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老炮兒“揭露”投資界10大“錢規則”,想拿投資的創業者基本躲不開

創業是有很多選擇的,但是對於投資人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投資的企業都是可以資本化的企業。投資人一般稱這種企業為"可資本化的

快速成長的企業"。很多創業項目,比如開一個小飯館,讓家人實現小康生活,這都沒有問題。但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投資人對於你的企業一般都比較貪婪,他們對你的企業會有很多個要求。但首先的要求是你要成為可資本化的快速成長企業,這是投資人投資的基礎。

老炮兒“揭露”投資界10大“錢規則”,想拿投資的創業者基本躲不開

早期階段的投資人需要你的項目回報率很高,這樣才能規避風險

1 投資人最想要的是什麼?

投資人並不看重分紅,因為靠分紅很難收回投資。投資人要的是資本上的回報。投資人越是早期進入,投資的風險越大,所以早起投資是一個成功率的問題,投資人允許你跑著跑著,夭折了,死掉了,但是基於成功率的問題,他們對單個項目的回報的要求非常高,一般來講,天使輪的單個項目要有非常高的回報倍數,投資人才會考慮,因為單個項目的成功可以彌補那些早起折腰的項目。

2 對不同融資階段項目的要求有哪些?

從投資人的角度看,創業項目在不同階段必須有不同的關鍵目標,當創業者實現這些關鍵目標的時候,他的企業就會上一個臺階,他的公司價值也會上一個臺階,從而讓你走到下一輪的階段。一般來講,在天使融資階段,創業者的關鍵任務就是把方向定下來,把團隊搭起來,把產品的demo,或者小規模的測試做起來,這是在天使階段要做的事情。

到了A輪階段,企業運營核心是通過團隊在小範圍和小區域裡面,做一些市場投放,能夠積累出一定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驗證你的商業模式是行得通的,這是投資人覺得企業在A輪階段要去做的事情。

到了B輪階段的融資,投資人會覺得企業應該去跑馬圈地,去跑市場,讓自己成為行業的領先者,甚至成為行業內的標杆企業,所以B輪之後的企業必須要有市場規模的積累。

所以一般來講,在天使階段,投資人更看重的是人的因素,當然光有人是不行的,我們會說要好人好事。但重點來講,天使階段看人的因素會比較重,天使階段是投資人對創業項目的方向和人來進行估值的階段。

到了A輪階段,它的估值會上升很多。所以人佔了一定的的因素,同時還要看你的商業模式,驗證你的數據。在A輪階段,投資人一定會看你企業運營的關鍵數據。市場佔有率,轉化率,投放方式等。

所以從天使到A輪這個階段,是投資人定義裡面從0到1的階段。這個階段企業應該怎麼去做?投資人所認為的關鍵是:1 找方向,2 找切入點,3 做產品,4 組團隊。

老炮兒“揭露”投資界10大“錢規則”,想拿投資的創業者基本躲不開

投資人喜歡的賽道往往其天花板都很高,他們不希望項目發展受限制

3 賽道多大才符合投資人的要求?

什麼樣的方向和賽道才是投資人願意去看的呢?第一,你要乾的事情要有足夠大的市場,要有一條長長的雪道,足夠你用幾年時間順勢而為,去滾出一個大大的雪球。相反,市場不大,無論你怎麼努力,都不會有投資人眼中的那份收穫。

什麼樣的市場才叫大,假如一個10億級規模的市場,算不算大?如果從做生意的角度,在10億級別的市場裡,你做幾百萬、上千萬的利潤,這都很好。但對資本人來講,不管是在天使階段投你,還是在B輪階段投你,他們都需要後面有一個足夠長的成長空間。即使你做到上市,也要讓投資人看到一個足夠大的空間。如果投資人覺得你的天花板就是10個億規模,儘管你已經做到幾個億了,那你也很難在資本市場上很好地定價。所以可以總結,10億的市場規模還是太小了。

4 投資人眼中的趨勢是什麼?

