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寶寶7個月,婆婆總是在她面前大聲嚷嚷,咋辦?

客家媳婦芒果媽


老人嗎,嗓門大的她自己可能也習慣了。沒辦法 ,作為兒媳婦你沒辦改變她,只有提醒她吧,別嚇到寶寶了,畢竟寶寶還小不能嚇著了。


東姐的生活日記


感同深受。

我婆婆也一樣,我也不知道人家咋想的,寶寶才幾個月,婆婆說話可大聲了,關門聲也特別大,寶寶經常發抖。有一次我告訴她說,你關門小點聲,寶寶都發抖,可是怎麼告,還是一樣。我讓我老公告訴她媽,也不管用。真不知道那麼大人是腦子有問題還是咋的。索性為了寶寶,我就告訴她,你別進我屋了。我怕我寶寶受驚。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故意的,怕我讓她帶寶寶。正好如她所願,你也不用進我屋了。我我沒讓她帶寶寶呀。只能說沒素質,不配當奶奶。我可真是領教了


小洋一家生活記


您好寶媽,我很能理解您的焦慮,但我想告訴您,您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適宜的聲音分貝,您就不會太焦慮了😃。

多大聲音對寶寶有影響

寶寶年紀小,耳朵裡的保護膜比較薄,很容易因為噪音而受傷害。寶寶在不同的年齡段,耳朵能承受的聲音極限是不同的。平時的生活中,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寶寶的聽力進行特別的保護。

一般1個月的寶寶可以承受30分貝以下的聲音;再大一點的寶寶可以承受50分貝的聲音;如果超過70分貝,會對嬰兒的聽覺系統造成損害;80分貝的噪音可以使寶寶感到煩躁難受,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的聽力,還有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頭痛的症狀;當聲音超過90分貝時是一種損害身體的噪音。不過這個損傷是長期影響的結果。

具體分貝相當於什麼聲音:


1、10-20分貝的聲音是很靜的,人們幾乎感覺不到。

2、20-40分貝相當於輕聲說話。

3、40-60分貝相當於普通室內談話。

4、60-70分貝相當於大聲喊叫,會損傷神經。

5、70-90分貝的聲音很吵。若是長期在這種環境下學習和生活,能夠使人的神經細胞逐漸受到破壞。

6、90-100分貝會使聽力受損。

7、100-120分貝使人難以忍受,短短几分鐘就可暫時致聾。

8、根據國家有關標準規定:住宅區的噪音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應該低於45分貝。

奶奶的聲音如果沒有達到很高的分貝,您就不用太糾結,而相反,適當的聲音刺激對孩子的語言發育是有利的😄。

如果奶奶的聲音太大,確實造成噪音,可以給奶奶講一講孩子聽力發展的過程,過大聲音對寶寶產生的影響,只要老人知道了大聲音對孩子的危害,我想奶奶會注意的,因為現在的老人都特別愛孩子的,她們有時愛孩子甚至超過愛自己。

希望這個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幫您走出困境。


紅姑姑談育兒


你好親,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還小,為了寶寶性格和身體健康按道理不應該太大聲說話。但是寶寶奶奶總是大聲嚷嚷,我覺得你可以先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下:

  1. 婆婆大聲嚷嚷是她說話嗓門本來就大,還是故意對寶寶嚷嚷。如果本來嗓門就大,這個可以跟老人溝通以下,讓她試著小點聲對寶寶說話,大部分老人還是疼愛孩子的,如果是為了寶寶健康,我覺得老人會嘗試改正的。但是老人的習慣改變會有一個階段,給她點時間。
  2. 如果婆婆故意對寶寶嚷嚷,你要觀察以下在什麼情況下會嚷嚷,是對孩子不滿,還是對你們夫妻有意見。如果就是針對孩子,孩子還小,不會調皮,跟老人說說孩子的習慣,讓老人少嚷嚷。如果是針對你們夫妻,想想你們當時做得有什麼不對的該改正就改正該認錯就認錯。
  3. 老公的作用非常重要,一定要首當其中。無論什麼情況,一定發動老公跟婆婆主動溝通,減少婆婆嚷嚷的次數。
  4. 如果實在沒法溝通,不行就分開住吧,不過家有老人特別重要,以後你們夫妻上班還得靠老人帶孩子,接送上學,能溝通解決最好。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用。祝願儘快解決問題。

