟件。

王衛曾自嘲,“我現在理解喬布斯為什麼被蘋果公司趕出去,因為蘋果公司員工都認為他腦子不太好,總是提出過分的要求。”

好在,雖然樂城團隊也常常覺得老闆變化太快,但還是忠實的執行了。

“因為拗不過他。”一位生鮮傳奇的高管表示,“但到最後,大部分時候都證明他是對的。”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正是不斷地試錯,不斷進化,生鮮傳奇才能夠不斷蝶變,對門店的管控越來越強,銷售額也節節攀升。

“不管什麼時候,活下去才能改變世界。”王衛稱,“先定一個小一點的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把商品價格賣低,把質量做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為消費者創造價值。”

就這樣,生鮮傳奇不斷試錯、迭代和進化。

2017年11月,無論是對王衛,還是對生鮮傳奇而言,都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

生鮮傳奇獲得由紅杉資本中國及弘章資本投資的2億元A輪融資。彼時,生鮮傳奇只有30家門店,估值就已達10億元。

這筆融資的到賬,讓王衛有了更充足的資本去試錯,並初步完善了自己的商業主張和經營、管理理念。

在經營理念上,離消費者近,滿足消費者的“懶”。提供更少和更加有效率的商品,好貨不貴,做價格殺手。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而如今,離消費者更近,逐漸進化為一種商業模式甚至成為行業共識。

在管理理念上,王衛推崇讓管理簡單到愚蠢的地步”,生鮮傳奇的門店“定位、定數、定品、定架、定價”的五定原則,減少對員工和店長的依賴。

在發展戰略上,王衛強調,門店必須可高效複製,單店要有盈利能力。

“一定要記得,單店不能盈利就不是一個好模式。”王衛坦言,不管什麼店,第一,要專業,第二,要高效率,任何沒有效率的店都不可能生存下去。同時,還要有業態的紅利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無疑,生鮮這個萬億級的賽道,有足夠大的市場。

要想快速複製,生鮮傳奇必須攻克“標準化”的難關。

3


破解標準化和強管控難題


2018年10月10日,王衛做了一場演講——《生鮮傳奇的現在和未來》。

在這一天,生鮮傳奇正式對外宣佈,完成了由IDG領投,紅杉資本、黑蟻資本、凱珩資本、星橡灣資本跟投的3億元B輪融資,估值超過30億元。

生鮮傳奇的門店數量也達到了100家。

在截至當時的過去三年中,生鮮傳奇服務了近3000萬人次的消費者,每10個合肥人就有1人是生鮮傳奇的顧客,會員平均每2.96天購物一次。

在那三年,生鮮傳奇賣了7000萬顆小白菜、 82000頭豬和1700萬個雞蛋。

王衛在演講中表示,從創立至今,生鮮傳奇的實質就是一家軟折扣店。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生鮮傳奇的“榜樣”是波蘭的瓢蟲超市。

在人口只有3000萬、國土面積32.3萬平方公里(雲南38萬平方公里、甘肅39萬平方公里)的波蘭,瓢蟲開了2722家店,每家店平均650平方米,如果按人口粗略估算,平均每一萬個人就有一家瓢蟲店。

可以說瓢蟲超市遍佈了波蘭的每一個角落。

王衛認為,瓢蟲超市能夠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簡單和規模。“簡單帶來效率高,密度之下的規模。總結起來就是綜合成本最低,效率更高。”

這也是全球折扣店成功的秘訣,不是漂亮,也不是商品多,更不僅僅是價格便宜。

生鮮傳奇必須攻克標準化和強管控的難題,兩者又相輔相成。

第一,“標準化”才更容易管控,才能快速複製,進而快速形成規模。

“社區生鮮這樣的小業態,沒有區域密度下的足夠數量,意義就不大。”

第二,標準化了,管理效率才會更高。

王衛曾描繪這樣一個場景:如果社區生鮮店能像7-11一樣標準化,就具備了快速複製的條件。一旦後臺的能力足夠讓前臺門店標準化輸出、複製,快速在一個或多個區域市場形成高密度和強規模,具備這一能力的零售企業在萬億級的生鮮市場簡直擁有無限空間。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實際上,4年來,生鮮傳奇的團隊通過技術和管理手段解決“標準化”體系的難題。