第二是對未來和趨勢的判斷。在這一點上,你要跳出自己的項目去看項目所處在的行業。你要分析你的行業在往哪個方向發展,它會有怎樣的變化?因為時代變化得太快。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現在又開始進入人工智能時代,變化是越來越快的。所以在快速變化的行業中,創業者怎麼把握公司在行業的方向和趨勢很重要。

有的行業像一面倒塌中的牆,你再努力,但這個行業在倒塌,因此你很難獲得成功。有的行業,做著做著可能就沒了。再有的行業,可能它面臨的整個成本結構的重構。也可能有的行業可能正處在孕育中。所以,在投資人眼中,創業者要很清晰的知道他所處的行業是什麼趨勢。

老炮兒“揭露”投資界10大“錢規則”,想拿投資的創業者基本躲不開

投資人往往希望創始人格局要大,大到可以解決社會問題

5 創業者必須具備的世界觀和格局觀是指什麼?

世界觀是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具體到你從事的事情中,就是你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你要在行業中扮演什麼角色?你要對行業,對行業的上游和下游有多大的影響力?通過你的努力,你想在行業中到達什麼樣的位置?你對行業的觀點是什麼?說到底就是投資人要看你的格局有多大。

還有,在選擇市場方面,還有一個時機選擇的問題,時機選擇就是時間窗口,時機選擇可以從大和小兩個角度去解釋。"大"就是風口判斷。風口這個詞可能說得有點爛,但要正確理解風口,風口既可能是媒體和資本的關注導致的結果,但其真正意義是指行業內在的關鍵驅動因素(一般是技術的發展)發生了比較重要的變化,導致這個行業會發生重大變化,這個叫關鍵點。這個點到來的時候,是所謂的風口。

舉個例子,雷軍經常講順勢而為。他做小米手機的時間點,就非常關鍵。如果小米做得太早會是什麼情況?所有人都在用功能手機時,小米去生產智能手機,顛覆起來的難度可想而知。但也有例外,就是喬布斯。喬布斯自己開創了一個時代。iPhone橫空出世創造一個時代,但對於我們多數人,我們不可能是喬布斯。

那小米如果做晚了,會是什麼情況?比如周鴻禕,周總做360手機,他不是不夠努力,也不是不夠創新,但就是切入的時間晚,所以,360手機就很難超越小米。

還有一點,當BAT已經動手整合,收購或者投資某個項目時,如果你從事著相同的項目,那投資人會認為,你勝出的機會就很難。所以你要抓住正確的時機,去啟動這個事情,如果讓BAT這些巨頭們看見,之後買你、投資你,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還有就是對同行的判斷。對於一個行業而言,你是一個先進入者,還是一個跟隨者。如果這個領域已經存在領先者,而你和他做的事情又非常同質化,那對於投資人來說,投資你的風險就會相對大。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快。一條賽道很可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裡,就已經被決定完百分之八十。一旦新賽道出現,空間會被時間迅速佔滿。

領先者,不是說它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非常高。領先者指的是公司已經被業界所認知,並且融到了千萬美金級別,融到了B輪階段,那這家公司基本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領先者。它會比你更有優勢,不要以為自己很牛,當然除非你比領先者綜合能力強很多倍,否則,他們會攜帶資金優勢、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跑得更快。作為一個後來者,你很難追上領先者。

6 選完賽道之後的切入點是什麼?

做完大的判斷,定了方向之後就是尋找切入點。如果說找方向是看得遠,那麼找切入點就是眼前需要去做的事情。

一般來講,投資人希望你選賽道或者說選市場要足夠大,但是他們需要你的切入點要足夠小。小而鋒利,像一根針,能夠一針扎破天。小有小的好處,只有做得足夠的小,這些巨頭們才會看不懂或瞧不上。也只有足夠的小,你才能夠把事情做得足夠的好,做到極致,能夠讓自己成為領先,乃至第一。

老炮兒“揭露”投資界10大“錢規則”,想拿投資的創業者基本躲不開

把業務點聚焦到越小越好,這樣不會引起競爭對手注意

7 如何找到小的切入點呢?

第一個叫做剛性需求。與剛性需求相對應的是弱需求,還有一種叫偽需求。無論是剛性需求還是弱需求,還是偽需求,都需要通過市場去驗證。在市場的投放和運營中,如果你不能快速推進,那麼可以證明你的產品需求可能不那麼剛需。那有些項目,VC投了大量資金,讓你來燒錢,做補貼。補貼一停,有的市場效果儘管是燒出來的,但用戶真是建立了一種行為習慣,補貼雖然停了,但用戶該用還是用。比如滴滴。

