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重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資中縣城的東北隅,據《

方輿勝覽》載:因其“山勢盤屈,隱若龍轉”而得名。重龍山是四川的名山,是沱江岸邊的靈秀風景,是資中的人文聖地。重龍山北坡平緩斜上,南面陡峭絕壁。重龍山海拔不高,雖僅397米,但在沱江邊平地挺立,也顯得巍峨雄偉。全山遍植林木花草,樹林蔥蘢,樹木以香樟為主,有桉樹、泡桐、杉樹、楠木、女貞、柳松、黃桷、青檀樹等60多種。山中可觀日出,沫落暉,望遠山,瞰全城。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在資中古城武廟廣場東側,跨過這座百龍門牌坊,就是重龍山風景區了。民國10年(1921年)資中縣知事劉英山在此建公園,民國15年(1926年)駐軍師長王瓚緒擴建培修,以後又不斷培植改造,形成了當今的規模格局。1993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又評為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從重龍山的北麓過“百龍門”石坊,沿公路緩緩斜上,半坡上,東嶽廟正在維修,東嶽廟做了學校,門面還是古風貌。這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鄂軍軍事會議地址。1911年11月的資州起義(那些重大事情就是在這裡決定的),大大加快了辛亥革命的步伐。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繼續上坡,迎面看見林蔭之中的重龍山山門,門票2元。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進山門,沿著寬闊的林蔭大道,道路右旁的紅色“韻泉樓”,韻泉樓三字據說是張愛萍將軍手跡。一說聽泉樓,因為鄰近君子泉,可聽泉音。樓上對聯為:靈岩石窟羅千佛;琴韻泉聲瀉一樓。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韻泉樓前十多米,新立了一塊白色大理石碑,上面是黃代培將軍的《登重龍山》詩碑。黃代培1942年出生於資中,海軍少將,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儒將,回到家鄉必少不了滿懷豪情留下詩詞:

情牽疾步圓鄉夢,又醉重龍秀色中。

泉落靈巖鳴玉鏡,嵐升翠谷舞琳宮。

融涓浩蕩沱江水,浥露崢嶸鶴苑松。

遍地新城烜偉岸,師城波浪駕長風。

詩中的“泉”就是君子泉;“嵐”指後山的“重龍晴嵐”,為古資中八景之一;“鶴”是永慶寺裡的來鶴亭;“師城”指資中,資中是孔子老師萇弘的故鄉。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詩碑前是一個大壩子,中間有塊牌子,寫的君子泉及重龍山北巖摩崖石刻的介紹。重龍山有唐宋石刻摩崖造像達160龕、1648尊,分佈在君子泉和古北巖上。《中國名勝辭典》載:“資中東、西、南、北巖皆有石刻,而以北巖雕刻最美。”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壩子邊緣就是著名的資中北岩石刻,崖下為一凹進去的巖腔,一股清泉從石縫中滴落池中,產生迴音,輕輕嫋嫋,相互作用,彷彿琴聲美樂,讓人感覺似有人彈琴,美不勝收,就是著名的"

滴水彈琴君子泉",雅稱"靈崖泉韻",是資中古八景之一。自古以來就有無數的詩詞文章描寫過這處奇特的景緻。明朝工部員外郎張鑑有詩道:“靈巖日照紫煙生,滴滴泉聲即梵音。萬里歸來思勝蹟,幾回遊此滌塵心。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離開君子泉,順坡而上,轉彎處有一岔路。路口有“

西昌山斗”牌坊。它始建於明代萬曆丁亥年(1587年)孟春,大清道光十三年癸已歲仲春吉日重修。坊上有“海屋長春家傳孝弟”,“西昌山斗世篤忠貞”等文字,還有資中當代著名詩人王體誠撰寫的“山繞睛嵐,北郭橫青招鶴降;翠流雅韻,東坡浮白喚魚來”等幾副對聯。

