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燕趙聲聲 昨天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支紹梅


1959年8月31日,河北省涿鹿縣合併為懷來縣,撤銷鄉鎮建置,成立六個人民公社。其中麥田人民公社駐董家房村,管轄範圍包括原孫家溝、保岱、輝耀、石門四個人民公社。與此同時,中國作家協會下放勞動鍛鍊小組來到麥田公社,他們邊勞動鍛鍊,邊採風寫作,其作品彙集成《麥田人民公社史》。1959年3月大型文學刊物《收穫》在第二期選載了長篇小說《麥田人民公社史》,讓麥田人民公社也進入人們的視野,該書以村史的敘事形式躋身文學刊物。《麥田人民公社史》收入8位作者的22篇文章。《麥田人民公社史》出版的當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先行推出“我愛祖國小叢書”二十種,其中就有《麥田人民公社的故事》,麥田人民公社的影響可見一斑。書中張葆莘寫的《山村一醫院》就是描寫溪源村的名人支紹梅的。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支紹梅,女, 1941年8月6日出生在河北涿鹿溪源村一箇中醫世家,祖父支瑞、父親支鳳金、伯父支鳳明都是遠近聞名的中醫眼科醫生。自幼溪源村小學讀書,後在上葫蘆完小讀高小。1955年小學畢業後在上葫蘆聯合診療所學醫,從師溪源村著名中醫支兆有;1959年到麥田公社董家房醫院擔任醫生,1967年任副院長;1970年調涿鹿縣城鎮衛生院(中醫院前身)任副院長,同年到涿鹿縣衛生學校進修,師從涿鹿縣著名中醫劉興抄、馬效騫,後到張家口醫學院醫療專業脫產學習,取得醫學大專學歷。1972年學業完成後回到中醫院,繼續擔任副院長,1984年任中醫院工會主席,中醫主治醫師技術職稱。1994年退休。在4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支紹梅刻苦學習,努力鑽研,逐步成為涿鹿縣著名的全科醫生,尤以兒科見長。退休後,本應安享退休生活,但因其名氣和威望,仍有非常多的患者到家中求醫,為了滿足患者的要求,她開了一家“支紹梅診所”,繼續為涿鹿縣的老百姓服務。支紹梅雖為涿鹿名醫,但始終堅持嚴謹的醫風和高尚的醫德,態度和藹,循循善誘,深受患者的尊敬和愛戴,同時對養育她的溪源村充滿感恩之情,經常參加村裡的公益事業,為溪源村的建設和發展獻計出力,在修繕龍王廟時帶頭捐款1000元,在修復魁星樓時捐資2萬元。支紹梅是涿鹿縣的驕傲,更是溪源村的驕傲。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把張葆莘寫的《山村一醫院》摘錄一段,讓我們再回憶一下那個如火如荼的大躍進年代和支紹梅年輕時的故事吧。

如果有機會到孫家溝,請你千萬不要忘了去門診部看看。這是一所刷得白生生的磨磚對縫瓦房,一排正房又高又大,朝陽的玻璃窗亮堂堂的。它和另外相通的三套四合院,原先同是大地主劉繼緒的房。如今這四所院落,除了醫院,還有大部隊、供銷社、食堂。我叫你去看看醫院,不只是為了看這些。磨磚對縫的瓦房,哪兒沒有啊!主要的是認識一下這裡的四位醫生。也許他們都出診了,沒有見到。不要緊,你可以先認識一位叫做支紹梅的姑娘,她總會在家的。走進正房的外間,中間有條長案,靠牆有個高大的立櫃。這是藥房。憑著長案為患者抓藥的,是個二十歲上下的姑娘,這就是支紹梅了。冬天,她上身穿了一件粉紅印花布棉襖,藍布棉褲,相貌端莊寧靜,明媚嫻雅,面色白裡透紅,兩條辮子黑得發光。她是溪源村人。溪源村是涿鹿少有的美麗的村子;支紹梅又是涿鹿罕見的漂亮姑娘。她的美,透出了一派只有勞動婦女才有的健壯。她很愛說話,但說起來並不喋喋不休,也不是逢什麼都插言,只是談到這醫院,她才顯得興致勃勃,話也多起來。關於這醫院,她會講很多故事給你聽。她會講個一九五八年九月間的故事。那時,全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搞鋼鐵運動。孫家溝里人群車隊,上張家河拉礦的大軍,真是個“車轔轔,馬蕭蕭”,熙熙攘攘,日夜不停。不但麥田公社的運礦大軍來了,就是果林公社的採礦、運礦大軍也來了。運礦石的人,把孫家溝的沙河床踏平了,也染紅了……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支紹梅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名醫支紹梅與麥田人民公社史


青年時期的醫生資料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