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歷史和演義中,夏侯惇真的比不上關羽嗎?

用戶64589163


夏侯惇的武藝應該與夏侯淵差不多,若與關羽對陣,也能支持個三五十合。關羽想速斬夏侯惇也並沒那麼容易。



單論武藝,在曹魏陣營中,夏侯惇也算得上是一位猛將。

把夏侯惇的戰績表列出來,大家看一下:
夏侯惇一共11次展現武力,有效勝績為5次,斬殺了4個敵人,殺傷率還是蠻高的。


夏侯惇曾經三次和呂布交過手。第一次是在《三國演義》第六回中。

回目: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雖然夏侯惇明知不是呂布的對手,仍然“挺槍躍馬,直取呂布”,但沒打了幾下,就趕緊逃走,飛馬回陣。


濮陽之戰中,夏侯惇和樂進分別抵擋住張遼和臧霸,當呂布衝殺過來時,夏侯惇又趕緊逃跑了。

夏侯惇參與過對呂布的圍毆,許禇與典韋雙戰呂布不下,夏侯惇和夏侯淵、李典、樂進六人一起對呂布圍毆,沒有半分體面。

推斷一下夏侯惇的武藝,肯定比高順要強(四五十合擊敗之),而與張遼大致上不分伯仲。

而夏侯惇這個水準,他肯定不是關羽的對手。

但夏侯惇曾經在關羽千里走單騎的過程中,與關羽有過交鋒。具體情形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八回中。

回目: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開戰之前,夏侯惇先強調是“特來擒你,交於丞相發落”。拿出曹操的大帽子來戴在頭上,做個防護,這也是提醒關羽要注意下手的分寸。

使者喊停,但沒有效果,夏侯惇和關羽兩人動了手,剛打了十個回合,就又來了個使者,喊了暫停。 再次動手之前,夏侯惇先指揮手下,將關羽圍住。

那麼,我們可以想到,剛才那十個回合肯定給夏侯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已經判斷出了自己的武藝與關羽的差距。他擔心萬一關羽發了狠,恐怕抵擋不住。所以,先命令士兵們圍住,萬一情況不妙,就要群毆了。至少,部下們也能給他抵擋出個逃跑的時間來。

關羽看到夏侯惇這麼不要臉,發了怒。而張遼及時到來,阻止了事態的惡化。


若論武藝,關羽肯定沒問題能打敗夏侯惇,但夏侯惇本人武藝並不弱,限不是十數合內就能解決掉的。夏侯惇的人馬眾多,萬一他抵擋不住了,還可以採取群毆,關羽又怕累及二位嫂夫人。

更重要的是,關羽必須要考慮曹操的面子。夏侯惇是曹操本家兄弟,曹操對關羽實際上有不殺之恩,又百般寵信,上馬金,下馬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漢壽亭侯,贈赤兔馬,臨別還贈袍。關羽卻過關斬將,殺了人家那麼將領,曹操仍然沒有追究,已經很夠意思了,再把人家本家兄弟宰了,太不仗義了。

所以,關羽與夏侯惇對戰,是留著手的。

但這幾個曹操的使臣接二連三地跑過來喊停,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兩人準備開打,第一個使者到來喊停;剛打了十個回合,又一個使者來到喊停;兩人準備第三次交手,張遼又來了喊停。

這說明,這三個人其實前後相距其實並不遠。其實他們三個原本就是一齊過來的。張遼躲在一邊,把使者一個個派過來。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是,他們三個早就來了,昨天晚上就和夏侯惇在一起吃烤串喝啤酒時定下了計策!今天這出戏,就是專門唱給關羽看的。


關羽走的太匆忙,曹操覺得臨別只贈送了一件袍服,這個戲份不夠,關羽又不收錢,曹操就和張遼商議,大家來加演一場戲,把曹操的情份體現得更深刻一些。

即然是演戲,夏侯惇那些不依不饒,氣勢洶洶和死皮賴臉,都是為了保障這齣劇情的逼真。


饞嘴肥貓鏟史官


夏侯惇和關羽真有一比!

