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不会拒绝别人?

幸福的方向


☞本篇由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刘玲老师回答,头条号 心理咨询师刘玲,欢迎关注。

为什么有些人不会拒绝别人?为什么有些人不会说“不”?

这些人不是不会说“不”,而是不敢说“不”,因为在他们的认知范围里,说“不”的风险和代价太大,他们无法承受,所以不敢“越界”。

通常不敢拒绝人的人,多是属于人际界限不清的人,他们任意别人不断侵犯他们的底线,虽心有不甘但面上也不会明确告知,所以让别人误以为这是他们心甘情愿的选择,素不知在他们的心里已经跑过了万匹草泥马。

另外,在他们的内心中也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如果拒绝了别人,对方会如何看我?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担心,因为这样的人特别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看见。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事实是,越是这样无底线的退让,越是会让别人忽略,以至于把他们当成透明物,想想还是蛮悲催的一件事。

另外这些人对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从开始的不敢表达碍于表达到最后完全的自我屏蔽,你跟他交往会常常有一种被蒙蔽不真实的状态,因为看不透感觉不到,似一个假人,所以大多数人选择避而远之或利用他们的这一特质为所欲为,因此跟他们关系亲近的人会对其生发“恨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怨念。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聪慧之人只会对自己在乎的人有这样的优待,所以要学会区分这一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我相信“命由己造”,对于这些不懂拒绝的人,如果不脱离讨好的怪圈,那么人生可能永远都会处在委屈求全的死循环里。

★妇专委协会近期推出线上系列公益微课,每周一次,欢迎收听,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

♥刘玲,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现任成都博思飓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培训总监,擅长结合中西方心理学做沟通,情绪,婚恋方面及个人成长的培训及咨询。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


我原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受害者”。我在医院上班,单位在当地还算小有名气,也许是人都难免会生病,即使现在健康得很,也有一种担心生病的焦虑不安。所以初次见面的人,听说职业和单位后,大多会变得异常热情,想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以备用。


上班或回到家,特别怕接到要看病的电话。七大姑八大姨,亲戚朋友同学,乡里乡亲,以及他们拐弯抹角的亲戚朋友,甚至家乡的陌生人,不管你在干嘛,有没有时间,无微不至地为他们服务,好像是我的义务。那时,感觉自己肩上承担了万钧重量,我不敢不担。那种感觉,是累到极致,恨不得死去。

是生不如死。特别是自己很长时间抑郁寡欢,只想躺倒床上不再醒来,或者用其他方式了却此生。直到身体用重度贫血来提醒我。直到我慢慢学会开始立界限。人必须先有自爱的能力,先保护好自己,有余力时才可能帮助到别人。自爱,大概就是别人认为的自私。


是的,我是自私的女人,我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和选择负责。我不再怕别人怎么评价,不再怕得罪人。当我学着自私,我感觉到了轻松,身体慢慢有了活力。当我学着自私,当我有精力为至亲的亲人朋友服务,我是心甘情愿的。其他的人,我学会了拒绝。是的,筑起篱笆,保卫自己的生活空间,也是爱自己的一部分。


浮生慢时光


我想看到这个问题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心态吧?

没错,我就是其中之一!看着这个问题,我又一次深深地责问自己:为什么在别人的求助之下,我总是不能守住底线,而来回答这种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呢?

哎!说到底可能就是因为替别人考虑的太多,认为自己的帮助对别人非常重要,同时又害怕因为自己的拒绝而让对方失望,而常常为难自己吧。

不过,作为如此优秀又才华横溢的我,怎么能够这么敷衍的回答问题呢?

为了不浪费大家时间,在大家耐心耗费完之前,我就直击要害,说一个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吧,那就是:

“太把自己当回事”(怎么样?扎心了吧?)

为便于理解,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假设,假如你在上班工作的时候正好电脑出问题了,恰好你又对电脑一窍不通,这时你开始想了,单位上哪些人电脑技术好一些呢?嗯对,李某、王某、刘某都还可以,那就先找李某帮忙吧,毕竟他离我近一点,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懒,不想多走5米的距离找王某或刘某,要是李某帮不了了再去找他们也不迟。明确目标后,你转身来到李某面前,在表达了自己的困难并希望寻求帮助后,李某在眨眼的时间内,心里想了如下问题:哎呀,说实话我这会其实也挺忙的,真心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但是如果我不帮忙的话,是不是他会对我很失望呢?会不会觉得我这人一点也不友好,或者认为我对他是不是有意见和看法呢?一连串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绪飞扬,最后虽然李某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帮了你的忙。

其实,李某在你这里只不过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而已,远远没有李某自己想的那么重要。还有很多别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你的拒绝,在别人的人生当中,远远没有你认为的那么重要!

