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从北京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 看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最新动向

2019年11月27日,北京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在本次论坛上,本草头条持续跟进,为大家带来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最新动向。

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闫聪针对中医药信息化,作题为《中医药智能装备的研发》的报告,从物理属性、简单机械运动、基础数据调控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医传统装备和智能装备各自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中医药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项目合作处副处长孙颖作题为《中医药国际市场及北美中医药服务贸易平台》的报告,她指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已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除中国外,世界上的中医医疗(针灸)机构已达8万多家,针灸师超过2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10万名,全球接受过中医药、针灸、推拿或气功治疗的人数已达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据估算,遍及全球的中医药服务市场每年的服务产值有500亿美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魏胜利介绍了精准药材智能定制追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前景展望,就平台立项背景与意义和中药材全程可追溯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药材种植、养殖到中药饮片生产、流通及使用,都可通过四种查询方式实现全程可追溯。他表示:中药材实现可追溯是必然趋势,是确保质量可控的根本手段。

从北京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 看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最新动向

北京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论坛最后,由北京中医药学会领导王春生带来中药材及饮片标准化可追溯基地建设介绍及成果推荐。

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基地负责人贾海涛介绍了基地基本情况,广东肇庆市董福行巴戟天基地负责人梁展讲解了产地特点以及处理巴戟天药材的新设备,蒙阴康泰丹参全蝎基地负责人任继东详细向大家介绍了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当地农户进行合作的新模式,还有来自华邈药业、山东东阿阿胶、国药集团、汉广集团和文山文景中药材有限公司的各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种植基地。

本次论坛,业内专家、学者,以及各中医药企业、种植基地积极参与,为中医药守正创新注入新的能量。大数据、高科技的中医药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可追溯基地建设的成果,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中医药人振奋不已,中医药行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