《魏書》: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疏自陳不當不臣之禮。太祖曰:“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

《三國志》:轉領河南尹。太祖平河北,為大將軍後拒。鄴破,遷伏波將軍,領尹如故,使得以便宜從事,不拘科制。建安十二年,錄惇前後功,增封邑千八百戶,並前二千五百戶。

這是漢伏波將軍夏侯惇的由來。那麼夏侯惇對這個伏波將軍的態度又是什麼樣的?“惇固請”,態度堅決!用不著拿漢室名分來抬舉我,必須給我受魏的封印,最終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封其為魏前將軍。

關羽在這個問題上?反正他死的時候仍然是漢壽亭侯。

比較而言,更意思的是夏侯惇死後諡號“忠侯”;關羽死後的諡號“壯繆侯”。


公明淏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還原一下夏侯惇這個人物。演義中的夏侯惇,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拔箭啖目”。與呂布軍對陣時,被曹性偷襲射中眼鏡,中箭後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隨後拔出箭矢,一口吞掉眼珠,馳馬忍痛,刺曹性於馬下,報了仇,也從此獲得了“盲夏侯”的稱號,何其英勇,何其雄壯!只是這段描述為演義杜撰,《三國志》中並無此記載,倒是記載了一段夏侯惇被叛亂屬下擄為人質的尷尬事蹟,最後幸得屬下韓浩沉著應對,才最終得以安然無事。但夏侯惇是不是真的就像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有勇無謀,行事魯莽呢?答案並非如此,夏侯惇一生的功績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首先,夏侯惇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諡號“忠侯”,就足以說明他在魏國軍隊第一人的地位和對魏國的忠誠。也許他的戰功並不如關羽那麼顯赫,但我們知道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能單純以戰功來論斷,那樣未免太過片面。夏侯惇的功績主要在於前期在曹操擴大勢力之時,為曹操進行徵召兵馬,選拔人才,可以說是曹魏集團的“創始核心團隊”,也是曹魏軍隊的締造者之一,在成為“盲夏侯”後,主要負責後方的軍事管理和守護工作,在曹操率軍東征西討之時,提供後勤與保障,可以說在軍隊中的作用就相當於在政事上的荀彧。

其次,他在地方守備時的政績也很出色。在濟陰、陳留太守任上,面對蝗災,夏侯惇率將士截斷太壽水,為當地居民修築陂塘,並且親自背土作堰,以身作則。 陂塘 是東漢出現的新型農業技術,灌溉效率極高,陂塘修好後,夏侯惇還鼓勵百姓耕作,熟悉使用方法,此後當地百姓一直受益。

此外,與演義中莽夫形象不同,夏侯惇情商也極高,頗會審時度勢。曾多次上書曹操,等他為魏官(此前他和曹操一樣,都受封於漢朝的官職),拒絕接受漢朝的官職,以此來表明自己對魏國的忠誠;與此同時,他也並不貪圖錢財,而是多次把自己所得到的賞賜分給手下的將士,因而軍中威望極高,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中無餘財。青龍元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廟庭。

至此,我們幾乎還原出了一個全面的夏侯惇,戰功有限,行事心思或許不很縝密,但兢兢業業,仗義疏財,很好的完成了自己所被賦予的使命,無論是軍事方面還是政治方面都有著卓越的建樹。單論戰功,或許不能和“威震華夏”的關羽所媲美,但綜合以對國家的貢獻來說,或許與關二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盲夏侯”不愧為曹魏集團第一將軍!


馬勺er


歷史上的夏侯惇在曹魏地位很高,但其實是個常敗將軍,還曾被敵人劫持過,大概曹操知道他的軍事才能不足,後來領軍多是用為後隊、預備隊之類的,曹操手下的親族大將夏侯淵、曹仁的軍事才能都要高過夏侯惇。

在演義中,夏侯惇往往做為曹操手下第一大將出現,對照夏侯惇在曹操帳下的地位來說,這沒什麼錯。但地位不等於實際領軍作戰,譬如官渡大戰這麼重要的戰爭,曹操安排夏侯惇鎮守後方,勸課農桑,多半並沒有到最前線,沒有看到他在官渡的任何表現。後來,夏侯惇的地位依舊是諸將中最高的,但曹操總讓他當後拒啊之類的,實際交戰並不多見。不像曹仁,在荊襄親自對抗關羽。

歷史上的關羽,當然是劉備手下武將的第一人,劉備不分軍則罷了,一分軍必然讓關羽獨自領軍,後來劉備入蜀,關羽獨鎮荊州。關羽領軍作戰的本領在同時期諸將來說,還是很不錯的,畢竟曾經威震華夏,逼得曹操差點遷都。比起夏侯惇,關羽自然在戰場上的表現要搶眼得多。