如果你可以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我们所谓的“情面薄”、“习惯替对方着想”、“怕伤害感情”、“怕关系受到影响”等等,其实都是源自于以下这个心理误区:

即:“太把自己当回事”。

虽然听着有点扎心,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你看,其实作为提问的人可能邀请了很多人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其中可能就有我本人,但我回答不回答这个问题,对提问的人来说可能根本就没那么重要,对不对呢?

其实,还有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我们称为:讨好型人格! 这种情况恰恰相反,就是太不把自己当回事! 这种情况留着下回有时间了我再补充吧!

那在最后,我也就给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如何正确定位自己呢?

欢迎大家讨论!


向日葵司令


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大致上有三类。

一类是本身很有实力,能力,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别人的需求或求助。因此,无论是谁,只要向他提出要求,他都尽可能地去满足。这样的人,除了实力、能力以外,也有包容心和乐于助人的品性。也就是说,人的个性决定了有能力和实力的他愿意帮助任何人。而有的人同样有实力和能力,但却往往把自己包装起来,营造一种“我与你们不同,你们别想靠近我”这样的一种神秘或威严感,人们也会因此与他产生一种无形的距离感,也因此即便很多人去求他,他一般也不会搭理你,甚至会奚落你,让你下不来台。当然,更多的人则是干脆不理你,因为他觉得他是出名的人,有实力的有,能力强的人,犯不着跟你们搞好关系。因此,如果遇到那些不拒绝的人,请你也要好好地尊重他,他不是傻或者笨,他只是能宽容人,愿意帮助人。

还有一类人是心太软。不管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有实力帮助别人,或者兑现对别人的承诺,只要有所求,他就一定会答应。这种人往往自己会经常吃亏,偏偏他吃的亏别人还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在意,反正他乐意么。但是这样的人,平时也会活得很不好。因为他花了太多的时间来帮别人,到头来自己的事情却没有做好,只能自恼,却又无法让自己的心肠“硬”起来,不会拒绝别人。其实这样的生活态度虽然会有好人缘,但别人也大多不会重视他的这份无底线的帮助——因为来得太容易。所以,有这种性格的朋友,最好找到一个方式、一个突破口,尽早改掉不会拒绝别人的这种活法,否则,你会过得很累。偏偏接受过你帮助的人还不感激你,最后甚至还会说你活该。

第三类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则是不负责任的那一类了。这一类人基本上玩世不恭,你求他,他就随口说好好好,但事后并没有真的在帮你。于是,你就会被这种没有原则的随口答应误掉了事情。因此,这类人是三类不拒绝别人的人里,最为可恶的。希望遇到这类人的朋友赶坚把他在现实的朋友圈中拉黑,否则,你栽的跟头不只是一次两次而已。

总之,不会拒绝别人其实也是一种性格缺陷。毕竟我们每个人的精力、能力都是有限度的。你如果没有任何底线地去应承别人,自己就会付出更多的妈力去兑现。这并不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精神。较好的做法是,自己能帮助的,能完成的,且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你可以应承别人;但是如果自己本身就泥菩萨过活、还管不好自己的,则没有必要去应承别人,因为你自己都还过不好,去答应别人又给不了别人想要的结果,就会害人又害己,得不偿失;而第三类人的活法更不可取,你可以不答应别人,但如果真的答应了,就要去帮别人达成他的所愿。这才是正确的做法。还是希望大家都有好运,许多事情都能靠自己解决吧。当然,如果想要别人帮助,平时自己也试着先成为能帮助别人的人,那样的人生,我想是最棒的,你觉得呢?


视觉作家李承骏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叫“老好人”,这种人通常是随和厚道、性格温柔,尽可能避免地去得罪他人,因此当他人有事情需要自己帮忙的时候,也不会去拒绝,甚至是没有原则性地去提供帮助。

从心理学上来讲,其实这样的“老好人”有点“讨好型人格”的偏向。

所谓的“讨好型人格”,指的就是当事人非常善于去讨好他人,在他人眼中,当事人就是一个十分乐于助人的人,找其帮忙,都不会被拒绝。而对于当事人而言,其实TA会很努力地去维持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做事情的时候,也往往会先考虑他人的感受,宁愿自我牺牲,也不愿意去说“不”。

短期如此,那确实可以从中获益,比如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人的友好评价等等,但是长期如此,当事人其实也会感到压力,甚至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因此,学会拒绝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1. 学会自尊自爱自信,树立自己的原则底线。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原则,无条件去帮助他人,有时候赢来的不仅不是他人的“谢谢”,还可能是他人的“理所应当”。同时也要学会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想法,而不是光顾着考虑他人,忘了自己也同样是一个有需求的个体。每个人都需要有所满足,才能心理平衡,健康发展。