還有一些產品和服務,補貼一停,用戶全跑。那這就明顯是假需求。事實證明用戶不是衝你的產品和服務來的,用戶是衝著你補貼來的,這就是偽需求。

第二個要找差異化。創業項目能夠做到細分領域第一,逐漸走到壟斷,就一定要有與眾不同的差異點。中國目前有一個詞叫同質化競爭陷阱。同質化會導致產品價值毀滅,尤其在今天這樣一個互聯網的時代,當互聯網把世界變得更平,把各種信息不對稱給拉平之後,贏家越來越少。你不能成為一個領先者,你就不會有自己的發展機會,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差異化來鞏固自己的機會。

第三點叫從小到大。商業模式要直接具有延展性。你從一個小的切入點進入之後,你的項目能夠讓你從一個小細分領域,延展到一個大市場。如果你的細分領域做的很好,但是因為行業的限制展不開,也就是你無法根據行業需求擴大規模,這種情況下,你的項目一定有侷限性,幹不大。

滴滴的出發點是什麼?是打車。第一個,打車是一個相對剛性的需求,第二個,打車是一個比較高頻的需求。所以當滴滴在這樣一個相對小的切入點,就是打車這樣的細分的切入點切入之後,幹掉搖搖招車,並了快的打車,讓自己成為打車領域的領先者,這是第一步乾的事。

第二步乾的事,就是高頻打低頻,從打車延展到專車、拼車,乃至巴士,等等這種出行的領域,從一個小市場,進入一個大市場,這就是它的路徑。如果滴滴一出來就說,我要乾的是出行,什麼叫出行?出行是一個大市場,但是它太抽象,很多人會不明白。

當你已經做好了切入點的選擇,接下來就是要把產品做好,產品也包含服務,服務也是一種產品。你要把產品很好地做出來,就是第三個關鍵點。那產品呢,其實我們在天使到A輪階段,就是希望你能夠把產品給做出來,然後把從0到1的"1"給確立起來。

老炮兒“揭露”投資界10大“錢規則”,想拿投資的創業者基本躲不開

創始人迅速在市場中積累出關於產品的各方面的數據,數據足以證明你的項目是否通暢

8 如何確立從0到1的"1"?

第一,儘快把MVP做出來。MVP不是喬丹,不是最有價值球員。這裡MVP指的是最小可用化產品。儘快做出來,以此為基礎,進行快速迭代。做出你的demo,你的工程機,或者線上產品,要儘快推出,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而不是一遍一遍的寫方案,方案不是的精益創業的路徑。精益創業路徑就是你要儘快把產品推出來,通過市場的方式去迭代。

第二點是以市場測試為基礎來改進產品和服務。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經歷一個測試期,是小範圍、可控制的一種做法。這裡切記不要拼資源,依靠個人資源起步的項目測試不出真偽需求。可資本化項目的重點不是拼資源,如果你要做生意,你說我有資源,我有關係,我可以通過關係拿到一筆生意,這個可以。但是投資人看中你做的是一個大事情,一個可資本化的事情,如果這時你和投資人講資源,那對投資人來說不是加分項。

從零到一的階段,你要避免用資源和關係去做事情,也包括補貼的手段去提高產品轉化率。補貼就是一個用戶誤導,但更重要的是,誤導創業者自己,它會掩蓋你產品真實的市場反饋。

第三點叫關注用戶。不管你是2C的還是2B的企業服務,還是個人消費互聯網的產品,你都會有用戶的獲取成本。不管你找多少個銷售人員去投入,這都是人力成本。或者你做一些資源投放,也是有成本。拿創業者創業來說,用戶的價值要高於你的用戶成本,這個創業項目才算是可以轉起來。

用戶都有客單價,他能夠給你付多少錢,他能給你付多少次,他會持續多少時間範圍內付費,叫生命週期。一個用戶獲取成本可能是100塊,他第一次給你付費付20塊,他能不能付費5次以上,或者更長的時間。如果用戶獲取成本和用戶價值的比例是1:1,那說明你還沒到市場推廣的地步,還沒走出從零到一。如果比例是1:3,這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比例。這時候你就可以做市場投放,你就可以從一走到十,從一走到N

老炮兒“揭露”投資界10大“錢規則”,想拿投資的創業者基本躲不開

一個創業企業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老大,他可以帶領大家一起進步

9 投資人如何對創始人進行選擇和審視?

