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家怎麼看待T型人才?

作盈金控魏立友


十點君對於T型人才看法是,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實際效果有待觀察。

到底什麼是t型人才?

所謂的t型人才,就是那些既能跨學科的又能精通本領域的人才。

也就是說,這類人才有非常強的橫向的跨界能力,但是呢,他們又在某一個領域或者某一個方向,能夠縱向的進行深度的突破。

現在的社會快速發展,學科與學科的交叉越來越明顯。比如說現在比較熱門的人工智能,就是計算機與數學和神經科學的交叉學科。

並且根據大量的統計分析,那些優秀的企業家創業者和科學家,有很大的一部分比例都是t型的人才。

這類人才不僅有了知識上的深度,能夠在一個領域裡做出成就,並且能夠把其他學科的思維方式,用來解決本學科的問題。也就是說他們同時兼顧了開放協作和自我突破的能力。

並且縱觀人類科學技術文化發展史,有很多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成果,都是一些跨學科融合而發展起來的。

這種人才聽起來的確很好,但是是否適用於所有的人?或者是能不能通過培養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成為這樣的人呢?

要培養t型人才操作起來可能十分困難。

雖然根據統計的結果,有一部分的一些優秀人才,他們都是典型的t型人才。

但是這背後還是有一個邏輯上的關係,需要加以區分。

到底是因為他們本身都比較聰明,學習能力比較強,所以學任何一個學科都能學好,而成為t體型人才,進而變得比較優秀。

還是因為他們因為不斷的去學習新的學科,成為了t型人才,而讓自己變得更加聰明,進而成為了一個優秀的人。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持,T形人才是可以通過培養而達到的。

並且現在的確有一部分的知識付費平臺,就是在推廣通識教育,讓孩子成為一個t型人才,來彌補大學教育的一些不足。

可是有一大部分的人在學了之後,並沒有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也並沒有把自己培養成t型人才。

就拿歷史這個學科來說吧,不論是從事哪個行業,有一些歷史思維肯定都是好的,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歷史類的通識課程。

但是很多人在學完之後,記住的永遠是一些歷史故事,而不是歷史的思維方式。

這個也非常容易理解,因為任何一種思維方式,都需要在大量的積澱,才能夠理解到這種思維方式的威力,進而自己才會不斷的去用這種思維方式。

期望聽到您對於T型人才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