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債務問題仍為中國經濟的心頭大患

債務問題仍為中國經濟的心頭大患

2018年6月1日,銀保監會下發《銀行業金融機構聯合授信管理辦法(試行)》,目的在於抑制多頭融資,控制信用風險。文件明確利用“信息共享、聯合授信額度管理”等手段,建立成員銀行協議、銀企協議等運作管理框架。縱觀這幾年的金融政策法規,無論是當下的聯合授信還是前期的《資管新規》、地方債置換,管理層的核心思想是為了控制國內的各類債務規模,降低債務槓桿,從而降低債務風險,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順週期效應:債務積壓的危害

傳統經濟學認為,伴隨借貸行為而來的是對實體經濟的投資與相應消費,這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實事求是說,該理論放在工業1.0、工業2.0時期尚且勉強成立,因為當時的信貸結構以銀行資本為主;而伴隨著工業4.0的來臨,在市場上佔主流的已經從銀行借貸資本轉為金融資本。銀行借貸資本佔主流時期,工業資本家靠生產商品並出售實現獲利,整個經營活動中的主體包括:產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其經營邏輯為:M-G-M1。而在金融資本佔主導的現代社會,金融資本更多遵循“錢生更多錢”的邏輯謀利,其經營邏輯為,可以忽略其中的商品生產與銷售環節。

眾所周知,最近幾年信貸創造的大量債務並沒有用在促進實體發展的上,反而更多留在房地產與金融體系內部。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房地產與其他金融證券不但收益率高,而且風險低,何樂而不為?拿房地產來說,購房者購買房屋不僅可以滿足居住功能,同樣可以用於投資,收益率穩定。而對於銀行部門來講,房貸業務可以抵押房本,既安全又便利。同時,一些信貸資金在金融市場來回倒騰,各大銀行持有的往往是其他金融機構所發行的債券或債務,而不是面向實體經濟所發放的貸款。龐大的金融體系不僅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同時造成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增強,產生“順週期效應”。在順週期效應的作用下,在經濟繁榮時期,信貸擴張催生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漲,而到了衰退時期,債務積壓同樣讓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的境地,當前的債務積壓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

控制債務供需與結構:控制債務增長的根本路徑

首先是,減少債務需求,減少實體機構在金融機構融資的收益預期。減少債務的需求需要從經濟的基本面出發,我們以房地產市場為例,本人一直主張房地產要以市場自發調控為主,政府不要插手,但是並不代表政府不會起作用,

政府可以出手管制,但是管制的不是房地產市場,而是進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源頭。因為現實經濟生活過程中,即使沒有信貸因素的影響,房地產也會是一個不斷上漲、不斷吸收資金的市場。事實上,自從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美元與黃金脫鉤,世界金融市場就進入信用貨幣時代,貨幣超發已經成為世界潮流。再加上科技不斷進步使軟件成本不斷降低,房地產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比重相對上升;另外,由於經濟活動的集聚效應,核心地塊房地產的稀缺性會自然而然推動房價上漲。由此可見,在信貸市場上,如果沒有政府出手管制資金需求,房地產市場只會吸納更多的信貸資金。

其次是控制債務供給,管住銀行,更要管住影子銀行。眾所周知,央行通過調控銀行準備金率等手段來調節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當下中國這方面已經做得不錯,但仍需加強控制影子銀行的信貸業務,因為這些機構並不受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影響,這也是《資管新規》出臺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後是調整債務結構,把貸款放在重點行業。那麼,如果控制債務的供給呢?需要依靠金融創新。儘管金融創新沒有社會價值,但是金融創新依然能夠緩衝市場的波動性,創造出能穩定經濟運行的金融產品。政府推出的共有產權房就是其中的一個有益嘗試。通過風險共擔的產品設計,銀行不僅成為收取貸款利息的債權人,同時成為了房子的股東。當房價上漲時,投資者可以受益;當房價下跌時,政府與個人共同承擔損失。從社會效果來看,一旦面臨房價下跌,購房者個人承擔的虧損就少得多,可能引發社會性恐慌的大規模拋售房產行為也會相應減少。由此可知,人為債務擴張與債務緊縮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改革的重點應該是把控債務結構,根據債務投向的部門來分別對待。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應該鼓勵與引導面向實體經濟的信貸業務,甚至設立優先貸款業務,創辦特定目的的銀行來提供補充的信貸融資。如一些西方國家所設立的專門針對清潔能源而發送貸款的綠色投資銀行,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項目等,這些都是調整債務結構的重要舉措。

由此可知,控制債務的需求以及把控債務供給的結構是解決中國當下債務問題的核心舉措。不考慮具體狀況的信貸資金放水與節水都是不科學的,只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資金分流才是最科學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中國當下存在一系列的債務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