一個創業企業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老大,沒有老大,就像沒有靈魂,一艘船沒有船長,沒有舵手,你要去搏擊大海,你要揚帆啟航,沒有老大辦不成,所以投資人一般會希望創業者是一個明確的創始人。

對於明確創始人,投資人會希望你的股權、結構也能夠配合,也能體現這一點,不要說兄弟們,大家一起創業,每個人平均一下股份,那這個我們認為,基本上不會成功。平均股份就是4個人,每個人分25%,兩個人,五五分,我們認為這都會失敗,有太多太多的教訓,基本上沒有成功的案例。

如果你是老大,即使你的團隊不夠強,你還是會把團隊帶好和提高。但如果創始人不夠強,那他很難把隊伍給帶好。對於創始人,投資人希望他能夠高瞻遠矚,能夠把眼光放遠,能夠有方向感,有格局感。什麼叫有方向感?有格局感?就是你有目標,你知道你想去的方向,你知道有個陣地在那地方,你要去拿下來的。

其次,創始人要知道如何規劃路徑,從你所在的點出發,你知道怎樣能夠去你想去的地方,這一定涉及到路徑選擇,這叫定戰略。比如你有一個大的路徑,在走的過程中,可能會不停地調整一些具體的策略,但你必須有方向感。方向感就是不管你怎麼繞你的路徑,但你知道你最終的方向目標。

第二叫腳踏實地。你只會誇誇其談,方案講的好,但你不能把事情搞定,這肯定不行。尤其在早期階段創業,公司最需要你的可能就是實幹精神。你可能在後期階段有一個很好的團隊,你說你利用你的表達能力和煽動力,就可以讓兄弟們幫你去幹,但是在早期階段,很多時候還得創始人衝鋒在一線。

第三能力叫忽悠,這詞不好聽,但其實就是你要有很強的影響力和說服力。你得會"忽悠"投資人,你得會拿錢。你要讓投資人相信,儘管我現在就那麼幾桿槍,但你要讓投資人相信你可以帶著這幾桿槍打天下,讓他們相信你能成為一家很了不起的企業。

然後你要會"忽悠"你的兄弟們。你要讓他們相信,儘管現在工資有限,條件那麼差,但是你們要相信,跟著你,未來一定會有酒喝,有肉吃,能娶白富美,能走向人生巔峰。

還要會"忽悠"你的客戶。儘管你的產品還不完美,但是你們可以去嘗試,讓你的用戶相信,你會給他們帶來更多價值。讓你的用戶有多一點參與感,讓他們幫你一起感應產品,做你的天使用戶。

最重要要被忽悠的人是誰?就是創業者本人。創業者必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天生具有感染力,以及面對大眾和投資人的說服力。但是相信的背後,創業者需要理解他所在的行業,必須有自己對商業邏輯的判斷,有自己的深度思考。有這樣的基礎,才能感染投資人,感染你共同奮鬥的兄弟,感染到你的客戶,而不是純誇誇其談。

對絕大多數創業者來講,他們沒能力找豪華團隊,他們不是雷軍,所以找到一個可用的團隊就ok,而在創業初期,找豪華團隊根本用不到。從零到一的階段是需要創始人自己帶領兄弟們衝到一線,去死磕市場、死磕用戶、死磕產品。豪華團隊的戰略思維,在創業的初級階段不一定合適。

10 創業者到底需不需要融資?

創業者如果想快速成長,只要能夠融資,那就快速融資,因為資金帶給創業者的是迅速擴張,但同時創業者也必須承擔很重的擴張壓力。如果創業者只想賺賺錢,讓生活過得舒服,那就沒有必要融資,因為一旦融資,那就意味著創業者選擇了一條資本化的道路,意味著創業者可能會有外部機構進來,意味著創業者的創業項目必須跑得快,還意味著不只是賺點錢的問題。所以融資對創業者來說是一個路徑選擇的問題。

另外,融資是一個說服力的問題。何時選擇融資,這背後是一個說服力的問題。你可以憑一個想法,憑一個商業計劃書,還是什麼都沒有就融到資。你的說服力很重要。雷軍創業一個新項目,什麼事情都還沒做,就一定會有一堆人願意給他錢,因為他的說服力很強,他的背景、他的經歷就是他的說服力。但是有的創業者,說服力沒有那麼強,那這時候,這個創業者如果想融資,可能就得需要這個人先往前走一步,把你的產品做出來,被投資人認可,你才能融資。所以說融資沒有早晚,能不能融到錢,只和想要融資的創業者本身的說服力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