密林中道路少人走,長了青苔,已禁止遊客通行,抬頭看樹林中,隱約可見林間的壽音閣。壽音閣依山勢而建,坐落在古樹叢林之中,是避暑乘涼的好地方。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牌坊右邊的山岩就是古北巖,崖壁上有“古北巖”幾個大字,是清光緒八年時任資州的高培谷所題。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拾級而上,在古北巖濃密的樹蔭下,有一大池,壁間三個飄逸遒勁的大字“喚魚池”,這字跡是蘇東坡的手跡(民國時期重刻),現在它僅存於青神和資中兩地了,真是十分珍貴的文物!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護法祠,是紀念四川保路運動而建的紀念亭。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經過護法祠,就看見重龍閣了。沿“百步雲梯”拾級而上,直達山頂的重龍閣。1992年建成的重龍閣,是在隋唐企仙閣舊址上重建的。30多米高的重龍閣位於重龍後山二龍山上,可俯瞰全城風光,號稱“川中黃鶴樓”。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羅漢堂,1999年建,位於永慶寺後山門外。裡面供奉著514尊大阿羅漢像。塑像各具情態,栩栩如生。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據《濟公傳》記載:濟公的母親姓王,到天台山拜佛求子,寺內塑了500尊羅漢,王夫人剛剛走到第四尊羅漢面前,那羅漢就從蓮臺上倒了下來,後來王氏生下一子,就是那尊羅漢轉世,在資中羅漢堂,濟公也是一尊羅漢。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出羅漢堂,就是一座斑駁的古牌坊,這是座明代的道教牌坊,上有“玉虛宮”三個字。據記載,這便是明嘉靖38年(1559年)本縣人眭氏兄弟一家獨資修建的道觀“玉虛宮”的山門,這座道觀唯一存世之物就是這座牌坊了。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永慶寺碑林,共有49塊,全是清代、民國和現代名人的書法作品。有曾國藩、李鴻章、駱成驤、孫科、孫伯簫、趙樸初等人的書法作品。由原作協主席鐵波樂與副主席曾訓騏撰文的碑林記,對碑林的發起者與建設者作了很詳盡的介紹。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永慶寺外,內城牆外邊的十級千佛鐵塔。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這是清道光27年(1847年)修建的拱衛資州的內城牆,內城牆將重龍山攔腰隔斷,“令外山不得逼城”。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內城牆上的炮臺,依然堅固挺立。咸豐九年(1859年),雲南李(李永和)藍(藍朝鼎)起義軍分兵數路向資州城挺進,州牧金旃令在每座城樓上修築一炮臺,共八個炮臺。朝代更迭,軍閥混戰,資中城經歷過大小數十次戰鬥,很多古蹟已消失,但重龍山上這座炮臺還保存完好。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在內城牆頂上,可以看到山下資中城,觀其地勢,如果佔據重龍山,勢必威脅資中城安危,原來在裡修一道防禦是有道理的。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站在永慶寺後山門外遠眺,城市景色歷歷在目。山腳下,狀元街近在咫尺。琉璃瓦的房子是文廟,白色磚樓群是三中,保護重龍山,是對資中城的安全加了一道保險。難怪明朝按察使楊舜有詩這樣寫資中:“萬丈青山插太空,樓臺妝點梵王宮,昴霄鴛嶺倘徉處,如帶珠匯指顧中。”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進入內城牆,就看到永慶寺後山門了,路上又立了一個財神菩薩。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永慶寺後門外,又修了一個大財神菩薩。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後門進來,首先是大雄寶殿,殿中供三世如來佛,兩旁是十八金身羅漢,後面站著觀世音菩薩。70週年國慶節,永慶寺到處懸掛著鮮紅的國旗。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大雄寶殿院中有天池,天池對面是普陀殿,1997年重修後的普陀殿內,有一尊金碧輝煌的四面千手千眼觀世音像巍然端坐,由32尊神態各異的菩薩聖像和1088隻手眼組成,狀如寶塔,造型優美。殿內還有一尊烏木千手觀音,十分珍貴。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院子中間就是省市方誌均載“上有天池,大旱不竭”,“與河水相為消長”的天池。據傳古代山上無水,僧人吃水洗臉都要下山到沱去挑,後經佛祖指點,挖池出水,涓涓不絕。池邊有塊“天池靈泉”牌子,相傳重龍山頂的天池,無論在多天干的年月,從未乾涸過,總有一股泉水補入天池中。以前是天然的池子,沒有水管,現在池邊安裝了水管,不知其意,估計是需要更大的水量來維護天池。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池邊新造了天池聖僧像,據說天池是一位寺僧經佛祖指點,在此掘池,池水清洌,甘甜可口,譽為神泉,清嘉慶時知州趙遵律題聯:“剪長江萬里波濤千仞峰頭開一鑑;解大泉四禪束縛諸天閣上演三車。”池邊的碑上還有:”將池興禪並舉水僧石像者永慶寺開山祖師,唐代憲宗無和年間水觀音聖僧也……“等字,說的是這裡供的是唐代開山祖師水觀音聖僧石像。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普陀殿前面是一座重簷八角亭、青瓦紅柱、高寬各8米的兩層亭閣。八角亭相傳為宋代修的“來鶴亭”,亭在明洪武、嘉靖,清康熙和以後曾多次修葺。現樓上正樑尚留有康熙戊申年(公元1668年)修造字樣。八角亭明亮寬敞,樓上藏經,又名藏經樓。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清光緒18年(1892年),資州知州高培谷曾擴亭為園,親自寫了一篇《來鶴園記》,由清書法家時任資州學正的包汝諧書寫勒碑,十分珍貴。包汝諧( 1831~1917),字弼臣,宜賓南溪人,是晚清和民國非常有名的“一代字妖”。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來鶴亭與天王殿之間,新增了一座白玉觀音。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出天王殿,來到永慶寺正門。門口是1991年6月公佈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碑。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天王殿的正門,是“文命誕敷”木牌樓。文命,文德教命;誕敷,遍佈。這座牌樓不是普通的牌樓,它是一個紀念文物,殺端方的見證。

