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此人臨死前說出24個字,暴露了蜀漢滅亡的真相,令諸葛亮死不瞑目

諸葛亮和劉備類似,都是過了40歲才有了兒子,又要操心蜀漢的政事,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為了“彌補”對孩子的愛,劉備勉勵劉禪“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諸葛亮也給諸葛瞻寫下了《誡子書》鼓勵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而這兩句話均成為了經典名言。

本篇要和小夥伴們聊的人正是諸葛瞻,不知道提起他,您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個“徒有虛名”的公子哥,是個英勇無比的將領,還是個能力平平的官員呢......

此人臨死前說出24個字,暴露了蜀漢滅亡的真相,令諸葛亮死不瞑目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當時諸葛瞻才8歲,還是個小毛孩子。由於諸葛亮的丞相身份,他的家境肯定沒得說,對詩文禮樂,琴棋書畫的學習估計都不會落下。諸葛亮死之前,曾給兄長諸葛瑾寫信說:“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意思就是說諸葛亮有些擔心諸葛瞻早熟,將來成不了大器。

公元243年,17歲的諸葛瞻娶了劉禪的女兒,即蜀漢公主為妻,並被封為騎都尉。後來又頻頻升職,歷任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侍中等職位。當然,這些並不全是因為他老爸諸葛亮的關係,諸葛瞻本身也是有“硬實力”的。

此人臨死前說出24個字,暴露了蜀漢滅亡的真相,令諸葛亮死不瞑目

諸葛亮:小兒,望你寧靜致遠。

據《三國志》記載: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就是說諸葛瞻本人精通書法繪畫,才思敏捷,記性很好,蜀地人都很喜歡他。

隨著蜀漢後期重臣的一個個去世,蔣琬在公元246年去世,董允也在公元246年死去,鄧芝在公元251年走了,費禕在公元253年離世,諸葛瞻必須逐漸成長起來,慢慢地繼承父親的遺志,挑起大梁,發展蜀漢。

公元261年,35歲的諸葛瞻任職衛將軍,和輔國大將軍董厥、尚書令樊建共同執掌蜀漢朝政。不過這三人只是名義上的執政者,此時真正的幕後操縱者其實是宦官黃皓。從何得知,《三國志》明確記載: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鹹共將護,無能匡矯。

此人臨死前說出24個字,暴露了蜀漢滅亡的真相,令諸葛亮死不瞑目

黃皓一笑,蜀漢一場風暴

論資歷,諸葛瞻根本不夠格,在黃皓眼裡,諸葛瞻太嫩了,完全不是自己的對手,“劉禪身邊大紅人”可不是說說而已的。朝中很多決定都是黃皓下的,劉禪也只聽黃皓的話,諸葛瞻沒辦法,只能任由他為非作歹。

除了要對付黃皓,諸葛瞻也看不慣姜維。朝中指責姜維好戰無功的人很多,益州本土學者譙周的《仇國論》便是斥責姜維北伐戰爭的,張翼也曾因此事和姜維有爭執,諸葛瞻也是反對的,眾人曾上表請求削去姜維的兵權。

於是,姜維被排擠在外,朝中由黃皓做主,蜀漢就是這麼一個局面。

此人臨死前說出24個字,暴露了蜀漢滅亡的真相,令諸葛亮死不瞑目

學者譙周

公元263年,司馬昭基本穩住了曹魏的局面,便派鍾會和鄧艾兩人發動了伐蜀戰役。鍾會大軍被姜維牽制住,不料鄧艾率軍隊走小道,偷襲直插成都,劉禪趕緊派諸葛瞻帶兵前去抵禦,可諸葛瞻臨戰經驗不足,到了前線就失誤了,沒有迅速搶佔有利地形,使得鄧艾軍能順利的長驅直入,諸葛瞻軍隊只能退守綿竹。

而綿竹是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鄧艾曾派使者勸降,諸葛瞻怒斬來使,準備死戰。據《元和郡縣誌》記載,諸葛瞻在戰前還說了一句話: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一罪:鬥不過黃皓,任由他弄權搞亂朝政;二罪:不能制止姜維,北伐戰爭耗費國力;三罪:沒有擋住鄧艾大軍,守不住關隘。而這三大罪過,確實道出了蜀漢滅亡的真相。

於是,諸葛瞻英勇戰死沙場。

此人臨死前說出24個字,暴露了蜀漢滅亡的真相,令諸葛亮死不瞑目

總的來說,諸葛瞻各方面能力均比不上老爸諸葛亮,蜀人對他的期望太高了,諸葛瞻難免有些“誇大其實”,但諸葛瞻文武雙全,忠肝義膽是沒毛病的,他也為蜀漢盡職盡責,不愧為諸葛亮的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