從門店店型,店內的貨架、設計、商品等,生鮮傳奇的標準化已逐步深入到管控、後臺、物流中心甚至是供應鏈。

一是,“五定”標準(定位、定架、定數、定品、定價)的建立。是傳奇的管理基礎。

二是,生鮮傳奇新配送中心在2019年也已投入使用。引進了日本和德國的自動流水線,把大量的前臺工作轉向後臺生產出半成品菜和包裝菜,完成了生鮮商品的標準化和成品化。

王衛表示,配送中心的建成,使生鮮傳奇成為正在意義上的生產型的生鮮連鎖企業。“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提升,優化了供應鏈效率。”

三是,將標準信息化,智能化。開發了可視化的貨架管理軟件、電子巡店系統、門店庫存實時管控等,利用技術大幅提升運營效率。包括門店設計也都實現模塊化和3D化。

業界看到的是:生鮮傳奇可能是行業管理最一致的生鮮門店。

這一點在其第五代店上更為凸顯。

今年年初,生鮮傳奇迭代的第五代門店亮相合肥。5代店不僅將蔬菜位置前移,還擴大了面積。而利潤最高的休閒食品反而被壓縮了面積。

同時,五代店還根據消費者調研,在背景音樂,賣場佈置,環境氛圍上更加討好中老年目標客群的審美喜好。

(1)五代店更清晰地突出了生鮮傳奇是一家“賣菜”的店,在佈局和品類上更加傾向於蔬菜,尤其是葉菜。突出了“菜”這一強目的性品類,搶佔消費者心智;

(2)道具和陳列方式繼續變化,對關聯的雞蛋和豆製品進行強化。比如蔬菜區的塊狀陳列,既表現商品的豐滿,又能有效對商品進行管控;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3)商品品類從生向熟轉變。從一日三餐原材料向包裝品、半成品等標準化商品轉變。

王衛表示,升級後的生鮮傳奇第五代門店,業績最好的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60%,平均增長同比超過30%。

但即便這樣,可能還不夠,生鮮傳奇仍有潛力可挖。

4


再造供應鏈,主導商品


2019年,對生鮮傳奇而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摺疊物流框的推廣和使用。正是通過這個小小的物流框,讓生鮮傳奇對供應鏈進行了“再造”。

王衛以採購辣椒舉了一個例子:

辣椒採購價2.9元/斤,紙箱可以裝24斤,紙箱錢包裝費要5元錢,攤到每一斤的包材費用是0.21元,紙箱費用率達到7.2%;

改用物流框後,只能裝14斤,包括塑料袋,包括筐子的運送費,合到每斤只有3分錢,佔的費用率只有1%。

“在前臺費盡心血想加一個點都很困難,但僅通過一個物流筐可以得到六個點,一筐一次可以省4-6元錢,用10次,筐子錢就省回來。”王衛表示。

更關鍵的是,物流筐直髮到基地採購,按標準裝箱,回來後可以直接放到門店去,將大量減少上貨人員,最少要節省三分之一的人工。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物流筐之所以能夠大量推廣使用,這和生鮮傳奇的採購規模和基地建設有關,雖然傳奇只有十億級的銷售規模,但生鮮的銷售卻要超過營收40億級別的傳統超市的生鮮銷售量,而且由於他們嚴格控制品種數,單品的採購量是非常巨大的。

其實,傳奇很早就制定了基地採購和加工的戰略目標,多年來建設了大量的生鮮採購基地,部分商品做到了基地打理,基地加工,達到了加工前置的目的。

一個物流框就打通了從基地到門店,並實現了無縫對接。

目前,生鮮傳奇正在推行物流系統全框化,物流筐全程無縫使用。

生鮮傳奇已經建立了300餘個基地,近半的商品已經實現基地包裝和加工。

王衛曾說,把事情做複雜不容易,把事情做簡單更難。“生鮮傳奇看上去很簡單,但只有參與者和模仿者才能體會到它的高度和難度。”

生鮮傳奇是目前國內零售企業中極少數的可以實現商品100%自營和自採的企業。

理由簡單:生鮮傳奇要主導商品。

從全球的範圍來看,凡是優秀的零售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商品的主導者。

全世界好的折扣店,自有品牌就會超過50%。生鮮傳奇的目標,正是讓自有品牌商品超過50%。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目前,生鮮傳奇自有品牌已經近800種,佔銷售份額的30%。

僅一個豆製品,生鮮傳奇自有品牌就超過30種,甚至比多數豆製品廠的品種都要多。

通過自有品牌的開發,不僅補齊了商品品類,統一設計的包裝也使門店更加整齊。

王衛坦言,開發自有品牌一直是生鮮傳奇的戰略,尤其是生鮮類自有品牌。“我們認定自有品牌商品是傳奇的‘錨定’商品,這是傳奇理解消費者,保障了食品安全落地的抓手。”