論地位,兩人都是各自陣營的武將第一人;論實際,夏侯惇幾乎沒見到什麼太亮的戰績,反倒是打敗得多,實在不足以稱為曹操手下第一大將。他的好處在於,對曹家極為忠心、清廉、仗義、有俠客氣息,同時還有一定的理政才能。而關羽呢,的確是劉備手下第一將,只是性格上過於驕傲,對內對外都樹敵不少,成為他大意失荊州的隱患。論單純的打仗,關羽肯定要大大高過夏侯惇。


星火辰


如題,應該說都比不上。

我們看看《三國志·夏侯惇傳》的描述: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

《三國志·夏侯惇傳》裡面還 介紹夏侯惇的一些事蹟。夏侯惇領任了陳留、濟陰太守的職務,為建武將軍,封高安鄉侯時大旱,蝗蟲四起,夏侯惇截斷太壽水做成一個池塘,他親自擔土,帶領將士們一起向老百姓宣傳種稻的好處,老百姓得以渡過了難關。可以說夏侯惇屯田有一套。

太祖征討陶謙時,留下夏侯惇守濮陽。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徵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復領陳留、濟陰太守,加建武將軍,封高安鄉侯。可以說夏侯惇前期跟隨曹操東征西討,但是沒有獨自統率大軍征討的記錄,也沒有取得打敗敵人的戰績,留守居多,加上後來失了一目。更加不能行軍打仗了。

《三國志·關羽》的描述: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相比夏侯惇,歷史上的關羽就厲害多了。關羽,是劉備手下第一大將,忠義的化身。看記載的兩個故事,斬顏良:“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水淹七軍:“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我們再看看演義中,演義中最精彩莫過“拔矢啖睛” ,這裡體現他很勇猛。但是關羽也有“刮骨療傷”。在帶兵方面,夏侯惇守濮陽,丟了;曹操徵呂布,失了一隻眼睛;對戰劉備,被大破於博望坡。反觀關羽,那可是劉備手下第一大將,假節鉞,守荊州,水淹曹魏七軍,威震華夏,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關羽的這些戰績在《三國演義》裡幾乎無人能敵,更不要說夏侯惇了。所以在演義,關羽也是完勝夏侯惇。


綠色八葉草


夏侯惇關羽兩人在正史之中,於國家重要性而言,完全是不同等級的人物,當然這裡不是貶低夏侯惇,只不過夏侯惇於曹魏集團的作用,和關羽於劉備集團的作用來說,確實不可相比!

簡而言之,蜀漢之名將,用關羽死後,魏國無數人都說。

“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

雖然這個論斷是說蜀漢國力弱小,不會攻伐孫吳,這是個錯誤的論斷也完美的說出來關羽在蜀漢的地位之重要性!

那麼關羽之勇有何證明,也可以在三國志中找到答案!

郭嘉評關羽:“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程昱評關羽:“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陳壽評關羽:“關張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由此可見,於三國時代而言,論勇武,沒有人居於關羽之上,除了結義兄弟張飛之外,不僅如此,關羽於武勇之外還有治政能力,這就卓爾不群傲然於世了!

無怪乎劉備會將國家基業一半之荊州交給關羽掌管。

除了結義兄弟的義氣之外,更多的應該是對關羽能力的一種信任!

那麼夏侯惇於曹魏集團又是怎麼樣一個角色?

三國演義中而論,其實夏侯惇武藝的描述並不多,雖然和呂布,關羽趙雲張遼還有高順都有過交手的機會,但是都被各種原因所打斷,或者乾脆沒有打成,唯一打贏了的不過是陣斬徐榮(董卓),可這徐榮不過是個弱雞,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夏侯惇到底是什麼樣一個人就值得研究了!

於正史來看,夏侯惇雖然有武力,但是真不像一個武將,雖然在14歲的年紀因為別人侮辱而憤然殺人,可是這更多是孝順老師而已,殺一個路人能證明什麼本事?

後期主要作用則是治水和牧民。

也就是說,夏侯惇在曹魏集團的主要作用不是帶兵打仗,而是在後方屯田耕種!

至於演義中描寫的因為眼睛中箭而拔矢啖睛,好吧,那是羅貫中老爺子虛構的,真相不過是因為中箭受傷最後無奈之下做了眼球摘除術而已。

由以上所有可以看出,夏侯惇其實並不是一個以武勇著稱的將領。

那麼他為何會在曹魏勢力地位如此之高,這就和他的特殊出生還有投靠的時間資歷有關了!