2. 面对他人蛮横无理的要求时,要不卑不亢,直接拒绝。

当他人想要你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是客气请求帮助,而是命令式的,无理的,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要勇于去拒绝,比如直接说:“不好意思,我很忙”,“抱歉,我想你需要请求他人的帮助”等等。拒绝这样的人,并不需要不好意思,因为对方也并没有很好意思地来让你帮忙。

3. 面对他人客气礼貌的要求时,要委婉拒绝。

当他人礼貌地来请求自己的帮助时,也不要觉得他人礼貌了,我们就一定要礼貌地去帮助。我们需要做的是,看看是否超出了自己的底线范围,是否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如果是,那么要委婉地拒绝对方:“不好意思,我恐怕得先看看我这边是否能够抽得出时间来,是否方便帮您这个忙”,让对方知道你并不是真的有意回绝,而是努力尽力了,没办法帮忙。这样也不至于让彼此都尴尬。

4. 面对自己难以做到的事情时,要礼貌拒绝。

当他人请求你帮助在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时,你要做的是礼貌地拒绝:“非常感谢您能够看得起我,只是对于您说的这一件事,因为我个人能力有限,涉足该范围不深,所以没能帮到您”。这样礼貌地回复他人,并不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毕竟每个人擅长的技能都不同。

总而言之,学会拒绝,学会说“不”,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去与他人站在平等的高度,才能不让自己过于低微。而采用恰当的拒绝方式,也并不一定会引起他人的恶意评价,如若是这类人,少掉这样的朋友也罢。

以上。祝生活愉快!


以上内容为【每日谈心·郑燕云】原创,转载请联系。


每日谈心


不会拒绝别人可能是因为你是“讨好型”人格。
当对方提出要求,因为害怕对方不高兴,害怕对方不喜欢自己,即便心里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满,还是选择委屈自己迎合对方,这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的标志就是,即便自己讨厌对方,也希望对方能够喜欢自己。
因为不会拒绝别人,不会表达不满,所以“讨好型”人格者往往人缘较好,但是“讨好型”人格者自己会很痛苦,一是,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考虑别人的反应,很在意自己做这件事是不是迎合了他人的期待,无形中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二是,在跟别人的交往的过程中,经常让出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也就是说即便自己已经非常不愉快,但是不会表现出来,导致自己总是吃亏受委屈。
蒋方舟曾公开表示自己有“讨好型”人格,并讲述过两个关于她自己“讨好型”人格的故事。在两性关系里,有一次,对方打电话来骂她,她不停道歉,但对方不依不饶,电话挂了又打,连续骂了两个小时,导致她当时看到来电显示就全身发抖,但是她不敢跟对方说你不要这样了,你在这样我生气了。在工作上,她从事媒体行业,经常采访很多名人,有时候觉得他们说的话都是胡说八道,也要恭恭敬敬地说,老师,您说的太对了,您再给我们来一段呗。
她日益发现“讨好型”人格对自己的影响,直到她独自去东京生活了一年,语言不通,没有工作,没有社会关系,没有朋友,不必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在某种程度上治愈好了她的“讨好型”人格。

一位德国作家曾经说过,“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讨好型”人格或许可以讨好别人,却无法讨好自己,所以,与其委曲求全,不如勇敢拒绝。


来都来了,不如关注下我的微信公众号:张兆杰说


张兆杰说


首先,你需要转变一下观念。帮助别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看别人有困难,就要伸出援手。这种观念并没有不当之处,应该说这是维持我们所处社会环境和谐的重要基础。

但是,我需要提醒你的是,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也是合理的做法,考虑自己的观点也并不是一种自私。

无限制地讨好别人而舍弃自己的时间、精力,别人并不会因此而感激和尊重你,反而逐渐会感觉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你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扭转“讨好一定会给自己带好处”的观念。

其次,树立自信。一切讨好行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出自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对自己魅力的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不为对方做点什么,就无法和他成为朋友;

对自己观点的不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观念,认为和他人意见不合就是对他人的攻击。所有以讨好建立的友谊,必将会把自己折磨得筋疲力尽。

一昂首,二挺胸,三抬头。如果自己想法是合理的,那么就理直气壮;如果别人不能耐心听你表达观点,那么就告诉他自己也需要被尊重。

从一举一动开始,不要畏畏缩缩,可以对其他人保持善意,但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再者,努力提升自己。可能自己在某些领域上不如别人。毕竟人外有人,这可以理解。你需要做的,就是以此为动力,向那些专业领域优秀的人物看齐。

我之前有一位朋友,性格内向。每次聚会都等别人说完后点头同意,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会与别人意见不合。可是几年没见,他一跃成为某地产公司的金牌置业顾问。