通過配送中心的加工部門,生鮮傳奇具備了較強的生鮮商品開發和加工能力,為消費者提供了獨特、經濟和高品質的加工商品。

王衛認為,在未來十年,無論是經濟大勢是怎樣的,消費者對於吃得更健康、更衛生、更安全這件事情是不可逆的。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只有主導商品才能抓住消費者,王衛也特別注重對稀缺商品資源的把控。

王衛坦言,零售的基本元素是商品,沒有獨特的商品,一切都是空談。“所以我們要把供應鏈做到極致,要成為更加了解消費者的企業。”

也有很多人看不懂生鮮傳奇,覺得商品高端了,管理太困難,投入也太大。

“生鮮傳奇不是為當下準備的,而是為未來準備的,我們考慮的是消費升級,是五年、十年以後消費者的變化,考慮的是1000家店,10000家店的規模時,如何去管理,如何把基礎架構搭好。”王衛表示。

生鮮傳奇創立已經四年多了,在持續經營迭代和進化中,生鮮傳奇把與同行的差距一點一點拉開,壁壘也在一點一點的建立和形成。

5


構建競爭壁壘


王衛曾算過一筆賬,合肥有700多萬人口,合肥整個生鮮市場高達700億元,而中國最大的超市連鎖也只有1000多億的銷售規模。

目前,合肥市擁有超過1500戶居民的小區共有700多個,社區生鮮店還遠沒有覆蓋合肥的人口和小區。

而王衛的目標就是在不久的將來,生鮮傳奇也能像瓢蟲超市一樣遍佈在合肥的大街小巷,“規模和密度要達到讓競爭對手無可奈何。”

王衛曾表示,250家以上的生鮮傳奇才會初步體現價值。“規模之下的供應鏈、商品體系才更具競爭力”。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2019年7月,生鮮傳奇完成由嘉實投資領投的數億元B+輪融資。持續的融資,讓生鮮傳奇有更多的資金可以試錯和改造供應鏈,讓其在較小規模的情況下可以獲得百億級企業的優勢。

但在更多資本入局後,生鮮傳奇卻更加謹慎和穩健。

“適度加速,重視門店質量,不盲目擴展;資金更多的用於供應鏈,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高薪、高福利儲備人才梯隊。”王衛表示必須在規模、速度和效益之間掌握好平衡。

高密度的網點佈局、高效率的供應鏈系統和高性價比的自有品牌體系,正是王衛給生鮮傳奇構建的競爭壁壘。目前,一切正在逐步有序地推進和深化。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王衛表示,“我們知道更加高效和讓消費者喜歡的賣場是什麼樣的,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個發展和沉澱過程,有的是能力提升問題,有的是規模效率問題,有的是人才儲備問題。”

同樣,王衛認為生鮮傳奇必然會跨區域發展。因為生鮮商品的供應鏈本身是世界性的,地區差異化既沒有大家說的那麼大,也並非一個模板可以複製的。“挑戰有,機會更多”。

“但我們不支持沒有跑通模式,沒有跑出基礎規模,沒有做好人才儲備就盲目擴張,生鮮經營本身是高難度的,規模密度和人才梯隊非常重要。”王衛稱。

生鮮傳奇的每一步變化,都是深思熟慮,更是順應趨勢和適應消費者變化的。

王衛曾在一次演講中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不需要抱怨市場環境,每一次劇烈的環境變化,其實都是新物種誕生的時刻。“當恐龍等大型動物幾乎滅絕時,螞蟻老鼠蝗蟲們卻活得很好。並非強大就可以生存,適應變化、快速繁殖、簡單生活才是生存的本質,也是零售的本質。”

很難想象,王衛在生鮮傳奇經歷了什麼

王衛坦言,他去過國外大多數品牌超市,深知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經常有一種恥辱感。

“零售這件事,是個慢牛,必須靠一顆呆呆的心去累積。”

我們注意到王衛喜歡讀科幻小說,他說:“天馬行空的想象,脫凡的思維,超長的年代跨越,對未知的探求,對困難的蔑視,對時間的忍耐。”這些都是他喜歡這類書的理由。

“我不怕被人說偏執,我願意為零售傻傻的去研究一輩子。”王衛知道自己和生鮮傳奇的邊界在什麼地方,“我們希望用一生的時間只賣好一顆菜、服務好消費者一日三餐。”(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