夏侯家,按照野史來說,可說是曹老闆本家,因此起兵之時就跟隨曹老闆作戰,是第一批從龍之臣,這就決定了夏侯惇的政治地位絕對不會低。

再加上為曹魏集團兢兢業業奉獻一輩子,混成軍中元老,首任大將軍,那也是必然!

不過於打仗而論,卻是無多少建樹。

獲得這一切的原因,不過是因為一種精神需要或者說勢力需要而已。

夏侯家有無數人在曹魏集團效力,也因此是一個族群跟隨曹操,這樣的族群需要代言人。

而夏侯惇就是這個代言人,於在曹魏的地位而言,夏侯惇就如開國元帥朱老總一樣,是精神領袖而不是戰將。

那麼夏侯惇為何還在後世有如此之高的武勇名氣,最後還被和關羽相提並論!

這個問題,要問日本人啊。

光榮系列三國遊戲的廣泛流行,將夏侯惇打造成了一個猛將,在《三國英傑傳》之中夏侯惇武力高達95,這已經是超一流武將數據了,再後來以曹操為主角的《曹操傳》中夏侯惇更進一步,武力值達到98,已經和關羽相差無幾,而在三國志1代到14代的人設中,夏侯惇也都是英武非常的武將形象,武力值也從來沒有掉出過93。

那麼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中國無數光榮遊戲迷們,認為夏侯惇是絕世猛將和關羽一樣,就不奇怪了,因為我也是如此!最後其實這都是遊戲惹的禍!


阿斗不傻


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夏侯惇都是不如關羽的,關羽的武力比夏侯惇高。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最青衣】,瞭解更多你不知道的歷史事件。

先來看關羽,正史中對關羽的記載還是很多的。《三國志》中多篇都有描述到,袁紹的大將顏良在白馬攻打東郡太守劉延,曹操派張遼和關羽為前鋒迎戰,關羽看到顏良有很多人,但還是衝上前去,直接就把顏良斬首了,解了白馬之圍。在袁紹率軍攻打曹操的時候,孔融曾荀彧說:袁紹兵多將廣,又有田豐、許攸這樣的智囊團為他出謀劃策,審配,逢紀這樣的忠臣給他辦事,顏良、文丑這樣的猛將給他帶兵打仗,我們是很難打贏的。結果卻關羽斬了顏良文丑,這從側面也說明了關羽的武力值。關羽和張飛號稱萬人敵,也不是空穴來風。

反觀夏侯惇,歷史上對於武力值的記載,寥寥無幾,沒有被提勇名,單單以個人武勇來排名來說,估計夏侯惇的武力排名連顏良都不如吧,不然在顏良打劉延的時候,曹操就可以直接讓夏侯惇出戰了。夏侯惇在正史中不像武將卻像是個文官,畢竟他治水牧民還是有一套的。夏侯惇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


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就連在曹操看來,夏侯惇都是不如關羽的,關羽的武力比夏侯惇高。

以上就是最青衣對在【歷史和演義中,夏侯惇真的比不上關羽嗎?】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的不錯就給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最青衣


對比關羽和夏侯惇發現這兩位猛人都是魏文帝元年去世的,夏侯惇算是壽終正寢,關羽則是戰死疆場。

單就武力值而言的話,不論是正史還是演義我們的武聖關羽都毋庸置疑是高於夏侯大將軍的。三國志記載兩人都是和呂布過過招的人,不過關羽戰力更強,堅持更久。如果說正史裡關羽的武力值只是能壓制夏侯惇,那麼演義裡兩人的差距就有些大了。雖然夏侯惇也是個撥矢啖睛的猛人,但是和溫酒斬華雄,刮骨療毒,過五關斬六將的關二爺相比就顯得有點弱雞了。

夏侯惇,早期就跟隨曹操打江山的將領,不僅有武功,也有文治,是曹操的得力干將。關羽一生戎馬倥傯,最後血灑疆場多了一份悲壯,後世人對劉備集團多有同情,使關羽漸漸走上神壇。


義陽天樂


元讓將軍乃大魏軍魂,地位僅次於曹丞相,比曹仁,郭嘉,荀彧地位都要高。而紅臉賊只是一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丞相擒而不殺,待他像親兒子一樣,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還把赤兔馬贈給了他,而他卻為了一個寡婦背叛了丞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