文命誕敷”牌樓原系州城大東街禹王宮(現址為資中一中)門樓,始建於明嘉靖六年(1527年),牌樓正中橫額刻“文命誕敷”四個大字,整座牌樓未用一釘,至今仍十分牢固,是一處精巧華麗的古建築。同時又是一處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文物。辛亥革命時期,鄂軍革命黨人發動的資州起義,將帶兵入川鎮壓保路運動的清廷欽差大臣端方誅殺於此牌樓附近的天上宮內。其它文物已蕩然無存,唯遺此牌樓為歷史的見證,1976年將牌樓移至永慶寺。這座牌樓成了資中辛亥革命的見證,現為殺端方紀念文物。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永慶寺在重龍山頂南側,永慶寺佔地面積10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869平方米。相傳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唐穆宗寶曆年間,宰相裴度捐建修葺永慶寺及摩崖石刻(北岩石刻),使其成為規模宏大,香火鼎盛的佛教聖地。明洪武時期重修,明嘉靖38年(1559年)又加培修。後經歷代培修至今,永慶寺為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天王殿、普陀殿、大雄寶殿三大殿居於中軸線上,左右為廂房偏殿,同時,在中軸線上,次第建有石坊、牌樓、角亭、天池等,殿宇雄偉、房舍羅列。

永慶寺前山門石牌坊,上為“重龍古蹟”,兩旁有對聯:“雙鶴橫江,緬仙吏遺蹤,百尺樓頭尋鶴架;重龍繞郭,踵名賢舊址,三臺渡口望龍門。”牌坊背面上書“西蜀名剎”。兩旁有聯曰:“倚漢凌雲,洵是西方法界;聞掬水,分明勝地曹溪。”重龍古蹟石坊前左右各立一幢,左為“七佛如來幢”,右名“寒林幢

”。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來到寺前廣場,又一個意外發現,在原來飄海觀音的背後,新增了一座南無地藏王菩薩,在摸福字這面,增加了一個地藏王菩薩,讓信眾摸福更覺有儀式感。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這座來自於緬甸的白玉觀音,十分珍貴。2004年塑。像高6米,基座高3米。這是一尊從緬甸請回的漢白玉觀音像。(這座觀音為永慶寺的鎮寺之寶)

資中重龍山一座興起於唐的佛教名山,古寺石刻佛教氛圍濃厚

在飄海觀音廣場邊有條路下山,接近山腳處石壁上有張愛萍將軍題寫的“重龍山公園”幾個大字,沿石梯順坡而下,就出重龍山公園後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