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甘垒夜月,是益阳十景中有关三国文化的一景,是明朝老知县刘激(1551)年定的名。坐落在益阳资水南岸的狮子山之岗顶,是甘宁在建安二十年(215)修筑在此的瞭望指挥台。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水经注·资水》载:“资水又东北过益阳县北,县有关羽濑,所谓关侯滩也。南对甘宁故垒,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鲁肃、甘宁拒之于是水”。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这个地方的名字叫“甘宁故垒”和“甘垒”,鲁肃堤没成为益阳十景,而部将甘宁的地方成为十景之一,可见并不是依据甘宁的名气和地位而定的,而实在是因为它的美景魅力。何以故?

这是益阳城内的一道夜景:每到夏秋季的阴历六、七、八月十五日,城内居民都有到城墙上纳凉的习惯,这时便可看到,圆月从东方升起,正好罩在甘垒的上面,就像张果老戴着一个金色的斗笠,此刻河风凉爽,天地安宁,祥和的月光洒在河面,折射出翡翠宝石般的粼光,此景此氛围,却又使人感到:何似在人间!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但这里也就出现一个问题了:关濑惊湍与碧津晓渡,都是自然景色,天地所造,而此“甘垒”,则是人造,明万历年间,已经风雨1300余年,还能保持到明朝成为一美景,自然是经其后人维修保护,对此疑问,笔者一行5人2018年9月2日专访了传说中是甘宁后人聚居地的黄泥湖甘家垅。

甘家垅,地处黄泥湖中偏东部。我们去时虽是秋天,但仍烈日高温,在原赫山区统计局退休老干刘启群的向导下,找到了原甘家仑的村支书李建安。

李支书听清来意,开口就说:“我们这里虽叫甘家仑、甘家垅,但现在却没一户姓甘的,我们的这个甘家仑已经与申家滩合并了,我知道你们会问为什么,姓甘的为什么消失,我也说不清楚,我去把前任老支书李登科喊来给你们说”。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李登科(图左抬手比划者),上一届甘家仑退休的老支书,给我们讲了这么件事,还是2011年3月,中央电视台与湖南政协一车来了五人,说是来确定甘宁家乡的,甘家仑被认为是甘宁的故里。

对此,我们还开了一个专门的会议,请老人上门喝茶,结果,在村里上了九十岁的老人没一人知道缘由,北京和省里的人只好扫兴而归。

但是,过这之后,有人告诉我,我们黄泥湖还是有姓甘的,住在伍家桥,我由于自己也退休了,不谋政也就没去问,今天你们来了,正好帮我们调查清楚,也让我们知道甘家仑的这段历史。我马上给伍家桥的原支书冯孟冬打电话,他会给你们介绍的。

跨过一个村便来到了伍家桥,按冯支书的安排在第四组找到了甘宁的后人,七十六岁的原伍家桥的支书甘修林。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甘修林老人身体健朗,还能每次做四十多个俯卧撑。他说,他在6岁时就跟着父亲打成地主,以后就无法离开黄泥湖了,当时的黄泥湖就只有他们这一户姓甘的“宝”,留在这里作田当地主。

以前的黄泥湖是甘姓的天下,这里一直流传一句话:甘、卓、雷、段姓,甘姓一半人。也就是说,姓甘的在历史上占黄泥湖乡一半人口以上。

甘姓人口在黄泥湖锐减主要是三个时期:

第一次是一个传说:元末明初期间,他们一名姓甘的不知怎么得罪了朱元璋,于是,朱元璋下令要减少甘兴霸的后代,领兵来到黄泥湖甘家仑,将全体姓甘的都赶到一个叫鹅颈大丘的田里,规定站在田里的人可活,这个只几分的田里,站满了不上三百人的儿童妇女,其他的老壮都遭到杀害,但也有一些青壮年逃到仙峰仑的大山里,躲了七天七夜再跑回来的。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这件事史无记载,只能是一个传说,但甘氏族谱中却有记载,甘修林与他叔叔都见过。

第二次锐减是在清朝的嘉庆年间(十八世纪末),那时益阳将军庙改名水府庙,将甘宁的神位送往西陵,大家认为甘氏风水移位了,于是,便纷纷随着船排迁移到武汉鹦鹉洲去了,大多是在武汉汉正街做生意,现在哪里还有甘家巷。

第三次是清场似的锐减。1946年光复以后,益阳有眼光的人都开始卖田地往城里跑,我们甘家可说是全部都迁到了城里,像现在益阳街上,长沙、湘阴、岳阳、还有新疆姓甘的,包括湖南一个女副省长甘霖,都是我们这里出去的人。

我爷爷因舍不得四头牛和一个油作坊,留了自己这一户在黄泥湖,结果,做了三十年的地主分子。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又当了16年的支部书记,群众认为我做事低调公正,靠得住,直到64岁才让我退下来,现在身体还硬朗。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当谈到益阳的“甘垒夜月”时,甘修林肯定的说,对“甘垒夜月”的修缮维护,这是肯定的。从唐宋起,还是寒食日,甘家仑就抬起猪头全羊走十几里到“甘宁故垒”去祭拜,还要在此过一夜,清明才回来,这些族谱里都写上了的。

原来,“甘垒夜月”在甘宁的后裔中,竟然有宗堂和祖坟祭祀的功用,难怪到明朝万历年间还是益阳一大风景!

可是,当问到《甘氏族谱》时,甘修林老人表示出非常痛心和惋惜:文革期间,城里的造反派跑到乡下我们家里“抄家”,一个木匣子装着的,还是乾隆年间修的总共四册族谱,被造反派横蛮地“抄”走了,真的心痛。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故地为什么子孙寥落?探秘湖南益阳黄泥湖甘家垅

我认得那个抄走《甘氏族谱》的人,但不晓得名字。过了一个多月,我去找了他,想拿条烟向他换回来。他冲我一吼,说我一个地主崽子,想要复辟,吓得我再也不敢去讨要了。要是现在,我拼了老命也要要回来。唉,现在想修谱,都没得把本了!

采访人:邓亚龙、张海燕、杨子恒、刘启群、崔资洲。

2018年9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