愛蘑菇的小幸福


如果婆婆神智正常,不用教都知道在寶寶面前大聲嚷嚷會嚇到孩子,不利於嬰幼兒的健康成長,要弄清婆婆是什麼情況要這樣不合情理,實在不行分開過。

如果婆婆心智不正常,那你得注意了,作為孩子的母親,你不能讓婆婆帶寶寶,這樣很危險。經濟條件許可就請一個合適的保姆,或者自己不上班,這樣既照看了孩子也照顧了老人。



蘭花幽香


估計你家寶寶是不是平時也很吵鬧呢,會大叫……別問我怎麼知道……和奶奶學的唄!

第一: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好壞善惡都是家長給予的,你帶人善良,他就帶人善良,你帶人惡毒,他就惡毒。他不知道好壞,好壞都是大人教的,所以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如何乖巧,那是因為別人父母更優秀。

第二:孩子耳膜還沒長好,這樣很傷寶寶的耳膜的,不好大聲吵吵。

第三:大人愛吵吵,孩子以後會效仿的,不適合情商的培養。

試問,婆婆是真的吵吵嗎?如果是的話,我的建議,還是分開住比較好。婆婆一輩子都是這樣,你是改變不了的,所以你要分開。再有住一起,是很傷婆媳感情的,多少家庭婆媳關係毀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小軼愛媽媽


寶寶7個月,婆婆總在在她面前大聲嚷嚷,咋辦?

我是7姐,專注育兒領域,分享家庭教育心得。

這個問題,涉及到家庭成員的多個關係。婆媳關係,母子關係,夫妻關係,這個問題確實要想清楚,也難怪題主在這裡發問!

母親關心的是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在7-8個月還不會模仿家人,時間久了,確實會對孩子有影響。婆婆已經形成了自己習慣,說話大聲,甚至還會大聲嚷嚷,改變起來也很困難。家庭氛圍很關鍵,長此下去,就會對婆媳關係,夫妻關係,母子關係都會有影響!

我們生活質量的評定,包括生活環境,生活氛圍,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三者會互相影響。

建議,可以考慮分開住,並且給婆婆說明原因。為了保證今後的關係更好,老人也能理解!這樣老人也過的舒服,畢竟除了這方面還會有很多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

好的,我是7姐,希望能對你有所借鑑!再見!


7姐兒


要跟婆婆聊聊,這樣會嚇到寶寶,會影響寶寶成長。美國兒童學會指出:一個從小到大都被父母大喊大叫、喝來喚去的孩子,對他們的性格形成容易造成缺陷。不但對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有非常大的影響,而且讓他們對愛的能力與被愛的感受也大打折扣,對他們一生的幸福造成不良影響不說,在他們對下一代的撫育和教育方面也很有可能帶來障礙,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說如果我們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並懂得感恩的話,希望所有做父母親的要學會真正地愛孩子、學會接納孩子,要跟孩子多多交流與溝通,多對孩子表達愛而不是對孩子大吼大叫。


寶樹先生


這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寶寶才七個月,需要靜養,可婆婆總是嚷嚷,老公也不斷制止,但無效,說明婆婆就是這樣的性格,想讓婆婆改,恐怕不容易,因為“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麼,人家活了幾十年了,都是這樣,怎麼能為了孩子改變呢?不是不愛孫子,是控制不住自己。建議你通過老公和婆婆溝通,讓她知道孩子小,還是怕驚嚇的,同時自己要有思想準備,婆婆改了自然好,不改呢,你們就接納吧。能有這樣奶奶的孩子,估計膽子也有相應的承受力,嚇不著的。若不幸嚇著了,奶奶也許真會改呢。家和萬事興,分開過這句話,兒媳婦可不好提呢。


忠萍媽媽課堂


首先,你要讓寶寶感到你給她滿滿的愛,媽媽的愛可以傳遞給寶寶安全感。其次,你可以平和地和你婆婆溝通,跟她說明,總是對寶寶大聲嚷嚷不利於寶寶健康成長,會影響到寶寶以後可能膽子比較小,儘量從婆婆角度出發,說出危害在哪讓她認同,可以舉別人的例子來說明。再者,如果實在很難改變的話,當你婆婆開始要大聲嚷嚷,你就暫時帶寶寶離開,或者專注陪寶寶說話,玩來轉移注意力,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