我们问他怎么做到的,他只是笑了笑说,没什么,我只是每天对着镜子,模仿一位演讲大师去练习几个小时的表达。

简单几句,让我们肃然起敬。别人不会在意你的讨好。别人所欣赏的,是你努力提升之后的自信洒脱的模样。

最后,给自己一个机会。当自己有重要事务缠身,别人又来找你帮忙时,说一声:“对不起,我现在还很忙。”

你会发现,别人并不会因此而疏远你,反而在今后的交往中会更加顾及你的个人感受。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交际psychics


生活中,不是不会拒绝他人,而是无法开口去拒绝他人,也就是说,面对他人的请求,自己的内心可能是很想拒绝的,但却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说如果表达了,会在情感上过意不去。

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在面对身边朋友或者同事的请求时,认为如果拒绝了,会感到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再次见面时会感到尴尬,所以自己即使不愿意,也要帮助对方。殊不知,总是无条件的接受他人请求,帮助他人,并不会让两人之间的感情加深,甚至会失去这段友情。

对于问题描述:“舍友让我帮忙带饭拿快递拒绝了会有负罪感。别人伤害了我也不会记仇,总是因为别人一点点的好而受宠若惊”。

如果自己拒绝了,舍友让自己帮忙拿快递、带饭的请求,会有负罪感,这个负罪感的来源很有可能是来自于“自己对这份友情的背叛”,认为自己拒绝帮助舍友,就是对自己与舍友之间感情的背叛,背叛了两人之间的友情,而感到有罪。(其实,这个负罪感不单单只是舍友之间的关系,其它关系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总是因为别人一点点的好而感到受宠若惊”,这是自尊感比较低,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总是依靠他人来获得一些自尊。有时候你的付出换来的并一定是他人的珍惜,很可能得到的是一种得寸进尺。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总是扮演者奉献者的角色,久而久之会慢慢的失去自我。


心理学充电时间


从你的行为来看,你可能是个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为什么不会拒绝?

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取悦别人,所以不能拒绝。

哈丽雅特·布莱克认为,取悦症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取悦症、习惯型取悦症、逃避型取悦症。

认知型的取悦症

这类人的心理障碍,是由一些错误的观念引起的。这些错误的观念是什么呢?其中一个典型的错误观念就是,他们会认为只要我当个好人,我对别人好,那么别人就应该对我好,如果别人对我不好,那么就是我自己的不对。他们内心的矛始终是指向自己的,从来不指向外部,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觉得是自己的错,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指向外部,就会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不去拒绝别人。

习惯型的取悦症

这类人对别人的需求和认可特别强烈。如果他们为别人做了哪件事,结果别人没有及时地表达感谢,他们就受不了了,觉得自己立马被冷落了,对别人的称赞和认可已经到了非要不可的地步,只能通过取悦别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怎么会舍得拒绝别人,放弃取悦机会?

逃避型的取悦症

这类人因为以前受到过某种伤害,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他们发现,可以通过取悦别人,不拒绝别人的要求,让其高兴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这就是他们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最终会造成负强化,导致心理学上的强迫性重复。遇事不拒绝便成一种轮回。

上面的三种心理,都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喜欢,或是避免被别人讨厌。这些行为在短期来看,没多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会影响自己的发展。

不去拒绝,就会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所有人,对别人都特别好。而这就会忽视了自己的感受,会对自己特别狠,最后结果可能是别人并不买账。你想,如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都建立在别人的态度上面,让别人开心,自己一点主动权都没有,这样的生活多可怜?


不晒太阳的猫咪


题主,不会拒绝别人,是很多的人的一个困扰,对于你来说,如果拒绝了会有负罪感,你内心可能会有好几种声音,一个声音说,我想拒绝,我不想老帮他们带饭,拿快递。另一个声音说,你不可以拒绝,你拒绝别人是不对的,如果你拒绝别人,别人会怎么评价,说你自私小气,不通人情。于是那个想拒绝的部分就觉得自己错了,从而产生负罪感。
你内在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声音说我想拒绝,另一声音说你应该帮别人,于是内心就会有冲突,最终那个应该的声音大过你想拒绝的声音,但是你内心其实是有委屈的。你内在超我的声音太强大,过多地压抑了本我的能量。任何事都有一个度,没有超我不行,没有超我,我们无法适应社会,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互动,但是超我过于强大,也会让自己活的憋屈。
反过来,别人伤害了你,你也不会记仇,这种不记仇,总因为别人一点好而受宠若惊,明显能看出你在人际关系的收支不平衡。脾气好的没有脾气,意味你的没有自我的边界,脾气其实是有它的作用的,当别人侵犯到你,脾气是就用来告诉别人,你的边界在哪里。
所以,你成长的方向就是要增强自我的力量,建立自己的边界感,试着委婉的拒绝的别人,看看会发生什么。别人伤害了,你也可以尝试发发脾气。你可以尝试去做,如果还是觉得有困难,建议你能进行小组成长或一对一咨询,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李菊红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